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黃溍《日損齋筆記·雜辨》記載:“俗呼人之婦翁曰岳丈,曰泰山。”按照習俗,稱呼妻子的父親叫“岳丈”又稱“泰山”。岳父應(yīng)該是現(xiàn)代人的稱呼,一般稱作“岳丈”,而“岳丈”一詞,最早出自,唐代筆記小說叫《酉陽雜俎》,里面有一個故事,我簡單的講一下! 古代皇帝喜歡去泰山封禪,一彰顯自己的功績。在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去泰山封禪,宰相張說(yuè)被任命為封禪使者。他的女婿鄭鎰本來是九品官員,按照舊例,封禪以后,三公以下的官員都可以升一級。唯獨張說的女婿,從九品一下升遷到五品,所以鄭鎰穿上了五品官員的紫色朝服。在一次宴會當中,唐玄宗見鄭鎰穿著紫色的朝服,官位升遷如此之快。唐玄宗覺得奇怪,就問他怎么回事,鄭鎰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來。宮廷樂師黃旛綽在旁邊一語雙關(guān)的說了一句:“此泰山之力也?!边@就是“泰山”的力量?。?/p> 唐玄宗被這么一暗示,立馬就想起來了,原來是鄭鎰老丈人在搞鬼。所以,這件事被傳了出去,很多人就以“泰山”暗指“妻子的父親”,由于“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稱“泰岳”所以妻子的父親又被稱為“岳丈”又被稱作“岳父”,妻子的母親又被稱作“岳母”。根據(jù)《釋常談》的說法:因泰山有“丈人峰”故妻子的父親被稱作“岳丈”。所以,岳父是近代的稱呼,古人稱“岳丈”??傊瑹o論那種稱呼都對,沒有明顯的區(qū)別。 |
|
來自: 格林書屋 > 《館藏歷史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