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的閨蜜劉姐因為工作走不開,沒有參加婆婆的葬禮,沒想到,平時對她千依百順的老公突然翻臉,一定要離婚,態(tài)度異常堅決! 我老婆的閨蜜劉姐,是大企業(yè)的中層領導,性格強勢,做事從不拖泥帶水,典型的女強人。 她的老公孫曉宇喜愛舞文弄墨,寫的一筆好字,是位令人尊敬的初中語文老師。 在學校里,孫老師不茍言笑,很嚴肅,孩子們在他面前大氣都不敢喘。 可一回到家,孫老師就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洗衣拖地樣樣干,還每次趕在老婆劉姐下班前把飯做好,這樣劉姐一回家就可以吃現(xiàn)成的。 劉姐工資高,年底還有分紅,一年的總收入是孫老師的五六倍。 經(jīng)濟基礎決定社會地位,家庭里也是一樣,孫老師因為是個窮教師,賺不來錢,所以在家里的地位只能排在第四。 排在前面的分別是: 1,老婆 2,女兒 3,狗子泰迪 還好,孫老師能屈能伸,想得開,一家人能過上舒適的生活,還不是因為老婆能賺錢,既然如此,自己回家多做點事,受點委屈又能怎樣? 當然,能讓孫老師這位知識分子,甘愿在老婆面前低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孫老師是農村人,兄弟姐妹多,小時候家里窮得很,連上大學的錢都是父母求爺爺告奶奶借來的。 而劉姐是城里人,家庭條件優(yōu)越,人長得漂亮,還是獨生女,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孫老師和劉姐讀的同一所大學,孫老師第一眼看到劉姐,就深深地愛上了她,立刻對她發(fā)動了猛烈的追求。 孫老師年輕的時候長得帥,又有才學,很吸引女孩,果然,不久以后,孫老師還真把劉姐追到了手。 大學畢業(yè)以后,劉姐把孫老師帶回家,卻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孫老師是農村人,家里窮,兄弟姐妹又多,將來結婚了會拖累女兒。 沒想到,劉姐不是嫌貧愛富的女人,她對孫老師是真愛,為了追求愛情,她毅然決然地和孫老師領了證,把生米煮成了熟飯。 劉姐父母一看沒辦法,最后只能同意! 因為以上的原因,孫老師對劉姐很感激,發(fā)誓一輩子對她好,絕不辜負她。 劉姐去過一次孫老師的老家,只呆了一天就呆不住了。 因為農村生活條件很差,衛(wèi)生也不好,上廁所是茅廁,不僅臭氣熏天,蒼蠅蚊子還到處亂飛。 在城里生活慣了的劉姐哪里受得了這個?一天都呆不下去。 孫老師體諒老婆,第二天就帶著劉姐回去了,而且以后過年過節(jié)什么的也只是一個人回去,不再帶劉姐。 兩人的事業(yè)軌跡也不同,孫老師考上了教師編制,做了一名初中語文老師。 劉姐卻在外面拼搏,經(jīng)過十年的努力,做到了一家大公司的中層領導。 當然,劉姐有今天的成就和孫老師的默默付出分不開。 劉姐一心撲在事業(yè)上,家里什么都不用管,孫老師全部包圓了。 因為沒有后顧之憂,劉姐的事業(yè)才能突飛猛進。 但時間一長,劉姐的心態(tài)開始發(fā)生了變化。 因為家里的房子,車子都是劉姐賺的,劉姐不自覺地以功臣自居,她認為家里自己的付出是最大的。 而孫老師拿幾個死工資,對于家里的經(jīng)濟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么他做做家務,帶帶孩子不是應該的嗎? 劉姐心態(tài)改變后,開始對孫老師呼來喝去,儼然一副領導做派。 劉姐經(jīng)常在外面接觸一些成功的男士,對只會做家務的孫老師越來越看不順眼,覺得他沒出息。 