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百年來, 古人詩文作品中的舟船意象, 總是飽含著濃烈的情感。 既有離愁別緒之思, 亦蘊含自由灑脫之格。 舟,居于山水之間, 常常行無定止, 隨波飄蕩,來去自由, 不被任何外物牽掛, 可耽于山水之樂, 亦可自在逍遙游四方。 晉棘在《據(jù)船賦》中稱贊舟: “且其行無轍跡,止無所根。” 也賦予了舟自由的意義。 時至今日, 人們向往的也多是舟的自由與灑脫。 舟之搖曳,心之自由, 到不了的地方,是遠方, 逃不掉的瑣碎,最真實, 何不,乘舟去, 做自己的舟,自由而無憂。 ![]() 01 駕一葉孤舟,奮勇向前 我們懷揣夢想,眺望詩和遠方, 也總是希望人生能夠 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行進, 殊不知,順風順水的人生只是極少數(shù), 眼前的茍且,才是大多數(shù)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蔣捷在《虞美人·聽雨》中寫道: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p> 古時,文人雅士為達仕途, 常常四方漂流,爾奔曲走, 飽受異鄉(xiāng)漂泊之苦, 踽踽獨行的坎坷,顛沛流離的掙扎, 何嘗不像是漂泊在 時間長河中的一葉孤舟, 奮力追求著彼岸的理想, 也嘗盡了生活的百般無奈。 孤舟之上,奔赴跋涉是常態(tài), 多數(shù)人的隨波逐流, 不能成為我們自身放棄的理由, 時間順流而下, 我們要溯流而上,奮勇向前。 不困于眼前的茍且, 不棄于詩和遠方, 行走在不易的時光里, 堅信,堅持,不忘初心, 總有一天會從現(xiàn)實的此岸, 到達理想的彼岸。 ![]() 02 泛一葉輕舟,悅己悅心 每個人都在努力向前, 或悲或喜,一切都那么深刻。 行于紅塵,要學會悅己悅心。 明人姚綬曾寫道: “舟中賴此能消日,半匹溪藤意趣多?!?/p> 古人愛舟,愛的多是舟上的愜意。 一人一舟,行于山水, 賞畫觀景,讀書品茗, 靜坐舟中,度余暇時光, 閑情雅致,好不愜意! 人生難得一縷閑, 古人乘舟的愜意, 于今時今日,也意趣頗多。 舟,也是船, 今人也愛舟(船)。 暮春時節(jié),如日長無事, 與三五好友,相約公園, 踏青賞花,泛舟湖上, 舟起人動,迎風唱和, 盈盈笑語間,被填滿的疲憊情緒, 隨風煙消云散。 “舟輕風色好,波面去迢迢”, 輕風解憂,綠水消愁,伴舟歡笑, 沐夕陽溫柔意,聽流水潺潺聲, 讓心,得片刻釋然,興盡而歸。 ![]() 03 乘一葉扁舟,寧靜致遠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 舟便與“隱”息息相關(guān)。 孔子《論語·公冶長》有云: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p> 孔子筆下的舟, 是人生政治失意之后, 用來療養(yǎng)身心的場所。 舟,也意味著脫離,歸隱。 正如陶淵明通往“桃花源”的路, 連接著出世與入世, 林盡水源,舍船而入, 欣然規(guī)往,不足為外人道, 遠離喧囂,寧靜而致遠, 是超然自我的證明。 李白說:“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世海浮沉,不如意事常八九, 剪不斷,理還亂。 不如乘一葉扁舟, 尋一份桃源之夢, 得一隅恣意快活, 品歲月靜好,享現(xiàn)世安穩(wěn)。 ![]() 04 做自己的舟,自由灑脫 舟,御風而行,從流飄蕩, 拉近了遠方的距離, 寄托了自由的意志, 承載著向往自由的靈魂。 蘇軾被貶謫黃州時期, 常與友人泛舟夜游, 一片小舟,縱情江波, 是自由,亦是忘卻。 泛舟江上,他抽離凡塵, 任意游蕩,隨意馳騁, 感受天地遼闊,暢快自由, 豁達,超然。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 到哪里都是流浪, 在揚帆啟航后,切勿忘記上岸。 繁華塵世,每個人, 都需要一個心靈驛站, 倘若累了,便放下世俗的煩憂, 褪去繁重的枷鎖,返璞歸真, 回歸最真實的自我,只做自己。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人生,就該活得暢快淋漓,無所畏懼, 身如不系之舟,心也要如不系之舟。 做自己的舟,航線由自己來掌舵, 有任意西東的隨性, 也有順應(yīng)本心的灑脫。 ![]() 舟,行的是悲歡離合, 載的是人生萬象。 愿你,舟游半生, 離去,潔凈人生的履歷, 歸來,擁有真正的快樂和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