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書庫 子部 類書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草木典 卷二百三

 心理咨詢診所 2022-04-03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草木典

 第二百三卷目錄

 柏部匯考
  柏圖
  書經(jīng)〈夏書禹貢〉
  禮記〈雜記〉
  周禮〈夏官職方氏〉
  爾雅〈釋木〉
  春秋緯〈運(yùn)斗樞〉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北山經(jīng) 中山經(jīng)〉
  陸佃埤雅〈柏〉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石柏〉
  格物總論〈柏〉
  王象晉群芳譜〈柏〉
  本草綱目〈柏〉
  高濂遵生八箋〈柏葉湯〉
  直省志書〈曹縣 長安縣 咸寧縣 臨潼縣 乾州 鞏昌府 婺源縣 黟縣 山陰縣〉
 柏部藝文一
  葪柏贊          晉郭璞
  松柏賦          左九嬪
  修柏賦          齊蕭鋒
  道觀內(nèi)柏樹賦       唐魏徵
  松柏有心賦        上官遜
  歲寒知松柏后凋賦      裴度
  柳柏賦          李德裕
  柏賦           宋吳淑
  竹柏贊           宋祁
  東莞資福堂老柏再生贊    蘇軾
  古柏記           田況
  跋古柏圖          陸游
  四柏賦           鄒浩
  感柏樹賦        元馬祖常
 柏部藝文二〈詩〉
  古歌            闕名
  古詩            闕名
  連理詩      梁衛(wèi)敬瑜妻王氏
  庭柏          北齊魏收
  元日恩賜柏葉應(yīng)制     唐李乂
  奉和正旦賜宰臣柏葉應(yīng)制  武平一
  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yīng)制  趙彥昭
  病柏            杜甫
  古柏行           前人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
                岑參
  柏            李德裕
  武侯廟古柏         雍陶
  穗柏聯(lián)句         段成式
  古柏            李洞
  晉朝柏樹         溫庭筠
  武侯廟古柏        李商隱
  刪柏           宋韓琦
  景福殿前柏        王安石
  柏            司馬光
  柏軒            前人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      蘇軾
  御史臺柏          前人
  廳前柏           蘇轍
  嵩山天封觀將軍柏      前人
  和鮮于子駿柏軒       前人
  文殊院古柏         前人
  柏            郭祥正
  多干柏          朱長文
  雙柏            陸游
  黃華畫古柏       金完顏璹
  雙柏           元陳樵
  師子林指柏軒       明高啟
  栽柏           方孝孺
  左闕雪后行古柏下有作   李東陽
  學(xué)士柏           前人
  古柏行           李奎
  柏屏            顧璘
  追和朱樂圃蘇學(xué)多干柏    吳寬
  檜柏            前人
  嵩陽宮三將軍柏      黃克晦
 柏部選句

草木典第二百三卷

柏部匯考

釋名


〈詩經(jīng)〉     椈〈禮記〉
側(cè)柏〈埤雅〉    圓柏〈綱目〉
竹柏〈綱目〉

柏圖


《書經(jīng)》《夏書禹貢》

荊州厥貢杶,干,栝,柏。
〈疏〉柏木名也。

《禮記》《雜記》

暢,臼以椈,杵以梧。
〈注〉暢郁鬯也,椈柏也。搗郁鬯者,以柏木為臼,梧木為杵,柏芳香而梧潔白,故用之。
《周禮》《夏官》
職方氏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河內(nèi)曰冀州,其利松柏。
〈訂義〉《易氏》曰:禹貢冀州厥木,惟條條長也,其利松柏宜矣。

《爾雅》《釋木》

柏椈。
〈注〉《禮記》曰:鬯以椈〈疏〉柏一名椈。《注禮記》曰:鬯以椈者上,雜記文也。《彼鄭注》云:所以搗郁也,椈柏也,是也。

《春秋緯》《運(yùn)斗樞》

玉衡星精散為柏。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白于之山,上多松柏。

《北山經(jīng)》

涿光之山。其上多松柏。
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
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
諸馀之山,其下多松柏。
咸山,是多松柏。
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

《中山經(jīng)》

講山,其上多柏。
荊山,其木多松柏。
驕山,其木多松柏。
大堯之山,其木多松柏。
玉山,其木多柏。
師每之山,其木多柏。
翼望之山。其上多松柏。
前山,其木多柏。
皮山,其木多松柏。
之山,其上多松柏機(jī)柏。堇理之山,其上多松柏。
從山,其上多松柏。
嬰?之山,其上多松柏。奧山,其上多柏。

《陸佃埤雅》《柏》

柏一名椈。《雜記》所謂暢臼以椈者,是也。柏性堅致,有脂而香,故古人破為暢臼,用以搗郁。詩曰:汎彼柏舟在彼中河,言非不可以為舟,特非柏之所宜。故共姜守義,引以自況也。共姜守義,所以自誓如此。則欲奪而嫁之者,特牽于天性之愛而已。故曰: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傳云,天謂父也。蓋讀《毛序》者,所謂父母欲奪而嫁之,之誤也。且女子從母而已,故稱母焉。何必言父,然后如序。王文公曰:槐黃中,其華又黃,懷其美以時發(fā)者也,故公位焉。松華猶槐也,而實(shí)亦元。然華以春,非公所以事上之道柏視松也。猶伯視公,伯用詘所執(zhí)躬圭者,以此公用直所執(zhí)桓圭者。以此檜柏葉松身,則葉與身皆曲。樅松葉柏身,則葉與身皆直。樅以直而從之,檜以曲而會之。世云:柏之指西,猶磁之指南也。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石柏》

