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系統(tǒng),從出生時就注定走向崩潰。 生命在生生不息的同時,基因編碼會在一次次的復制中隨機出錯。 有的基因會逃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隨之成為和機體奪取養(yǎng)料到了過分地步還不斷膨脹無法遏制的病灶,也叫做癌。 人如此,萬事萬物皆如此。 系統(tǒng)只要在發(fā)展,就注定會出現(xiàn)“癌”。 當你時來天地皆同力的一順百順到好運難以想象之時,其實冥冥之中你也接手了太多潛在的“癌細胞成本”。 你最終會被這個“成熟”的軀體拖死。 司馬氏如此,桓玄如此,蕭衍如此,高歡亦如此。 我們眼中的好運,通常都是成本遠遠小于收益的天上掉餡餅,是肉眼可見的暢快與舒爽。 但如果拉開一個長維度的時間軸來看,真的如此嗎? 無崖子部下珍瓏棋局,難倒了天下英雄,虛竹亂填一子,氣的蘇星河怒聲斥道:胡鬧!胡鬧!你自填一氣,自己殺死一塊白棋,哪有這等下棋的法子! 在一塊已被黑棋圍得密不通風的白棋之中,這大塊白棋本來尚有一氣,雖然黑棋隨時可將之吃凈,但只要對方一時無暇去吃,總還有一線生機,苦苦掙扎,全憑于此?,F(xiàn)下他自己將自己的白棋吃了,棋道之中,從無這等自殺的行徑。這白棋一死,白方眼看是全軍覆沒了。 這越是恢弘的鴻篇巨制,這越是萬邦來朝的嶄新氣象,通常越是需要牢固的地基和精悍的基因打底。 數(shù)百年的演化后,大量的固有勢力盤根錯節(jié),這新地基如何打的下去?這精悍的基因如何誕生于板結(jié)的土壤? 上天在開啟下一個宏大時代的時候,通常會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毫無道理的自殺掉一片白棋讓棋盤空出來。 這會讓你憤怒,讓你彷徨,讓你向天怒吼命運不公! 大量精算師如賀拔勝的“蘇星河們”會大呼看不懂,大量的尋常者會就此沉淪成為時代的塵埃,絕大多數(shù)人熬不過上天的先收貨再付款,但總會有那天選之子,在自己一大塊白棋被殺后發(fā)現(xiàn)局面頓呈開朗,黑棋雖然依舊大占優(yōu)勢,但自己的局勢已經(jīng)有了回旋的余地,不再像以前這般縛手縛腳,顧此失彼。 珍瓏”的秘奧,正是要白棋先擠死了自己一大塊,以后的妙著方能源源而生。棋中固有“反撲”、“倒脫靴”之法,自己故意送死,讓對方吃去數(shù)子,然后取得勝勢,但送死者最多也不過八九子,決無一口氣奉送數(shù)十子之理,任你是如何超妙入神的高手,也決不會想到這一條路上去。 任何人所想的,總是如何脫困求生,從來沒人故意往死路上去想。 人想不到,但天自有其道。 秦并天下根基在于商鞅變法,商鞅之所以能夠成功的變法,是因為秦國的落后與阻力小! 八百年后,中國第二帝國時代的這局珍瓏棋局,老天安排虛竹來自填一子了。 534年,東西魏分庭抗禮元年。 這一年的年底,獨孤信也去蕭衍那報道了。 話說八月賀拔勝現(xiàn)眼后,還沒有被毒死的元修命獨孤信為都督三荊州諸軍事、尚書右仆射、東南道行臺、大都督、荊州刺史去收復荊州。 