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書庫(kù) 子部 類書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神異典 卷十

 心理咨詢?cè)\所 2022-04-16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神異典

 第十卷目錄

 皇天上帝部匯考二
  易經(jīng)〈豫卦 渙卦 說卦傳〉
  書經(jīng)〈虞書益稷 商書湯誓 仲虺之誥 湯誥 伊訓(xùn) 太甲 盤庚 說命 周書 泰誓 洪范 金縢 大誥 微子之命 康誥 召誥 多士 君奭 多方 立政 康王之誥 呂刑 文侯之命〉
  詩經(jīng)〈小雅正月 大雅文王 大明 皇矣 生民 板 蕩 云漢 周頌執(zhí)競(jìng) 思文 臣工 魯頌閟宮 商頌元鳥 長(zhǎng)發(fā)〉
  禮記〈曲禮 王制 月令 文王世子 禮器 郊特牲 明堂位 祭法 祭義 表記〉
  史記〈天宮書〉
  晉書〈天文志〉
  隋書〈禮儀志〉
  唐書〈禮樂志〉
 皇天上帝部總論
  晉書〈禮志〉
  宋書〈禮志〉
  朱子全書〈論祭祀神祇〉
 皇天上帝部藝文一
  誥咎文           魏曹植
  諫祀玉皇疏         明商輅
 皇天上帝部藝文二〈詩〉
  郊祀迎送神歌        晉傅元
  饗神歌            前人
  天郊饗神歌          前人
  宋明堂歌九首〈錄七首〉   宋謝莊
  宋南郊迎送神歌       顏延之
  雩祭迎神歌八首〈錄四首〉  齊謝朓
  青帝             前人
  赤帝             前人
  黃帝             前人
  白帝             前人
  黑帝             前人
  送神五首〈錄三首〉      前人
  梁南郊登歌詩二首      梁沈約
  梁明堂登歌五首        前人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錄三首〉北周庾信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錄六首〉  前人
  圜丘降神歌         隋牛弘
  送神             前人
  五郊歌五首          前人
  感帝歌諴夏          前人
  雩祭諴歌           前人
  五郊樂章          唐魏徵
  五郊樂章          舊唐書
  祈谷樂章           褚亮
  明堂樂章           前人
  雩祀樂章           前人
  唐享昊天樂十二首〈錄四首〉則天皇后
  明堂樂章十一首〈錄五首〉   同前
  中宗祀昊天樂章十首〈錄三首〉舊唐書
  雩祀樂章           同前
  明皇祀圜丘樂章十一首〈錄四首〉同前
  封泰山樂章十四首〈錄四首〉  張說
  鈞天            李商隱
  上清辭四首         李九齡
  梁南郊降神       后梁趙光逢
  送神             張袞
  周郊祀樂章         五代史
  紀(jì)夢(mèng)           宋高似孫
  鈞天樂           明劉基
  游仙詩            張?zhí)?br>  天壇三首〈錄一首〉     袁宏道

神異典第十卷

皇天上帝部匯考二

《易經(jīng)》《豫卦》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渙卦》

象曰:風(fēng)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大全〉漢上朱氏曰:享于上帝,使人知天無二主,所以
一天下之心,合天下之渙。云峰胡氏曰:享帝而與天神接,乃聚已之精神,以合其渙者也。

《說卦傳》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本義〉帝者天之主宰。〈大全〉朱子曰:帝出乎震,萬物發(fā)生,便是他主宰,從這里出節(jié)。齋蔡氏曰:帝者,以主宰乎物為言也。云峰胡氏曰:自出震以至成言乎艮,萬物生成之序也。然孰生孰成之,必有為之主宰者,故謂之帝。

《書經(jīng)》《虞書·益稷》

惟動(dòng)丕應(yīng)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商書·湯誓》

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仲虺之誥》

夏王有罪,矯誣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師。
〈傳〉天以形體言,帝以主宰言。

《湯誥》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傳〉皇大上帝天也。

敢用元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請(qǐng)罪有夏。
〈疏〉鄭元說天神有六,周家冬至祭皇天大帝于圜丘,牲用蒼夏,至祭靈威仰于南郊,則牲用骍孔。《注孝經(jīng)》:圜丘與郊共為一事,則孔之所說無六天之事,《論語》堯曰:之篇所言敢用元牡,即此事是也。鄭元解《論語》云:用元牡者,為舜命禹事于時(shí),總告五方之帝,莫適用。用皇天大帝之牲,其意與孔異

爾有善,朕弗敢蔽,罪當(dāng)朕躬,弗敢自赦,惟簡(jiǎn)在上帝之心。
〈蔡傳〉簡(jiǎn)閱也,簡(jiǎn)閱一聽于天。

《伊訓(xùn)》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太甲》

先王惟時(shí)懋敬厥德,克配上帝。

《盤庚》

肆上帝將復(fù)我高祖之德,亂越我家。

《說命》

王庸作書以誥曰:以臺(tái)正于四方,臺(tái)恐德弗類,茲故弗言,恭默思道。夢(mèng)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
〈傳〉夢(mèng)天與我輔弼良佐,〈蔡傳〉高宗恭默思道之心,純一不二,與天無間,故夢(mèng)寐之間,帝賚良弼。其念慮所孚,精神所格,非偶然而得者也。〈大全〉朱子曰:高宗夢(mèng)傅說據(jù)此,則是真有個(gè)天。帝與高宗對(duì)曰:吾賚汝以良弼,今人但以主宰說帝,謂無形容,恐也不得。若世間所謂玉皇大帝,恐亦不可。又曰:夢(mèng)之事,只說到感應(yīng)處。高宗夢(mèng)帝賚良弼,必是夢(mèng)中有帝,賚之不得。說無此事,只是天理亦不得。
《周書·泰誓》
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祇。
〈疏〉上帝舉其尊者,謂諸神悉皆不事也。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予小子夙夜祗懼,受命文考,類于上帝,宜于冢土,以爾有眾,底天之罰。
〈疏〉舜典類于上帝,《傳》云:告天及五帝,此以事類告天,亦當(dāng)如彼也。

上帝弗順,祝降時(shí)喪。

《洪范》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
〈蔡傳〉帝以主宰言,天以理言也。〈大全〉新安陳氏曰:帝即天也,天者理而已。

《金縢》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公為三壇同墠,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乃冊(cè)祝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若爾三王,是有丕子之責(zé)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乃元孫不若旦多材多藝,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爾子孫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嗚呼。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
〈大全〉朱子曰:此一段只有晁以道說得好,他解丕子之責(zé),如史傳中責(zé)其侍子之責(zé)。蓋云上帝責(zé)三王之侍子,侍子指武王也。上帝責(zé)其來服事左右,故周公乞代其死。言三王若有侍子之責(zé)于天,則不如以我代之,我多材多藝,能事上帝,武王不若我多材多藝,不能事鬼神,不如且留他在世上,定爾之子孫,與四方之民。文意如此。

《大誥》

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
〈蔡傳〉卜伐武庚而吉,是上帝命伐之也。上帝之命,其敢廢乎。

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

《微子之命》

上帝時(shí)歆。
〈大全〉王氏曰:宋商后得郊天,故云上帝時(shí)歆。西山真氏曰:敬以事神,故上帝時(shí)歆。

《康誥》

我西土惟時(shí)怙冒,聞?dòng)谏系?。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誕受厥命。
〈蔡傳〉文王德著于民,西土之人,怙之如父,冒之如天。明德昭升,聞?dòng)谏系?,帝用休美,乃大命文王殪滅大殷,大受其命?br>

《召誥》

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guó)殷之命。
〈蔡傳〉商受嗣天位,為元子矣。元子不可改,而天改之。大國(guó)未易亡,而天亡之?;侍焐系?,其命之不可恃如此。

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時(shí)配皇天,毖祀于上下。
〈大全〉朱子曰:稱周公言,當(dāng)作大邑,而自此以祀上帝,以及慎祀上下神祇,蓋召公述周公宅洛之意。

