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觀點(ID:daily-case)原創(chuàng)
作者 | Esther 編輯 | Flora 當實體書店也開始送外賣了的時候,外賣的界限已經被無限擴大了,萬物可“外賣”的時代好像已經到來,尤其疫情按下了「加速鍵」。餐飲業(yè)一直以來都是外賣業(yè)務中的“大頭”。疫情之下,所有的餐飲業(yè)剛開始都不得不取消“堂食”,外賣成為重要的「生路」。而在外賣這一行業(yè)中,美團是當之無愧的「霸主」。本是“唇亡齒寒”的關系,兩者應該相親相愛。但長久以來卻如同一根繩上的兩只螞蚱互相指責。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yè)協會發(fā)文《廣東餐飲行業(yè)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代表餐飲企業(yè)對美團外賣提出書面交涉意見,并要求美團在4月17日前給出明確回應,否則將進一步采取維權行動。最根本原因是:疫情之下的餐飲業(yè)日子并不好過。 2019年,中國餐飲業(yè)15.5%的收入是春節(jié)7天里創(chuàng)造的,而2020的餐飲“春節(jié)檔”不談也罷。疫情讓中國網友點亮了自己做涼皮、蒸蛋糕等飲食技能,也給了卯足了勁,想在春節(jié)期間沖一把的餐飲業(yè)“悶頭一棒”。疫情突如其來,使得餐廳本為了春節(jié)期間龐大的用戶量準備的食材全部打了水漂,而租金、人員薪資、管理費用等更是讓其步履維艱。第一個引起輿論熱議的是西貝莜面村,1月一篇《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yè),貸款發(fā)工資也只能撐3月》文章刷屏,疫情對行業(yè)的沖擊如此直接、明白地放在人們的面前。 民營餐飲排名第二的西貝莜面村尚是如此,其他的品牌更是等不到“春天”。于是,各大餐廳老板們開始艱難“自救”,比如在店門口擺攤賣菜,一些飯館甚至3公里以內免費配送上門。同時萬達、保利、大悅城等超過120家“房東”也為餐飲企業(yè)減免春節(jié)房租。英國《金融時報》則將外賣小哥形容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生命線”。美國《時代周刊》日前發(fā)布抗疫群像,外賣騎手高治曉登上封面。但事實上,外賣帶來的回血也是微乎其微,據西貝莜面村的數據,外賣不過是正常日收入的5-10%。而逐漸復工后,海底撈就因一片土豆1.5的漲價上了熱搜,敗了一眾路人的好感。隨即道歉,西貝見機也跟著道歉。明知道會讓消費者反感,還采取這樣直接明了的漲價方式。其實從側面已經表明了復工后的餐飲業(yè)也沒有那么好過。而此時美團的高傭金,更是讓“餐飲業(yè)們”覺得忍無可忍。

疫情之下,美團一直有著兩幅面孔。
如果不是那一份“檄文”,撤下美團的“偽善面孔”,“看客們”一直覺得美團是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互聯網巨頭」。首先,美團外賣啟動了“春風行動”,推出每月5億元流量紅包、4億元商戶補貼,之后更將“春風行動”升級,推出“商戶伙伴傭金返還計劃”,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優(yōu)質商戶,按不低于3%~5%的比例返還外賣傭金,覆蓋全國商戶數量超過60萬家,對于武漢商家在2-3月全面免除傭金直至封城結束。與此同時,美團抓住時機,一些新的業(yè)務開展地如火如荼,比如“美團賣菜”。在北京、上海、深圳試點城市的一百多個站點,每天都在為迅速翻倍的訂單而忙碌著。而且美團似乎也不想再局限于“吃”。在4月9日,美團在其官方公眾號公布現已支持部分化妝品、手機、書籍等商品品類的外送訂單。但在廣東省餐飲協會的的“交涉函”中,我們看到了美團的霸道之處。美團的左手是620萬活躍商戶,右手是4.5億年度交易用戶。龐大的用戶量是其讓商戶在美團和餓了么二選一的“底氣”。但是在疫情期間,對于餐飲業(yè)來說,多一條通道就是多一條“生路”。平時還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現在這個特殊時刻,還來這一出,簡直就是“斷我財路,如同殺我父母”。另外就是高額傭金,美團的傭金是由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組成。在餐飲業(yè)4月10日發(fā)聲后,美團回應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傭金在10%-20%。但在4月14日,廣東餐飲協會再發(fā)聲,聲稱通過對內部餐飲老板的調研,了解傭金情況外,最終直指美團宣稱的傭金低于20%不實。并且,自4月6日起,上述美團在特殊時刻提供的傭金減免政策已經逐漸取消,恢復到原有水平。美團回應稱,2019年美團外賣才盈虧平衡,第四季度外賣平均利潤也不到2毛錢。 暫不說各路人馬出來認為“2毛錢”的說法簡直是“瞎扯”。如果美團所言不虛,在已經占了如此多的份額的背景下,利潤還是如此,是不是可以“懷疑”其商業(yè)運作模式,也存在升級的空間? 