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指天下水流匯聚之處。 百谷:天下間數(shù)不清的水流、河流。 這句話展現(xiàn)的景象: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天下水流的匯聚地,是因為江海的位置比天下的水流、河流更低?!?/p>
圣人:能夠辯證的、全面地看待問題的人。不僅看到顯露出來的,也能察覺到未顯現(xiàn)的。不僅從自身角度看問題,也能從對方角度看問題,能看清事物全貌的字象。
人:泛指人類,普通人。
民:被管理的人的字象。 前:一人站在船頭探查水情,指揮方向的字象 身:自己的利益。 后:好多個“私”得到了保障、保護。群體利益最大化的字象。 這句話展現(xiàn)的景象: “出船探索時,圣人一馬當先為眾人服務(wù)、做先導。有所收獲時,圣人集體利益在前,個人利益在后。(吃苦在前,享樂在后)”
其:上面提到的,在這兒再次提及的字象。這里指前文的圣人。 上:指地位在上方 下:指地位在下方。 這句話的意思是: “圣人的地位比民眾高很多,但說話做事十分謙卑。”
弗:捆綁式否定,人們都不會這么做。 辱:看著心理別扭,想把它(害蟲、缺點)弄消失的字象。 害:擔心有所損失的字象。與“利”相對。 這句的意思是: “圣人地位比民眾高,但民眾心中卻不會別扭、蒙羞。圣人比民眾先接觸利益分配,但民眾卻不擔心自己的利益有所損失。”
樂:主觀上愿意,無論身心都樂意的字象。(跟著他,一定沒錯,將來一定會如何如何好……) 進:更進一步的字象 詀:背后議論攻擊的字象,與“樂”相對。(等著瞧吧,這事跟他干肯定砸……) 這句話的意思是: “眾人對圣人的心理預期都是積極的,正面的,而不是負面的,消極的。”
爭:多只手為有所得,互相搶奪的字象 這句解釋了上一句,為什么天下人會對這個圣人“樂進而弗詀”。 因為他毫不利己,一心為公。所以天下有資格做王的人,非他莫屬,誰也爭不過他。 綜上所述,《道德經(jīng)66章》告訴我們: 一、江海所以能成為百谷王,因為地勢低。 二、圣人所以能成為統(tǒng)治者(王),因為他們雖為萬民之長,但為人民服務(wù)在先自身利益在后; 三、他們言談低調(diào)、處事近人,眾人跟著他心里不會別扭,感到恥辱。 四、最重要的一點,能使眾人的心理預期變現(xiàn)! 五、無法變現(xiàn),就是無“德”。 備注:古文字來源《郭店楚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