有很長一段時間對他沒有笑臉,看著就煩。 孫老師慢慢地也感受到了妻子的變化,有一段時間很痛苦,因為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但想起以前劉姐不顧家人反對,執(zhí)意嫁給自己這個窮小子,又想起自己當年發(fā)下的誓言,孫老師的心被融化了。 他總是安慰自己:老婆在外面工作,壓力大,我就做她的出氣筒吧,大丈夫能屈能伸,給老婆出出氣又能怎樣? 日子不咸不淡地過著,可是,因為一件事的發(fā)生,讓這個家庭開始出現(xiàn)了真正的危機! 孫老師的老母親過世了! 當接到鄉(xiāng)下弟弟打來的電話,孫老師眼睛一黑,差點暈過去。 作為一名受過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知識分子,孝順父母幾乎刻進了孫老師的基因里,當聽說母親突然過世,孫老師不顧體面,趴在地下是嚎啕大哭。 自己沒有媽了,孫老師感覺天要塌了。 孫老師第一個念頭就是把孩子從學校里接回來,把老婆從單位里叫出來,立刻開車回老家見母親最后一面! 孫老師哆哆嗦嗦地打電話給劉姐,哭著叫她立刻回家,然后他跑去女兒學校把女兒接回來。 剛到家,劉姐也回來了,看著滿臉淚痕的老公,嚇壞了,她拉著孫老師問:到底出什么事啦?別嚇我??! 孫老師緊緊抓住老婆的手,哭著說:老婆,趕緊收拾東西回老家,我媽過了! 孫老師說完,顧不了那么多,立刻進臥室收拾衣服,等他從臥室里出來,發(fā)現(xiàn)老婆還站在那里一動不動。 孫老師著急地說:快點收拾啊,否則天黑之前就趕不回去了。 沒想到劉姐并不著急,她拉著孫老師的衣袖,說:老孫,我單位里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從頭到尾都是我負責,為了這個項目,我已經(jīng)準備半年了,現(xiàn)在這幾天是最關鍵的時刻,如果我離開,那么勝利果實就會被別人拿走,我不甘心??!如果我把這項工作順利完成,有可能會升副總,我等這一天等了幾年。要不這樣,你帶女兒先走,我在這里忙工作,如果工作提前完成了,我再趕過去! 沒想到,平時對劉姐言聽計從的孫老師并沒有附和她的話,而是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她,孫老師用沙啞的聲音說:你在說什么話?。课业哪赣H,你的婆婆去世了,你還在忙工作?還在想著做副總?那可是我媽?。?/strong> 孫老師想起自己的老母親,悲從心起,蹲在地下嚎啕大哭! 劉姐也是矛盾重重,自己的婆婆去世了,作為大媳婦應該要在場的,但這邊的工作確實到了緊要的關頭,半年的心血,幾年的布局,一旦離開,前功盡棄,她怎么甘心? 她蹲下身子,扶著孫老師的肩膀一再地解釋,并且說好工作一旦完成,立刻過去。 正說著話呢,劉姐的電話響了,劉姐看看手機,對孫老師說:我必須回公司了,回頭聯(lián)系啊! 劉姐說完,拿起包就要出門,臨出門前她忍不住回頭看了看自己的老公,發(fā)現(xiàn)孫老師正滿眼通紅地看著自己,一臉的期盼! 有那么一刻的時間,劉姐心軟了,但一想到自己的前途,咬咬牙,還是走了。 孫老師獨自帶著女兒,開了四個小時的車趕回了老家料理母親的后事。 三天時間,孫老師幾乎沒有合眼,直到母親下葬,他終于體力不支,一頭栽倒…… 這三天的時間,劉姐也是忙的昏天黑地,但她犯了一個更加嚴重的錯誤,也許她忙的忘記了吧!一個電話都沒有打給孫老師。 孫老師回來后,劉姐的工作也做完了,很順利,她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可是,等她回來以后,迎接她的不是可口的飯菜,而是一封冰冷冷的離婚協(xié)議書! 