石柏生海中,一干極細(xì)。上有一葉,宛似側(cè)柏扶疏。無小異根所附。著如烏藥,大抵皆化為石矣。

格物總論《柏》

柏樹大者數(shù)圍,高數(shù)丈,皮光滑枝,干修聳,葉香烈。深山中有之。又一種名側(cè)柏葉,大不相類,如鋪茸細(xì)細(xì)。相比檜亦光皮,然葉尖硬如芒刺。檜柏相半者,名檜柏,皆能結(jié)子,柯葉青青,四時不凋也。
土象《晉群芳譜》《柏》
柏一名椈樹,聳直皮薄、肌膩。三月開細(xì)瑣花,結(jié)實(shí)成毬,狀如小鈴多瓣。九月熟霜后,瓣裂中有子,大如麥,芬香可愛。
種植九月中,柏子熟采收。俟來年三月間,用水淘過,取沈水者著濕地二三日。淘一次候芽出,將斸熟地調(diào)成畦,水飲足,以子勻撒其中,覆細(xì)土半寸,再以水壓下,二三日澆一次,常使土潤,勿太濕太乾。既生出土,四圍豎矮籬護(hù)之,恐為蝦蟆所食,常澆水,亦宜糞。俟長高數(shù)尺分栽。
灌溉性喜曬,一年中用曬過。糞水澆三四次,則青翠蓊郁,秋時剪小枝二三尺,可插活。
制用嫩柏枝洗凈,控乾入梅鹵曬。乾甘草桂心為細(xì)末,入凈磁器中。一層藥,一層柏枝。緊封藏之。久不開則上鹽,花可玩可食。煮汁釀酒去風(fēng)痹、歷節(jié)風(fēng)。
《本草綱目》《柏釋名》
李時珍曰:按魏子才《六書精蘊(yùn)》云:萬木皆向陽而柏獨(dú)西,指蓋陰木而有貞德者,故字從白。白者,西方也。陸佃埤雅云:柏之指西,猶針之指南也。柏有數(shù)種,入藥惟取葉,扁而側(cè)生者,故曰側(cè)柏。
寇宗奭曰:予官陜西,登高望柏千萬株,皆一一西指。蓋此木最堅不畏霜雪,得木之正氣,他木不及,所以受金之正氣,所制一一西指也。
《集解》
《別錄》曰:柏實(shí)生太山山谷,柏葉尤良,四時各依方面采陰乾。
陶弘景曰:處處有柏,當(dāng)以太山為佳。爾并忌取冢墓上者,其葉以秋夏采者良。
蘇恭曰:今太山無復(fù)采子,惟出陜州宜州為勝,八月采之。
蘇頌曰:柏實(shí)以乾州者為勝。三月開花,九月結(jié)子。成熟取米蒸曝,舂礧取仁。用其葉名側(cè)柏密州出者尤佳。雖與他柏相類,而其葉皆側(cè)向而生,功效殊別,古柏葉尤奇。益州諸葛孔明廟中有大柏木,相傳是蜀世所植,故人多采以作藥,其味甘香,異常柏也。雷敩曰:柏葉有花柏葉、叢柏葉,及有子圓葉。其有子圓葉成片,如大片云。母葉皆側(cè)葉,上有微赤毛,宜入藥。用花柏葉,其樹濃葉成朵,無子叢柏葉。其樹綠色,并不入藥。
陳承曰:陶隱居說柏忌冢墓上者,而今乾州者皆是。乾陵所出他處皆無大者,但取其州土所宜,子實(shí)氣味豐美可也,其柏異于他處。木之文理大者,多為菩薩云氣,人物鳥獸狀極,分明可觀。有盜得一株徑尺者,值萬錢。宜其子實(shí)為貴也。
李時珍曰:《史記》言松柏為百木之長。其樹聳直,其皮薄,其肌膩,其花細(xì)瑣,其實(shí)成叢,狀如小鈴。霜后四裂中有數(shù)子,大如麥粒,芬香可愛。柏葉松身者檜也,其葉尖硬,亦謂之栝。今人名圓柏以別側(cè)柏。松葉柏身者,樅也。松檜相半者,檜柏也。峨眉山中一種竹,葉柏身者謂之竹柏。
《柏實(shí)修治》
雷敩曰:凡使先以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曬乾,用黃精自然汁于日中煎之,緩火煮成,煎為度。每煎柏子仁三兩,用酒五兩浸。
李時珍曰:此法是服食家用者,尋常用只蒸熟曝烈,春簸取仁,炒研入藥。
《柏實(shí)氣味》
甘平無毒。
甄權(quán)曰:甘辛畏,菊花羊蹄草。
徐之才曰:見葉下。
《柏實(shí)主治》
《本經(jīng)》曰:驚悸益氣、除風(fēng)濕、安五臟,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不饑不老,輕身延年。
《別錄》曰:療恍惚虛、損吸吸、歷節(jié)腰中重痛、益血、止汗。甄權(quán)曰:治頭風(fēng)、腰腎中冷、膀胱冷膿、宿水興陽道、益壽、去百邪鬼魅、小兒驚癇。
王好古曰:潤肝。李時珍曰:養(yǎng)心氣、潤腎燥、安魂定魄、益智、寧神燒瀝、澤頭發(fā)、治疥癬。
《發(fā)明》
王好古曰:柏子仁,肝經(jīng)氣分藥也。又潤腎,古方十精丸用之。
李時珍曰: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補(bǔ)辛而能潤。其氣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蓋仙家上品藥也。宜乎滋養(yǎng)之劑用之。《列仙傳》云:赤松子、食柏實(shí),齒落更生,行及奔馬,諒非虛語也。
《柏葉修治》
雷敩曰:凡用挼去兩畔并心枝子,用糯泔浸七日,以酒拌蒸一伏時。每一斤用黃精、自然汁十二兩浸焙,又浸又焙,待汁乾用之。
李時珍曰:此服食治法也,常用或生或炒,各從本方。
《柏葉氣味》
苦微溫?zé)o毒。
甄權(quán)曰:苦辛性澀,與酒相宜。
蘇頌曰:性寒。
徐之才曰:瓜子、牡蠣、桂為之使,畏菊花羊蹄諸石及面曲、伏砒硝。陶弘景曰:柏之葉,實(shí)服餌。所重此云,惡曲而人以釀酒無妨,恐酒米相和,異單用也。
《柏葉主治》
《別錄》曰: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生肌。
甄權(quán)曰:治冷風(fēng),歷節(jié)疼痛、止尿血。
大明曰:炙窨凍瘡,燒取汁涂。頭黑潤鬢發(fā)。蘇頌曰:傅湯火傷、止痛。滅瘢服之療蠱痢。作湯常服,殺五臟蟲,益人。
《發(fā)明》
