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草木典第二百八十八卷目錄 牡丹部匯考二 王世懋花疏〈牡丹〉 薛鳳翔牡丹八書〈全〉 薛鳳翔亳州牡丹表〈全〉 薛鳳翔亳州牡丹史〈全〉 高濂遵生八箋〈牡丹花譜 古亳牡丹花品目〉 王象晉群芳譜〈牡丹 秋牡丹〉 本草綱目〈牡丹〉 草木典第二百八十八卷牡丹部匯考二王世懋《花疏》牡丹牡丹本出中州。江陰人能以芍藥根接之。今遂繁滋,百種幻出。余澹圃中絕盛,遂冠一州。其中如綠蝴蝶,大紅獅頭,舞青猊,尺素最難得。開南都牡丹,讓江陰。獨(dú)西瓜瓤為絕品,余亦致之矣。后當(dāng)于中州購(gòu)得黃樓子,一生便無馀憾。人言牡丹性瘦,不喜糞。又言夏時(shí)宜頻澆水,亦殊不然。余圃中,亦用糞,乃佳。又中州土燥,故宜澆水。吾地濕,安可頻澆。大都此物,宜于沙土耳。南都人言:分牡丹種時(shí),須直其根,屈之則死。深其坑,以竹虛插,培土后,拔去之,此種法宜知。薛鳳翔《牡丹八書》種一 種以下子言,故重在收子。喜嫩不喜老,七月望后,八月初旬,以色黃為時(shí),黑則老矣,大都以熟至九分,即當(dāng)剪摘,勿令日曬。常置風(fēng)中,使其乾燥。中秋己前,即當(dāng)下矣。地宜向陽(yáng),揉土宜細(xì),熟界為畦畛。取子密布上,以一指厚土覆之。旋即痛澆,使?jié)M甲之仁,咸浸滋潤(rùn)后。此無雨,必五日、六日一加澆灌。務(wù)令畦中常濕,久雨則又宜疏通之,若極寒,極熱,亦當(dāng)遮護(hù)苗。既生矣,則又俟時(shí)。三年之后,八月之中,便可移根。使如其法,再二年,馀必見異種矣。然子嫩者,一年即芽。微老者,二年極老者,三年始芽。子欲嫩者,取其色能變也。種陽(yáng)地者,取其色能鮮麗也。 栽二 牡丹雖有愛陰愛陽(yáng)不同,大都自亳以南,喜陰,不畏霜雪。北地寒,氣勁烈陰,則多為所傷,以故不可一例言也。又栽花不宜乾燥,亦最惡污下。江北風(fēng)高土硬,平地可栽。江南卑濕,須筑臺(tái),高三尺許,亦不可太高,高則地氣不接。栽法之要,量其根之長(zhǎng)短,準(zhǔn)鑿坑之深淺、寬窄??又行钠鹨粓A堆,以花根置堆上,令諸細(xì)根舒展,四垂,覆以軟肥凈土,勿參磚石、糞穢之物。筑土宜實(shí),不宜虛。立秋至秋分栽者,不可用大水澆灌,止以濕土杵實(shí)??智镉赀B綿,水多根朽。重陽(yáng)以后栽者,須以大水散土,滲實(shí)之。布置每去二尺一本,庶根不交互,花自繁茂。 分三 凡花叢大者,始可分第。宜察其根之文理,以利鑿微引,至裲襠之會(huì),乘其間而拆之。每本細(xì)根,亦須存五六莖。或一株分為二,繁者分為三。最要根干相稱,依法栽培,以需其茂者也。但分后花自薄弱,而顏色盡失。其故蓋泄氣使然耳,不特根分。而花弱、色減,即以全根原本移過,別土亦必三年,而元?dú)馐紡?fù)?;ㄖS趺正色始見,況遠(yuǎn)攜者乎。今覓花者,不知其故。動(dòng)疑偽投鮮,不誣矣。花移近處秋分前后,無論已?;蚨倮锿?,須秋分后方可。不然有氣蒸根,腐之虞。千里外,又須以土相和成淖,以蘸花根,謂之漿花。花藉滋養(yǎng),稍久可耐。又以席草之類包裹,不使透風(fēng),自無妨生意。一人可負(fù)數(shù)十本,多則恐致?lián)p折?;蚪瑲夂丶涌凤跞牍校矫?。 接四 《風(fēng)土記》書接法不詳,亦不甚中肯綮。凡接花,須于秋分之后,擇其牡丹壯而嫩者,為母。如一叢數(shù)枝,須割去弱者,取強(qiáng)盛者,存二三枝,皆入土二寸許,以細(xì)鋸截之,用刀劈開,以上品花釵,兩面削成鑿子形,插入母腹。預(yù)看母之大小,釵亦如之。至于母口正者,釵固削正。母口斜者,曲者,釵亦隨其斜曲。務(wù)要大小相宜,斜正相當(dāng)。倘有本大而釵小者,以釵就本之一邊,必使兩皮湊合,以麻松松纏之,其氣庶幾互相流通。蓋因脈理在皮里,骨外之故。