《多士》

我有周佑命,將天明威,致王罰,敕殷命終于帝。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為,惟天明畏。我聞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適逸,則惟帝降格,向于時(shí)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辭,惟時(shí)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
〈蔡傳〉引導(dǎo)逸安也,呂氏曰:上帝引逸者,非有形聲之接也。人心得其安,則亹亹而不能已,斯則上帝引之也。第桀喪其良心,自不適于安耳,帝實(shí)引之,桀實(shí)避之,帝猶未遽絕也。乃降格災(zāi)異,以示意向于桀。桀猶不知警懼,不能敬用,帝命乃大肆淫逸。雖有矯誣之辭,而天罔念聞之。仲虺所謂帝用不臧是也。

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
惟時(shí)上帝不保,降若茲大喪。
王若曰:爾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靈承帝事。
〈蔡傳〉靈善也,大善承天之所為也。武成言祗承上帝,以遏亂略,是也。

有命曰割殷,告敕于帝。
〈蔡傳〉帝有命曰:割殷,則不得不戡定剪除,告其敕正之事于帝也。

《君奭》

嗚呼。君己,曰:時(shí)我,我亦不敢寧于上帝命,弗永遠(yuǎn)念天威,越我民罔尤違。
公曰:君奭,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shí)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時(shí)則有若保衡。在太戊,時(shí)則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
〈蔡傳〉呂氏曰:自其遍覆言之,謂之天,自其主宰言之,謂之帝,書或稱天,或稱帝,各隨所指,非有重輕。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勸寧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
〈蔡傳〉在昔上帝,降割于殷申,勸武王之德,而集大命于其身,使有天下也。

亦惟純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時(shí)昭文王,迪見冒聞?dòng)谏系邸?br>

《多方》

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誕厥逸,不肯戚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終日勸于帝之迪,乃爾攸聞。
〈蔡傳〉言帝降災(zāi)異以譴告桀,桀不知戒懼,乃大肆逸豫。憂民之言,尚不肯出諸口,況望其有憂民之實(shí)乎。勸,勉也。迪,啟也。視聽動(dòng)息,日用之間,洋洋乎皆帝所以啟迪開導(dǎo)斯人者,桀乃大肆淫昏終日之間,不能稍勉。于是天理或幾乎息矣。況望有惠迪而不違乎。

厥圖帝之命,不克開于民之麗。
〈蔡傳〉言桀矯誣上天,圖度帝命,不能開民衣食之原,于民依恃以生者,一皆抑塞遏絕之。

《立政》

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競(jìng),吁俊尊上帝。
亦越成湯陟,丕釐上帝之耿命。
〈大全〉陳氏大猷曰:事事物物之理,莫非天命之流行。湯升天位,大理治上帝之明命,謂大治天下,使事物昭然,各當(dāng)于理,即丕釐上帝之耿命也。

其在受德暋,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習(xí)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帝欽罰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萬姓。
〈蔡傳〉言紂德強(qiáng)暴,上帝敬致其罰,乃使我周有此諸夏,用商所受之命,而奄甸萬姓焉。

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見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
〈疏〉《正義》曰:上天之道與善去惡。三宅三俊,行合天心。文武知三宅三俊,故能敬事上帝也。〈蔡傳〉以是敬事上帝,則天職修而上有所承夏之尊帝,商之丕釐,周之敬事,其義一也。

《康王之誥》

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訓(xùn)厥道,付畀四方。

《呂刑》

虐威庶戮,方告無辜于上。上帝監(jiān)民,罔有馨香,德刑發(fā)聞惟腥。
〈蔡傳〉虐政作威,眾被戮者,方各告無罪于天,天視苗民,無有馨德而刑戮。發(fā)聞,莫非腥穢。

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無辭于罰,乃絕厥世。
〈蔡傳〉上帝不蠲貨而降罰于苗,苗民無所辭,其罰而遂殄滅之也。

《文侯之命》

惟時(shí)上帝,集厥命于文王。

《詩經(jīng)》《小雅·正月》

有皇上帝,伊誰云憎。
〈注〉皇大也,上帝天之神也。程子曰:以其形體謂之天,以其主宰謂之帝。

《大雅·文王》

帝命不時(shí),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注〉帝,上帝也。不時(shí),猶言豈不時(shí)也。左右,旁側(cè)也。蓋以文王之神在天,一升一降,無時(shí)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而君有天下也。〈大全〉慶源輔氏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正與《中庸》所謂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之意同。蓋非妄說,實(shí)理然也。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

《大明》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
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注〉眾心恐武王以眾寡之不敵,而有所疑,故勉之曰:上帝臨女,毋貳爾心。蓋知天命之必然,而贊其決也。

《皇矣》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guó),其政不獲,維彼四國(guó),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注〉莫,定也。耆,致也。憎當(dāng)作增言,天之臨下甚明,但求民之安定而已。彼夏商之政既不得矣,故求于四方之國(guó)。茍上帝之所欲致者,則增大其疆境之規(guī)模。于是乃眷然顧視西土,以此岐周之地與大王為居宅也。

帝遷明德。
〈注〉岐周之地,大王居之,漸次開辟,乃上帝遷此明德之君,使居其地也。〈大全〉廬陵彭氏曰:太王之遷,從之者如歸市,非人之所能為也。必有主宰之者,故詩人托詞以為帝遷之,帝遷之則天命之蓋帝所以主宰乎。天者也。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帝作邦作對(duì),自大伯王季。
〈注〉言帝省其山,而見其木拔道通,則知民之歸之者益眾矣。于是既作之邦,又與之賢君,以嗣其業(yè)。蓋自其初,生大伯王季之時(shí)而已定矣。〈大全〉廬陵彭氏曰:周之建國(guó),既得其地而為君者,又得其人,皆非人力所能為。故詩人又托詞,以為帝省帝作。蓋有主宰之者也。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
〈注〉言上帝制王季之心,使有尺寸能度義。

既受帝祉,施于孫子。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于岸。
〈注〉帝謂文王設(shè)為天命,文王之詞,如下所言也,人心有所畔,援有所歆羨,則溺于人欲之流,而不能以自濟(jì)。文王無是二者,故獨(dú)能先知先覺,以造道之極至。蓋天實(shí)命之,而非人力之所及也。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zhǎng)夏以革,不識(shí)不知,順帝之則,帝謂文王,詢爾仇方,同爾兄弟,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
〈注〉予設(shè)為上帝之自稱也。言上帝眷念文王,而言其德之深微,不暴著其形跡,又能不作聰明以循天理,故又命之以伐崇也。〈大全〉朱子曰:詩人稱伐,密伐崇事,皆以帝謂文王言之。若曰此,蓋天意云爾。

《生民》

厥初生民,時(shí)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shí)維后稷。
〈箋〉帝,上帝也,敏拇也,介左右也,夙之言肅也,祀郊
禖之時(shí),時(shí)則有大神之跡,姜嫄履之足,不能滿履,其拇指之處,心體歆歆然,其左右所止住,如有人道感己者也。于是遂有身而肅戒,不復(fù)御,后則生子而養(yǎng)長(zhǎng),是為后稷。〈大全〉朱子曰:履巨跡之事,有此理。且如契之生。《詩》中亦云:元鳥降而生商。蓋以為稷契皆天生之耳。非有人道之感,非可以常理論也。漢高祖之生亦類此,此等不可以言盡,當(dāng)意會(huì)之可也。

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朱注〉上帝豈不寧乎,豈不康我之禋祀乎。何使我無人道,而居然生是子也。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注〉鬼神食氣曰:歆言尊祖配天之祭,其香始升而上帝已安,而享之言應(yīng)之疾也。

《板》

上帝板板,下民卒癉。
〈注〉板板,反也,卒盡癉病也,言天反其常道而使民盡病矣,世亂乃人所為,而曰上帝板板者,無所歸咎之詞耳。

《蕩》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注〉言此蕩蕩之上帝,乃下民之君也。今此暴虐之上帝,其命乃多邪辟者,何哉。蓋天生眾民,其命有不可信者。蓋其降命之初,無有不善,而人少能以善道自終。是以致此大亂,使天命亦罔克,終如疾威而多辟也。蓋始為怨天之辭,而卒自解之如此。