朱震亨曰:柏屬陰,與金善守。故采其葉隨月建方取。其多得月令之氣,此補(bǔ)陰之要藥。其性多燥,久服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
李時珍曰:柏性后凋而耐久,稟堅凝之質(zhì),乃多壽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點(diǎn)湯常飲,元旦以之浸酒辟邪,皆有取于此。麝食之而體香,毛女食之而體輕,亦其證驗(yàn)矣。毛女者,秦王宮人。關(guān)東賊至驚,走入山,饑無所食,有一老公教吃松柏葉。初時苦澀,久乃相宜,遂不復(fù)饑,冬不寒,夏不熱。至漢成帝時,獵者于終南山見一人無衣服,身生黑毛,跳坑越澗如飛,乃密圍獲之,去秦時二百馀載矣。事出葛洪抱樸子書中。
《枝節(jié)主治》
蘇恭曰:煮汁釀酒去風(fēng)痹、歷節(jié)風(fēng)。燒取油、療瘑疥及蟲癩良。
《脂主治》
圣惠方曰:身面疣,目同松脂研勻涂之,數(shù)夕自失。
《根白皮氣味》
苦平無毒。
《根白皮主治》
《別錄》曰:火灼爛瘡長毛發(fā)。
《附方》
服柏實(shí)法:八月連房取實(shí),暴收去殼研末。每服二錢溫酒下,一日三服,渴即飲水,令人悅澤。一方加松子仁等分,以松脂和丸。一方加菊花等分,蜜丸服。奇效方用柏子仁二斤為末,酒浸為膏。棗肉三斤,白蜜、白朮末、地黃末各一斤,搗勻丸彈子大。每嚼一丸,一日三服,百日百病愈,久服延年壯神。
老人虛秘,柏子仁、松子仁、大麻仁等分同研,溶蜜蠟丸梧子大,以少黃丹湯。食前調(diào)下二三十丸,日二服。〈寇宗奭〉
腸風(fēng)下血,柏子十四個搥碎囊貯。浸好酒三盞,煎八分服立止。〈普濟(jì)方〉
小兒躽啼、驚癇腹?jié)M,大便青白色,用柏子仁末、溫水調(diào)服一錢。〈圣惠方〉
黃水濕瘡,真柏油二兩,香油二兩,熬稠搽之如神。〈積德堂方〉
服松柏法:孫真人《枕中記》云:嘗以三月四月采新生,松葉長三四寸許,并花蕊陰乾。又于深山巖谷中采當(dāng)年新生柏葉,長二三寸者,陰乾為末。白蜜丸如小豆大,常以日未出時,燒香東向,手持八十一丸以酒下。服一年延十年,命服二年延二十年,命欲得長肌肉,加大麻。巨勝欲心力壯健者,加茯苓人參。此藥除百病、益元?dú)?、滋五臟六腑、清明耳目、強(qiáng)壯不衰老、延年益壽神驗(yàn)。用七月七日露水丸之更佳。服時仍祝曰:神仙真藥,體合自然。服藥入腹,天地同年。祝畢服藥,斷諸雜肉五辛。
神仙服餌:五月五日采五方側(cè)柏葉三斤,遠(yuǎn)志去心二斤,白茯苓去皮一斤為末,煉蜜和丸梧子大。每以仙靈脾酒下三十丸,日再服并無所忌,勿示非人。中風(fēng)不省,涎潮口禁,語言不出,手足躲曳。得病之日,便進(jìn)此藥,可使風(fēng)退氣和,不成廢人。柏葉一握去枝,蔥白一握連根研如泥無灰,酒一升煎一二十沸,溫服。如不飲酒,分作四五服,方進(jìn)他藥。〈家藏方〉
時氣瘴疫,社中西南柏樹、東南枝取暴乾研末。每服一錢,新水調(diào)下,日三四服。〈圣惠方〉
霍亂轉(zhuǎn)筋,柏葉搗爛裹腳上,及煎汁淋之。〈圣惠方〉吐血不止,張仲景柏葉湯。用青柏葉一把、乾姜二片、阿膠一挺炙三味,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別絞馬通汁一升合煎,取一升綿濾,一服盡之。圣惠方:用柏葉米飲服二錢,或蜜丸,或水煎服并良。
憂恚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疼痛。柏葉為散米飲調(diào)服二方寸匕。〈圣惠方〉
衄血不止,柏葉榴花研末吹之。〈普濟(jì)方〉
小便尿血,柏葉黃連焙研,酒服三錢。〈濟(jì)急方〉
大腸下血,隨四時方向采側(cè)柏葉燒研,每米飲服二錢。王渙之舒州病,此陳宜父大夫傳方,二服愈。〈百一選方〉酒毒下血,或下痢嫩,柏葉九蒸九曬,二兩陳槐,花炒焦一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酒下四十丸。〈普濟(jì)方〉
蠱痢下血,男子、婦人、小兒大腹下黑血,茶腳色,或膿血如淀色。柏葉焙乾為末,與黃連同煎為汁服之。〈本草圖經(jīng)〉
小兒洞痢,柏葉煮汁,代茶飲之。〈經(jīng)驗(yàn)方〉
月水不斷,側(cè)柏葉、炙芍藥等分,每用三錢,水酒各半煎服。室女用側(cè)柏葉、木賊、炒微焦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圣濟(jì)總錄〉
湯火燒灼,柏葉生搗涂之系定,二三日止痛滅瘢。〈圖經(jīng)〉鼠瘺核痛,未成膿,以柏葉搗涂,熬鹽熨之氣下,即消。〈集驗(yàn)方〉
大風(fēng)癘疾,眉發(fā)不生,側(cè)柏葉九蒸曬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丸至十丸,日三夜一服,百日即生。〈圣惠方〉頭發(fā)不生,側(cè)柏葉陰乾作末,和麻油涂之。〈梅師方〉頭發(fā)黃赤,生柏葉末一升,豬膏一斤,和丸彈子大。每以布裹一丸納泔汁中,化開沐之,一月色黑而潤矣。〈圣惠方〉
霍亂轉(zhuǎn)筋,以暖物裹腳,后以柏木片煮湯淋之。〈經(jīng)驗(yàn)方〉齒??腫痛,柏枝燒熱柱孔中,須臾蟲緣枝出。〈圣惠方〉惡瘡有蟲,久不愈者,以柏枝節(jié)燒,瀝取油傅之,三五次無不愈,亦治牛馬疥。〈本草別說〉
熱油灼傷,柏白皮、以臘豬脂煎油涂瘡上。〈肘后方〉

