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寧波鄞州公園湖心島來了一群美麗的小伙伴,它們是雞形目雉科孔雀屬的藍孔雀(Pavo cristatus)。 它們拖著長而精致的大尾巴,或優(yōu)雅地在林中閑庭信步,或獨立于石頭之上左顧右盼,或三三兩兩在草坪中尋尋覓覓。當它們行走在水邊的時候,美麗的身影倒映在湖面上,景致絕美,引得無數(shù)游人對著它們瘋狂拍照。 因為要通過炫耀光鮮的羽毛贏得雌孔雀的歡心,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雄性孔雀長出了絢爛的羽毛和美麗的“尾屏”。雌性孔雀無此需求,而且出于產(chǎn)卵及孵蛋期間的安全需要,它們的外形相對來講黯淡多了,沒有“尾屏”,也不會開屏,以避免被天敵發(fā)現(xiàn)。所以,一般動物園或公園里看到的孔雀,都是漂漂亮亮的雄性孔雀。 藍孔雀原產(chǎn)于南亞,目前繁殖技術非常成熟,一般動物園所見到的孔雀基本上都是這一種。我國原產(chǎn)的孔雀是綠孔雀(Pavo muticus),兩者主要區(qū)別在于脖子的顏色,藍孔雀是藍色脖子,反之則是綠孔雀。 綠孔雀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外種群數(shù)量不足500只,目前在我國僅分布于云南中部、西部和南部,被國家及云南省列為極小種群物種加以保護,一般人極難見到它們的身影。 作者簡介:小山,寧波生態(tài)文化協(xié)會理事、專家委員會主任,甬派、甬上等媒體平臺專欄作者。業(yè)余時間致力于發(fā)現(xiàn)身邊觸手可及的草木之美,挖掘尋常草木的文化內涵。參編《認識中國植物》,著有《甬城草木記》、《草木清歡》等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