元修還是老思路,打算分化獨孤信和武川的關系,根本不給你熱乎的機會就命他去打荊州了,如果能打下來,自己手中還增加了籌碼。 獨孤信軍至武陶,高歡遣其弘農(nóng)郡守田八能率蠻左之眾拒獨孤信于淅陽,又遣其都督張齊民率步騎三千出獨孤信之后。 獨孤信對其眾道:咱們現(xiàn)在首尾受敵,士卒卻不滿千人,如果回頭打張齊民則敵人一定認為我們退走必然要追擊,不如先破田八能吧。(信謂其眾曰:今我士卒不滿千人,而首尾受敵。若卻擊齊民,則敵人謂為退走,必來要截。未若先破八能) 獨孤信帶著這數(shù)百兵大敗田八能,隨后背后的張齊民也嚇跑了,獨孤信乘勝襲荊州。 東魏荊州刺史辛纂率兵出戰(zhàn),獨孤信臨陣展開招降,荊州軍臨陣解體,獨孤信縱兵出擊,大敗之。 獨孤信隨后令楊忠與都督康洛兒、元長生為前驅(qū)馳至宛城城下,楊忠怒吼看門守將道:今大軍已至,城中有內(nèi)應,你等想保命就趕緊退下!城門沒有被及時關上,楊忠與康洛兒、元長生乘勢而入,彎弓大呼,唬的辛纂的警衛(wèi)連百余人沒人敢動,楊忠沖進去直接砍了辛纂,隨后示眾首級,宛城拿下。(信令忠與都督康洛兒、元長生為前驅(qū)。馳至其城,叱門者曰:'今大軍已至,城中有應,爾等求活,何不避走!'門者盡散。忠與洛兒、長生乘城而入,彎弓大呼,纂兵衛(wèi)百余人莫之敢御,斬纂以徇,城中懾服) 這年頭的武川籍貫基本人均趙子龍,你要是不能一個人唬一片你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荊州此時基本就看宛城的歸屬,獨孤信就此平定南陽盆地,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于是三荊遂定) 到了這年年底,高歡派高敖曹和侯景率兵再攻荊州,獨孤信兵少,最終與楊忠南投了蕭衍。(東魏高敖曹、侯景將兵奄至城下,信兵少不敵,與楊忠皆來奔) 忠臣獨孤信為啥投了蕭衍呢? 因為有點拿不準關中的局勢了。 元修不久前被宇文泰毒死了,獨孤信剛回關中就被元修派到了荊州,還沒來得及跟武川派重新熱乎,獨孤信最終保險起見選擇了南投蕭衍。 535年正月,高歡對關中進行了試探,司馬子如率大都督竇泰、太州刺史韓軌等攻潼關,宇文泰軍于灞上。 為啥宇文泰不趕緊去救援? 因為兵少,又拿不準高歡的深淺,他要在灞上這個黃金分割點做總預備隊。 司馬子如與韓軌打潼關是幌子,虛晃一槍后從風陵渡去了河東,緊跟著連夜渡了蒲坂攻打黃河西岸的華州州城。 此時州城還沒有蓋完,大早晨被東魏軍突襲進城。 刺史王羆此時剛醒,聽到屋外一片喧囂,隨后衣服都不穿光著腳丫子就殺了出去,給東魏軍整懵了連連敗退,王羆一直追到東門,此時城中西魏軍逐漸集結(jié),城內(nèi)會戰(zhàn)后破東魏軍,司馬子如退軍。(刺史王羆臥尚未起,聞閣外匈匈有聲,袒身露髻徒跣,持白梃大呼而出,東魏人見之驚卻。羆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zhàn),破之,子如等遂引去) 雙方的這次試探,間接決定了后面那場戰(zhàn)役的走向。 