《高濂遵生八箋》《柏葉湯》

采嫩柏葉線系垂掛一大甕中,紙糊其口。經(jīng)月取用,如未甚乾,更閉之至乾。取為末,如嫩草色不用,甕只密室中,亦可但不及甕中者,青翠若見風(fēng),則黃矣。此湯可以代茶,夜話飲之尤醒睡飲。茶多則傷耗精氣、害脾胃,柏葉湯甚有益,又不如新采洗凈,點(diǎn)湯更為上。

《直省志書》《曹縣》

物產(chǎn)柏有數(shù)種,扁柏、檜柏、刺柏、滋柏之不同,惟扁柏可種,木堅而細(xì),最難長大。

《長安縣》

物產(chǎn)千枝柏一本,千枝郁茂如蓋。

《咸寧縣》

物產(chǎn)柏數(shù)種,膏而香者可中。棺槨產(chǎn)龍首原者,佳叢而致者曰千枝柏,葉長而銳者曰茨柏,填園圃又有四季柏,四時皆花枝,葉蒼秀如蓋蒔牛頭寺。

《臨潼縣》

物產(chǎn)驪柏堅而香,甲于他處。

《乾州》

物產(chǎn)柏,乾陵柏,文多菩薩云氣、人物、鳥獸一株值萬錢。

《鞏昌府》

物產(chǎn)柏,有羅漢、油枝、捻線四種。

《婺源縣》

地產(chǎn)三友柏,每枝有翠柏、扁柏、欃柏,羅漢古柏在瑞云樓右隙地系。唐時物枝高三丈有馀,周圍徑五尺許,生羅漢子,食之味甘。

《黟縣》

物產(chǎn),葉如柀而子赤,材理粗謂之柏。

《山陰縣》

物產(chǎn)柏,有渾、側(cè)二種。有若手掌者,名手掌柏。

柏部藝文一

《葪柏贊》晉·郭璞

葪柏白華,厥子如丹。實(shí)肥變氣,食之忘寒。物隨所染,墨子所嘆。

《松柏賦》左九嬪

何奇樹之英蔚,托峻岳之嵯峨。被黝澗之逶迤,臨綠水之素波。擢修木之丸丸,萃綠葉之芬葩。敷纖莖之蘢蓯,布秀葉之蔥茜。列翠實(shí)之離離,馥幽藹而永馨。紛翕習(xí)以披離,氣肅肅以清泠,應(yīng)長風(fēng)以鳴佩。似絲竹之遺聲,稟天然之貞勁。經(jīng)嚴(yán)冬而不零,雖凝霜而挺干。近青春而秀榮,若君子之順時,又似乎貞人之抗貞。赤松游其下而得道,文賓餐其實(shí)而長生。詩人歌其榮,蔚齊南山以永寧。

《修柏賦》齊·蕭鋒

既殊群而抗立,亦含貞而挺正。豈春日之自芳,在霜下而為盛。沖風(fēng)不能摧其枝,積雪不能改其性。雖坎壈于當(dāng)年,庶后凋之可詠。

《道觀內(nèi)柏樹賦》〈并序〉

魏·徵元壇內(nèi)有柏樹焉,封植營護(hù)幾乎二紀(jì)。枝干扶疏不過數(shù)尺?;\于眾草之中,覆乎叢棘之下。雖磊落節(jié)目不改本性,然而翳薈蒙蘢莫能自伸達(dá)也。惜其不生高峰,臨絕壑、籠日月、帶云霞而與擁腫之徒,雜糅茲地。此豈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者哉。有感于懷,忽然而賦其詞曰:

覽大鈞之播化,察草木之殊類。雨露清而并榮,霜雪茫而俱悴。唯丸丸之庭柏,稟自然而醇粹。涉青陽不增其華,歷元英不減其翠。原斯木之攸挺,植新甫之高岑。干霄漢以上秀絕無地,而下臨籠日月以散彩。俯云霞而結(jié)陰,邁千祀而逾茂。秉四時而一心,靈根再徙茲庭。爰植高節(jié),未彰,貞心誰識。既雜遝乎眾草,又蕪沒乎叢棘。匪王孫之見知,志耿介其何極。若乃春風(fēng)起于蘋末美景麗乎中園水,含苔于曲浦草,鋪露于平原。成蹊花、亂幽谷、鶯喧徒,耿然而自撫,謝桃李而無言。至于日窮于紀(jì),歲云暮止,飄蓬亂驚,愁云疊起,冰凝無際,雪飛千里,顧眾類之颯然。郁亭亭而孤峙,貴不移于本性,方有儷于君子。聊染翰以寄懷,庶無虧于善始。

《松柏有心賦》〈以君子得禮歲寒不變?yōu)轫崱?/span>上官遜

觀卉木之庶類,而松柏之異群。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抗高標(biāo)于物外,遠(yuǎn)卑冗于代紛。其干則直,其理則文。驗(yàn)受命于方地,信無奇于此君。于是載離風(fēng)雪,多歷年紀(jì)。持本性而常茂,抱幽貞而獨(dú)美。太華之山森森映仙掌之峰、臺嶺之旁,落落蔭靈溪之水,經(jīng)冬不改。憐江南之竹箭乘春暫榮,笑東園之桃李。故見稱于前圣,喻德于君子。故其勁節(jié)可佳,明心不忒,實(shí)繁眾類生我邦國,故將枝葉無隔于心源,豈同橘柚有限于南北。錯萬物以為佐求,其族而始得。是以后凋之義久不刊于魯經(jīng),有心之言永昭著于戴禮。吉士遠(yuǎn)托,或亭亭于嶺上,山苗乍凌時郁郁于澗底。雖彼此殊軌而榮華一體。若乃背徂年當(dāng)芳?xì)q,林煙乍卷,秋雨時霽,仙侶或游,隱倫常憩,莫不對偃,蓋以瀟灑仰仙云而搖曳。暢方外之遐游,滌樊籠之流滯。若乃幽澗之側(cè)、高岫之端,葉離離而日來冬暖,枝梢梢而風(fēng)至夏。寒不以無人而不秀,又同美乎芳蘭。至若大廈方構(gòu)長材,是求詣藪澤,訪陵丘。遠(yuǎn)近必度,大小畢搜。信成材之特,達(dá)惟工倕而擇不重。曰:歲律云暮兮何木不變,惟松柏兮凌霜蔥茜。倘有心之可嘉,期君子之一眄。

