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海種業(yè):-48.83%, 長安汽車:-28.74% 山大華特:-28.5% 。。。。。。 以上數(shù)據(jù)是一些曾經優(yōu)秀的企業(yè)在凈利潤下滑后,股價下跌的幅度。下跌時間不等,短的幾個月,長的一年以上。 通常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 股價按兵不動時,提醒自己這是市場在考驗我的耐心; 股價開始下跌時,提醒自己跌下來更是機會; 股價跌跌不休時,提醒自己價值投資需要信仰。 因此,大多數(shù)價值投資者在面臨股價下跌時,要么越跌越買,要么巋然不動。 或許,能等到守得云開見月明的那天,將自己的經歷總結成勵志的心靈雞湯,以激勵未來的自己。 然而,市場真的會莫名其妙的考驗你嗎?你守到的云開真是因為你守得夠久嗎?在《三元怪談一:越漲越便宜》中我們已經講到,股價的上漲是有邏輯的,那么股價的下跌也是有邏輯的。 股價的上漲有兩種力量推動:市場的力量和公司自身的力量。同理,股價的下跌也是這兩種力量推動:市場的力量和公司自身的力量。當公司自身沒有問題的時候,市場的力量一般只會造成股價的短期波動,但如果股價長時間跌跌不休,通常不是市場的力量在左右,而是公司自身出了問題。 回到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越跌越貴。 為方便理解和計算,以下數(shù)據(jù)截止時間為2018年3月31日。 一、登海種業(yè) 先來看看業(yè)績情況:
可以看出,登海種業(yè)從2017年一季度開始出現(xiàn)了業(yè)績持續(xù)且嚴重的下滑。 那么股價的走勢如何呢?下圖是登海種業(yè)2016年12月收盤至2018年3月收盤的股價走勢圖(復權、月線) 經統(tǒng)計,以2016年12月收盤價為基準,登海種業(yè)在隨后的15個月時間里,股價下跌42%。市場的反應不可謂不猛烈。 那么股價跌了42%以后,到底是更便宜還是更貴了呢?同《三元怪談一:越漲越便宜》專欄中講到的方法,我們還是要用PE來解決。 接下來看看登海種業(yè)在不同時期的PE情況。(圖中PE為市盈率TTM)
從上表可以看出,股價下跌了42%,然而PE估值卻從38漲到了68,不降反升,上升了79%。這就意味著,股價下跌了,但卻更貴了。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越跌越貴的情況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企業(yè)的賺錢能力(凈利潤)下降,即三元核心策略里說到的基本面破壞,而股價的下滑還沒能跟上凈利潤下滑的幅度。根據(jù)股價=PE*EPS,股價的下滑幅度低于EPS下滑幅度,因此,PE更高,即越跌越貴。 二、長安汽車 長安汽車的業(yè)績情況如下:
下圖長安汽車2016年12月收盤至2018年3月收盤的股價走勢圖(復權、月線) 長安汽車在不同時間的PE情況如下。(圖中PE為市盈率TTM)
可以看出,以2016年12月收盤價為基準,長安汽車在隨后的15個月時間里,股價下跌22%,但PE估值卻上升了29%。同樣是越跌越貴。 以上兩個案例說明了公司自身出現(xiàn)問題時,市場給予的反應。我們也看到了股價大幅下跌后沒變便宜反而更貴的真相。正在持有的您,繼續(xù)持有時難道不會擔憂業(yè)績變得更壞?準備抄底的您,敢不敢確認這就是您想要的底? 若買入一只業(yè)績下滑的股票,期待其股價上漲,只能來自兩個方面的力量:一是公司業(yè)績的改善;二是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價值投資者既無法預知市場,也無法預知公司業(yè)績何時改善。在沒有看到業(yè)績改善的時候,你要的上漲只能來自于市場,但明天的市場誰知道呢?把股票的上漲寄希望于市場,和賭博無異。對于基本面已破壞的企業(yè),所謂的堅持長期持有并不是正確的價值投資行為,而是期待著市場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那么越跌越貴的現(xiàn)象對我們的操作又有什么指導意義呢? 第一、如果我們不幸持有這些股票,在發(fā)現(xiàn)凈利潤下滑的第一時間,應立即離場(不管止盈或止損),待業(yè)績明確改善后再擇機入場。 第二、在業(yè)績明確改善前的任何時候都不可買入。看似越來越便宜的股價,實際可能是越跌越貴的陷阱。 最近兩期,我們分別探尋了越漲越便宜與越跌越貴的真相。實質意義是幫助我們理清不同情況下的買賣邏輯,讓我們明白什么值得買,什么要遠離。 凈利潤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若估值合理且更便宜,買入+持有。 凈利潤下滑,估值越跌越貴,賣出+觀望。 別再告訴我,價值投資就是越跌越買,價值投資就是考驗心態(tài),價值投資就是趴著不動??辞暹壿嬙僬f策略。沒有邏輯的死扛和死耗絕不是價值投資的信仰! 三元一直倡導,不論買賣和持有都應講邏輯,只有正確的邏輯支撐,執(zhí)行交易策略才會更加心安。 三元警示:朋友,買入或持有前,先掃掃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