后用土封好,每封覆以二瓦,以避雨水。俟月馀,啟瓦撥土,視母本發(fā),有新芽,即割去之,仍密封如舊。明年二月初,旬又啟撥,看視如前法。蓋一本之氣不宣泄于芽糵,始凝注于接枝。本年花開,倍勝原本矣。若不以舊法接修,漫然為之,必?zé)o生理。凡接須在秋分之后,早則恐天暖,而胎爛也。養(yǎng)花之家,先須以老本分移,單栽,候發(fā)嫩枝,為接花母本也。隆慶以來,尚以芍藥為本。萬歷庚子以后,始知,以常品牡丹接奇花,更易活也,故繁衍無既。 澆五 初栽澆足。以后半月一澆,旱則旬日一澆,水不喜多,亦厭其少。多則根爛,少則枯乾。久栽之后,如冬不凍,兩旬一澆,不澆亦無害。正月二月,宜數(shù)日一澆。三月花有蓓蕾,或日未出,或下舂時(shí)汲新水,一二日一澆。夏則亦然。惟秋時(shí)不宜澆,澆則芽旺秋發(fā)。明年難為花矣。吾鄉(xiāng)顏氏,于花盛開時(shí),花下以土封池,滿池注水花可多延數(shù)日。澆用塘中,久積水,尤佳于新水。以其水暖而壯故也。澆水須如種菜法,成溝畦以水灌之,最省人力。不然力不敷,而花涸。兩月以后,澆如不足,花單而色減也。 養(yǎng)六 新栽芽花,遇冬月,或以豆葉柳葉圍其根,嫩枝不寒,庶無損傷。《洛陽(yáng)花記》云:以棘數(shù)枝,置花叢,小棘氣暖,可以避霜。亦一法也。久栽伏土根干,蒼老者不必爾。牡丹好叢生,久自繁穴。當(dāng)擇其枯老者,去之嫩者,止留二三枝。一枝止留一芽,二芽亦喜。削盡傍枝,獨(dú)本成樹。正月下旬,根下有抽白芽者,即令削去,花必巨麗。謂之打剝根。下宿草,亦時(shí)蕓之,勿令蕪茂,分奪地力。花將開前五六日,須用布幔席薄遮蓋,不但增色,自是延久,若一經(jīng)日曬,神彩頓失。秋后樹上,枯葉不可打落。葉落則有秋發(fā)之患?;蜃月涮?,看胎將有發(fā)動(dòng),須預(yù)以薄絹,將胎縛嚴(yán),始免其病。不然,則明春花損矣。 醫(yī)七 花或自遠(yuǎn)路攜歸,或初分老本。視其根黑,必是朽爛。即以大盆盛水,刷洗極凈,必至白骨,然后已。仍以酒潤(rùn)之,本潤(rùn)易活。諺曰:牡丹洗腳,正謂此也。間有土蠶,能食花根,螻蛄能齧根皮。大概白花,根甘多蟲。白舞青猊,與大黃更甚。凡花葉漸黃,或開花漸小,即知為蠹所損。舊方以白蘞、砒霜、芫花為末,撒其根下,近只以生柏油,入土寸許,蟲即死。糞壤太過,亦有蟲病,或病,即連根掘出,有黑爛粗皮,如前洗凈,另易佳土。過一年,方盛。此醫(yī)花之要。 忌八 栽花忌本老。老則開花極小,惟宜尺許嫩枝新筍。忌久雨溽暑蒸熏,根漸朽壞。忌生糞咸水灌溉。糞生則黃水咸,則敗。忌鹽灰土地,花不能活。忌生糞爛草之所,多能生蟲。忌植樹下,樹根穿花不旺。忌春時(shí)連土動(dòng)移,即活花,必薄弱。忌花開折長(zhǎng),恐損明歲花眼。《牡丹記》云:烏賊魚骨,入花樹膚,輒死。此皆花忌也。 薛鳳翔《亳州牡丹表》花之品 昔班孟堅(jiān)作人表,次等有九鐘嶸。評(píng)詩(shī)列品,惟四則。物之鉅細(xì)精粗,必有分矣。況于神花,變幻百怪,總歸巨麗。藉使欣賞失倫,則何以答造化,謝花神乎。夫其意遠(yuǎn)態(tài)前,艷生相外。靈襟灑落,神光陸離。如佇如翔,欲驚欲狎譬巫娥出峽,宓女凌波。故曰神品。至于玉潤(rùn)珠明,光華韶佚,壞姿艷質(zhì),悸魄銷魂。意者漢室之麗娟,吳宮之鄭旦矣。故曰名品。亦有詭蹤幻跡,異派殊宗。騁色流暉,不恒一態(tài)。豈龍漦乎。抑狐尾也。故曰靈品。若夫品外標(biāo)妍,局中競(jìng)秀。盈盈吳氏之絳仙,裊裊霍家之小玉。故曰逸品。又有絳唇玉貌,膩肉豐肌,望靈蕓于瓊樓,閱麗華于藻井。都自撩人,總堪絕代。故曰能品。抑或媚色,娟如粉香,沃若徐娘。老去畢竟,風(fēng)流潘妃到來,猶然羞澀。大雅不作,馀馨尚存。故曰具品,作花品表。 