匪上帝不時(shí),殷不用舊。
〈注〉言非上帝為此不善之時(shí),但以殷不用舊,致此禍爾。

《云漢》

上帝不臨,耗斁下土。
〈朱注〉宣王承厲王之烈,內(nèi)有撥亂之志,遇災(zāi)而懼,側(cè)身修行,天下喜,于王化復(fù)行。百姓見憂,故仍叔作此詩以美之。〈大全〉曹氏曰:郊之神,莫尊于上帝,其力能勝旱災(zāi),而不肯臨我。

昊天上帝,則不我遺。
〈疏〉昊天上帝,如此酷旱,則不于我民使有遺留,其意將欲盡殺我民也。

昊天上帝,寧俾我遁。
〈注〉言天又不肯使我得逃遁而去也。

昊天上帝,則不我虞,敬恭明神,宜無悔怒。
〈箋〉天曾不度,知我心肅事明神,如是明神宜不恨怒于我,我何由常遭此旱也。

《周頌·執(zhí)競(jìng)》

不顯成康,上帝是皇。
〈注〉豈不顯哉,成王康王之德,亦上帝之所君也。

《思文》

貽我來牟,帝命率育。
〈注〉言后稷,貽我民以來牟之種,乃上帝之命,以此遍養(yǎng)下民者。

《臣工》

于皇來牟,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注〉于皇嘆美之辭,明上帝之明賜也。麥已將熟,則可以受上帝之明賜,而此明昭之上帝又將賜我新畬以豐年也。

《魯頌·閟宮》

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無災(zāi)無害,彌月不遲,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麥,奄有下國(guó),俾民稼穡。
無貳無虞,上帝臨女。
〈注〉猶大明云,上帝臨女無貳爾心也。

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犧,是饗是宜,降福既多。
〈箋〉皇皇后帝,謂天也。

《商頌·元鳥》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箋〉古帝天也,天帝命有威武之德者成湯,使之長(zhǎng)有邦域,為政于天下也。〈注〉古猶昔也,帝,上帝也。

《長(zhǎng)發(fā)》

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箋〉帝,黑帝也,禹敷下土之時(shí),有娀氏之國(guó),亦始廣大,有女簡(jiǎn)狄吞鳦卵而生契,堯封之于商,后湯王因以為天下號(hào),故云:帝立子生商。

帝命不違,至于湯齊,湯降不遲,圣敬日躋,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圍。
〈注〉湯之生也,應(yīng)期而降,適當(dāng)其時(shí)。其圣敬又日躋升,以至昭格于天,久而不息,惟上帝是敬。故帝命之以為法于九州也。

《禮記》《曲禮》

天子祭天地。
〈疏〉祭天謂四時(shí)迎氣,祭五天帝于四郊,各以當(dāng)方人帝配之。

《王制》

天子將出,類乎上帝。
〈大全〉李氏曰:類,其禮有類于正祭也,天神遠(yuǎn)人而尊,故言禮以致其敬。

天子將出征,類乎上帝。

《月令》

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注〉上帝,太微之帝也。〈疏〉云上帝太微之帝者,《春秋緯文》:紫微宮為大帝,太微為天庭中有五帝,座是即靈威仰、赤熛怒、白招拒,葉光紀(jì)、含樞紐、祈谷郊,天之時(shí)各祭所感之帝,殷人則祭葉光紀(jì),周人則祭靈威仰,以其不定,故總云太微之帝,若迎春之時(shí),前帝后王皆祭靈威仰,故前注云迎春祭蒼帝,靈威仰特指一帝也。

仲夏之月,大雩帝,用盛樂。
〈注〉雩帝謂為壇南郊之旁,雩五精之帝,配以先帝也,天子雩上帝。〈疏〉春夏秋冬共成歲功,不可偏祭之天,故雩五精之帝以自外至者,無主不正,當(dāng)以人帝配之。太皞配靈威仰,炎帝配赤熛怒,黃帝配含樞紐,少皞配白招拒,顓頊配葉光紀(jì),故云配以先帝也,〈陳注〉帝者,天之主宰。

季夏之月,命四監(jiān),大合百縣之秩芻,以養(yǎng)犧牲,令民無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
〈注〉皇天北辰耀魄,寶冬至所祭于圜丘也,上帝太微五帝。〈疏〉云上帝太微五帝者,案周禮司服云,昊天上帝鄭以為皇天,上帝祇是一神北極耀魄寶也,知此皇天上帝,不祇是耀魄寶之,上帝為太微者,以《周禮·司服》云,祀昊天上帝,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既別云五帝,故知昊天上帝亦惟一神此月令?;侍焐系壑赂鼰o別五帝之文,故分為二。

仲秋之月,乃命宰祝,循行犧牲,視全具,按芻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類,量大小,視長(zhǎng)短,皆中度,五者備當(dāng),上帝其饗。
季秋之月,大饗帝。
〈注〉言大饗者,遍祭五帝也。

《文王世子》

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mèng)矣。武王對(duì)曰:夢(mèng)帝與我九齡。文王曰:女以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國(guó)焉。君王其終撫諸。文王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吾與爾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
〈注〉帝天也,〈大全〉長(zhǎng)樂劉氏曰:圣人自誠(chéng)而明罔,非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是以寤寐所萌,與天地合,與鬼神契,則其修短得以自知。

《禮器》

魯人將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宮。
〈注〉上帝周所郊祀之帝,謂蒼帝靈威仰也。

因吉土以饗帝于郊。饗帝于郊,而風(fēng)雨節(jié),寒暑時(shí)。
〈注〉五帝主五行。五行之氣和,而庶徵得其序也。〈疏〉此謂祭五方之帝。

大旅具矣,不足以饗帝。
〈注〉大旅祭,五帝也,饗帝祭天。〈疏〉正義曰:知大旅五帝者,案典瑞云,兩圭有邸以祭地旅,四望與上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其文相對(duì)祀地云,旅四望則知上,云旅上帝是旅五帝也,云饗帝祭天者,經(jīng)既云大旅,又云饗帝是饗帝與大旅不同,故知此饗帝是常祭祀天也。〈大全〉嚴(yán)陵方氏曰:饗帝謂昊天,上帝也。

《郊特牲》

郊之祭也,迎長(zhǎng)日之至也。
〈陳注〉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帝,帝即是天,天即是帝,卻分祭,何也。朱子曰:為壇而祭,故謂之天,祭于屋下而以神祇祭之,故謂之帝。〈大全〉嚴(yán)陵方氏曰:周官以冬日至致天神,蓋謂是矣。

帝牛不吉,以為稷牛,帝牛必在滌三月,稷牛唯具,所以別事天神與人鬼也。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bào)本反始也。
〈大全〉嚴(yán)陵方氏曰:帝為天神,稷為人鬼。延平周氏曰《孝經(jīng)》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祖之所配于圜丘者昊天,而考之所配于明堂者,上帝。此言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而反言配上帝,何也。天言其體,帝言其用,故對(duì)而言,則天與帝異合而言,則帝即天也,天即帝也。

》明堂位》

成王以周公為有勛勞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是以魯君孟春乘大路,載弧韣,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禮也。
〈注〉帝謂蒼帝,靈威仰也,昊天上帝,魯不祭。〈疏〉知非昊天上帝者,以其配后稷,后稷唯配靈威仰,不配昊天上帝也。