《歲寒知松柏后凋賦》〈以貞心勁節(jié)翠貫四時為韻〉裴度

窮陰忽至,品物盡瘁。惟良木之堅貞,映衰林而蔥翠。桃蹊李徑聞別葉之互飛,松澗柏陵見修條之自異。諒本性以無易,托斯時而不類。雖殺菽之霜,再三斷蓬之風(fēng)。數(shù)四徒凜凜以終日,竟青青而在地。懿夫春夏榮滋,我不競于芳。時秋冬凄冽,我不改其素節(jié)。遙分郁郁之煙遠(yuǎn),映霏霏之雪。故其桑榆種其前后,杞梓植其行列。或蕭瑟以柯空,或離披而條折。何在昔而相混,果迄今而旌別。觀夫陽曜以芳菲為事,陰凝而肅殺為心。徒運(yùn)我以寒暑,豈齊我于枯榮。斯乃時累不能累其質(zhì),天損不能損其貞。亦被霜?dú)?,亦含風(fēng)聲。挺喬枝而易識,在灌木而難并。故蒼然以殊致,豈蠢爾以叢生。郁郁秀色,亭亭高干。產(chǎn)二儀之內(nèi),我獨(dú)后凋處群木之中,孰云共貫當(dāng)其黃殞。方可瞻玩庭有槐兮落際,山有榛兮凋陰。見枯槁之無色,識茂悅之有心。愛日照而逾靜,嚴(yán)飆吹而轉(zhuǎn)勁?;虺霰姸鴺?biāo)奇,或處幽而表正。雖結(jié)根山嶺,移植軒屏,如全直而率性??陀袚衲緞?wù)材,感衰嘆盛,悟漂勁無永,申蚍蜉之歌,愛堅貞不渝,發(fā)風(fēng)雨之詠。松兮,柏兮,猶君子之志行。

《柳柏賦》〈并序〉李德裕

夫受天地之正氣者,惟松柏而已。故圣人稱其有心,美其后凋,豈無他木莫可儔匹。余嘗謂柏之為
物貞。若有馀而華滋,不足徒植于精舍,列于幽庭。不得處園池之中,與花竹相映,獨(dú)此郡有柳柏。風(fēng)姿濯濯,宛若荑楊而冒霜停雪。四時不改,斯得謂之具美矣。惜其生干遐遠(yuǎn),人罕知之,偶為此賦以貽親友。

惟天地之生物均覆載而不私。雖草木之殊,性皆榮落之有時。感松柏兮自得,經(jīng)隆冬而乃知。常集霰于窮節(jié),秉貞心而不移。觀夫竹嬋娟以挺秀,松英茂以含滋??墒a蔚于臺榭,故封植于園池。嗟綠柏之貞苦,爰自托乎幽崖。或森森于寒壟,或肅肅于神祠。何炎徼之僻陋,或珍木而在茲。齊芊蔚于蘭苕,儷真芳于桂枝。遠(yuǎn)而象之,聳干參差。疑翠旌之,陸離迫而玩之。布葉低垂若孔蓋之葳蕤,又似翠列巢以群棲。鸞奮翼而來儀,含輕煙于夕景,泫零露于朝曦。逮秋實(shí)之蕃衍,綴青珠以累累。嗟乎。材不可備人亦如此。斯子張之容雖盛,柳惠之貞則虧。有長孺之正色,無思曼之風(fēng)姿。嘆此物之具美,以幽深而見遺。非企瑤林于塵外,方玉樹于前墀。望舊國兮無際,思故人兮未期。曾不得。倚樹而泛瑤瑟,攀條而獻(xiàn)蘭卮??愤h(yuǎn)而莫致,抑毫端而孔悲。顧謂稚子起為謠曰:楚山側(cè)兮秋水,源美斯柏兮托幽。根條蔥翠兮冬轉(zhuǎn),茂實(shí)垂珠兮秋始。蕃彼變化兮不測,焉知非張緒之精魂。

《柏賦》宋·吳淑

美茲柏椈歲寒之姿,南山聞越石之詠。后凋見江夏之辭,仲寶幼彰其佳,器陜西潛兆于禎祺,則有山人之飯,仙家之食。李詢樹之以守墓,王褒泣之而變色。亦有出新甫生冀州,飲漢官之酒,泛邶國之舟。虞延外黃之對,穆滿大北之游。又聞媼插則死,麝食而香。脂傳京輔之價材為漢殿之梁。若其府中集烏,殿后立鵲。延陵表信而掛劍,永昌騁詐而為幕。復(fù)有擢華岳秀白于樊,衡植之而稱孝,善才斫之而幾誅。又若王宴有變桐之徵,李充有倳仞之志。既杶干以同貢,亦魍像之所畏。驗(yàn)其陵樹,嘗為宣帝之祥,泛彼中河亦著共姜之誓。

《竹柏贊》宋祁

生峨眉山中,葉繁長而籜似竹,然其干大抵類柏而亭直。

葉與竹類致理如柏,以狀得名,亭亭修直。

《東莞資福堂老柏再生贊》蘇軾

生石首肯,奘松肘回。是心茍真,金石為開。堂去柏枯,其留復(fù)生。此柏?zé)o我,誰為枯榮。方其枯時不枯者存,一枯一榮皆方便門。人皆不聞瓦礫說法,今聞此柏?zé)肴怀Uf。

