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拍到兩種名字很有意思的樹—柘樹和小葉樸樹。 柘樹,??畦蠈?,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主干及小枝上都有堅硬的刺,柘樹的葉形很有特色,同一枝上的葉片有多種形狀,有的是卵圓形或倒卵形,有的呈楔形,有的干脆3裂。 柘樹,葉片以卵圓形為主 有的葉片為楔形,小枝上具刺 有的葉片甚至3裂 柘樹為雌雄異株,雌雄花均為頭狀球形花絮,雌花的花柱一枚,線形,使得整個花序看起來像一個個毛線球。 柘樹的雌花 柘樹的果實為聚花果,球形,肉質(zhì),成熟時直徑約2.5cm,未成熟時淺黃色,成熟后橘紅色或橙黃色,表面呈微皺縮,瘦果包裹在肉質(zhì)的花被里。 柘樹生長緩慢,材質(zhì)堅硬細致,有“南檀北柘”之說,而且有藥用價值,是很珍貴的樹種,要保護資源。 被鋸斷的直徑不到1厘米的小枝,已經(jīng)生長了兩年 另一種樹,小葉樸,又名黑弾樹·,落葉喬木,樹皮灰色,較光滑。葉卵形,長3-7厘米,寬2-4厘米,深綠色。有趣的是,小葉樸的果實生在葉柄和小枝的連接處,即葉腋的部位,每個葉腋處有一枚大小約10-25毫米的果實,果實初生時橄欖綠色,成熟時藍黑色,為核果,核近似球形。 之所以說它們的名字很有意思,是因為我猜想古人是根據(jù)樹葉的形態(tài)來為它們命名的。首先都有木字旁,樸樹因為葉下有一圓形小果,其形象可以簡化為”一豎一邊一點“,就是“卜'字,與木合起來就是”樸“;柘樹的楔形葉片和”石“很相像,與木合起來就是”柘“。 |
|
來自: 369藍田書院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