第一次知道山茶在山東被稱為耐冬,就覺得這個名字取得好。一方面,“雪里開花到春曉,笑迎枯草吐翠時”,“耐冬”兩個字道出了它凌霜傲雪的特點;另一方面,“耐冬”不是植物的種名,是指山茶屬的某一類。山茶屬的植物在我國有238種,還有不少園藝品種,到底是哪一種呢?非專業(yè)人士恐怕很難精確辨別。向來不擅長分類的我,多次因為張冠李戴而自責(zé),姑且就把這些能在室外越冬并盛開的山茶屬植物稱作耐冬好了,不至于因為叫錯種名而誤導(dǎo)別人。 耐冬的花有單瓣和復(fù)瓣,色彩也有多種。重瓣花有著油亮碧綠的葉片,深紅濃艷、交疊繁復(fù)的花瓣;而單瓣花艷麗的深紅花瓣配上雪白的花絲和金黃的花藥,這么明媚的花朵無疑是冬日最亮麗的風(fēng)景。 耐冬性喜濕潤,沿海島嶼是最適合的家園。耐冬是青島的市花,在嶗山東南的長門巖島及大管島上有野生分布。位于黃海深處的長門巖島上生長著495棵樹齡在200至830年的耐冬,此樹四季常青,冬夏兩季開花。花開時小島紅透,分外妖嬈。長門巖因而得名“耐冬之島”(搜狗百科)。人工栽培的耐冬多在沿海的青島、嶗山、即墨、乳山、榮成等海濱地區(qū),而位于膠東半島北部的煙臺很少見到室外生長的耐冬,看來膠東半島的南部海岸是它生長的最北界。 初開的花 張愛玲在《花落的聲音》里寫道:“有一種花是令我害怕的,它不問青紅皂白,沒有任何預(yù)兆,在猝不及防間整朵整朵任性地魯莽地不負責(zé)任地骨碌碌地滾落下來,真讓人心驚肉跳。曾經(jīng)養(yǎng)過一盆茶花,就是這樣觸目驚心的死法,我大駭,從此怕了茶花。怕它的極端與剛烈,還有那種自殺式的悲壯。不知那么溫和禪定的茶樹,怎會開出如此慘烈的花?!弊骷页3=栉镅灾?,寫出的植物自然和自身境遇有關(guān)。其實,凋落的茶花哪有這么慘烈!如果花朵有意識,落地的殘花應(yīng)該是心滿意足地離開花枝的,因為此時,它已經(jīng)完成了此生最重要的使命——受粉。 耐冬的花是兩性花,雄蕊很多,分成多層,最外層的花絲中部以下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花絲管或者分成幾組構(gòu)成“多體雄蕊”。初綻的花朵往往看不到雌蕊,因為此時它還被埋藏在雄蕊叢中,隨著花朵的開放,雌蕊是逐漸“長高的”。到了開花的后期,花柱就會伸出來,花柱末端的柱頭3裂,淡綠色。 然后,受粉完成,雄蕊和花瓣的任務(wù)完成,可以放心離開了。 這看似整朵凋落的其實只是花瓣和雄蕊,而花朵最核心的部分——子房和花柱,還牢牢地依偎在枝頭的花托里,正在孕育著種子??上]有想到栽培的耐冬會結(jié)出果實,拍到的只有這裂開的木質(zhì)果爿。耐冬的果實為蒴果,成熟后自上部裂開,果爿木質(zhì),中心部分有中軸,圓球形或半圓形的種子依靠著中軸“團團坐”。 還有一種植物叫“忍冬”,是金銀花的別稱。兩者相比,耐冬比忍冬的抗寒能力要高出很多,甚至可以說耐冬是喜歡冬天的,所以我們看到耐冬“老葉經(jīng)寒壯歲華,猩紅點點雪中葩;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而忍冬只是在冬天保持一些綠意罷了。 |
|
來自: 369藍田書院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