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女孩拿出了手機,撥打了通訊錄里備注為“閨蜜”的電話號碼。 過了幾秒鐘,電話被接起,女孩朝著電話那頭歡快說道:“我今天去立遺囑了!” ![]() 電話那頭的閨蜜驚奇開口:“你突然想去立這個?” 女孩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她反而說道:“如果我死了,我名下的那套嘉定區(qū)房產就歸你了?!?/strong> 電話那頭的閨蜜很驚訝,她不能接受:“你瘋了吧...我不同意你這樣做?!?/strong> 女孩笑著說:“都已經立下遺囑了,不能改變了,希望你能替我完成心愿?!?/p> 這個年紀輕輕就立下遺囑的女孩是誰?為何她會將名下的房產不留給家人,而是留給沒有血緣關系的閨蜜? ![]() “養(yǎng)生派90后”王俞(化名),1992年4月18日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區(qū)。 她的成績并不算太好,在初中畢業(yè)后,王俞沒有順利考上高中。 聽從母親的安排,她初中畢業(yè)后就去衛(wèi)校讀書了。 2014年,22歲的王俞成為了上海某醫(yī)院的ICU病房護士。 作為標準的90后,王俞在工作前的生活也是十分“年輕態(tài)”。 熬夜到凌晨、喝水只喝飲料等當代年輕人愛做的事,她在大學時期都干過。 ![]() 然而自從成為了ICU病房的護士后,王俞一下子變得“惜命”了起來。 或許在ICU里看遍了太多的生命無常,王俞開始成為“養(yǎng)生派90后”。 當代年輕人都喜歡喝奶茶,但王俞的水杯里只有茶水和白開水。 她有時候也會對奶茶嘴饞,但都能控制在幾個月才喝一次。 而且王俞從來不點外賣,哪怕回家再晚,王俞都堅持自己買菜做飯。 只要不上夜班,王俞每晚都會在11點前入睡。 每周王俞都會去健身房,她的身材標準,運動不是為了減肥,而是為了健康。 ![]() 每年她都會定期去醫(yī)院做全身體檢,身體只要有稍稍一點不舒服,王俞都會去檢查一下防患于未然。 然而就算王俞將所有能想到的養(yǎng)生方法都做到了,但她還是感到不安。 “護士看遍生死無?!?/h2>王俞在ICU病房里的工作是三班倒。 住進ICU里的病人病情都很危急,王俞作為護士,在值夜班的時候,一整晚都不能合眼休息。 她的眼睛幾乎時刻都要盯著病人的顯示屏。 ![]() 王俞工作這幾年的壓力很大,因為病人的生死系在她們的身上,不容她有丁點疏忽。 最開始,王俞并不適應這種工作強度。 在醫(yī)院里有經驗的護士的開導下,王俞才慢慢適應了這種節(jié)奏快、強度大的工作狀態(tài)。 可面對生死離別,王俞還是沒能做到置之事外。 有些住進ICU里的病人,沒過多久就離開了,但之后又反反復復住進來。 還有一些來了沒兩天,就挺不過去撒手人寰。 在ICU病房里,王俞只能聽見各種儀器的滴答聲。 ![]() 可走出了這扇門,屋外就是病人家屬們哭天喊地的祈禱聲。 在幾年的護士生涯中,最令王俞記憶深刻的是兩個人。 一個是才剛滿40歲的病人,因為多發(fā)子宮肌瘤入院。 當初來醫(yī)院的時候,她的病情并不嚴重,但后來查出有肺栓塞的可能,便轉入了王俞所在的ICU病房。 那個病人進來的時候狀態(tài)很好,醫(yī)護人員都告訴她,只要做個溶栓就能夠順利出院。 然而誰都沒想到的是,在住院后的第二天中午,那個病人就離開了人世。 ![]() 別說家屬們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了,連王俞和一眾醫(yī)護人員內心都無法接受。 除此之外,王俞還曾經護理過一個和自己同歲的女孩。 她是一個新手媽媽,因為淋巴結節(jié)合并導致肺部感染住進了ICU。 這個新手媽媽的病情不太好,但她人很溫柔,不愿意給醫(yī)護人員多添麻煩。 很多時候,她都是笑著的,她常常讓王俞先去照顧別的病人。 新手媽媽的老公人也很好,每天下班都會來ICU病房里看望妻子。 ![]() 圖片與本人無關 因為知道病人家屬的辛苦,他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探望妻子,王俞所在的ICU病房還給他開了特例。 不管他幾點來看望妻子,ICU病房都允許他進來。 然而過了沒多久,這個和王俞同歲的新手媽媽還是離世了。 她死的時候是半夜,那天王俞正好值夜班。 在新手媽媽彌留之際,作為護士的王俞也流眼淚了。 晚上11點左右,新手媽媽的家屬陸陸續(xù)續(xù)趕到病房見她的最后一面。 ![]() 她的丈夫在此時還讓親屬們哭得小聲一點,已經很晚了,要是影響到其他病人休息怎么辦。 在新手媽媽下葬那天,王俞也去送了她最后一程。 看著葬禮上面色慘白的逝者親人,王俞忍不住想:“萬一我也去世了,那我的父母該怎么辦?” “獨生女家庭”王俞是家里的獨生女。 她的父母都是事業(yè)心很強的人,從小沒時間帶孩子,便把王俞交給爺爺奶奶帶大。 ![]() 圖片與本人無關 王俞一直在爺爺奶奶那里生活到初二,才被接回了父母家里。 王俞的母親思想很前衛(wèi),雖然和王俞有著快30歲的年齡差,但母女倆相處方式更像閨蜜。 兩人無話不談,但母親卻不是很會照顧人。 王俞的母親是女強人,不會做飯也很少做家務。 她第一次給王俞做的飯是夾生的,第一次給上學的王俞煮的牛奶是過期的。 王俞因為母親的黑暗料理,拉過好幾次肚子。 王俞的父親長期在外地出差,回上海的時間很少,王俞很少有與父親相處的時刻。 ![]() 當父親調回上海工作時,王俞已經畢業(yè)進醫(yī)院了。 父親這一形象在王俞幼時和青春期都是空白的,這也就導致父親哪怕調回了上海,父女倆還是缺乏溝通。 王俞和父親經常會為了一點小事,就吵得不可開交。 王俞的父親很喜歡囤東西,他覺得每個東西都承載著記憶,不愿意隨便丟掉。 王俞在家里的衣柜,曾經有三分之二都堆滿了父親的東西。 因為這件事,兩人大吵了一架。 ![]() 王俞讓父親不用的東西就扔了,可父親反而罵王俞,叫她少買一些衣服。 不停地爭吵,王俞從家里搬了出來。 她雖然在上海有家,但她還是像滬漂一樣,在別處租房子。 最開始王俞以為搬出家后,會與家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可沒想到距離遠了,家人的關系卻近了。 王俞的母親每天都會給她發(fā)來消息,詢問她今天在忙什么,有沒有好好吃飯。 ![]() 雖然王俞搬出了家,但王俞的父親還是在默默關心她。 只要王俞喜歡吃的菜,他的父親都會努力去做。 王俞如今租住的房子,他的父親一次也沒去過,但不管搬到哪里,父親都知道她的具體位置。 搬出家后,王俞才發(fā)現(xiàn)過去的自己一直忽略了父母在情感上的需要。 長大后王俞有了自己的生活,她的時間基本上都花費在了工作和戀愛上。 因為見面的減少,讓她察覺了父母的孤獨與失落。 ![]() 比起經濟上的幫助,王俞發(fā)現(xiàn),父母可能更加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 在之后,只要王俞不上班,她總是回到家里陪伴父母。 “下定決心立遺囑”立遺囑這個念頭,其實已經在王俞腦海中出現(xiàn)了很久。 因為家族遺傳,王俞有原發(fā)性高血壓,從18歲起她就開始靠藥物控制血壓。 在王俞20歲時,她曾經因為突發(fā)蕁麻疹導致喉頭水腫,送進醫(yī)院急診科吸氧搶救。 雖然有藥物控制,但她的病情還在加深。 ![]() 早在工作后的兩年,王俞就登記了器官捐獻志愿。 在那以后,王俞通過社交平臺知道了遺囑庫這個東西。 讓她下定決心,還是2019年10月她身邊陸續(xù)發(fā)生的小事。 在王俞工作的醫(yī)院里,有個和她年齡相仿的醫(yī)生因為加班猝死。 沒幾天,她的同事在洗澡時短暫暈厥磕到了后腦勺,之后又有一個朋友跳操時不小心骨折。 這些發(fā)生在周圍的事,讓王俞感覺生命真的渺小又短暫。 于是她真正下定決心,將立遺囑的事情提上日程。 ![]() 在2019年11月,王俞在網(wǎng)上預約登記訂立遺囑。 然而過了大半個月,都沒有工作人員來聯(lián)系她,王俞感到很著急,她還打電話去遺囑庫咨詢。 