宇文泰對東魏野戰(zhàn)軍的戰(zhàn)斗力有了了解。 這年三月,宇文泰在連年戰(zhàn)亂中看到了民力已經(jīng)衰竭,開始著手推行了24條利于民生的新制。(三月,太祖以戎役屢興,民吏勞弊,乃命所司斟酌今古,參考變通,可以益國利民便時適治者,為二十四條新制,奏魏帝行之) 宇文泰改革的左右手叫蘇綽,武功大族,累世二千石。父蘇協(xié)為武功郡守。 蘇綽少好學,博覽群書,尤善算術,其兄蘇讓為汾州刺史時宇文泰親自送行于東都門外,臨別問蘇讓:推薦個你家的子弟吧。 蘇讓也是不懂規(guī)矩,不知道要派人質(zhì)嗎!非讓領導把話說明了! 蘇綽隨后被他哥推薦來上班,為行臺郎中,干了一年多宇文泰也沒拿這孩子當回事,考勤全人沒跑就行,畢竟就是個人質(zhì),用的是他哥哥。(在官歲余,太祖未深知之) 但人才是蓋不住的,漸漸宇文泰相府的所有事只要有搞不定的就都去請教這個武功才子了,直到宇文泰問倒了尚書仆射周惠達,周惠達去咨詢了蘇綽給出滿分答案后,宇文泰開始正式用這位王佐之才。(然諸曹疑事,皆詢于綽而后定。所行公文,綽又為之條式。臺中咸稱其能。后太祖與仆射周惠達論事,惠達不能對,請出外議之。乃召綽,告以其事,綽即為量定?;葸_入呈,太祖稱善,謂惠達曰:誰與卿為此議者?惠達以綽對,因稱其有王佐之才。太祖曰:吾亦聞之久矣。尋除著作佐郎) 不久,在一次徹夜長談后,宇文泰完全明白了蘇綽的斤兩,任其為大行臺左丞讓他參典機密。蘇綽也開始制定一系列相府辦公規(guī)定,紅筆批件,黑筆簽收乃至計帳、戶籍等一系列后世沿用的規(guī)章制度開始成形。(詰朝,謂周惠達曰:蘇綽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臺左丞,參典機密,自是寵遇日隆。綽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計帳、戶籍之法,后人多遵用之) 老天給宇文泰配了他的商鞅后,開始給他殘酷考驗了。 后面的兩年,扛得住就成龍!看你的成色了! 536年正月二十二,高歡親率一萬騎兵突襲夏州,一路急行軍連飯都不做四天時間突襲到夏州城下,將長矛綁起來為云梯連夜攻城,抓了刺史斛拔俄彌突,接著留下了都督張瓊領兵鎮(zhèn)守夏州,遷斛拔俄彌突部五千戶跟自己回晉陽。 夏州這個樞紐點被打通后,西魏靈州刺史曹泥與其女婿涼州刺史劉豐也投誠了東魏。 西魏再次老思路,引黃河水灌城,上次曹泥投降就是被李虎給灌的。 就在城外大水還有四尺淹過城頭時,高歡援軍趕到。 高歡派了阿至羅率三萬騎兵越過靈州繞到西魏軍背后出擊,西魏軍撤退,高歡率騎兵迎接了曹泥與劉豐,遷其眾五千戶于晉陽。 高歡在思考當年的趙武靈王滅秦之策。 宇文泰面臨了巨大的北面壓力。 緊接著噩耗再次傳來,秦州刺史萬俟普與其子太宰萬俟洛、豳州刺史叱干寶樂、右衛(wèi)將軍破六韓常及其軍官團督將三百人一塊投奔了東魏,宇文泰率騎兵追了千余里沒有追到。(魏秦州刺史萬俟普與其子太宰洛、豳州刺史叱干寶樂、右衛(wèi)將軍破六韓常及督將三百人奔東魏,丞相泰輕騎追之,至河北千余里,不及而還) 一時間,整個西魏的非嫡系部隊全都叛逃了。 