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面粉、老面引子、食用堿 做法步驟: 老面是指發(fā)面的面種子,發(fā)面蒸饅頭時剩下一小團面,由于里面有很多酵母菌,下次發(fā)面的時候作為菌種用。這種用上次發(fā)酵的面做菌種發(fā)面蒸的饅頭就叫老面饅頭。老面引子的做法:將2-3勺面粉放在碗內(nèi),把水慢慢一點點倒入面粉,邊倒一邊用筷子攪拌,面粉攪拌成絮狀,然后揉成面團,然后把面團的碗上面罩住一層保鮮膜,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2天后,老面會比原來稀一些,有酸味上面還有些蜂窩眼,這樣老面引子就做好了。第一次用老面引子做出饅頭包子的效果不是很好,再后來留下的老面引子就會很好了。 把面引子用溫水化開成面漿,放入干面粉揉成面團,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在比較熱的地方,在北方的家里就放在熱炕頭上就行或者暖氣旁邊。將面團發(fā)酵二倍大,發(fā)酵好的面上下全是蜂窩,用手扒開后呈拉絲狀。從發(fā)酵后的面上拽下一小塊面團,留著做老面,裝在碗內(nèi),放冰箱冷藏或冷凍保存,以后發(fā)面就有老面用了。 然后把食用堿面,用溫水化開,發(fā)酵好的面內(nèi)加入適量堿水揉勻,還要適當?shù)募右恍└擅娣?,堿水不要一次都倒入,防止堿過大,蒸出的饅頭不白,顏色發(fā)黃,口感不好,加堿水時揉勻后聞一聞沒有酸味即可,揉面揉的越久越有筋道越香,揉到面不沾手很光滑就好了。老面在保存過程中會同時有乳酸菌存在,發(fā)的時間稍長就會有獨特的酸味出現(xiàn),故用老面發(fā)面蒸饅頭時需要加食用堿來中和其酸味。 把面團搓成長條狀,然后用切刀,切出大小相同的面劑子。 取一塊面劑,雙手交叉揉搓面胚,就是將面團反復疊起來,不斷的重復揉壓,整形饅頭到光滑不沾手。搓成圓形的饅頭胚。把劑子都依樣做成饅頭胚,然后放到蒸籠上,饅頭胚之間要留一定空隙。 蒸鍋內(nèi)加適量的水,燒熱,水燒至半開后,把籠屜放入蒸鍋內(nèi),蓋上鍋蓋,開小火讓饅頭在里面餳發(fā),開鍋上氣后改中火蒸15-20分鐘,關火,不要馬上揭開鍋蓋,等蒸汽全部落下去了再揭開鍋蓋,一鍋又大又白,松軟可口,面香味濃的大饅頭就出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