在等待的過程中,王俞還將手機密碼告訴了一個朋友。 王俞告訴朋友,如果自己在遺囑立成前出事,手機備忘錄里有一些留給親朋好友的話。 希望她到時候能夠代替自己轉達。 “唯一房產送給閨蜜”![]() 在王俞的遺囑里,只出現(xiàn)了一個人的名字。 這個人并非她的家人,也不是她的男朋友,而是她的朋友——徐麗(化名)。 王俞并沒有給父母留下物質財產,也沒有留下只言片語。 王俞稱,與其在死后給家人留下東西,不如珍惜活著與父母相處的時光。 人這一輩子,記憶是最重要的。 如果自己離開了,用過的東西留給父母,只能徒加父母心理上的傷害。 徐麗是王俞的同事,王俞將她名下唯一的一套房子在死后給予徐麗。 ![]() 徐麗比她大六歲,她們已經成為朋友四年了。 雖然王俞也有從小就一起玩的玩伴,但王俞覺得,徐麗是身邊朋友令她最信任的一個。 前兩年王俞和父親吵架,一怒之下搬出家。 當時她還沒有租房,只能悄悄住在醫(yī)院的休息室。 是徐麗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她的窘境。 徐麗沒有多說什么,而是直接將她家里的鑰匙給了王俞。 王俞在徐麗家里住了好幾周,徐麗每天為她做飯,還幫忙開導王俞。 ![]() 在王俞心中,徐麗更像是一個可靠的姐姐。 在科室里,徐麗總是力所能及幫助每個人。誰最近不開心了,都會去找徐麗談心。 徐麗一開始知道王俞的遺囑是非常不支持的,她覺得王俞“是瘋了”。 然而王俞卻告訴徐麗,這是她送給徐麗的90歲禮物。 王俞希望,自己一旦離去后,溫柔細膩的徐麗能夠幫忙照顧她的父母,替她完成未了的心愿。 這一份遺囑在王俞看來,不僅是她給父母買的一份保險,更是對自己的一個約束。 王俞稱,自己若是不想過早將壓力轉移到徐麗身上,她就得務必照顧好自己。 ![]() 在王俞看來,立遺囑是能幫她在死后也能有絕對的控制權。 不用害怕死后來不及照顧父母,能讓她更加從容面對現(xiàn)在的生活。 “懂得陪伴”在立遺囑時,王俞才發(fā)現(xiàn),除了一套爺爺奶奶過戶給自己的房產,她如今還是一個負資產的人。 在工作的五年時間里,王俞始終靠信用卡或花唄生活。 她透支著自己下一個月的工資,讓自己提前過上高消費生活。 在立完遺囑后,王俞決心改變這個毛病,她也要學會存款。 ![]() 2020年春節(jié),王俞告訴父母,自己想要搬回家住,給家人更多的時間和陪伴。 雖然父母沒有明確表示開心,但母親偷拍了一張照片發(fā)給她。 照片上是王俞的父親在整理王俞房間的衣櫥,將他的東西搬出去。 王俞自從立完遺囑后,她以更加樂觀開朗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2021年十一假期期間,王俞用這兩年存下來的存款,帶著父母去杭州旅行。 這是她們一家三口第一次全家旅行,沒有工作和他人的打擾。 在旅行中,王俞有更多的時間來看看父母。 ![]() 她才發(fā)現(xiàn),父母鬢邊全是白發(fā),臉上也長滿了細紋,不再是記憶里的年輕模樣。 王俞與父母在西湖邊上合了很多影。 雖然父親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但在照片上,王俞也看到了他眼中的欣喜。 有很多人對王俞立遺囑將房子給閨蜜這件事表示不解。 但王俞的父母其實很開明,得知這個決定后也沒有怪罪王俞。 而王俞和徐麗的朋友關系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王俞表現(xiàn)得很坦然,對她而言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樣,現(xiàn)在還是什么樣。 ![]() 徐麗最開始的壓力更大一些,但隨著這件事關注度的過去,她的人生也恢復原貌。 如今90后立遺囑的情況越來越常見。 不管立遺囑的初心如何,但都體現(xiàn)出如今年輕人面對生死更加客觀。 |
|
來自: 積沙成塔0u3svg > 《人物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