《祭法》

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注〉此禘,謂祭昊天于圜丘也。祭上帝于南郊,曰郊。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郊。祭一帝而明堂,祭五帝小德,配寡大德,配眾亦禮之殺也。〈疏〉有虞氏禘黃帝者,謂冬至祭昊天上帝于圜丘,以黃帝配之,而郊嚳者,謂夏正建寅之月,祭感生之帝于南郊,以嚳配也。祖顓頊而宗堯者,謂祭五天帝五人帝及五人神于明堂,以顓頊及堯配之。夏后氏以下其義亦然。案《圣證論》:以此禘黃帝是宗廟五年祭之,名故小。《記》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謂虞氏之祖,出自黃帝以祖顓頊,配黃帝而祭,故云以其祖配之,肅又以郊與圜丘是一郊,即圜丘,故難鄭云:案《易》,帝出乎震。震,東方生萬物之初,故王者制之。初以木德王天下,非謂木精之所生,五帝皆黃帝之子孫,各改號(hào)代變,而以五行為次焉。何太微之精所生乎。又郊祭,鄭元注:祭感生之帝,唯祭一帝耳。《郊特牲》何得云郊之祭,大報(bào)天。而主日,又天唯一而已,何得有六。又《家語》云:季康子問五帝??鬃釉唬禾煊形逍校耗尽⒒?、金、水及土,四分時(shí)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是五帝之佐也。猶三公輔王,三公可得稱王輔,不得稱天王,五帝可得稱天佐不得稱上天,而鄭云以五帝為靈威仰之屬,非也。元以圜丘祭昊天,最為首禮,周人立后稷廟不立,嚳廟是周人尊嚳不若后稷,及文武以嚳配至重之,天何輕重顛倒之失所郊則圜丘,圜丘則郊猶主城之內(nèi),與京師異名而同處,又王肅、孔晁云:虞夏出黃帝,殷周出帝嚳,祭法四代,禘此二帝,上下相證之,明文也。詩云:天命元鳥履帝武敏歆自是正義,非讖緯之妖說,此皆王肅難,大略如此,而鄭必為此釋者,馬昭、申鄭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案,文自了不待師說,則始祖之所自出,非五帝而誰。河圖云:姜嫄履大人之跡,生后稷、太姒、夢(mèng)大人死而生文王,又中候云:姬昌蒼帝子經(jīng)緯,所說明文。又《孝經(jīng)》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則周公配蒼帝靈威仰,漢氏及魏據(jù)此義而各配其行。《易》云:帝出乎震,自論八卦養(yǎng)萬物于四時(shí),不據(jù)感生所出也,此是馬昭申義也,云祭五帝五神于明堂者,以《月令》春曰:其帝太皞,其神勾芒五,時(shí)皆有帝及神。又季秋大饗帝,故知明堂之祭,有五人神及五天帝也。此祖宗祭五帝,《郊特牲》祭一帝而在祖宗上者,以其感生之帝特尊之也。

《祭義》

唯圣人為能饗帝。
〈注〉帝,天也。

《表記》

天子親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
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筮之用,不敢以其私褻事上帝。
《史記》《天官書》
蒼帝行德,天門為之開。
〈注〉《正義》曰:蒼帝,東方靈威仰之帝也。春,萬物開發(fā),東作起,則天發(fā)其德化,天門為之開也。

赤帝行德,天牢為之空。
〈注〉《正義》曰:赤帝,南方赤熛怒之帝也。夏,萬物茂盛,功作大興,則天施德惠,天牢為之空虛也。

黃帝行德,天矢為之起。風(fēng)從西北來,必以庚、辛。一秋中,五至,大赦;三至,小赦。
〈注〉《正義》曰:黃帝,中央含樞紐之帝。季夏,萬物盛大,則當(dāng)大赦,含養(yǎng)群品也。

白帝行德,以正月二十日、二十一日,月暈圍,常大赦載,謂有太陽也。一曰:白帝行德,畢、昴為之圍。圍三暮,德乃成;不三暮,及圍不合,德不成。二曰:以辰圍,不出其旬。
〈注〉《正義》曰:白帝,西方白招拒之帝也。秋,萬物咸成,則暈圍畢、昴,三暮,帝德乃成也。

黑帝行德,天關(guān)為之動(dòng)。
〈注〉《正義》曰:黑帝,北方葉光紀(jì)之帝也。冬,萬物閉藏,為之動(dòng),為之開閉也。

《晉書》《天文志》

鉤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zhí)萬神圖。抱北極四星,曰四輔,所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大帝上九星曰華蓋,所以覆蔽大帝之座也。蓋下九星曰杠,蓋之柄也。華蓋下五星曰五帝內(nèi)座,設(shè)序順帝所居也。
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戰(zhàn)斗,知人吉兇者也。太一星在天一南,相近,亦天帝神也,主使十六神,知風(fēng)雨水旱、兵革饑饉、疾疫災(zāi)害所在之國(guó)也。
黃帝座,在太微中,含樞紐之神也。四帝星夾黃帝座,東方蒼帝,靈威仰之神也;南方赤帝,赤熛怒之神也;西方白帝,白招拒之神也;北方黑帝,葉光紀(jì)之神也。

《隋書》《禮儀志》

一云:唯有昊天,無五精之帝。而一天歲二祭,壇位一。圓丘之祭,即是南郊,南郊之祭,即是圓丘。日南至,于其上以祭天,春又一祭,所以祈農(nóng)事,謂之二祭,無別天也。五時(shí)迎氣,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屬,非祭天也。天稱皇天,亦稱上帝,亦直稱帝。五行人帝亦得稱上帝,但不得稱天。故五時(shí)迎氣及文、武配祭明堂,皆祭人帝,非祭天也。
《禮》,天子每以四立之日及季夏,各于方之近郊為兆,迎其帝而祭之。春迎靈威仰者,三春之始,萬物稟之而生,莫不仰其靈德,服而畏之也。夏迎赤熛怒者,火色熛怒,其靈炎至明盛也。秋迎白招拒者,招集,拒大也,言秋時(shí)集成萬物,其功大也。冬迎葉光紀(jì)者,葉拾,光華,紀(jì)法也,言冬時(shí)收拾光華之色,伏而藏之,皆有法也。中迎含樞紐者,含容也,樞機(jī)有闔辟之義,紐者結(jié)也。言土德之帝,能含容萬物,開辟有時(shí),紐結(jié)有法也。然此五帝之號(hào),皆以其德而名焉。

《唐書》《禮樂志》

《禮》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此天也,元以為天皇大帝者,北辰耀魄寶也。又曰:兆五帝于四郊。此五行精氣之神也,元以為青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黃帝含樞紐、白帝白招拒、黑帝汁光紀(jì)者,五天也。由是有六天之說,后世莫能廢焉。

皇天上帝部總論

《晉書》

《禮志》

摯虞議以為:漢魏故事,明堂祀五帝之神。新禮,五帝即上帝,即天帝也。明堂除五帝之位,惟祭上帝。按仲尼稱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周禮》,祀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望非地,則上帝非天,斷可識(shí)矣。郊丘之祀,掃地而祭,牲用繭栗,器用陶匏,事反其始,故配以遠(yuǎn)祖。明堂之祭,備物以薦,三牲并陳,籩豆成列,禮同人理,故配以近考。郊堂兆位,居然異體,牲牢品物,質(zhì)文殊趣。且祖考同配,非謂尊嚴(yán)之美,三日再祀,非謂不黷之義,其非一神,亦足明矣。

《宋書》《禮志》

明堂所配之神,積疑莫辨。按《易》:殷薦上帝,以配祖考。祖考同配,則上帝亦為天,而嚴(yán)父之義顯。《周禮》,旅上帝者有故,告天與郊祀常禮同用四圭,故并言之。若上帝為五帝,經(jīng)文何不言祀天旅五帝,祀帝旅四望乎。人帝之與天帝,雖天人之通謂,然五方不可言上帝,諸侯不可言大君也。書無全證,而義容彼此,故太始、太康二紀(jì)之間,興廢迭用矣。

《朱子全書》論祭祀神祇

如云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如今若說文王真?zhèn)€在上帝之左右,真?zhèn)€有個(gè)上帝如世間所塑之像,固不可然。圣人如此說,便是有此理。

皇天上帝部藝文一

誥咎文〈有序〉      魏曹植

五行致災(zāi),先史咸以為應(yīng)政。而作天地之氣,自有變動(dòng),未必政治之所興致也。于時(shí)大風(fēng)發(fā)屋拔木,意有感焉。聊假天帝之命以誥咎祈福。辭曰:

上帝有命,風(fēng)伯雨師。夫風(fēng)以動(dòng)氣,雨以潤(rùn)時(shí)。陰陽協(xié)和,氣物以滋。亢陽害苗,暴風(fēng)傷條。伊周是遇,在湯斯遭。桑林既禱,慶云克舉。偃禾之復(fù),姬公去楚。況我皇德,承天統(tǒng)民。禮敬川岳,祈肅百神。享茲元吉,釐福日新。至若炎旱赫羲,飆風(fēng)扇發(fā)。嘉卉以委,良水以拔。何谷宜填,何山應(yīng)伐。何靈宜論,何神宜謁。于是五靈振悚,皇祇赫怒。招搖驚怯,攙搶奮斧。河伯典澤,屏翳司風(fēng)?;睾秋w廉,顧叱豐隆。息飆遏暴,元敕華嵩。慶云是興,效厥豐年。遂乃沈陰坱圠甘澤,微微雨我公田。爰暨于私黍稷盈疇,芳草依依,靈禾重穗,生彼邦畿。年登歲豐,民無餒饑。

