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憤題和尚詰問/朱元璋《194》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前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主,妄自嘵嘵問姓名。嘵嘵:因為害怕而亂嚷亂叫的聲音?!?67》前作間。主作漢。妄自作只憑。 2.采石磯/朱元璋《41》《28》。《50》題目《燕子磯》采石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桿又如何。 3.詠菊花/朱元璋《422》百花發(fā)時我不發(fā),我若發(fā)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fēng)戰(zhàn)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4.拂曉行軍/朱元璋《385》忙著征衣快著鞭,回頭月掛柳梢邊; 表達壯志豪情。 5.大夢誰先覺/羅貫中(1330-1400太原)《52》《50》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世外高人的安然和智慧。 6. 詠蘭葉/張羽《290》 泛露光偏亂,含風(fēng)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作者簡介】張羽(1333-1385),元代浙江湖州人,吳中四學(xué)士,官至太常丞,貶謫嶺南途中,召還沉江而死。 7. 詠蘭花/張羽《290》《329》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8. 燕山春暮/張羽《22》《23》《30》《309》《346》 金水橋邊蜀鳥啼,玉泉山下柳花飛。 暮春思鄉(xiāng)之情,但憚于朱元璋的法律,不敢辭官。蜀鳥:杜鵑鳥。 9. 湖州樂/孫蕡《23》《154》《429》 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樓閣。 春風(fēng)垂柳綠軒窗,細雨飛花濕簾幕。 四月五月南風(fēng)來,當(dāng)門處處芰荷開。 吳姬畫舫小于斛,蕩槳出城沿月回。 菰蒲浪深迷白纻,有時隔花聞笑語。 鯉魚風(fēng)起燕飛斜,菱歌聲入鴛鴦渚。 【作者簡介】孫蕡(fén)(1334-1389),廣東順德人,被譽為嶺南明詩之始、嶺南詩宗。因為藍玉作畫題詩被誅。 【主題】 【注釋】芰:菱。纻同苧。小于斛:小小盆子一樣的船。鯉魚風(fēng):春夏之交的風(fēng)。李賀:鯉魚風(fēng)起芙蓉老。 10. 江山漫興/胡奎《24》 江上鯉魚吹白波,舟人打槳唱吳歌。斜風(fēng)細雨家千里,輸與玄真一釣蓑。【作者簡介】胡奎(1335-1409),浙江海寧人,寧王府儒學(xué)教授。 【主題】寫江南水鄉(xiāng)生活。 【注釋】玄真子:張志和。 11. 江上漫興/胡奎《24》 小桃花落雨毿毿,桑葉青青試浴蠶。好山好水魚米賤,人生只合老江南。【主題】寫江南水鄉(xiāng)生活。 【注釋】毿(sān):雨腳細。浴蠶:蠶種浸于鹽水中優(yōu)勝劣汰:王建“婦姑相喚浴蠶去”。張祜:人生只合揚州死。韋莊:游人只合江南老。 12. 題睡貓圖/胡奎《24》 虎質(zhì)斑斑臥石苔,翻盆黠鼠亦驚猜。日高花影渾如醉,應(yīng)吃東家薄荷來。【主題】寫貓偷吃薄荷昏昏欲睡不履行職責(zé),讓老鼠也看不透了。 13. 竹枝詞其二/丁鶴年《143》《381》《382》 水上摘蓮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纖纖。 卻笑同根不同味,蓮心清苦藕芽甜。 【作者簡介】丁鶴年(1335-1424),湖北武昌人。