互聯網的戰(zhàn)爭里,很少只講“文爭”,不說“武斗”的。在“殺伐果斷”的商場,餐飲業(yè)面對美團的“霸道”只能提出交涉,想要用輿論的力量迫使美團后退一步,自己卻不敢做一次堅決的二選一,投向餓了么的懷抱,是不能割舍美團的“量”和更優(yōu)越的配送能力。真正令人忌憚的是,美團在這個行業(yè)已經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美團與餐廳的位置更是不對等。在接連的聲討下,美團依舊沒有松口任何的條件,無論是「傭金」,還是「獨家協議」。而餐飲業(yè)基本上無可奈何,畢竟如今餓了么并沒有成“大勢”。而自建渠道,比如小程序、微信群、微信好友等模式,規(guī)模有限、成本高昂。科斯定理下,互聯網公司極易產生“巨頭”,當用戶量大到一定程度上,企業(yè)就會變成一只“獨角獸”。一只“獨角獸”的存在對用戶是并不友好的,況且美團作為一種連接機制,商家和消費者同時是它的用戶。而當這個獨角獸是一種缺少價值觀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yè),則會讓人不寒而栗。”感嘆一句:資本的每一個毛孔都滴著血?!?/span> 
 時常覺得,一個企業(yè)的精神氣質是與其操盤手“一脈相承”的。王興是一個典型的“直男”,比如他曾經在自己的飯否上自言自語:“好吧,我承認我是個數據男,聽到'關燈一小時’這個倡議時,我的第一反應不是從高空俯瞰北京會是什么樣子而是電網監(jiān)控處的實時耗電量曲線會是什么形狀。2009-03-28 19:44”對了,2007年王興創(chuàng)立飯否的時候,張一鳴曾是他的技術合伙人。兩個人如今都成為了互聯網“新貴”。但王興能夠帶領美團“鐵軍”從“千團大戰(zhàn)”活下來,就證明他不是一個只會“碎碎念”的數據男。接觸過他的人都說,“聰明、知識淵博、洞察力很強”。2009年,王興在華清嘉園的小白板上,他向他的伙伴們畫了一張四縱三橫的圖,也是畫下了“美團”的第一筆。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上市。2020年3月30日,美團交出了成立后首次實現年度盈利的財報,股價次日高開10%。在互聯網行業(yè)的版圖上,美團是獨樹一幟的,時刻處于緊繃中,“進攻性”極強,效率極高。更重要的是,美團一直在自己認定的路上走下去,比如在千團大戰(zhàn)時,整個行業(yè)鋪天蓋地地廣告“轟炸”,進行著「燒錢游戲」。王興思考了很久,還是決定不與為謀,在自己堅定的“道”上走著。還有即使很多人批評美團業(yè)務太雜亂無章,王興卻一直置若罔聞。王興的決策一直很慢,但卻心思縝密,并且步履堅定,就好像一件襯衫可以穿13年。如今,王興已到“不惑之年”,不知道是否對當下左右為難的處境依舊“不惑”,還是這個決策依然在緩慢地制定過程中。 互聯網邏輯的本質就是連接的不斷演進。所以,起于“外賣”,而不止于“外賣”。近年來,我們看見美團在多個與自身業(yè)務無關的領域“躍躍欲試”,然后“重拳出擊”,比如27億美金收購摩拜單車,只是如今摩拜的故事一再改寫,即使并入美團的麾下,也沒有逃過逐步收縮的命運。摩拜的未來寫在了美團生活服務生態(tài)的藍圖里,待來日再重啟。除了共享單車,還有共享充電寶等,美團一直是“不安分”的,不僅是為了流量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更反映了新的商業(yè)趨勢,從吃到“本地生活”。 有利潤的地方,就不可能只有一家公司,尤其是在中國,阿里騰訊幾乎兩分市場。外賣久攻不下時,支付寶“亮劍”了。3月10日,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宣布支付寶改版,定位數字生活開放平臺,就在這次改版前,阿里內部進行了一次架構調整,將原來的本地生活事業(yè)群一分為二,調整為三大事業(yè)群(到店、到家、商業(yè)中臺和創(chuàng)新)和三個事業(yè)部(物流、新零售和泛生活服務)。根據支付寶的披露,全國已有12個城市有超300萬商家入駐支付寶“城市生活周”,帶動消費超6億元。并且疫情給了支付寶一次出其不意的機會。比如借此機會,支付寶推出了集卡領生活費等活動。同時新增固定入口,獲取更多的流量。此外,餓了么也一直在“唱紅臉”。比如在4月13日,美團被聲討后的第三天,餓了么包下了80城,用4萬塊戶外廣告牌、10萬個酒店電視和480萬臺互聯網電視資源,免費給餐廳打廣告,來降低相關的營銷成本。也許,這也不斷給商家暗示,餓了么似乎可以成為商家的新“依靠”。事實上,對于建設生態(tài)頗有心得的「阿里系」的入局,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還停留在“平臺思維”的美團,破除自己的邊界,并建立新的“護城河”。戰(zhàn)爭可以說從二維到了三維,美團的對手也準備好了“彈藥”。王興曾說“eat better,live better”,現在是該從“eat”到“l(fā)ive”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