諫祀玉皇疏        明商輅

竊惟圣上嗣守祖宗大業(yè),十有三年,夙夜憂勤,圖維治理。天下之人,無不感仰圣德,視前代嗣統(tǒng)之君,遠(yuǎn)過萬萬。是以天道協(xié)和,雨旸時(shí)若,休徵畢應(yīng),而妖孽不作也。夫何近年以來,災(zāi)變?nèi)斩啵喝q宮門火災(zāi);秋大雨水;一冬無雪;今春嚴(yán)寒,河冰重結(jié);郊祀之祭,大風(fēng)怒號(hào);二月朔望,日月連蝕;南京地震;陜西天鳴;即日又有妖物害人之異。此皆陰盛陽微,非常之變也。夫天道不遠(yuǎn),感召在人。觀此則今日人事不修,德政之有虧。軍民之怨困,莫伸國(guó)家之事變,叵測(cè)不言。可知此誠(chéng)皇上側(cè)身修行之時(shí),所宜深省遠(yuǎn)慮,以安宗社為念。增修德政,講求闕失,疏遠(yuǎn)嬖昵,節(jié)省冗費(fèi)以回天意,可也。臣等又惟人君應(yīng)天以實(shí)不以文,事神以誠(chéng)不以物。祖宗創(chuàng)為郊祀之禮,每年一次,舉行極為慎重,邇者傳聞皇上推廣敬天之心,又于宮北建祠奉祀玉皇,取郊祀所用祭服、祭器、樂舞之具,依式制造,并新編樂章,命內(nèi)臣習(xí)之,欲于道家神降之日舉行祀禮。臣竊詳皇上為此,非有它故,無非上為母后祝釐,下為生民錫福。用圖保安宗社于萬萬年之久。圣心誠(chéng)敬,人所共知。但稽之于古,未為合禮。昔傅說之告高宗曰,瀆于祭祀,時(shí)謂弗欽。禮煩則亂,事神則難釋之者曰祭,數(shù)則瀆,瀆則不敬,禮不欲煩,煩則擾亂,皆非所以交神明之道也。況天者至尊無對(duì),尤非其他神明可比,事之之禮,宜簡(jiǎn)而不宜煩,可敬而不可瀆。乃別立玉皇之祠祀,并用南郊之禮樂,則是相去一月之間,連行三祭,未免人心怠,誠(chéng)意不專。且郊祀所用執(zhí)事,并樂舞生,皆神樂。觀道士為之,為其離俗出塵,清心寡欲,刑喪疾病之人,一切不預(yù)。祖宗制禮,蓋有深意存焉?;噬蠟樘熘樱溆陟胩熘Y,豈可不斟酌典故,而致有纖毫之不謹(jǐn)乎。臣等伏望圣明,將前項(xiàng)神祠停罷,神像送宮觀侍奉,祭服祭器樂舞之具,交太常寺收貯,凡一應(yīng)齋醮之事,悉且停止。今后圣節(jié)等項(xiàng)修齋,悉照舊例施行,勿為褻瀆,庶幾天心照鑒,可以變?yōu)亩鵀橄檗D(zhuǎn)禍,而為福宗社萬萬年,無疆之慶端在于此。

皇天上帝部藝文二〈詩〉

郊祀迎送神歌       晉傅元


宣文烝哉,日靖四方。永言保之,夙夜匪康。光天之命,上帝是皇。嘉樂殷薦,靈祚景祥。神祇降假,享福無疆。

饗神歌           前人

天祚有晉,其命惟新。受終于魏,奄有兆民。燕及皇天,懷柔百神。不顯遺烈,之德之純。享其元牡,式用肇禋。神祇來格,福祿是臻

天郊饗神歌         前人

整泰壇,祀皇神。精氣感,百靈賓。蘊(yùn)朱火,燎芳薪。紫煙游,冠青云。神之體,靡象形。曠無方,幽以清。神之來,光景照。聽無聞,視無兆。神之至,舉歆歆。靈爽協(xié),動(dòng)余心。神之坐,同歡娛。澤云翔,化風(fēng)舒。嘉樂奏,文中聲。八音諧,神是聽。咸潔齊,并芬芳。烹牷牲,享玉觴。神悅饗,歆禋祀。祐大晉,降繁祉。祚京邑,行四海。保天年,窮地紀(jì)。

宋明堂歌九首〈錄七首〉  宋謝莊

迎神歌

地紐謐,乾樞回。華蓋動(dòng),紫微開。旌蔽日,車若云。駕六龍,乘絪缊。曄帝京,輝天邑。圣祖降,五靈集。構(gòu)瑤戺,聳珠簾。漢拂幌,月棲檐。舞綴暢,鐘石融。駐飛景,郁行風(fēng)。懋粢盛,潔牲牷。百禮肅,群司虔?;实逻h(yuǎn),大孝昌。貫九幽,洞三光。神之安,解玉鑾。景福至,萬宇歡。
歌青帝

參映夕,駟照晨。靈乘震,司青春。雁將回,桐始蕤。柔風(fēng)舞,暄光遲。萌動(dòng)達(dá),萬品新。潤(rùn)無際,澤無垠。
歌赤帝

龍精初見大火中,朱光北至圭景同。帝在在離寔司衡,水雨方降木槿榮。庶物盛長(zhǎng)咸殷阜,恩覃四冥被九有。
歌黃帝

履建〈宋書作艮〉宅中宇,司繩御〈宋作總〉四方。裁化遍寒燠,布政周炎涼。景麗條可結(jié),霜明冰可折。凱風(fēng)扇朱辰,白云流素節(jié)。分至乘結(jié)〈宋作洷〉晷,啟閉集恒度。帝運(yùn)緝?nèi)f有,皇靈澄國(guó)步。
歌白帝

百川如鏡,天地爽且明。云沖氣舉,德盛在素精。木葉初下,洞庭始揚(yáng)波。夜光徹地,翻霜照懸河。庶類收成,歲功行欲寧。浹地奉渥,罄宇承秋〈宋作帝〉靈。
歌黑帝

歲月既,晏方馳。靈乘坎,德司規(guī)。元云合,晦鳥〈一作歸〉路。白云〈一作雪〉繁,亙天涯。雷在地,時(shí)未光。飾國(guó)典,閉關(guān)梁。四節(jié)遍,萬物殿。福九域,祚八鄉(xiāng)。晨晷促,夕漏延。太陰極,微陽宣。鵲將巢,冰已解。氣濡水,風(fēng)動(dòng)泉。
送神歌

蘊(yùn)禮容,馀樂度。靈方留,景欲暮。開九重,肅五達(dá)。鳳參差,龍已沫。云既動(dòng),河既梁。萬里照,四空香。神之車,歸清都。璇庭寂,玉殿虛??;?,孝風(fēng)熾。顧靈心,結(jié)皇思。

宋南郊迎送神歌      顏延之

維圣饗帝,維孝饗親,皇乎備矣。有事上春,禮行宗祀,敬達(dá)郊禋。金枝中樹,廣樂四陳。陟配在京,降德在民。奔精照夜,高燎煬晨。陰明浮爍,沈禜深淪。告成大報(bào),受釐元神。月御按節(jié),星馳扶輪。遙興遠(yuǎn)駕,曜曜振振。