元末遺民,孝子,守墓17載。 【主題】 【注釋】的:鮮明。 14. 竹枝詞其二/丁鶴年《381》《434》 竹雞啼處一聲聲,山雨來時郎欲行。 借下雨表達對情郎依依難舍之情。 15. 贈表兄賽景初/丁鶴年《68》 蕭條門巷舊王孫,旋寫黃庭換綠尊。富貴儻來還自去,只留清氣在乾坤。儻來:不期而來不意得之。賽賣字為生。 16. 幼女詞/毛鉉《24》《435》 下床著新衣,初學(xué)小姑拜。低頭羞見人,雙手結(jié)裙帶。 毛鉉(xuàn),浙江紹興人。明洪武時在陜西一帶從軍戍邊。 寫少女羞澀之態(tài)。小姑:指新娘。結(jié):撫弄。 17. 西湖竹枝詞/王立中《24》 孤山梅花開雪中,恰似阿儂冰雪容。不學(xué)畫橋南畔柳,春來容易嫁東風(fēng)。王立中,元末明初蘇州人。反用其意韓偓“死恨無情難會處,蓮花不肯借東風(fēng)”。 18. 尋胡隱君/高啟《23》《146》《172》《435》 渡水復(fù)渡水,看花還看花。春風(fēng)江上路,不覺到君家。【作者簡介】高啟(1336-1374),元末明初江蘇蘇州人,官至戶部侍郎。明代詩人之冠。 【主題】寫隱士所處優(yōu)美環(huán)境。 19.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高啟《172》《435》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xiāng)亦可哀。風(fēng)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揭示戰(zhàn)爭對人民的傷害。 20. 春暮西園/高啟《23》《22》《172》《216》《429》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農(nóng)家田園的春歌。晴波:陽光下的水波。21. 宮女圖/高啟《24》《23》《22》《154》《172》 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主題】夜半犬吠人影宮女焦渴愛情寫照。因此詩歌為朱元璋所忌,被誅。 【注釋】西園:泛指皇帝游樂場所。 22. 題孟浩然騎驢吟雪圖/高啟《23》 西風(fēng)驢背倚吟魂,只到龐公舊隱村。何事能詩杜陵老,也頻騎叩富兒門?詩是真情的流露,非詩窮而后工的。杜甫騎肥馬拜訪富人,寫的也不賴。龐德公,東漢隱士,孟浩然也隱居在此。吟魂指孟浩然。 23. 田舍夜舂/高啟《6》《23》《208》《435》 新婦舂糧獨睡遲,夜寒茅屋雨來時。燈前每囑兒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主題】寫田舍夜舂的生活圖畫。 24. 逆旅逢鄉(xiāng)人/高啟《41》《28》 客中皆念客中身,唯汝相逢意更親。不向燈前聽吳語,何由知是故鄉(xiāng)人。25. 暮春江上送別/高啟《41》?!?8》作者趙彩姬 一片潮聲下石頭,江亭送客使人愁。可憐垂柳絲千尺,不為春江綰去舟。26. 秋望/高啟《22》《23》 霜后芙蓉落遠洲,雁行初過客登樓。荒煙平楚蒼茫處,極目江南總是秋。楚:杜荊,灌木。登高望遠,高樹如低矮齊平的灌木。至《24》作處。 27. 客中憶二女/高啟《107》《385》《396》 每憶門前兩候歸,客中長夜夢魂飛。料應(yīng)此際猶依母,燈下看縫寄我衣。客旅他鄉(xiāng),思念家人。 28. 詠梅/高啟《24》《23》《52》《154》《172》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fēng)愁寂幾回開?【主題】對高潔美麗梅花的敬仰之情。因此詩得名“高梅花”。 【注釋】雪滿山中:東漢袁安年輕時乞討為生,縣令大雪見其閉門不出。答曰:雪天大家日子都不好過。舉孝廉。比擬梅花的高潔。何郎:詠梅何遜為好。世無知己也?!?0》《191》瓊姿作瓊枝。 