《古柏記》田況

成都諸葛孔明祠,古柏年祀,寖遠(yuǎn)喬柯,鉅圍蟠固,凌拔有足異者。杜甫嘗作歌,段文昌亦作文。摹狀瑰奇,人多暗誦。故老相傳及記事者,云自唐季凋瘁,歷王孟二偽國蠹槁尤甚,然以祠中樹無敢剪伐者。皇朝乾德丁卯歲仲夏,枯柯復(fù)生,日益敷茂。觀者嘆聳以為榮枯之變應(yīng)。時治亂,武侯光靈如有意于茲者,誠為異事。因命工圖寫備述本末以貽好事者。

《跋古柏圖》陸游

此圖吾家舊藏。余居成都七年,屢至漢昭烈惠陵,此柏在陵旁,廟中忠武侯室之南。所謂先主武侯同閟宮者,與此略無小異,則畫工亦當(dāng)時名手也。

《四柏賦》〈有序〉鄒浩

廣陵學(xué)官廳嘗為夫子廟,今所居之堂,即其殿也。庭植四柏,皆凜凜合抱,愛之而賦云:

瞻廣陵之寂歷兮,直高堂之崢嶸。薙蔓草以如拭兮,偉四柏之亭亭。葉委蓋以固覆兮,干聳崒而上征。根盤薄而石老兮,皮皴皵以龍驚。儼相揖以成列兮,何意氣之不可凌。豈商山逸叟見邀于子房兮,將以翼儲君而經(jīng)營。抑康廬勝友自得于蓮社兮,方且傲當(dāng)世而潔清想。昔日之巍然廣殿兮,對先圣以交榮。如《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之侍坐》兮,垂紳端拱各抒其素志之誠。嗚呼。余德至陋,謬膺教職獲,與柏而相值如親炙。夫盛德講習(xí)之馀,將迎之隙。既弗嗜于杯盤,又兼忘于射奕,必往來柏陰,吟哦其側(cè),綿日月以居。多豁聰明而有得其朝暮也,藹瑞露以冥冥駐歸云而凝碧其四時也。謝群芳之爭妍,憩薰風(fēng)而暑釋。篩蟾光之十分,封雪霜而玉礫。若乃瓊花兮,一本芍藥兮,千畦蕙蘭馥郁乎亭檻,錦綺焜煌乎涂泥。上由刺史爰逮黔黎咸擇地而置酒,紛踵繼以車馳。曾此柏之不顧兮,其青青固自若也,豈以此自少而遂衰。及夫時運(yùn)遄往木帝無為,驟雨滂沱以滌蕩,狂飆奔騰而折摧。昔蕃鮮兮何在,今寂寞兮空枝。使當(dāng)年之好事慘,搔首以興悲。獨(dú)此柏之不變兮,其青青固自若也,亦豈以此自多而增奇。嗚呼。柏之所以為柏兮,其常德若茲仆。幸得之而深兮,勝老馬以為師。允蹈賢圣所期于學(xué)者死而后已兮,肯以窮達(dá)異其毫釐。庶幾無愧乎柏之常德兮,不為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

《感柏樹賦》〈有序〉元·馬祖常

光州孔子廟庭及宋司馬光祠前,柏樹皆先子集賢府君治光。日攜祖常手植者也,今二十六年矣。蒼虬翠蛟,森列左右。祖常蒙詩書之澤,忝官禮部尚書兼經(jīng)筵官。天歷己巳正月,以謀葬得請還。光又蒙圣天子不棄弊物馳使再召,以疾未行。輿疾瞻仰孔子廟庭,撫摩群柏,潸然感思,作賦以見意焉。

涉淮湍而遄返,有寢丘之遺封屆州圻。而近古壤寡殖而不豐,曰:瘠土之民,勞庶善心之易孳,慨先哲之豈弟。興黌宇而納之,哀刳兵之累俘,緣褰裳而來游。又于田以謀食廩,饙饎其浮浮間,攜我以觀學(xué)。命畚鍤以執(zhí)事,揖豆籩以下堂。列稚植于兩所,蔭喬木于今。茲慕予親于曩,昔歲邈邈以云徂。涕潸然而灑臆,顧瞻念而移晷。拭手澤之,或存巋祠位之蔽虧,恍神軿之繽翻。當(dāng)予親之,在官盡厥谞于民,庸暑為葛以代。浣佩無玉以為容,終下陳而弗忮。榮天爵以俟天澤,未艾于子孫。永文壽于大年,矧茲樹之后凋。匪庶草之競?cè)A,睹斯道之昌,期徵于神而不遐。

柏部藝文二〈詩〉《古歌》闕名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

《古詩》闕名

行行隨道,經(jīng)歷山陂,馬啖柏葉,人啖柏脂,不可長飽,聊可遏饑。

《連理詩》梁·衛(wèi)敬瑜妻王氏

《南史》曰:貞女亡婿種樹百株墓前,柏樹忽成連理。一年許還,復(fù)分散女,乃為詩曰:

墓前一株柏,連根復(fù)并枝。妾心能感木,頹城何足奇。
《庭柏》魏收
古松圖偃蓋,新柏寫爐峰。凌寒翠不奪,迎暄綠更濃。茹葉輕沈體,咀實(shí)化衰容。將使中臺麝,違山能見從。

《元日恩賜柏葉應(yīng)制》唐·李乂

勁節(jié)臨冬勁,貞心待歲芳。能令人益壽,非止麝含香。

《奉和正旦賜宰臣柏葉應(yīng)制》武平一

綠葉迎春綠,寒枝歷歲寒。愿持柏葉壽,長奉萬年歡。

《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yīng)制》趙彥昭

器乏雕梁器,材非構(gòu)廈材。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

《病柏》杜甫

有柏生崇岡,童童狀車蓋。偃蹇龍虎姿,主當(dāng)風(fēng)云會。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出非不得地,盤據(jù)亦高大。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丹鳳領(lǐng)九雛,哀鳴翔其外。?鸮志意滿,養(yǎng)子穿穴內(nèi)??蛷暮梧l(xiāng)來,佇立久吁怪。靜求元精理,浩蕩難倚賴。