雩祭迎神歌八首〈錄四首〉 齊謝朓

張盛樂,奏云舞。集五精,延帝祖。靈之來,帝閽開。車煜耀,吹徘徊。
停龍轙,遍觀此。凍雨飛,祥云靡。
壇可臨,奠可歆。對(duì)氓社,鑒皇心。

青帝〈三章〉        前人

營(yíng)翼日,鳥殷宵。凝冰泮,元蟄昭。
景陽陽,風(fēng)習(xí)習(xí)。女夷歌,東皇集。
奠春酒,秉青圭。命田祖,渥群黎。

赤帝〈三章〉        前人

惟此夏德德恢臺(tái),兩龍?jiān)谟拙珌怼?br>火景方中南訛秩,靡草云黃含桃實(shí)。
族云蓊郁溫風(fēng)扇,興雨祁祁黍苗遍。

黃帝〈三章〉        前人

稟火自高明,毓金挺剛克。涼燠資成化,群芳載厚德。陽季勾萌達(dá),炎徂溽暑融。商暮百工止,歲極凌陰沖。泉流疏已清,原隰甸已平。咸言祚惟億,敦民保齊京。

白帝〈三章〉        前人

帝說于兌執(zhí),矩固司藏。百川收潦,精景應(yīng)金方。嘉樹離披榆,關(guān)命賓鳥。夜月如霜,金風(fēng)方裊裊。商陰肅殺,萬寶咸已遒勞哉,望歲場(chǎng)功冀可收。

黑帝〈三章〉        前人

白日短,元夜深。招搖轉(zhuǎn),移太陰。霜鐘鳴,冥陵起,星回天,月窮紀(jì)。
聽嚴(yán)風(fēng),來不息。望元云,黝無色。層冰烈,積羽幽,飛雪至,天山側(cè)。
關(guān)梁閉,方不巡。合國(guó)吹,饗蠟賓。統(tǒng)微陽,究終始。百禮洽,萬祚臻。

送神五首〈錄三首〉     前人

敬如在,禮將周。神之駕,不少留。
躍龍鑣,轉(zhuǎn)金蓋。紛上馳,云之外。
警七曜,詔八神。排閶闔,渡天津。

梁南郊登歌詩二首     梁沈約

暾既明,禮告成。惟圣祖,主上靈。爵已獻(xiàn),罍又盈。息羽籥,展歌聲。僾如在,結(jié)皇情。
禮容盛,尊俎列。元酒陳,陶匏設(shè)。獻(xiàn)清酒,致虔潔。王既升,樂已闋。降蒼昊,垂芳烈。
梁明堂登歌五首       前人青帝

帝居在震,龍德司春。開元布澤,含和尚仁。群居既散,歲云陽止。飭農(nóng)分地,民粒惟始。雕梁繡栱,丹楹玉墀。靈威以降,百福來綏。

赤帝


炎光在離,火為威德。執(zhí)禮昭訓(xùn),持衡受則。靡草既凋,溫風(fēng)以至。嘉薦惟旅,時(shí)羞孔備。齊緹在堂,笙鏞在下。匪惟七百,無絕終始。

黃帝


郁彼中壇,含靈闡化?;丨h(huán)氣象,輪無輟駕。布德焉在,四序?qū)⑹铡R魧m數(shù)五,飯稷驂騮。宅屏居中,旁臨外宇。升為帝尊,降為神主。

白帝


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茲金德,裁成萬寶。鴻來雀化,參見火斜。幕無元鳥,菊有黃華。載列笙磬,式陳彝俎。靈罔常懷,惟德是與。

黑帝


德盛乎水,元冥紀(jì)節(jié)。陰降陽騰,氣凝象閟。〈隋書作閉〉司智蒞坎,駕鐵衣元。祈寒坼地,晷度回天。悠悠四海,駿奔奉職,祚我無疆,永隆民極。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錄三首〉北周庾信
昭夏〈降神〉

重陽禋祀大報(bào)天,丙午封壇肅且圜。孤竹之管云和弦,神光未〈樂府作來〉下風(fēng)肅然。王城七里通天臺(tái),紫微斜照影徘徊。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暫轉(zhuǎn)鉤陳開。
皇夏〈皇帝升壇〉

七里〈一作星〉是仰,八陛有憑。就陽之位,如日之升。思虔肅肅,致敬繩繩。祝史陳信,元象斯格。惟類之典,唯靈之澤。幽靈對(duì)揚(yáng),人神咫尺。
雍夏〈撤奠〉

禮將畢,樂將闌?;厝辙\,動(dòng)天關(guān)。翠鳳搖,和鸞響。五云飛,三步上。風(fēng)為馭,雷為車。無轍跡,有煙霞。暢皇情,休靈命。雨留甘,云馀慶。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錄六首〉 前人

皇夏〈初獻(xiàn)〉

惟令之月,惟嘉之辰,司壇宿設(shè),掌史誠(chéng)陳,敢用明禮,言功上神。鉤陳旦開,閶闔朝分。旒垂象冕,樂奏山云。將回霆策,暫轉(zhuǎn)天文。五運(yùn)周環(huán),四時(shí)代序。鱗次玉帛,循回樽俎。神其降之,介福斯許。
青帝云門舞〈以下并初獻(xiàn)奏〉

甲在日,鳥中星。禮東后,奠蒼靈。樹春旗,命青史。候雁還,東風(fēng)起。歌木德,舞震宮。泗濱石,龍門桐。孟之月,陽之天。億斯慶,兆斯年。
赤帝云門舞

招搖指午對(duì)南宮,日月相會(huì)實(shí)沈中。離光布政動(dòng)溫風(fēng),純陽之月樂炎精。赤雀丹書飛送迎,朱弦絳鼓罄虔誠(chéng),萬物含養(yǎng)各長(zhǎng)生。
黃帝云門舞

三光儀表正,四氣風(fēng)云同。戊己行初歷,黃鐘始變宮。平琮禮內(nèi)鎮(zhèn),陰管奏司中。齋壇芝曄曄,清野桂馮馮。夕牢芬六鼎,安歌韻八風(fēng)。神光乃超忽,嘉氣恒蔥蔥。
白帝云門舞

肅靈兌景,承配秋壇。云高火落,霞露蟬寒。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獸霜耀,祥禽雪映。司藏肅殺,萬寶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黑帝云門舞

北辰,為政元壇北陸之祀。員官宿設(shè)元璜,浴蘭坎德。陰風(fēng)御寒,次律將回。窮紀(jì)微陽,欲動(dòng)細(xì)泉。管猶調(diào)于陰竹,聲未入于春弦。待歸馀于送歷,方履慶于斯年。

圜丘降神歌        隋牛弘

肅祭典協(xié),良臣具嘉。薦俟皇臻,禮方成樂。已變感靈,心回天眷。辟華闕下,乾宮乘精。氣御祥風(fēng),望爟火通。田燭膺介,圭受瑄玉。神之臨慶,陰陰煙衢。洞宸路深,善既福德。斯輔流鴻,祚遍區(qū)宇。

送神            前人

享序洽,祀禮施。神之駕,儼將馳。奔精驅(qū),長(zhǎng)離耀。牲煙達(dá),潔誠(chéng)照。騰日馭,鼓電鞭。辭下土,升上元。瞻寥廓,杳無際。憺群心,留馀惠。
五郊歌五首         前人青帝歌角音

震宮初動(dòng),木德惟仁。龍精戒旦,鳥歷司春,陽光煦物。溫風(fēng)先導(dǎo)。巖處載驚,膏田已冒。犧牲豐潔。金石和聲,懷柔備禮,明德惟馨。
赤帝歌徵音

長(zhǎng)嬴開序,炎上為德。執(zhí)禮司萌,持衡御國(guó)。重離得位,芒種在時(shí)。含櫻薦實(shí),木槿垂蕤。慶賞既行,高明可處。順時(shí)立祭,事昭福舉。
黃帝歌宮音

爰稼作土,順位稱坤。孕金成德,履艮為尊。黃本內(nèi)色,宮實(shí)聲始。萬物資生,四時(shí)咸紀(jì)。靈壇汛掃,盛樂高張。威儀孔備,福履無疆。
白帝歌商音

西城肇節(jié),盛德在秋。三農(nóng)稍已,九谷行收。金氣肅殺,商威飂戾。嚴(yán)風(fēng)鼓莖,繁霜隕蒂。厲兵詰暴,敕法慎刑。明神降嘏,國(guó)步維寧。
黑帝歌羽音

元英啟候,冥陵初起。虹藏于天,雉化于水。嚴(yán)關(guān)重閉,星回日窮。黃鐘動(dòng)律,廣莫生風(fēng)。元尊示本,天產(chǎn)惟質(zhì)。恩覃外區(qū),福流京室。