神品 天香一品 嬌容三變 無上紅 赤朱衣 奪錦 大黃 小黃 金玉交輝 黃絨鋪錦銀紅嬌 繡衣紅 軟瓣銀紅碧紗籠 新紅嬌艷 宮錦 花紅繡毬 銀紅繡毬 花紅萃盤天機(jī)圓錦 銀紅犯 方家飛燕妝飛燕紅妝 海棠紅 新銀紅毬方家銀紅 碎瓣無瑕玉 青心無瑕玉梅州紅 綠花 萬疊雪峰無名三種 縷金衣 五陵春 花紅獨(dú)勝 花紅無敵 閨艷 金屋嬌 嬌白無雙 云素 獨(dú)粹 名品 勝嬌容 醉玉環(huán) 新紅繡毬新紅奇觀 柘榴紅 榴花紅 花紅疊翠 秋水妝 老銀紅毬楊妃深醉 花紅神品 海棠魂 花紅平頭 花紅舞青猊 銀紅舞青猊花紅魁 萬花魁 西萬花魁絳紗籠 杜鵑紅 楊妃繡毬歹劉黃 大素 小素 素白樓子 玉帶白 玉玲瓏 碧玉樓 玉簪白 鸚鵡白 賽羊絨 白鶴頂 玉板白 綠珠墮玉樓 佛頭青 鳳尾花紅太真晚妝 忍濟(jì)紅 芹葉無瑕玉平實(shí)紅 銀紅錦繡 魏紅 褰幕嬌紅 梅紅剪絨 花紅纓絡(luò)念奴嬌 漢宮春 墨葵 油紅 墨剪絨 墨繡毬 中秋月 琉瓶灌朱 藕絲平頭萬卷書 桃紅萬卷書 喬家西瓜穰桃紅西瓜穰 進(jìn)宮袍 嬌紅樓臺(tái)倚新妝 界破玉 花膏紅 堯英妝 張家飛燕妝 銀紅艷妝白屋公卿 賽王魁 碧天一色黃白繡毬 艷陽(yáng)嬌 奇色映目奇色獨(dú)占魁 銀紅妙品 連城玉 玉潤(rùn)白 瑤臺(tái)玉露 冰清白 藕絲霓裳 珊瑚鳳頭 銀紅絕唱三春魁 靈品 合歡嬌 轉(zhuǎn)枝 妖血 靧面嬌 逸品 瓜穰黃 非霞 洛妃 肉西施 醉西施 勝西施 番西施 觀音現(xiàn) 白舞青猊玉蘊(yùn)紅 玉芙蓉 繡芙蓉 添色喜容 玉樓春雪 金精雪浪銀紅魁 張家飛燕妝 玉美人 輕羅紅 滿地嬌 無瑕玉 綠邊白 白蓮花 銀紅上乘采霞綃 胭脂界粉 能品 珊瑚樓 茜月紅 大火珠 桃紅鳳頭 太真冠 馬家飛燕妝倚欄嬌 喬紅 大嬌紅 嬌紅 五云樓 玉樓觀音現(xiàn)醉猩猩 玉兔天香 潔玉 睡鶴仙 觀音面 桃紅舞青猊醉仙桃 素鸞嬌 脫紫留朱花紅寶樓臺(tái) 玉樓春 大葉桃紅皺葉桃紅 妒嬌紅 羊脂玉 玉繡毬 沈家白 平頭白 遲來白 醉?xiàng)铄 →Q翎紅 一百五 胭粉樓 桃紅線 紅線 藕絲繡毬 波斯頭 大添色喜容 具品 王家紅 狀元紅 金花狀元灑金桃紅 腰金紫 淡藕絲 紫舞青猊 大紅舞青猊 粉舞青猊茄花舞青猊 藕絲舞青猊 藕絲樓子火齊紅 壽春紅 蓮蕊紅 海天霞 羊血紅 四面鏡 石家紅 桃紅樓子 老僧帽 陳州紅 胭脂紅 平頭紅 金線紅 大紅繡毬 大紅寶樓臺(tái)彩霞紅 七寶冠 朱砂紅 細(xì)葉壽安紅 粗葉壽安紅 回回粉西施細(xì)瓣紅 西天香 殿春芳 殿春魁 慶天香 水晶毬 玉天仙 粉紅樓子 勝天香 醉春容 粉繡毬 粉重樓 膩粉紅 勝緋桃 瑞香紫 紫姑仙 徐家紫 紫重樓 茄花紫 煙籠紫 即墨紫 葉底紫 茄色紫 茄皮紫 紫纓絡(luò) 丁香紫 平頭紫 紫繡毬 玉重樓 白剪絨 白纓絡(luò) 玉繡毬 玉盤盂 青心白 伏家白 鳳尾白 出嘴白 玉碗白 汴城白蓮香白 茄色樓 藕色獅子頭 花之年 丘道源《牡丹榮辱志》云:施之以天時(shí),順之以地利,節(jié)之以人事。其栽其接,無竭無滅。其生其成,不縮不盈。余故表其年,使知衰殘之期。時(shí)至事起,而為之接。命焉。牡丹子生者,二年曰幼,四年曰弱,六年曰壯,八年曰強(qiáng)。秋接者,立春曰弱,谷雨曰壯,三年曰強(qiáng),生與接俱不能無分。分一年,曰弱。二年曰壯。三年曰強(qiáng)。八年曰艾。十二年曰耆。十五年曰老。耆則就衰老,則日敗。再接再分,就衰,日敗者,復(fù)返本而還元。立春曰弱,一年曰壯矣。此駐顏之道。年表最為吃緊,栽接生成,按候而至,天時(shí)地利人事之紀(jì)也。 子 一年 二年幼 三年 四年弱 五年 六年壯 七年 八年強(qiáng) 接 秋分 立春弱 谷雨壯 一年 二年 三年強(qiáng) 分 一年弱 二年壯 三年強(qiáng)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艾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耆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老 薛鳳翔《亳州牡丹史》牡丹 天香一品,圓胎能成。