劉姐驚得目瞪口呆,沒想到孫老師會這么絕情。 劉姐平時強勢慣了,但這次覺得自己確實理虧,破天荒地對著孫老師解釋,說好話。 可是,不管她說什么?孫老師一概不聽,堅決要離婚。 甚至為了達到離婚的目的,孫老師改了離婚協(xié)議書內容,準備凈身出戶,他什么都不要,連女兒的撫養(yǎng)權也不爭,只要劉姐簽字離婚就行。 劉姐也被憤怒沖昏了頭腦,腦子一熱,就簽了字。 孫老師拿著離婚協(xié)議書,走出家門,只留下一句話:明天上午十點,民政局不見不散! 劉姐離婚了,孫老師一件衣服都沒有帶走,真正的凈身出戶。 劉姐恨恨地想:你一個窮教書的,有什么了不起?離開我,吃土去吧,你以后一定會后悔的。 可惜,后悔的不是孫老師,反而變成了劉姐。 原來劉姐只需要忙事業(yè),家里什么都不用管,現(xiàn)在孫老師走了,什么都要自己干咯。 劉姐又要忙工作,又要照顧女兒,還要做家務,幾天的功夫,劉姐就像老了五六歲,人也憔悴了不少。 甚至影響到了工作。 沒辦法,劉姐從家政公司請了個保姆回來,為自己打掃衛(wèi)生做飯接小孩。 可是好的保姆難找啊,接連換了幾個保姆,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做的飯菜不合胃口,衛(wèi)生打掃不干凈,手腳不干凈,克扣菜錢)辭退了,沒辦法,最后只能把自己的父母找來幫忙! 這時候,劉姐才體會到了孫老師的好,知道孫老師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 孫老師走后,除了每月給女兒轉生活費,一次都沒有回來過,甚至放棄了對女兒的探視權,只是因為不想看到劉姐! 而這時候的劉姐卻后悔了,她開始想念孫老師,懷念以前的幸福生活,甚至有一次忍不住去找孫老師。 可惜,孫老師避她如瘟疫,見到她后,頭也不回就走了,任她在后面呼喊。 后續(xù):有一天,劉姐來到我家,跟我老婆聊起孫老師,劉姐忍不住哭起來,她說:老孫為什么這么絕情?我又不是故意不去參加婆婆的葬禮,還不是因為工作嘛?他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 我老婆對劉姐的家事很了解,可能是旁觀者清吧,她對劉姐說:其實你不懂男人的心,孫老師氣的不是你不參加婆婆的葬禮。 劉姐瞪大的眼睛看著我老婆,問:那是為什么? 我老婆嘆了一口氣,說:他生氣的原因是你不尊重他,看不起他,對他不重視,而你不參加婆婆的葬禮只是一個引子。 你為了工作,可以婆婆的葬禮都不參加,我們換位想一想,如果你的母親去世了,孫老師也說:我要加班,去不了。 這時候你會怎么想?加班都比你母親去世重要,那么肯定加班也比你重要,如果有一天你有什么事,他會拋開一切照顧你嗎? 我想孫老師就是這種想法,他對你失望了,這種失望肯定不是突然來的,而是經(jīng)過日積月累,一天一天積累下來的,只是前面他都忍了,或者還是對你抱有希望。 但母親對他太重要了,他多么希望你能和他一起回去,他覺得這應該是理所應當,天經(jīng)地義的,可惜,你為了工作不回去,徹底讓他絕望了! 劉姐聽著我老婆的話,一言不發(fā),沉默了很久! 不知道她有沒有聽進去,希望她能懂吧。 最后我想說的是:劉姐把工作排在前面,似乎有自己的道理,但卻忘記了,母親在自己丈夫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而且這件事只是一個引子,真正讓孫老師下定決心離婚是因為日積月累的怨氣。 一旦爆發(fā),就不可收拾,不再回頭! 所以說:夫妻之間應該互相理解、包容,更加重要的是互相尊重! |
|
來自: 白色羽翼wswizh > 《人生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