感帝歌諴夏         前人

禘祖垂典,郊天有章。以孟之春,于國(guó)之陽。繭栗惟誠(chéng),陶匏斯尚。人神接禮,明幽交暢。火靈降祚,火歷載隆。蒸哉帝道,赫矣皇風(fēng)。

雩祭諴歌          前人

朱明啟,候時(shí)載。陽肅若,舊典延。五方嘉,薦以陳。盛樂奏,氣序和。平資靈,祐公田。既雨私,亦濡民。殷俗富,政化敷。
五郊樂章         唐魏徵黃帝宮音

黃中正位,含章居貞。既長(zhǎng)六律,兼和五聲。畢陳萬舞,乃薦斯牲。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肅和

眇眇方輿,蒼蒼圜蓋。至哉樞紐,宅中圖大。氣調(diào)四序,風(fēng)和萬籟。祚我明德,時(shí)雍道泰。
雍和

金懸夕肆,玉俎朝陳。饗薦黃道,芬流紫宸。乃誠(chéng)乃敬,載享載禋。崇薦斯在,惟皇是賓。
舒和

御徵乘宮出郊甸,安歌率舞遞將迎。自有云門符帝賞,猶持雷鼓答天成。
青帝角音

鶴云旦起,鳥星昏集。律候新風(fēng),陽開初蟄。至德可饗,行潦斯挹。錫以無疆,烝人乃粒。
肅和

元鳥司春,蒼龍登歲。節(jié)物變柳,光風(fēng)轉(zhuǎn)蕙?,幭瞪?,朱弦饗帝。誠(chéng)備祝嘏,禮殫圭幣。
雍和
大樂稀音,至誠(chéng)簡(jiǎn)禮。文物棣棣,聲名濟(jì)濟(jì)。六變有成,
三登無體。乃眷豐潔,恩覃愷悌。
舒和

笙歌籥舞屬年韶,鷺鼓鳧鐘展時(shí)豫。調(diào)露初迎綺春節(jié),承云遽踐蒼霄馭。
赤帝徵音

青陽告謝,朱明戒序。咸長(zhǎng)是祈,敬陳椒醑。博碩斯薦,笙鏞備舉。庶盡肅恭,非馨稷黍。
肅和

離位克明,火中宵見。峰云暮起,景風(fēng)晨扇。木槿初榮,含桃可薦。芬馥百品,鏗鏘三變。
雍和

昭昭丹陸,帟帟炎方。禮陳牲幣,樂備篪簧。瓊羞溢俎,玉??浮觴。恭惟正直,歆此馨香。
白帝商音

白藏應(yīng)節(jié),天高氣清。歲功既阜,庶類收成。萬方靜謐,九土和平。馨香是薦,受祚聰明。
肅和

金行在節(jié),素靈居正。氣肅霜嚴(yán),林凋草勁。豺祭隼擊,潦收川鏡。九谷已登,萬箱流詠。
雍和

律應(yīng)西成,氣躔南呂。圭幣咸列,笙竽備舉。苾苾蘭羞,芬芬桂醑。式資宴貺,用調(diào)霜序。
黑帝羽音

嚴(yán)冬季月,星回風(fēng)厲。享祀報(bào)功,方祚來歲。
雍和

陽月斯紀(jì),應(yīng)鐘在候。載絜牲牷,爰登俎豆。既高既遠(yuǎn),無聲無臭。靜言格思,惟神保祐。
舒和

執(zhí)籥持羽,初終曲朱。干玉戚始,分行七德。九功咸已。暢明堂降,福具穰穰。

五郊樂章         舊唐書

《唐書·樂志》曰:大樂,舊有五郊迎送神辭十章,不詳所起。
黃郊迎神

朱明季序,黃郊王辰。厚以載物,甘以養(yǎng)人。毓金為體,稟火成身。宮音式奏,奏以迎神。

送神


春末冬暮,徂夏杪秋。土王四月,〈一作季〉時(shí)季一周。黍稷已享,籩豆宜收。送神有樂,神其賜休。
青郊迎神

緹幕移候,青郊啟蟄。淑景遲遲,和風(fēng)習(xí)習(xí)。璧玉宵備,旌旄曙立。張樂以迎,帝神其入。

送神


文物流彩,聲明動(dòng)色。人竭其恭,靈昭其飭。歆薦不已,垂禎無極。送禮有章,惟神還軾。
赤郊迎神

青陽節(jié)謝,朱明候改。靡草彫華,〈一作花〉含桃流彩。虡列鐘磬,筵陳脯醢。樂以迎神,神其如在。

送神


炎精式降,蒼生攸仰。羞列豆籩,酒陳犧象。昭祀有應(yīng),冥期〈一作令儀〉不爽。送樂張音,惟靈之往。
白郊迎神

序移玉律,節(jié)應(yīng)金商。天嚴(yán)殺氣,吹警秋方。槱燎既積,稷奠并芳。樂以迎奏,庶降神光。

送神


祀遵五禮,時(shí)屬三秋。人懷肅敬,靈降禎休。奠歆旨酒,薦享珍羞。載張送樂,神其上游。
黑郊迎神

元英戒序,黑郊臨候。掌禮陳彝,司筵執(zhí)豆。寒氛斂色,冱泉凝漏。樂以迎神,八音斯奏。

送神


北郊時(shí)冽,南陸輝處。奠本虔誠(chéng),獻(xiàn)彌恭慮。上延祉福,下承歡豫。廣樂送神,神其整馭。

祈谷樂章          褚亮

《唐書·樂志》曰:貞觀中正月,上辛祈谷于南郊。
肅和

履艮斯繩,居中體正。龍運(yùn)垂祉,昭符啟圣。式事嚴(yán)禋,聿懷嘉慶。惟帝永錫,時(shí)皇休命。
雍和

殷薦乘春,太壇臨曙。八簋盈和,六瑚登御。嘉稷匪歆,德馨斯飫。祝嘏無易,靈心有豫。

明堂樂章          前人

《唐書·樂志》曰:秋季享上帝于明堂。
雍和

八牖晨披,五精朝奠。霧凝璇篚,風(fēng)清金縣。神滌備全,明粢豐衍。載潔彝俎,陳誠(chéng)以薦。
舒和

御扆合宮承寶歷,席圖重館奉明靈。偃武修文九圍泰,沈烽靜柝八荒寧。

雩祀樂章          前人


《唐書·樂志》曰:孟夏雩祀上帝于南郊。
肅和

朱鳥開辰,蒼龍啟映。大帝昭饗,群生展敬。禮備懷柔,功宣舞詠。旬液應(yīng)序,年祥葉慶。
舒和

鳳曲登歌調(diào)令序,龍?chǎng)Ъ璺合轱L(fēng)。綵旞云回昭睿德,朱干電發(fā)表神功。
唐享昊天樂十二首〈錄四首〉則天皇后
瞻紫極,望元穹。翹至懇,罄深衷。聽雖遠(yuǎn),誠(chéng)必通。垂厚澤,降云宮。
乾儀混成沖邃,天道下濟(jì)高明。闿陽晨披紫闕,大一曉降黃庭。圓壇敢由昭報(bào),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哀懇,元鑒庶察微誠(chéng)。
昭昭上帝,穆穆下臨。禮崇備物,樂奏鏘金。蘭羞委薦,桂醑盈斟。敢希明德,幸罄莊心。
式乾路,辟天屝。回日馭,動(dòng)云衣。登金闕,入紫微。望仙駕,仰恩徽。
《明堂樂章》十一首〈錄五首〉  同前宮音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靈。萬方資廣運(yùn),庶品荷財(cái)成。神功諒匪測(cè),盛德寔難名。藻奠申誠(chéng)敬,恭祀表惟馨。
角音

出震位,開平秩。扇條風(fēng),乘甲乙。龍德盛,鳥星出。薦圭篚,陳誠(chéng)實(shí)。
徵音

赫赫離精御炎陸,淊淊熾景開隆暑。冀延神鑒俯蘭樽,式表虔襟陳桂俎。
商音

律中夷則,序應(yīng)收成。功宣建武,義表惟明。爰申禮奠,庶展翹誠(chéng)。九秋是式,百谷斯盈。
羽音

葭律肇啟隆冬,蘋〈一作蘊(yùn)〉藻攸陳饗祭。黃鐘既陳玉燭,紅粒方殷稔歲。
《中宗祀昊天樂章》十首〈錄三首〉舊唐書
《唐書·樂志》曰:景龍三年,親祀昊天上帝。
豫和〈降神〉