樹宜陰,其花平頭,大葉,色如猩血。出賈立家子生。故一名賈立紅。 萬花一品,色若榴實(shí),花房緊密。插架層起,而色麗明媚,有如丹飾浮圖。 嬌容三變,初綻紫色。及開,桃紅。經(jīng)日漸至梅紅。至落,乃更深紅。諸花色久漸褪,惟此愈進(jìn),故曰三變。陰處陽(yáng)處開者,各不相類。其色之變,亦不止于三也。《歐記》中有添色紅,疑即其種。《袁石公記》為芙蓉三變,其本原出方氏。 赤朱衣,舊名奪翠,得自許州?;ǚ亏[次而起,緊實(shí)小巧,體態(tài)婉孌,顏如渥赭。凡花于一葉,間色有深淺,惟此花內(nèi)外,一如流丹。近復(fù)得奪錦一種,大瓣深紅,浮光凝潤(rùn),尤過于奪翠。 覺紅,此花乃蜀僧居亳所種。以僧名覺人,遂呼為覺紅。又謂佛土。所產(chǎn)而紅色,無出其右者。一名無上紅。其胎紅,尖花,放平頭,大葉,房亦簇滿,約有數(shù)層。而艷過一品,稍恨其單葉,時(shí)多。 大黃綠胎,最宜向陰養(yǎng)之。愈久愈妙,其花大瓣,易開。初開微黃,垂殘愈黃。簪瓶中,經(jīng)宿,則色可等秋葵花。小黃綠,胎花之膚理。輕皺弱于淵綃,四周有托瓣。瓜瓤黃質(zhì),過大黃。殊柔膩靡曼。但一房不過四五層。而近萼處,微帶紫色,故少遜耳。 金玉交輝,綠胎長(zhǎng)干,其花大瓣,黃蕊,若貫珠。皆出房外,層葉最多。至殘時(shí),開放尚有馀。力勝于鋪錦,此曹州所出,為第一品。 八艷妝蓋,八種花也。亳中僅得云秀妝、洛妃妝、堯英妝三種。云秀為最。更有綠花一種,色如豆綠,大葉,千層起樓。出自鄧氏,真為異品。 萬疊雪峰,千葉,白花。 黃絨鋪錦,此花細(xì),葉卷如絨縷。下有四五葉,差闊連綴承。之上有黃須,布滿若種金粟。 銀紅嬌,其花大瓣,豐姿綽約,如絳雪繞枝。 繡衣紅肉,紅胎花,開平頭,大葉,亦梅紅色?;ò晗嘤常瑴喨挥悬S氣。如琥珀光,明徹可鑒。以夏侍御所出,名繡衣云。 軟瓣銀紅,干長(zhǎng)胎圓,花瓣若蟬翼。輕薄無礙,其色等,繡衣紅而上之。 碧紗籠,出張氏。向陽(yáng)易開,頭甚豐盈。其色淺紅,如秋云羅帕,實(shí)丹砂。其中望之,隱隱綠趺遮護(hù),更如翠幕,故又名疊翠。 新紅嬌艷,花乃梅紅之深重者。艷質(zhì)嬌麗,如朝霞藏日;光彩陸離,又若新染未乾。故名新紅,極勝。始成千葉,尤出一品上。緣歲多單葉,乃其病也。方氏一種新紅繡毬,趙氏一種新紅奇觀,皆麗色動(dòng)人,然所傳多贗,蓋以天香一品亂之。 宮錦,此品碎瓣,梅紅色。開時(shí),必俟花房滿實(shí),方為大放。然后漸成纈暈。 花紅繡毬,紅胎圓小?;ㄩ_房緊葉繁。周有托瓣,易開且早綢繆。布濩,如疊碎霞。命名繡毬者,以其形圓聚也。 銀紅繡毬,花微小,而色輕。 楊妃繡毬,妒嬌紅色,俱類花紅繡毬,而體勢(shì)不同?;t萃盤,紅胎,枝上綠,葉窄小,條頗短,房外有托瓣,深桃紅色,綠趺重萼。 天機(jī)圓錦,青胎,開花小而圓。滿朱房嵌枝,絢如剪綵,銀紅。犯有二種,一紅艷過天香,一品,開花最難。一色視一品稍淺,易開,俱長(zhǎng)條大葉,圓胎。其花緊滿,開期最后。 飛燕妝有三種,一出方氏,長(zhǎng)枝長(zhǎng)葉,此花黃紅。一出馬氏者,雖深紅,起樓遠(yuǎn)不及方。一出張氏者,乃白花,類象牙色,差勝于馬。 飛燕紅妝,一名花紅楊妃。細(xì)瓣修長(zhǎng),得自曹縣方家。海棠紅,喜陽(yáng),易開。綠葉細(xì)長(zhǎng)。常多秋發(fā)諸花,皆以紅極稱佳。獨(dú)此品通體金黃,兼有紅彩。人謂似鐵梗海棠。而活色香艷,皆過之。盛時(shí)則房中四五葉,參差突出,其胎本紅,在陰處則綠。