29. 吊岳王墓/高啟《146》《172》《191》《173》《346》《350》《429》 大樹無枝向北風(fēng),千年遺恨泣英雄。班師詔已成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揭露宋高宗是罪魁禍?zhǔn)住J拙浠冒Ы腺x:將軍一去,大樹飄零。一說岳飛墓上樹枝皆朝南。譴責(zé)趙構(gòu)?!?46》《350》《435》千作十?!?9》《146》露作霧。 30. 猛虎行/高啟《146》《429》 陰風(fēng)吹林烏鵲悲,猛虎欲出人先知。目光燑燑當(dāng)路坐,將軍一見弧矢墮。幾家插棘高作門,未到日沒收豬豚。猛虎雖猛猶可喜,橫行只在深山里。貪官污吏猛于虎也。燑:tóng:閃閃發(fā)亮。 31. 采茶詞/高啟《154》 雷過溪山碧云暖,幽叢半吐旗槍短。銀釵女兒相應(yīng)歌,筐中采得誰最多?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茶農(nóng)歡樂與哀怨。旗槍:茶名。綠芽稱為槍,葉稱為旗。 32. 賣花詞/高啟《6》《23》《154》《173》 綠盆小樹枝枝好,花比人家別開早。陌頭擔(dān)得春風(fēng)行,美人出簾聞叫聲。移去莫愁花不活,賣與還傳種花訣。余香滿路日暮歸,猶有蜂蝶相隨飛。買花朱門幾回改,不如擔(dān)上花長在。【主題】贊美賣花者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33. 畫菜/管時敏《24》 白白霜根嫩,青青雨甲鮮。蒼生無此色,四海正豐年。 管時敏又名管訥,(1337-1416),上海松江人。諂媚之作。雨甲:白菜雨后新生的葉片。 34. 出郭/管時敏《24》 二月東風(fēng)雨腳頻,杏花消息未全真。 今朝出郭看晴景,野色江光總是春。 寫新晴春色。 35. 寄友/朱?;?/span>《39》《176》 雨過溪頭鳥篆沙,溪山深處野人家。 門前桃李都飛盡,又見春光到楝花。 (?-1370樂清隱者) 36. 春雁/王恭《24》《23》《22》《30》《309》《385》《435》 春風(fēng)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王恭(1343-?),福建閩縣人,授翰林院典籍。春雁北歸寄托思鄉(xiāng)之情。 37. 西湖夜宿/李進(嘉興)《24》p50 蹇驢沖雪案烏紗,夜宿西湖賣酒家。十六吳姬吹鳳管,卷簾燒燭看梅花。岸烏紗:把帽子掀起露出前額,表示灑脫。 38. 過蘇州/瞿佑《436》 白蓮橋下暫停舟,垂柳陰陰拂水流。 舞榭歌樓俱寂寞,滿天梅雨過蘇州。 【作者簡介】瞿佑(1347-1433),又作瞿祐,浙江杭州人,官至周王府長史。元末明初文學(xué)家,因詩遭貶。 39. 師師檀板/瞿佑《23》《154》《173》 千金一曲擅歌場,曾把新腔動帝王。 說宋滅師師流落湖湘。 40. 伍員廟/瞿佑《6》《173》《203》 一過叢祠淚滿襟,英雄自古少知音。江邊敵國方嘗膽,臺上佳人正捧心。入郢共知仇已雪,沼吳誰識恨尤深。素車白馬終何益,不及陶朱像鑄金。【主題】憑吊伍子胥。【注釋】臺上:姑蘇臺上西施捧心皺眉,病而愈妍。沼吳:伍子胥“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不及句:不如商人們感激陶朱公范蠡為其鑄金身。41. 清明即事/瞿佑《24》 風(fēng)落梨花雪滿庭,今年又是一清明。游絲到地終無意,芳草連天若有情。滿院曉煙聞燕語,半窗晴日晛蠶生。秋千一架誰家院,人隔綠楊聽笑聲。寫出青春的氣息,人生的樂趣。晛(xiàn)晾曬。 42. 題古木蒼藤圖/藍仁《24》《23》《22》《381》 風(fēng)云氣質(zhì)雪霜蹤,獨立空山慘淡中。 慚愧藤蘿爭附托,年年春色換青紅。【作者簡介】藍仁,福建武夷山(古稱崇安)人,與其弟智不仕,人稱“二藍”。 