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觀點(ID:daily-case)原創(chuàng)
作者 | Clark Wang 編輯 | 小楊 作為一個通篇看完《慶余年》小說的原著粉,早在一年多以前看到電視劇開拍新聞的時候就篤定:如果制作班底過硬,拍攝完成度高一些,大概率會是個年度“爆款”。如你所見,《慶余年》在這個歲末,成為了視頻網(wǎng)站的“鈔票收割機”,并由此引發(fā)了全網(wǎng)對某些視頻網(wǎng)站的“群嘲”,也讓《慶余年》成為年末為數(shù)不多的“話題制造者”。10萬人參與豆瓣打分,分數(shù)高達8.0。
 作為從頭至尾把《慶余年》小說看完的人,不得不說,這篇小說看的“極爽”,男主一路“打怪升級”,三個“爸爸”總是在“范閑”最需要的時候補充“戰(zhàn)斗力”,看的根本停不下來。目前,《慶余年》小說在起點中文網(wǎng)的總推薦量已經達到345.38萬,評分也增至9.2分。作為一個原著黨,看到改編成電視劇,當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一把,第一集或許是好奇心,看到后面,不得不感慨電視劇“改編”的很“有心”?!岸核馈钡姆端嫁H絕對是電視劇改編的一大“驚喜”。《2017胡潤原創(chuàng)文學IP價值榜》發(fā)布,《慶余年》位列76位。作為守著百萬級原著粉的《慶余年》,開播流量基本盤穩(wěn)了。
 陳道明、吳剛、李小冉、袁泉等一大票老中青戲骨級別的演員甘愿在劇中做配,年輕一代的演員在劇中挑大梁,雖說談不上“驚艷”,但跟一班老戲骨配戲也沒露怯,這讓整部劇看起來代入感和完成度極強。特別是飾演“慶帝”陳道明,哪怕一個眼神,也富含深意。老戲骨的“加持”無形之中讓這部劇有了品質保證。其中,服化道也值得一提,能跟演員表演的“高級感”匹配,相得益彰。8.0分實至名歸。這就如同產品和營銷的關系,產品是核心,只有“產品力”過硬,營銷的“加持”才顯得有意義。不然一個消費者不需要或是不滿意的產品,無論營銷怎么努力,最后都是“一地雞毛”。從某種角度看《慶余年》的火爆,本質上是電視劇產品本身實力過硬,而這也使得營銷價值可以得到最大的發(fā)揮。
 傳統(tǒng)的男頻劇,總會被蓋上嚴肅、考究的標簽,而《慶余年》一改傳統(tǒng)男頻劇的風格,加入了穿越、搞笑的元素,一路“爽”到底。說到這兒,特別想給這部戲的編劇送朵大紅花,男頻劇第一次有了新玩兒法,現(xiàn)代價值觀在架空歷史的劇集里,第一讓人覺得這么自然。這其實也符合當下泛95后00后的審美:“大膽前衛(wèi)”、“當下交付快樂”、“敢于承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觀眾的要求其實很簡單:放松和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