春來亦復(fù)紅也。大都花胎多,四時(shí)變易耳。 海棠魂,謂得其神也。亦石氏自許州移至。 新銀紅毬,方家銀紅,二種色態(tài)頗類。第樹頭綠,葉稍別。其色光彩,動(dòng)搖。 碎瓣無瑕玉,綠胎。枝上葉圓,宜陽(yáng)。乃白花中之最上乘。又一種如芹葉者,不及此。 青心無瑕玉,豐偉悅?cè)?。又一種葉干類大黃者,亦名無瑕玉。 梅州紅,性喜陰,圓葉圓胎,花瓣長(zhǎng)短有序,疏密合宜。色近海棠紅。但近萼處稍紫,出曹縣。王氏別號(hào)梅州云。 勝嬌容,深紅色,最耐殘。如一莖有兩胎者,必剪其一。即不剪,亦獨(dú)一胎。能花,花大可五六圍。高可六七寸醉玉環(huán),方顯仁所種。乃醉?xiàng)铄踊?,花房倒綴,故以醉志之胎。體圓綠,其花下乘。五六大葉,闊三寸許,圍擁周匝,如盆盂盛花狀。質(zhì)本白,而閒以藕色,輕紅輕藍(lán)相錯(cuò)成繡,其母醉?xiàng)铄?,作深藕色?br>妒榴紅,胎圓如豆,樹葉如菊。最易成樹,早開應(yīng)時(shí)第,不耐炎日,久之色褪。 榴花,紅色,近榴花。 花紅疊萃,尖胎,花身魁岸,其下大葉五六層,腰閒襞積,細(xì)瓣鬈曲。碎聚頂上,復(fù)出一層大葉,花在綠樹之顛。 秋水妝,肉紅圓胎。枝葉秀長(zhǎng),其花平頭,易開花。葉叢萃質(zhì),本白而內(nèi)含淺。紺外則隱隱叢紅綠之氣。夏侍御初得之方氏,謂其爽氣侵人,如秋水浴洛神。遂命今名。 老銀紅毬,花本深紅,亦有水紅,時(shí)而邊如施粉。中如布朱,其胎青紅。 楊妃深醉,胎長(zhǎng)?;ㄙ|(zhì)酷似勝嬌容,名深醉者,謂其色深也。 花紅神品,花葉之末,色微微入紅,漸紅,漸黃,蓋得自太康。 花紅平頭,綠胎,其花平頭,闊葉,色如火。群花中紅而照耀者,獨(dú)此為冠。世傳為曹縣石榴紅。韓氏重貲得之,邇來幾絕。王氏田閒藏一本,購(gòu)歸涼暑園。但頂少渙散,中露檀心。又一種,千瓣者,南里園有之,凡花稱平頭,謂其齊如截也。 花紅舞青猊,宜陰。老銀紅毬子,花色亦似之開時(shí)。結(jié)繡,從花中抽五六青葉,如翠羽雙翹。 花紅魁,出張氏。 萬花魁,出李氏。 西萬花魁,巨麗尤甚。方氏別有銀紅魁。 絳紗籠,胎小,花瓣有紫色。一線分其中,質(zhì)紅如燭。杜鵑紅,短莖,綠胎。樹葉尖厚,花作深梅紅色,細(xì)葉稠疊緊實(shí),如赤玉碎雕而成。 大素、小素,易開宜陰。小素一名劉六白,二花平頭,房小,初開結(jié)繡一叢,常發(fā)數(shù)頭,如素白樓子。玉帶白皎潔,更出其上。 玉玲瓏 碧玉樓,如瓊樓玉宇。 玉簪白,謂白如玉簪花。 鸚鵡白,謂類鸚鵡頂上毛。 賽羊絨,謂細(xì)瓣環(huán)曲如絨。 白鶴頂,色甚白,而鶴頂殷紅,取名不類,可怪。 沈家白 綠珠墮玉樓,長(zhǎng)胎,花色皚然,葉半有綠點(diǎn),如珠。其色類佛頭青,而體異也。 界破玉,此花如白練?;ò曛须⒁划?,如桃紅絲繅,宛如約素,片片皆同。舊品中有桃紅線者,乃淺紅花,又非此種。夏侍御新出一種,類界破玉,謂之紅線。線外微似雜色組。 花膏紅,梗胎俱紅。其花大葉,若胭脂點(diǎn)成。光瑩如鏡,但微恨其花房多散漫耳。 鳳尾花紅,尖胎平頭,內(nèi)外葉有數(shù)層,名鳳尾者,以葉似耳。 縐葉桃紅,花瓣尖細(xì),層層密聚,如簇絳綃第。色澤少暗。嘉隆間最重之。一時(shí)并出者,更有大葉桃花,其花稍不及縐葉。 太真晚妝,此花千層,小葉,花房實(shí)滿,葉葉相從,次第漸高。其色微紅而鮮潔,如太真淚,結(jié)紅冰。因其晚開,故名。曹縣一種,名忍濟(jì)紅,色相近。忍濟(jì)者,王氏齋名。平實(shí)紅,此花大瓣,桃紅?;鎻竭^一尺,花之大,無過于此,亦得自曹州。 銀紅錦繡,宜陰?;ㄐ伍_法,俱似三變。其色微紅,淺深得宜,宛然若繡。 煙粉樓,色同魏紅,而易開。張氏子種花也。 褰幕嬌紅,即縮項(xiàng)嬌紅,長(zhǎng)胎,柳綠長(zhǎng)葉。