【主題】贊美古樹,鄙視小人。 【注釋】青紅:藤蘿綠葉紅花掩蓋古木。 43. 談詩/方孝孺《6》《24》《154》《173》《397》 舉世皆宗李杜詩,不知李杜更宗誰?能探風(fēng)雅無窮意,始是乾坤絕妙辭。【作者簡介】方孝孺(1357-1402),浙江寧海人,被誅九族。 【主題】詩人主張文學(xué)創(chuàng)作要接近社會,貼近生活,從現(xiàn)實生活中獲得源頭活水,而不要受前人的束縛,拾古人的牙慧, 【注釋】能探句:肯定李杜詩詞亦有宗《風(fēng)》《雅》,引申為文章教化所包含的世情風(fēng)俗或人情世態(tài)。 44. 談詩/方孝孺《6》《173》《154》 前宋文章配兩周,盛時詩律每無儔。 今人未識昆侖派,卻笑黃河是濁流。 【主題】對宋詩獨創(chuàng)精神的肯定。 【注釋】兩周:東周西周。儔:匹敵。今人句:今人只看到宋詩的末流便輕率否定宋詩,殊不知宋詩也是浩博無極的。 45. 夏日遇雪/陳誠 綠野草鋪茵,空山積雪銀。四時常覺冷,六月不知春。白發(fā)添衰鬢,青袍戀老身。到家論往事,駭殺故鄉(xiāng)人。 【作者簡介】陳誠(1365-1457),江西吉水人,官至廣東參議。 【主題】寫西域的奇特天氣。 46. 劉伯川席上作/楊士奇《24》《23》《50》《22》《429》 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不嫌寒氣侵入骨,貪看梅花過野橋。楊士奇(1365-1444),原名楊寓,字士奇。江西泰和人,官至禮部侍郎。表現(xiàn)為理想不懼苦難的思想。 47. 三十六灣/楊士奇《64》《310》《436》 湘陰縣南江水斜,春來兩岸無人家。深林日午鳥鳴啼,開遍滿山紅白紅。48. 清明有感/楊士奇《154》 西江南望渺天涯,歲歲清明不在家。蕩日飄風(fēng)無定著,亂人情思是楊花。懷鄉(xiāng)之作。西江即江西。著附著(竊以為) 49. 赴廣西別甥彭云路/解縉《23》 多情為我謝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陽。相聚六年如夢過,不如昨夜一更長。解縉(1369-1415),江西吉水人。直諫入獄而死。 渭陽:典故秦穆公送舅舅重耳回國所“我送舅氏,曰至渭陽”,表示舅甥情誼深。 50. 桑/解縉《41》《28》《146》 一年兩度伐枝柯,萬木叢中苦最多。為國為民皆是汝,卻教桃李聽笙歌。以桑樹比能人,以桃李比庸人。 51. 寄內(nèi)/解縉《24》《374》 一去京華已十秋,夢魂常在錦江頭。堂前塵土勤勤掃,架上詩書好好收。禾黍熟時煩出納,園籬破處務(wù)培修。高堂當(dāng)奉兒當(dāng)訓(xùn),辛苦終為遠大謀。以詩代書簡,寄慰為妻子。 52. 歸自南陽/李昌祺《23》《24》《30》《385》 去日猶秋暑,歸時已冷霜。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鄉(xiāng)。 老態(tài)隨年出,離愁共路長。埃塵如見戀,到處撲衣裳。 【作者簡介】李昌祺(1376-1453),江西吉安人,小說家,廣西布政使。為政清廉。 【主題】為布政使時從南陽回開封所寫,抒發(fā)厭倦宦游之情。 53. 鄉(xiāng)人至夜話/李昌祺《23》《22》 形容不識識鄉(xiāng)音,挑盡寒燈到夜深。故舊憑君休更說,老懷容易便沾襟。【主題】鄉(xiāng)情濃濃。憑,請。老懷:老年人的心懷。 54. 詠蚊/龔詡《24》 嘴利體輕乘夜出,群鳴音響似雷同。不知血飽身肥后,性命懸人掌握中。【作者簡介】龔詡(1382-1469),江蘇昆山人,避朱棣不仕。 【主題】言近旨遠,以蚊為戒。 55. 饑鼠行/龔詡《24》 燈火乍熄初入更,饑鼠出穴啾啾鳴。嚙書翻盆復(fù)倒甕,使我頻驚不成夢。貍奴徒爾夸銜蟬,但知飽食終夜眠。癡兒計拙真可笑,布被蒙頭學(xué)貓叫。【主題】對貍奴尸位素餐的諷刺。 56. 戍婦詞/羅亨信《24》 去年戍桑乾,今年戍交河。