天之歷數(shù)歸睿唐,顧惟菲德欽昊蒼。撰吉日兮表殷薦,冀神鑒兮降闿陽。
肅和〈登歌〉

悠哉廣覆,大矣曲成。九元著象,七曜貞〈一作甄〉明。圭璧是奠,醞酎斯盈。作樂崇德,爰暢《咸英》。
雍和〈迎俎〉

郊?jí)咕?,?yán)配因心。孤竹簫管,空桑瑟琴。肅穆大禮,鏗鏘八音。恭惟上帝,希降靈歆。

雩祀樂章          同前

《唐書·樂志》曰:大樂舊有雩祀降送神辭二章,不詳所起,或云開元中造。
豫和

鳥緯遷序,龍星見辰。純陽在律,明德崇禋。五方降帝,萬宇安人。恭以致享,肅以迎神。
祀遵經(jīng)設(shè),享緣誠(chéng)舉。獻(xiàn)畢于樽,徹臨于俎。舞止干戚,樂停柷敔。歌以送神,神還其所。
《明皇祀圜丘樂章》十一首〈錄四首〉同前
《唐書·樂志》曰:開元十一年,祀昊天于圜丘。
太和〈皇帝行〉

郊?jí)S帝,禮樂祀天。丹青寰宇,宮徵山川。神祇畢降,行止重旋。融融穆穆,納祉洪延。
雍和〈迎俎〉

爛云普洽,律風(fēng)無外。千品其凝,九賓斯會(huì)。禋尊晉燭,純犧滌汰。元覆攸廣,鴻休汪濊。
壽和〈皇帝酌獻(xiàn)天神〉

崇崇泰畤,肅肅嚴(yán)禋。粢盛既潔,金石畢陳。上帝來享,介福爰臻。受釐合祉,寶祚維新。
豫和〈降神〉

大號(hào)成命,《思文》配天。神光肸蚃,龍駕言旋。眇眇閶闔,昭昭上元。俾昌而大,于萬斯年。

《封泰山樂章》十四首〈錄四首〉 張說

《唐書·樂志》曰:開元十三年,明皇封泰山祀天樂。
豫和〈降神〉

款泰壇,柴泰清。受天命,報(bào)天成。竦皇心,薦樂聲。志上達(dá),歌下迎。
億上帝,臨下庭。騎日月,陪列星。嘉祝信,大糦馨。澹神心,醉皇靈。
饗帝饗親,維孝維圣。緝熙懿德,敷揚(yáng)成命。華夷志同,笙鏞禮盛。明靈降止,感此誠(chéng)敬。
肅和〈奠玉帛〉

奠祖配天,承天享帝。百靈咸秩,四海來祭。植我蒼璧,布我元制。華日裴回,神煙容裔。
釣天           李商隱
上帝鈞天會(huì)眾靈,昔人因夢(mèng)到青冥。伶?zhèn)惔盗压律?,卻為知音不得聽。

上清辭四首        李九齡

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樓。霓裳曲罷天風(fēng)起,吹散仙香滿十洲。
樓鎖彤霞地絕塵,碧桃花發(fā)九天春。東皇近日慵游宴,閑煞瑤池五色麟。
本來方朔是真仙,偶別丹臺(tái)未得還。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向人間。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親授五靈符。群仙個(gè)個(gè)來相問,人世風(fēng)光似此無。

梁南郊降神      后梁趙光逢

就陽位,升圓丘。偑雙玉,御大裘。膺天命,擁神休。萬靈感,百祿遒。
開九門,懷百神。通肸蚃,接氤氳。明粢薦,廣樂陳。奠嘉璧,燎芳薪。
膺寶圖,執(zhí)左契。德應(yīng)天,圣饗帝。薦表衷,荷靈惠。壽萬年,祚百世。

送神            張袞

煙燎升,禮容徹。誠(chéng)感達(dá),人神悅。靈貺彰,圣情結(jié)。玉座寂,金爐歇。

《周郊祀樂章》五代史

《五代史·樂志》曰:太祖廣順元年,邊蔚議改漢十二成為十二順之樂,祭天神奏昭順之樂,祭地祇奏寧順之樂,祭宗廟奏肅順之樂。
昭順樂

五兵勿用,萬國(guó)咸安。告功圓蓋,受命云壇。樂鳴鳳律,禮備雞竿。神光欲降,眾目遐觀。
治順樂

羽衛(wèi)離丹闕,金軒赴泰壇。珠旗明月色,玉佩曉霜寒。黼黻龍衣備,琮璜寶器完。百神將受職,宗社保長(zhǎng)安。
福順樂

昊天成命,邦國(guó)盛儀。多士齊列,六龍載馳。壇升泰一,樂奏咸池。高明祚德,永致昌期。

紀(jì)夢(mèng)          宋高似孫

翠峰嵯峨三十六,寒泉落空響哀玉。甃花石路勢(shì)縈紆,玉闌干護(hù)修筠綠。雪髯老人負(fù)紫瓢,金絲麈尾遙相招,紅螺酌酒湛湛碧。坐倚蒼石吹洞簫,孤鶴來傳天上詔。老人挽予偕一到,飄飄高舉凌青旻。直過罡風(fēng)履黃道,祥光樓閣倚崢嶸。神虎守關(guān)森衛(wèi)兵,雙闕朱扉忽微啟,中有靈官來遠(yuǎn)迎。絳衣持斧立丹陛,玉皇手中玉如意。云璈風(fēng)瑟自宮商,天聲清越非人世。帝旁青童傳帝宣,文華宮中呼謫仙。謫仙顧予笑且言,子宜亟返來他年。探懷贈(zèng)我五色筆,子當(dāng)寶之慎勿失。濃香氤氳迷帝所,長(zhǎng)揖老人下西廡。身從日月上頭行,俯視斗杓分子午。云氣相隨步武生,過耳但覺松風(fēng)鳴。覺來握筆紀(jì)佳夢(mèng),月明樓鼓撾三更。
釣天樂          明劉基
君不見天穆之山二千仞,天帝所以觴百靈,三嬪不下兩龍去,九歌九辯歸杳冥。我忽乘云夢(mèng)輕舉,身騎二虹臂六羽。指揮開明辟帝關(guān),環(huán)佩泠泠曳風(fēng)雨。明月照我足倒影,搖云端參差紫鸞。笙響震,瑤臺(tái)寒,我欲聽之未敢前。空中接引皆神仙,煙揮霧霍不可測(cè)。翠葩金葉光相射,鯨鐘虎簴鏗鴻濛。撼昆崙兮殷崆峒,揚(yáng)天桴兮伐河鼓。咸池波兮析木風(fēng),遂升泰階朝玉帝,側(cè)身俯伏當(dāng)瓊陛。訊曰:太極拆裂為乾坤,紛紛枝葉皆同根。胡為妄生水火金木土,自使擊搏相熬煎。臣聞三皇前群物咸熙,熙眾子戴一父皞。皞無偏私,忽然元?dú)庾允帩垼儞Q白黑分賢癡。蚩尤與黃帝,從此興戈矛,流毒萬。萬古爭(zhēng),奪無時(shí)。休骨肉,自殘賊。帝心至仁能不憂,帝不答臣心迷風(fēng)。師咆哮,虎豹怒,銀漢洶涌天雞啼。飆輪撇捩三島過,海水盡是青玻璃。神奔鬼怪惕驚起,遺音沨沨猶在耳。夢(mèng)耶游耶不可知,但見愁云漠漠橫九疑。

游仙詩           張?zhí)?/h3>白雀主人乘白龍,老劉翻領(lǐng)太山封。天翁亦自讓捷足,莫怪凡夫爭(zhēng)長(zhǎng)雄。

天壇三首〈錄一首〉    袁宏道

碧翁難道是無情,分合千年議不成。不得寧居天亦苦,古來多事是書生。〈李后主呼天為碧翁〉

    本站是提供個(gè)人知識(shí)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chǔ)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qǐng)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gòu)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píng)論

    發(fā)表

    請(qǐng)遵守用戶 評(píng)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