因其莖短,花在葉底,其色梅紅,起樓如千葉桃,別有縮項(xiàng)一種,葉單。 花紅剪絨,花瓣纖細(xì),叢聚緊滿,類文縠剪,成大都。與花紅纓絡(luò)同致。 花紅纓絡(luò),長(zhǎng)枝大葉,其花易開,疊瓣秾密,外衛(wèi)以五六大片。 念奴嬌,有二種,俱綠胎,能成樹。出張氏者,深銀紅色,大而姣好。出韓氏者,色桃紅,大次之。 漢宮春,紅胎硬莖,必獨(dú)本成樹,方歲歲有花?;ㄈ~直竦而立,其色深紅,出張氏。 墨葵,大瓣,平頭。 油紅高聳,起樓與墨葵,俱明如點(diǎn)漆,黑擬松煙,最為異色。 墨剪絨,碎瓣柔軟。 墨繡毬,圓滿緊聚。 中秋月,綠胎尖小,花房嵯峨,瑩白無瑕。 琉瓶灌,朱樹,葉微圓。朱房攢密,類隔琉璃。而盛丹漿,微嫌葉單。根紫遇千葉時(shí),亦自妙品。 藕絲平頭,花葉微闊,繁可數(shù)層,又藕絲繡毬,好叢生易開而花小。又藕絲樓子,花大而房垂,三種惟平頭為上繡毬,次之樓子,不逮遠(yuǎn)甚。 桃花萬卷書,細(xì)瓣如砌,枝不禁花,垂垂向下。 喬家西瓜瓤,尖胎,枝葉青長(zhǎng),宜陽(yáng)出自曹縣,花如瓜中紅肉色,類軟瓣銀紅。 進(jìn)宮袍,綠胎,易開。謂色如宮中所賜茜袍也。其體質(zhì),當(dāng)以輕絨赤綃目之。 嬌紅樓臺(tái),胎莖似王家紅,體似花紅繡毬,色似宮袍紅,而神彩充足。銀紅樓臺(tái),色有深淺,花實(shí)與之表里。倚新妝,綠胎,修干。花面盈尺,大類緋桃色。出自曹縣。合歡嬌,深桃紅色。一胎二花,托蒂偶并,微有大小。轉(zhuǎn)枝,一莖二花,紅白對(duì)開。記其方向,明歲紅白互異。其處二花,出鄢陵劉水山太守家亳中,亦僅有矣鄢陵尚有,萬卉含羞。 靧面嬌,南園鶴翎紅,枝上忽開一花,二色,紅白中分。紅如脂膏,白如膩粉。時(shí)郡大夫嚴(yán)公造賞,呼為太極圖。余因六朝有取紅花,取白雪,與兒靧面,作光潔之詞,乃易其名。 觀音現(xiàn),白花,中微露銀紅。舊有觀音,面好叢生,色深花差,大第平頂,而散為其疵耳。 非霞,胎長(zhǎng),花房高峙層層漸起。葉在柯端,花棲葉下,色淺紅。 醉西施,紅胎,青葉圓大,成樹易開花,作粉紅。 勝西施,花大盈尺,色粉白,暈紅。又一種香西施,色亦相類,花中香氣郁烈。 繡芙蓉,與玉芙蓉相類,出仝氏。 添色喜容,綠胎,柳綠葉,宜陽(yáng)。易開花,微小有托,瓣房以內(nèi)色深,外微暈。又一種青葉者,名大添色,喜容花瓣參差,色亦不逮。 玉樓春雪,花大如斗,又一種玉樓春老色類鶴翎紅胭脂界粉,粉葉朱絲,文理交錯(cuò)。 金精雪浪,白花,黃萼,互相照映?;ò晡㈤煻裼玻锷宰?。常以此亂黃絨,鋪錦。 玉美人,大葉,色白如勻粉。 白蓮花,出自許州。其中黃心如線,寸許,儼如蓮蕊。珊瑚樓,莖短,胎長(zhǎng),宜陽(yáng)。色如珊瑚。 茜膏紅即如膏紅,胎紅,尖長(zhǎng)。此品亦梅紅色,盛則花葉互峙,弱則平頭。 大火珠,綠胎色深紅。內(nèi)外掩映,若燃光焰瑩流?;瘕R紅,其花邊白,內(nèi)赤。 太真冠,長(zhǎng)胎,開早花。瓣勁健,外白內(nèi)紅。 倚欄嬌,肉紅胎,淺桃紅色,花頭長(zhǎng)大。又一種滿池嬌,千瓣成樹,色澤過之。 大紅嬌,向陽(yáng),易開。色如銀紅嬌,第葉單。又一種嬌紅,色如魏紅,花微小而難接。 五云樓,花圓,聚如毬。稍長(zhǎng),開則結(jié)繡,頂有五旋葉,邊有黃綠相閒。 玉樓觀音現(xiàn),花白,難開。開時(shí)如水月樓臺(tái),迥出塵外,花與中秋月小異。 喬紅,有二種,皆紅胎,色深重,近木紅,俱出沈氏。潔白,出朱氏。舊有紫玉者,花最大。白瓣中紛布紅絲,盤錯(cuò)如繡。 睡鶴仙,色淡紅,宜陰。其大如倚新妝,花心出二葉。脫紫留朱,先紫而后深紅,又花紅,寶樓臺(tái)者亦然。醉猩猩,沈氏首出之。花易開,色深紅,中微帶檀紫,亞于花紅平頭,緊密處卻勝。 