其實跟賀拔勝一個眼光,根本就沒覺得你宇文泰能贏,實力懸殊太大了。 更關鍵的是這一年關中大旱,隨后發(fā)生了大饑荒,人相食,死者十之七八。(是歲,魏關中大饑,人相食,死者什七八) 局面已經(jīng)壞到了不能再壞了! 但是! 在老天通過大旱殺掉了宇文泰的一大片棋子后,局面開始發(fā)生了如下變化: 1、關中已經(jīng)悄然完成了政審,剩下的都是骨干和金子。 2、關中已經(jīng)徹底變成了商鞅變法的環(huán)境土壤,大量的無主荒地誕生,弱小的本土力量讓宇文泰開始成為毋庸置疑的領袖! 在這一年,左光祿大夫趙剛勸宇文泰召回蕭衍處的賀拔勝與獨孤信等,那都是咱老鄉(xiāng)虎將??! 宇文泰同意,派趙剛?cè)ソ瓥|伸出橄欖枝。(剛說泰召賀拔勝、獨孤信等于梁,泰使剛來請之) 宇文泰的邀請函到了建康后,賀拔勝這幫開始想辦法北歸,在買通了蕭衍的“不能干事版和珅”的朱異后,武川荊州流亡分部踏上了北上歸途。 武川流亡分舵一路狼藉,艱難逃過侯景追殺后棄水路翻山越嶺死了一大半后回到了長安。 武川荊州流亡分部回歸組織后,這一年已經(jīng)聽了太多壞消息的宇文泰給出了大獎,賀拔勝成了太師,獨孤信成了領軍將軍,隨后從他倆這分別要走了一個人。 宇文泰將給賀拔勝出上中下三策的范陽盧氏出品的盧柔在考察后引為從事中郎與蘇綽對掌機密,這個盧柔后來成為了相府重要的左膀右臂。(書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隨機報答,皆合事宜) 宇文泰將獨孤信扔了父母妻兒也要帶走的手下楊忠要了過來,從此成為了宇文泰的尖刀隊刀鋒兼保安隊長,后來跟宇文泰打獵時表演了手撕猛獸。(大統(tǒng)三年,與信俱歸闕。太祖召居帳下。嘗從太祖狩于龍門,忠獨當一猛獸,左挾其腰,右拔其舌。太祖壯之。北臺謂猛獸為'揜于',因以字之) 武川集團的長征即將結(jié)束,獨孤信和楊忠趕上了最后一班車。 荊州分部剛剛回歸不久,東西魏迎來了第一次大會戰(zhàn)。 十二月十一,高歡督率各軍討伐西魏,派高敖曹揮軍上洛(商洛市),大都督竇泰出師潼關。 537年正月,高歡駐軍于蒲坂,建三座浮橋準備渡黃河。(東魏丞相歡軍蒲坂,造三浮橋,欲渡河) 宇文泰此時駐軍于廣陽,對諸將道:高歡三路出兵不過是兩路佯攻,三路浮橋不過是虛晃一槍,牽制我們讓竇泰得以攻打潼關!竇泰是高歡手下第一先鋒,其手下多銳卒,屢勝而驕,但雖然在他那是精兵,在咱武川眼里那就是一盤菜!現(xiàn)在襲擊必然拿下,干掉竇泰后則高歡將不戰(zhàn)自走! 年初的那次試探已經(jīng)讓宇文泰知道了竇泰的戰(zhàn)斗力所以信心很足,但諸將都說:高歡就在不遠,我們舍近襲遠如果出現(xiàn)紕漏追悔莫及,不如分兵抵御。(諸將皆曰:賊在近,舍而襲遠,脫有蹉跌,悔何及也!不如分兵御之) 宇文泰道:高歡第二次打潼關的時候,我始終沒有把隊伍帶離灞上,現(xiàn)在大舉而來一定認為我們會接著守由此輕視我軍,趁此時機襲擊他一定能拿下!賊兵雖然搭起了浮橋,但還不能馬上過河,用不了五天我一定抓住竇泰!