《古柏行》前人

孔明廟前有古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fēng)。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厥浊鹕街?。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嘈呢M免容螻蟻,香葉曾經(jīng)宿鸞鳳。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岑參


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不曾臺上種,留向磧中栽。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柏》李德裕

聞有三珠樹,惟應(yīng)秘閬風(fēng)。珊瑚不生葉,朱草又無叢。未若凌霄柏,常能終歲紅。晨霞與落日,相照在巖中。

《武侯廟古柏》雍陶

宿葉四時同一色,高枝千歲對孤峰。此中疑有精靈在,為見盤根似臥龍。

《穗柏聯(lián)句》段成式

上座璘公院有穗柏一株,衢柯偃覆下坐十馀人。

一院暑難侵,莓苔共影深。標(biāo)枝爭息鳥,馀吹正開衿。〈柯古〉宿雨香添色,殘陽石在陰。乘閑動詩思,助靜入禪心。〈善繼〉

《古柏》李洞

手植知何代,年齊偃蓋松。結(jié)根生別樹,吹子落鄰峰。古干經(jīng)龍嗅,高煙過雁沖??杉逊比~盡,聲不礙秋鐘。

《晉朝柏樹》溫庭筠

晉朝名輩此離群,想對濃陰去住分。題處尚尋王內(nèi)
史,畫時應(yīng)是顧將軍。長廊夜靜聲疑雨,古殿秋深影勝云。一下南臺到人世,曉泉清籟更難聞。

《武侯廟古柏》李商隱

蜀相階前柏,龍蛇捧閟宮。陰成外江畔,老向惠陵東。大樹思馮異,甘棠憶召公。葉凋湘燕雨,枝折海鵬風(fēng)。玉壘經(jīng)綸遠(yuǎn),金刀歷數(shù)終。誰將出師表,一為報昭融。

《刪柏》宋·韓琦

翠柏枝繁郁未伸,我來刪理務(wù)躬親。孤根得地雖經(jīng)歲,逸勢參天不在人。先易工夫知取舍,后凋顏色長精神。瑰材自入他年用,莫厭因時剪擇頻。

《景福殿前柏》王安石

香葉由來耐歲寒,幾經(jīng)真賞駐鳴鑾。根通御水龍應(yīng)蟄,枝觸宮云鶴更盤。怪石誤蒙三品號,老松先得大夫官。知君勁節(jié)無榮慕,寵辱紛紛一等看。

《柏》司馬光

紅桃素李競年華,周遍長安萬萬家。何事青青亭下柏,東風(fēng)吹盡亦無花。

《柏軒》前人

凜然凌霜色,本自生丘壑。徙之君子庭,栽培固不薄。靜夜聲飂飂,清晝陰漠漠。秀氣逼檐楹,翠影通簾箔。知君梁棟材,大匠偶未度。但守歲寒心,閑軒亦不惡。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蘇軾

種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不如種叢彗,春種秋可倒。陰陽不擇物,美惡隨意造。柏生何苦艱,似亦費(fèi)天巧。天工巧有幾,肯盡為汝耗。君看藜與藿,生意常草草。

《御史臺柏》前人

故園多珍木,翠柏如蒲葦。幽囚無與樂,百日看不已。時來拾流肪,未忍踐落子。當(dāng)年誰所種,少長與我齒。仰視蒼蒼干,所閱固多矣。應(yīng)見李將軍,膽落溫御史。

《廳前柏》蘇轍

稚柏如嬰兒,冉冉三尺長。移根出澗石,植干對華堂。重露恣膏沐,清風(fēng)時抑揚(yáng)。我老不耐寒,憐汝堪風(fēng)霜。朝夕望爾長,尺寸常度量。知非老人伴,可入諸孫行。想見十年后,檐前蔚蒼蒼。人來顧汝笑,誦我此詩章。

《嵩山天封觀將軍柏》前人

肅肅避暑宮,石殿秋日冷。凜然中庭柏,氣壓千夫整。風(fēng)聲答萬壑,云色通諸嶺。材大難為工,甘與蓬蒿屏。

《和鮮于子駿柏軒》前人

筑室城市間,移柏南澗底。山林宿所尚,封植聊自寄。崎嶇脫巖石,擁塞出棼翳。上承清露姿,下受寒泉惠。秋來采霜葉,咀嚼有馀味。苦澀未須嫌,愈久甘如薺。

《文殊院古柏》前人

曾看大柏孔明祠,行盡天涯未見之。此樹須當(dāng)稱子行,他山只可作孫枝。棟梁知是誰家用,舟楫唯應(yīng)海水宜。日暮飛鴉集無數(shù),青田老鶴未曾知。

《柏》郭祥正

青幢碧蓋儼天成,濕翠濛濛滴畫楹。禪客自陪千歲老,游人時抱一樽傾。恥隨桃李春風(fēng)短,奪盡松篁夜氣清。安得鬼神題巨筆,不容左紐獨(dú)專名。

《多干柏》朱長文

古柏列重門,連枝若弟昆。參天分直干,得地共靈根。月照龍蛇影,風(fēng)摧鐵石痕。鸞凰期可宿,香葉向春繁。

《雙柏》陸游

雙柏屹相向,剛嚴(yán)如巨人。龍吟風(fēng)雨夕,山立雪霜晨。閱世易成古,刳心不復(fù)春。扶頭要力量,歲晚莫全身。

《黃華畫古柏》金·完顏璹

黃華老人畫古柏,鐵簡將軍挽大弨。意足不求顏色似,荔枝風(fēng)味配江瑤。

《雙柏》元·陳樵

亭亭山上柏,柯干如青銅。蒼古拔俗姿,肯作兒女容。風(fēng)霜日搖落,萬木為之空。爾獨(dú)不見摧,屹立如老翁。乃知?dú)w根妙,生意恒內(nèi)融。愿乘雷雨興,化作雙飛龍。