灑金桃紅,黃須滿房,皆布葉顛。點(diǎn)點(diǎn)有度,羅如星斗。桃紅樓子,小葉大紅皆起樓。 老僧帽,一花五葉,兩葉相參而立,傍兩葉佐之,一葉繞其后,最下者如陳州紅。 胭脂紅 大紅寶樓臺(tái) 殿春魁平頭勝天香 粉繡毬 粉重樓 勝緋桃 茄皮紫 膩粉紅有托瓣紫纓絡(luò) 白纓絡(luò) 出嘴白 汴城白 茄色樓 藕色獅子頭縷金衣,產(chǎn)自許州。房高莖長(zhǎng),碎瓣綺錯(cuò)。其色紅極,無類可方。可為神品之冠。 花紅獨(dú)勝,魚鱗小瓣,層層相承。又一種花紅無敵,小葉聚集,重樓巍然,色亦相類。 五陵春,奇色映目,二花大葉,蘢蓯樓臺(tái)盤郁。 閨艷絨,瓣纖細(xì)。 金屋嬌,層分碎,葉斐疊,若樓。 艷陽(yáng)嬌,小瓣,梅紅。 嬌白無雙,楚素君白屋,公卿連城玉,皆千層大瓣。黃白繡毬,玉潤(rùn)白賽玉,魁冰清白,碧天一色,皆碎瓣起樓。 瑤臺(tái)玉露絨,葉緊聚。 雪素,葉繁蕊香。 王家大白,大過諸花。 藕絲霓裳,面徑八寸許。 三春魁,多葉,桃紅,房出樹表。 銀紅妙品,銀紅艷妝,銀紅絕唱,俱下。布數(shù)片大葉中間,細(xì)瑣堆積。又一種銀紅,上乘大瓣,簇滿其色,皆如其名。 采霞綃,千層,大葉。 珊瑚鳳頭,房開大瓣。 高濂《遵生八箋》牡丹花譜 種牡丹子法,六月時(shí),候看花上結(jié)子,微黑,將 ![]() 《牡丹所宜》:牡丹宜寒惡熱。宜燥惡濕。根窠喜得新土,則旺懼烈風(fēng)。炎日栽,宜寬廠向陽(yáng)之地,為牡丹所宜。《種植法》:栽宜八月社前,或秋分后三兩日。若天氣尚熱,遲遲亦可。將根下宿,土緩緩掘開,勿傷細(xì)根,以漸至近。每本用白斂細(xì)末一斤,一云硫黃腳末二兩,豬脂六七兩,拌土壅入根窠,填平,不可太高,亦不可筑實(shí)。腳踏填土完,以雨水或河水澆之,滿臺(tái)方止。次日,土低凹,又澆一次,填補(bǔ)細(xì)泥一層。若初種不可太密,恐花時(shí)風(fēng)鼓,互相抵觸,損花之榮。此為種花之法也。其種子落地,直至春,芽發(fā)葉長(zhǎng),是子活矣。六月須備箔遮,夜則受露。二年八月,移栽別地,則茂。此護(hù)子法也。 《分花法》:揀大墩茂盛花本,八九月時(shí),全墩掘起,視可分處剖開,兩邊俱要有根易活。用小麥一握,拌土栽之,花茂。此分花法也。 《接花法》:芍藥肥大,根如蘿卜者,擇好牡丹枝芽,取三四寸長(zhǎng),削尖匾,如鑿子形。將芍藥根上開口,插下,以肥泥筑緊,培過一二寸,即活。又以單瓣牡丹種活根上,去土二寸許,用礪刀斜去一半,擇千葉好花,嫩枝頭有三五眼者,一枝亦削去一半,兩合如一,用麻縛定,以泥水調(diào)涂。麻外,仍以瓦二塊合圍,填泥,待來春?;òl(fā),去瓦,以草席護(hù)之。茂即有花。此接花法也。《灌花法》:灌花須早,地涼,不損根枝。八九月五日一澆,積久雨水為妙。立冬后,三四日一澆糞水。十一月后,爬松根土,以宿糞濃澆一次、二次,馀澆河水。春分后,不可澆水,待谷雨前,又澆肥水一次,且澆不宜驟。六月暑中,不可澆水。旱則以河水黑,早澆之,不可濕了枝葉。北方土厚,不宜糞澆,亦不宜井水。此澆花法也。《培養(yǎng)法》:八九月時(shí),用好土根上,如前法培壅一次,比根高二寸,須隔二年一培谷。雨時(shí)設(shè)簿,遮蓋日色。雨水勿令傷花,則花久花落,即剪花枝嫩處一二寸,六月時(shí)亦須設(shè)簿,勿令曬損花芽。冬以草薦遮雪,此培養(yǎng)法也。 《治療法》:冬至前后,以鐘乳粉,和硫黃一二錢,掘開泥培之,則花至來春,大盛。種時(shí)以白斂拌土,欲絕蠐螬,土蠶食根。有蛀眼處,以硫黃末入孔,杉木削針,針之,蟲斃。若有空眼處,折斷捉蟲,亦一法耳。此為治療法也。 牡丹花忌北方土厚,忌灌肥糞、油籸、肥壅。忌觸麝香、桐油、漆氣。忌用熱手搓摩、搖動(dòng)。忌草長(zhǎng)藤纏,以?shī)Z土氣,傷花四傍。