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據(jù)說北宋權相蔡京顯赫之時,家里的排水溝里流的全是白米飯,沒想到幾年后,他的子孫竟無立錐之地,這故事也說的是同一件事,不過多年前就有異人暗示他見好就收。 【原文】 蔡元長以司空作相,一日大雪自省中歸私第,道見丐者偃臥雪里,氣出如蒸,心竊奇之。遣侍吏賜以千錢,笑曰:“無用此,正欲一相見爾!”即召至府中,從容訪問,遂及黃白之術,曰:“此何足言!”探囊出少藥,塗爐間鐵箸,持入火,須臾成銀,又塗藥其上,俄成黃金。飲酒至斗,索去,留之不可,顧謂蔡曰:“無多貪,享取十五年太師了去。”靖康初,胡騎犯闕退,蔡自雍州還都,欲陳御戎策,為諫官御史所攻,謫官分司。隨行十馀舟,泊于瞻云館下,悉為排岸司錄奪,長物充牣,莫能主持。女妓尚百人,已各有父母輩伺于側,相呼徑去,頃刻間各鳥飛獸散,蔡不能止。慕容夫人在城內,遣招之,以帝姬牽戀為解,左右惟六七老婢而已。京尹聶山促其行甚峻,從隸僮奴,十去八九,亦無車輿,僅雇一舊竹轎,載往城西。適膝系中絕,仆于地,主仆相視慟哭,真釋氏所謂五衰相現(xiàn)者。使此老早入鬼錄一年,無此苦辱矣!蓋天實誅之。開封使臣申彥臣時護其貶,能言所見,為之惻然!
【白話語音文字版】 蔡元長(蔡京)以“司空”的官級拜相。有一天下大雪,他從朝廷回家,路上看見有個乞丐睡臥在雪地里,他身上冒出的像是蒸氣。蔡京心里感到驚奇,就派手下給那人一千錢,乞丐笑著的說:“我不用這個,正想跟你家主人一見呢!”隨即這位乞丐被召到蔡京府中,兩個人從容交談,聊到了黃白之術(鍛煉黃金白銀的方術),乞丐說:“這有什么可說的?!”他從隨身的布囊里拿出些藥,涂在火爐中的鐵筷子上,然后再將其放到火中,眨眼間,這鐵筷子就變成銀的了!他又在上面涂了些藥,過了一會,這鐵筷子就變成黃金的了!乞丐喝到了一斗的酒,就跟蔡京請辭,蔡京挽留不住。乞丐走時,回顧蔡京說:“不要多貪,享受十五年的太師待遇就好了?!?/section>宋欽宗靖康初年(靖康元年是1126年),金人的鐵騎初次進犯京城后退兵了,蔡京從雍州(今陜西一帶)回到京城,他想向皇帝陳述抵御金兵的策略,但被諫官、御史等人圍攻,結果被貶官分司。開始隨行的有十幾條船,都停泊在瞻云館下,但結果被排岸司扣押奪取并記錄在案,被沒收的好東西很多,蔡京也做不了主;那時他還有女妓(女性才藝人員)上百人,本來要一起隨行,但此時女妓們的父母都已經(jīng)等在了旁邊,父母們一招呼,這些女樂直接就走掉了,頃刻之間,人們都做鳥獸散,蔡京也制止不了;那時慕容夫人還在城里,蔡京派人要招她來,慕容帶話來“以跟帝姬(皇帝女兒)牽絆不舍”為由,拒絕前來;此時蔡京身邊只有六七個老年仆婢。開封府尹聶山督促蔡京馬上離京,命令很急,蔡京手下的從隸僮奴,十個跑了八九,他身邊也沒有車和與(一種肩抬的轎子),只雇到了一頂舊竹轎,蔡京被抬著去了城西,慌亂中,他膝蓋撞到轎桿,蔡京摔倒在地。他跟仆人相視慟哭,這個情景真是佛經(jīng)所說的“五衰相現(xiàn)”?。?/section>假使老蔡早死一年,他也就不用遭受這種艱苦與羞辱了!這情況大概就是老天要誅殺他了。那時,開封使臣申彥臣正受命護送蔡京一路去貶官之所,很多情況都是他親眼目睹,說起來,他也不由得唏噓感嘆一番!【祥宏點評】: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長,福建莆田人,北宋末期太師,被時人稱為“奸相”,曾被封為魯國公,所以又名蔡魯公?!兑膱灾尽酚嘘P蔡京的故事很多,他很喜歡交接異人;司空,古代官名,主管水利。歷代都是正一品,在宋代為重臣加官;省中,指中書門下省,即朝廷的核心部門;偃臥,仰臥、睡臥;雍州,古九州之一,治所京兆、長安、雍城(今陜西鳳翔縣);排岸司,掌管有關各地至京師水運綱船運輸事項;分司,官職名,唐代東都洛陽分設了大略如京師的官府,擔任這種官職的就叫“分司”,宋代南、北、西三京都設立分司御史臺、國子監(jiān)、由執(zhí)政、侍從及普通官員充任,后來往往用來安置降職官員;瞻云館,北宋京城由朝廷設立的迎賓館,用來接待外國使者,時有“同文館”、“懷遠驛”、“瞻云館”、“班荊館”等處;充牣,充足,豐富;慕容夫人,其時為蔡京身邊受寵的三位美妾之一,另外兩位是邢氏、武氏;帝姬,北宋徽宗時皇女的封號,其時曾改“公主”為“帝姬”。這一制度維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復舊制,仍稱帝女為“公主”;聶昌(1078-1127年),原名山,字賁遠,撫州臨川人,北宋末年大臣、將領。金兵進犯,聶昌堅決主張抗戰(zhàn)。宋欽宗贊賞他有“周昌抗節(jié)之義”,將聶山改名為聶昌。《夷堅志》有關他的故事還有《聶賁遠詩》;五衰相現(xiàn),佛教術語,說天人在壽命將盡時身體呈現(xiàn)的五種衰亡相;使臣,宋八、九品十等武官階的總稱;申彥臣,曾任宣贊舍人,北宋靖康年間武官;諫官和御史,這些都屬于言官,用來制衡、監(jiān)督其他官員。全本夷堅志,點開免費聽
(文圖說明:原文電子版文字來自“中華文庫”-特別致謝!再經(jīng)中華書局版《夷堅志》校訂;圖片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帙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修證地圓融道家,與宋代文化領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上又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fā)現(xiàn):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隨手轉發(fā),積功累德 (解讀:祥宏談夷堅系列之6-《夷堅志》中的“異人”事件) (參考音頻:來自“宋朝一小時”音頻專輯@喜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