《師子林指柏軒》明·高啟

清陰護(hù)燕幾,中有忘言客。人來問不應(yīng),笑指庭前柏。

《栽柏》方孝孺

迂拙乖世用,每蘊(yùn)無窮思。取效非目前,遠(yuǎn)與千載期。翠柏信良材,成長計功遲。茲晨斸煙雨,移種盈尺姿。清廟嚴(yán)潔地,圣靈會于斯。豈無杞柳輩,不足當(dāng)階墀。殷社夙所尚,古制非人為。先師實(shí)殷人,植此理固宜。但恐枝干弱,不耐風(fēng)霜欺。培護(hù)茍無失,終見盛大時。三年過人長,十年齊桷榱。百年可合抱,根深柯葉滋。青霄泊鸞鳳,厚土蟠蛟螭。豈特傲寒暑,將看閱興衰。所托況得所,永免斤斧危。既膺顧盼榮,復(fù)與剪伐辭。寥寥百世后,神物相扶持。何必為棟梁,乃見才氣施。流光若飛翰,時代易推移。行看好古士,追說種者誰。我生素多病,中歲早孱羸。待為鶴發(fā)翁,見汝凌云枝。志士用心者,濩落為世嗤。何如群兒巧,插槿紛成籬。

《左闕雪后行古柏下有作》李東陽

長安城中雨成雪,退食沖寒過東闕。蒼然古柏勢橫空,數(shù)尺盤拿成百折。玉龍戰(zhàn)罷纏碧綃,流涎噴沬凝不飄。仙人掌上露初凍,五老峰頭冰未消。飛花拂面吹還轉(zhuǎn),步屧穿林印猶淺。鶴氅衣輕動欲翻,水精簾重寒初捲。風(fēng)骨昂藏夐出塵,儼如佩玉拖長紳。須知世有后凋質(zhì),元是仙家不老身。

《學(xué)士柏》前人

翰林后堂有二柏竹,巖柯先生所種也。東陽承詔受業(yè),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棄諸生久矣。間出題課,諸吉士弋陽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樹底之句。悵然感之,因衍為一篇以識不忘。

我行樹陰日千匝,雨葉風(fēng)枝自蕭颯。惟有諸生識我情,傍人不解空嘲狎。我見先生種樹年,我身尚短樹及肩。枝蟠江山地可縮,手斡造化天無權(quán)。瓊臺翠閣何森爽,院柳庭花敢爭長。芘蔭長留六月陰,盤回直與孤云上。材堪五鳳難為用,根到九泉終不枉。零落青袍幾故人,琮琤玉佩空遺響。當(dāng)時院長文安公,柯亭劉井相西東。百年遺愛豈獨(dú)此,此樹欲比人中龍。樹猶如此我何似,已愧班白非兒童。名收榱桷有先后,壽比金石無終窮下。堂再拜想顏色,仰面正拂長髯風(fēng)。

《古柏行》李奎

虞山古柏幾千歲,盤盤節(jié)錯羅星文。靈氣常懸白日雨,疏枝亂灑青天云。霜柯露干了不識,半是蒼苔半成石。石上猶存古鏡光,青萍未拭芙蓉色。我來八月秋氣濃,月明滿地蟠虬龍。赤腳大叫不忍去,長風(fēng)吹落虞山鐘。天生異物詎可測,呵護(hù)常聞鬼神泣。巖壑寧教無此材,歲寒然后知松柏。

《柏屏》顧璘

壁立青玉屏,下見古柏根。相憐歲寒葉,郁作蒼云屯。貞姿洗霜雪,老氣橫乾坤。名園非此種,誰可當(dāng)君門。

《追和朱樂圃蘇學(xué)多干柏》吳寬

新甫傳遺種,吳門見后昆。碧霄多直干,黃壤本同根。霜雪持高節(jié),莓苔接古痕。三年非榿木,十畝自陰繁。

《檜柏》前人

檜柏性相似,安論不同形。城南久移植,用以護(hù)幽亭。檜也漸生粉,柏兮復(fù)垂鈴。幸非兩石間,自足全馀齡。古槐雖老大,秋到即凋零。園空霜雪后,見此獨(dú)青青。

《嵩陽宮三將軍柏》黃克晦

人間柏大此全稀,老干寧論四十圍。蓋偃曾傾天子葆,露寒應(yīng)覆侍臣衣。猶看連影容千騎,那識何枝系六飛。惆悵茂陵無限樹,荒丘殘隴草菲菲。

柏部選句

晉潘岳詩:不見澗邊柏,歲寒守一度。
唐王維詩:柏葉初齊養(yǎng)麝香。
杜甫詩:雖當(dāng)霰雪嚴(yán),未覺栝柏枯。〈又〉翠柏苦猶食。〈又〉錦官城外柏森森。
張籍詩:弱柏倒垂如線蔓,檐頭不見有枝柯。
李賀詩:幽幽太華側(cè),老柏如建纛。〈又〉小柏儼重扇。皮日休詩:荒徑掃稀堆柏子。
薛能詩:春氣柏林香。
宋夏竦詩:托植久依山杏密,附枝俄接帝梧榮。晏殊詩:紫結(jié)茱萸實(shí),濃薰菡萏香。石延年詩:蛇露根穿嶺,龍眠影在潭。
梅堯臣詩:棐柏移皆活,風(fēng)霜不變青。
歐陽修詩:凜凜節(jié)奇霜干柏。
司馬光詩:翠色添崖柏。
劉敞詩:南墻雙柏天生直,材雖未老心千尺。
王令詩:不惜以材同失地,好留更老共支天。〈又〉強(qiáng)枝拗回信有力,高干復(fù)俯交虬拳。
蘇軾詩:蒼龍轉(zhuǎn)玉骨,黑虎抱金柅。〈又〉瘦皮纏鶴骨,高頂轉(zhuǎn)龍腰。〈又〉道人手植幾生前,鶴骨龍姿尚宛然。〈又〉拿龍濯霧屈虬枝。
蘇轍詩:孤直自新甫,何年移禁庭。
周弼詩:更添蒼柏兩三輩,相伴高枝作雨聲。
陸游詩:龍吟風(fēng)雨夕,山立雪霜晨。
吳儆詩:庭柏?zé)o心不受誇。
金王元粹詩:風(fēng)吹高柏影在衣,忽驚滿座蛟龍入。元好問詩:細(xì)柏含古春。
元許有壬詩:翠柏瀉秋聲。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