(丞相泰曰:“歡再攻潼關,吾軍不出灞上,今大舉而來,謂吾亦當自守,有輕我之心,乘此襲之,何患不克!賊雖作浮橋,未能徑渡,不過五日,吾取竇泰必矣) 正月十四,宇文泰回長安再開班子會,諸將依舊看法兩派,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深對他說道:竇泰是高歡驍將,我們要是大軍來打蒲坂,高歡一定堅守不出,但竇泰卻會北上救援,屆時我們就會兩面受敵。不如選一只精銳潛出小關(又稱禁峪關,北去舊潼關十里),竇泰躁急,必來決戰(zhàn),高歡性格持重,未必會迅速來救,我們猛擊竇泰,必擒之。擒竇泰則高歡軍勢自衰,回師擊之,可以決勝。 宇文泰道:說我心坎去了! 宇文泰率精騎兵六千聲稱要撤退隴右,正月十五,悄悄東去。(庚戌,太祖率騎六千還長安,聲言欲保隴右。辛亥,謁帝而潛出軍) 正月十七,宇文泰軍出小關,竇泰聽說西魏軍突至,倉促依山列陣,還未成陣,就被宇文泰大軍猛擊,盡滅其軍,竇泰自殺,傳首長安。 隨后宇文泰北上攆高歡,高歡官方宣稱黃河冰薄沒辦法救撤浮橋而退,薛孤延作為殿后一日砍折了十五把刀才艱難逃出戰(zhàn)場。(丞相歡以河冰薄,不得赴救,撤浮橋而退,儀同代人薛孤延為殿,一日斫十五刀折,乃得免) 高歡第一次正面感受到了武川軍團的洶涌戰(zhàn)力,竇泰這位高歡的猛將碰上了武川軍團的硬茬后被崩了牙口,此戰(zhàn)的最大功臣李弼再次先鋒陷陣沖垮了東魏軍,宇文泰將自己的座駕和竇泰的甲胄都賜給了李弼。(從平竇泰,先鋒陷敵,斬獲居多。太祖以所乘騅馬及竇泰所著牟甲賜弼) 宇文泰為什么不聽諸將的意見分兵? 因為攏共就那么點人。 宇文泰和爾朱榮完完全全是一個套路,選鋒的尖刀打法。 創(chuàng)業(yè)的初期,整個武川軍團永遠是攥成一把刀一塊扎向高歡。 這次西征高歡流年不利,差點把高敖曹也搭進去,南路的高敖曹自商山轉(zhuǎn)斗而進,所向無前,率軍攻上洛,然后中了流箭,射穿身體的就有三支,很久后蘇醒過來,猛男繼續(xù)上馬不穿盔甲巡視全城。(敖曹被流矢,通中者三,殞絕良久,復上馬,免胄巡城) 十幾天后,高敖曹拿下上洛,自己重傷要死,嘆道“遺憾我見不到四弟高季式當刺史了”。(敖曹創(chuàng)甚,曰:恨不見季式作刺史) 高歡聽說后立刻任命高季式為濟州刺史。 高敖曹身體見起色后打算揮軍入關中打藍田縣,此時竇泰已經(jīng)已經(jīng)被全殲,高歡派人告訴他:竇泰全軍覆沒,人心難測,你趕緊回來,道險賊盛,你只要能回來,帶的那些兵全扔了都無所謂。 高敖曹不忍棄眾,隨后又一路拼殺頂住了西魏的追殺帶著隊伍回來了。 半年后,宇文泰的“陳平”(宇文泰自己封的),侄子宇文深勸他奪恒農(nóng)。 這是個被歷史遺忘的,堪稱挽救隋唐的建議,最終幫武川軍團緩過了最難的一口氣! 537年八月十四,宇文泰率李弼、獨孤信、梁御、趙貴、于謹、若干惠、怡峰、劉亮、王德、侯莫陳崇、李遠、達奚武等十二將東伐。 武川軍團全明星出戰(zhàn)來搶弘農(nóng)! 至潼關,宇文泰誓師道:我?guī)е值軅兎钐焱?,誅暴亂。現(xiàn)在整甲兵,戒戎事,無貪財以輕敵,無暴民以作威。