書來渾不定,教妾夢如何? 【作者簡介】羅亨信,廣東東莞人,官至左副都御史。 【主題】寫戍婦相思之苦,戍人轉(zhuǎn)戰(zhàn)之苦。 【注釋】渾:一直。 57. 徐州見黃河/薛瑄《24》 我家正在龍門下,流出黃河幾曲長。忽向徐州城外見,牽情一水正思鄉(xiāng)。【作者簡介】薛瑄(1392-1466),山西河津人,理學(xué)著稱,喜詩歌,官至翰林學(xué)士。 【主題】見黃河之水,引思鄉(xiāng)之情。 【注釋】龍門:山名,在陜西韓城與山西河津之間。 58. 儀真/薛瑄《24》 東南水陸會真州,吳楚風(fēng)云控上游。潮落瓜州遠渡出,天連揚子大江流。迎鑾鎮(zhèn)古名猶在,解纜橋荒事已休。多少繁華成俯仰,萬家楊柳不勝秋。【主題】寫形勝之概及古今變遷,氣勢恢弘蒼涼。 【注釋】解纜橋:又名解劍橋。俯仰:時間短。 59. 過鹿門山/薛瑄《6》《154》《203》 西來漢水浸山根,舟人云此是鹿門。峭壁蒼蒼日色古,曲徑杳杳藤蘿昏。亂峰幽谷不知數(shù),底是龐公棲隱處?含情一嘯江風(fēng)清,雙櫓急搖下灘去。【主題】江行見鹿門山,引發(fā)感慨。 【注釋】襄樊鹿門山,龐德公曾隱居在此?!?73》日作石。 60. 山居/劉球《23》《173》《310》《350》《436》 水抱孤村遠,山通一徑斜。不知深樹里,還住幾人家? 劉球(1392-1443),江西安福人。翰林侍講。得罪王振,入獄而卒。 表現(xiàn)山居的情趣,表達對山居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61. 吟石灰/劉儁《429》 千錘萬鑿出名山,烈火光中走一還。粉骨碎身都不顧,獨留清白在人間。劉儁(?-1408),湖北江陵人,平安南而殉國?!督昕h志》記載。 62. 偶題/于謙 倦鳥投林處,斜陽在樹枝。薄云收未盡,山雨乍晴時。 【作者簡介】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官至兵部左伺郎。明史贊: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主題】表達急流勇退的思想。 63. 除夜宿太原寒甚/于謙《23》《218》《435》《445》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春風(fēng)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主題】光前在前,富有哲理。 【注釋】底:何。 64. 石灰吟/于謙《23》《70》《154》《146》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主題】借物詠志。 【注釋】《24》鑿作擊。粉身碎骨作粉身碎骨。 65. 入京/于謙《24》《146》《70》 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主題】進京前以詩明志,表達心底無私的坦蕩。 【注釋】線香:香沫制成,細長如線。朝天:朝見皇帝。閭閻:指民間?!?4》作《無題》 66. 上太行山/于謙《23》《50》《110》《154》《173》 西風(fēng)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鳥獨還。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因未給宦官王振送禮被污入獄,數(shù)月釋。千里客:指自己不辭辛苦奮斗不已。 67. 擬吳儂曲/于謙《24》 憶郎直憶到如今,誰料恩深怨亦深。 【主題】寫久盼情郎不歸復(fù)雜的心理變化。 68. 夏日憶西湖/于謙《328》 涌金門外柳如煙,西子湖頭水拍天。 玉腕羅裙雙蕩槳,鴛鴦飛近采蓮船。 69. 立春日感懷/于謙《158》《369》 年去年來白發(fā)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佳節(jié)感懷思故鄉(xiāng)。馬上,軍隊里。 貸:寬恕。就湊個五辛盤,聊應(yīng)新春節(jié)景。 70. 觀書/于謙《24》《357》《374》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钏戳麟S處滿,東風(fēng)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主題】寫讀書的感受和解悟。 【注釋】每:時常。三千字:指泛指讀書多且快。胸次:胸中。塵:雜念。東風(fēng)句:讀書不斷提高人的境界。逐:挨著次序。金鞍、玉勒:富貴者。廬:特指書房。別有春:即讀書所得之樂趣。 71. 詠煤炭/于謙《24》《56》《85》《130》《146》《435》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主題】以煤炭自比,愛國憂民。 【注釋】混沌:指未開發(fā)煤礦。陽和:指煤炭蓄藏的熱力。意最深:有深層的情意。爝(jué)火:小火。浩浩:廣大無際貌。烘爐:大火爐。鼎彝:兼有飲食用具和國家兩義。鼎:炊具。彝:酒器。生成力:煤炭燃燒生成的力量。鐵石句:指鐵石被消融化為煤炭時,仍有為人造福之本心。古人誤認(rèn)為煤炭是鐵石久埋地下變成的。 72. 落花吟/于謙《329》 昨日花開樹頭紅,今日花落樹頭空。 花開花落尋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風(fēng)。 人生行樂須少年,老去看花亦可憐。 典衣沽酒花前飲,醉掃落花鋪地眠。風(fēng)吹花落依芳草,翠點胭脂顏色好。韶光有限蝶空忙,歲月無情人自老。眼看春盡為花愁,可惜朱顏變白頭。莫遣花飛江上去,殘紅易逐水東流。73. 雪湖賞梅/徐有貞《149》 梅開催雪雪催梅,梅雪催人舉酒杯。 折取瓊枝插船上,滿城知是探春回。 【作者簡介】徐有貞(1407-1472),江蘇吳縣人,兵部尚書,曾陷害于謙。祝允明外祖父。 【主題】描寫雪梅相映的奇妙景象。 74. 中秋月/徐有貞《235》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 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jié)。 好時節(jié),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主題】對中秋月的贊頌。 75. 刺牡丹/鄭文康《24》 名花不入小家園,歲歲花時沸管弦。 只恐春風(fēng)容易過,鄰翁耕作種瓜田。 【作者簡介】鄭文康(1413-1465),江蘇昆山進士,隱者。 【主題】借牡丹諷刺權(quán)貴寵榮易逝。 76. 塞上感懷/王清《24》 西風(fēng)關(guān)外雪初晴,懷古思鄉(xiāng)百感生。 玉帳枕戈人萬里,鐵衣傳箭夜三更。 夢回絕域烏桓地,戰(zhàn)罷空山敕勒營。 烽火微茫天去遠,月中鴻雁送秋聲。 【作者簡介】王清,安徽合肥人,廣東指揮史,死于寇難。 【主題】寫塞上軍心軍情。 77. 秋思/丘浚《24》 水落淺灘石出,霜冷疏林葉丹。 天外數(shù)聲歸雁,人在高樓倚欄。 【作者簡介】丘浚(jùn)(1418-1495),海南瓊州人,官至武英殿大學(xué)士等。為官清正,著作甚豐。與海瑞并稱“海南雙璧”。 【主題】寫羈旅愁思。 78. 詠菊/丘浚 淺紅淡白間深黃,簇簇新妝陣陣香。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主題】贊美海南菊花。 【注釋】可憐:可愛??蓱z句:海南的菊花不到重陽就開得非常好。 79. 花徑/丘浚《23》 閑來無事學(xué)栽花,每日朝回玩物華。不是偷閑作時態(tài),要分春意到貧家。