用命則有賞,不用命則有戮!生死存亡之戰(zhàn)了! 宇文泰遣于謹為先鋒,軍至盤豆,東魏將高叔禮恃險守柵,于謹急攻后投降,俘敵一千。 八月二十五,軍至恒農(nóng)郡治陜城,東魏將高干、陜州刺史李徽伯拒守。 連日大雨,宇文泰根本不廢話,你不投降我就給你打下來,命諸軍冒雨攻城,八月二十七,陜城城潰,斬李徽伯,俘虜其戰(zhàn)士八千。 高干逃過黃河被賀拔勝追擒,西魏乘勢拿下了河東地區(qū)的南部、東部,并北上占領了正平(今山西新絳)。 竇泰的被殺以及大雨中的鐵血武川軍讓整個豫西通道紛紛墻頭草倒向了西魏。(于是宜陽、邵郡皆來歸附。先是河南豪杰多聚兵應東魏,至是各率所部來降)
俘虜?shù)哪前饲|魏戰(zhàn)士其實也不算啥。 關鍵是陜城這個“敖倉”地理位置。 楚漢戰(zhàn)爭時期,天下樞紐在敖倉,當時連年戰(zhàn)亂百姓不事生產(chǎn),只有敖倉有天量軍糧儲備,所以最終的所有戰(zhàn)役都要圍繞著滎陽來打。 當時我們說過,秦之所以將敖倉設置在那個位置,是因為它是匯聚河北和中原的樞紐點。 這是河北的運河圖。 后來劉秀選擇了洛陽建都,因為洛陽是敖倉西邊的延伸,長安由于赤眉的禍害已經(jīng)無力承擔首都的職能了。 為啥當年劉秀不能把糧食由黃河順著渭水運到長安呢? 因為陜城(三門峽)的黃河天險。 黃河的航道到了三門峽后黃河水流突然90度大轉(zhuǎn)向,與此同時還有鬼門、神門、人門三島突然出現(xiàn)。 黃河到了三門峽不僅水流湍急而且神人鬼三門兇險,根本就無法航行大船。 由于此時的國境線已經(jīng)推進到了潼關,所以高歡將海量的中原糧草匯聚到了西進的最后一站陜城。 結(jié)果這成為了本來已經(jīng)要死的武川軍團的救命稻草! 關中在前面一年遭受了極其嚴重的旱災,人相食到了減員十之七八的地步,大旱荒年通常都不是一年能緩過來的,宇文泰在537年同樣面臨著糧食的極度緊缺,平陜城后宇文泰帶頭在陜城連吃了五十多天,而且剛剛雨中強行攻堅拿下八千守軍的西魏精銳其實不到萬人的規(guī)模,直到聽到高歡要打關中的時候才撤回去。(是歲,關中饑。太祖既平弘農(nóng),因館谷五十余日。時戰(zhàn)士不滿萬人,聞齊神武將度,乃引軍入關) 要是高歡后面沒那么快的動作,宇文泰得從陜城過年。 而且宇文泰不光吃,還打包,吃不了兜著走,運陜城的糧食入關,直到被高敖曹重新包圍了陜城才算停止了向西的輸血。(琡諫曰:西賊連年饑饉,無可食啖,故冒死來入陜州,欲取倉粟。今高司徒已圍陜城,粟不得出) 弘農(nóng)被宇文泰拿下后,崤道與河東等戰(zhàn)略要地相繼失陷讓高歡無法接受,僅僅不到兩個月,閏九月,高歡率兵二十萬自壺口趨蒲津,派高敖曹將兵三萬出河南,前來和宇文泰不滿萬的戰(zhàn)無不勝軍團決戰(zhàn)。 看似局面依舊是高歡飛龍騎臉,但最難的一口氣,武川軍團已經(jīng)緩過去了。 珍瓏棋局源源不斷的后招,開始出現(xiàn)。 親們,覺得不錯幫點“在看”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