【主題】因不受重用種花自誤,但渴望實現(xiàn)報負。 80. 題虞美人墓/丘浚《24》 自古英雄數(shù)項王,喑啞叱咤萬人亡。只消幾句悲涼語,柔盡平生鐵石腸。【主題】英雄不脫兒女之情。 【注釋】喑啞叱咤源自《史記》:項羽喑啞叱咤,千人皆廢。 81. 戲答友人論詩/丘浚《24》《397》 吐語操詞不用奇,風(fēng)行水上繭抽絲。 眼前景物口頭語,便是詩家絕妙詞。【主題】詩歌出乎自然的創(chuàng)作觀。 【注釋】風(fēng)行水上繭抽絲:指自然流暢。 82. 詠史/丘浚《24》 萬人叢里擊龍車,說道民愚卻不愚。 編簡總成灰燼未?圯橋猶有未燒書。 【主題】認(rèn)為愚民者總會被人民推翻。 【注釋】圯(yí)橋:圯水上的橋。張良曾在此得《太公兵法》。后兩句亦作“天下簡編焚毀盡,圯橋依舊有遺書”。 83. 詠貓/劉泰 口角風(fēng)來薄荷香,綠蔭庭院醉斜陽。 向人只作猙獰勢,不管黃昏鼠輩忙。 【作者簡介】劉泰(1422-1459),浙江海鹽人,官至監(jiān)察御史。 【主題】譏諷尸位素餐者。 84. 小景/劉泰《24》 云溪一帶凈無沙,門對青山是我家。 幾日不來亭子坐,東風(fēng)開過紫荊花。 【主題】題畫之詩。 【注釋】開過:吹開。 85. 送允暉/沈周《23》 陸郎幾宿春山去,山鳥山花盡有情。白李紅桃塞行路,黃鸝留客兩三聲。【作者簡介】沈周(1427-1509),江蘇蘇州人?!皡情T畫派”的領(lǐng)袖,唐寅老師。 【主題】表達依依餞別之詩。 【注釋】允暉:即陸郎。塞(sè):阻擋。 86. 折花仕女/沈周《23》《30》《381》 去年人別花正開,今日花開人未回。 紫恨紅愁千萬種,春風(fēng)吹入手中來。 【主題】題畫詩,表達閨怨。 87. 梔子花詩/沈周《23》《22》 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艷精神。 一鉤新月風(fēng)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 【主題】對梔子花的贊美。 88. 題畫/沈周《154》《173》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云深處啼。 【主題】描寫溪邊晚景。 【注釋】不道:不覺,不料。 89. 題柯博士敬仲竹枝/沈周《23》 紫煙吹濕碧瑯玕,識得奎章墨未殘。 莫問先生歸去事,江南春雨杏花寒。 【主題】對柯九思高超畫技的贊嘆,對年老不得歸的惋惜。 【注釋】瑯(láng)玕(gān):比喻美竹。元稹“可憐亭亭干,一一青瑯玕”??拢涸嫾铱戮潘迹志粗?,曾任奎章閣鑒書博士。虞集《風(fēng)入松·寄柯敬仲》“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90. 桃源圖/沈周《24》《173》《445》 啼饑兒女正連村,況有催租吏打門。一夜老夫眠不得,起來尋紙畫桃源。【主題】表達脫離惡濁世界,向往桃源的思想。 91. 丁亥中秋/王越《24》 瑟瑟西風(fēng)吹雨晴,可憐佳節(jié)在邊城。百年人有幾時健,一歲月無今夜明。魯酒為誰澆戰(zhàn)骨,商歌空自悲和盟。睢陽已死汾陽老,羞對兒曹說用兵。【作者簡介】王越(1428-1498),河南??h名將,官至大同總兵官。 【主題】表達了作者因朝廷主和議,坐老邊城,無所用其功的苦悶。 【注釋】魯酒:薄酒。魯酒句:指坐失良機前線戰(zhàn)士白白犧牲。商歌多哀怨。睢陽、汾陽:指張巡、郭子儀。 92. 過紅石山/王越《24》 冬來天氣正嚴(yán)凝,紅石山高策馬登。 【作者簡介】寫甘肅邊塞艱苦軍旅生活及抒發(fā)感想。 【注釋】平胡句:指韓擒虎朝廷上威嚇突厥使者,提醒用將當(dāng)以恩遇。 93. 自詠/王越《24》 自嘆儒官拜將官,談兵容易用兵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