忌踏實(shí),使地氣不升。忌初開時(shí),即便采折,令花不茂。忌人以烏賊魚骨針,刺花根,則花弊凋落。此牡丹之所忌也。 古亳牡丹花品目黃類 御衣黃,千葉,色似黃葵。 淡鵝黃,初開,微黃色,如新鵝黃,后漸白,平頭。聞?dòng)刑纥S,未見。 大紅類 大紅舞青猊,千葉,樓子胎短花小,中出五青瓣,宜向陽(yáng)。 石榴紅,千葉榴子,胎類王家紅。 曹縣狀元紅,千葉樓子,宜成樹背陰。 金花狀元紅,大瓣,平頭微紫。每瓣上有黃須,故名。宜陽(yáng)。 王家大紅,千葉樓子,胎紅而長(zhǎng)尖,微曲,宜陽(yáng)。 大紅剪絨,千葉,平頭。其瓣如剪。 大紅繡毬,花類王家紅,葉微小。 大紅西瓜穰,千葉樓子。宜陰。 小葉,大紅,千葉,頭小,難開。 金絲大紅,平頭,不甚大。每瓣上有金絲毫。謂之金線紅。 朱砂紅,千葉樓子,宜陽(yáng)。 映日紅,千葉樓子,細(xì)瓣,宜陽(yáng)。錦袍紅,千葉平頭。 羊血紅,千葉平頭,易開。 九蕊珍珠紅,千葉,花中有九蕊。 石家紅,千葉平頭,不甚緊。 七寶冠,千葉樓子,難開。又名七寶旋心。 醉胭脂,千葉樓子,莖長(zhǎng)。每開,頭垂下,宜陽(yáng)。 桃紅類 魏紅,千葉。 大葉桃紅,千葉樓子。宜陰。 桃紅舞青猊,千葉樓子,中出五青瓣,河南名睡絲蟬。宜陽(yáng)。 壽安紅,平頭黃心,有粗細(xì)葉二種,粗者香。 壽春紅,千葉平頭,胎瘦小,宜陽(yáng)。 殿春芳,千葉樓子,開遲。 醉仙桃,千葉,花外白內(nèi)紅,難開宜陰。 美人紅,千葉樓子。 皺葉桃紅,千葉樓子,葉圓而皺,難開。宜陰。 梅紅,平頭,千葉,深桃紅。 蓮蕊紅,千葉樓子,瓣似蓮。 海天霞,千葉平頭,開大如盤,宜陽(yáng)。 桃紅西瓜穰,千葉樓子,胎紅而長(zhǎng)。宜陽(yáng)。 翠紅妝,千葉樓子,難開。宜陰。 陳州紅,千葉樓子。 桃紅西番頭,難開,宜陰。 桃紅線,千葉。 四面鏡,有旋瓣。 桃紅鳳頭,千葉,花高大。 嬌紅樓臺(tái),千葉,淺桃紅,宜陰。 花紅繡毬,千葉,細(xì)瓣開,圓如毬。 輕羅紅,千葉。 淺嬌紅,千葉樓子。 嬌紅,色如魏紅,不甚。千葉。 醉嬌紅,千葉,微紅。 出莖紅桃,千葉,大尺馀,其莖長(zhǎng)二尺許。 西子紅,千葉開,圓如毬,宜陰。 紫玉,千葉,白瓣中有紅絲紋,大尺許。 海云紅,千葉,色紅,如朝霞。 粉紅類 玉芙蓉,千葉樓子,成樹,則開宜陰。 素鸞嬌,千葉樓子,宜陰。 水紅毬,千葉叢生,宜陰。 赤玉盤,千葉平頭,外白內(nèi)紅,宜陰。 玉兔天香二種,一早開,頭微小。一晚開,頭極大。中出二瓣,如兔耳。 醉?xiàng)铄N,一千葉,種子宜陽(yáng)。一平頭,極大,不耐日色。 回回粉西施,細(xì)瓣樓子,外紅,內(nèi)粉紅。 粉西施,千葉,甚大,宜陰。 醉西施,千葉,開久露頂。 觀音面,千葉,開緊不甚大,叢生,宜陽(yáng)。 紛嬌娥,千葉,白色帶淺紅,即膩粉妝。 西天香,開早。初甚嬌,三四日則白矣。 彩霞紅,千葉平頭。 玉樓春,千葉,多雨盛開。 醉春容,色似玉芙蓉,開頭差小。 鶴翎紅,千葉。 一百五,千葉,過清明即開。又名滿園春。 合歡花,千葉,一莖兩朵,未見。 醉玉樓,千葉,色白起樓。 倒暈檀心,千葉,外深紅,近萼反淺白。肉西施,千葉樓子。 三學(xué)士,千葉三色。 紫類 紫舞青猊,千葉,中出玉青瓣。 腰金紫,千葉,有黃須一圍。 黃底紫,千葉,莖短,葉覆其花。 即墨紫,千葉樓子,色類黑葵。 丁香紫,千葉樓子。 瑞香紫,千葉,大瓣。 平頭紫,千葉,大徑尺。 徐家紫,千葉花大。 茄花紫,千葉樓子,又名藕絲合。 紫姑仙,千葉樓子,大瓣。 紫繡毬,千葉,花圓。 紫羅袍,千葉,又名茄色樓。 紫重樓,千葉,難開。 紫云芳,千葉。又名多叢樓。 駝褐裘,千葉。 煙籠紫,千葉,淺淡交映。 淡藕絲,千葉樓子,淡紫色,宜陰。 白類 白舞青猊,千葉樓子,中出五青瓣。 萬卷書,千葉,花瓣皆卷筒。又名波斯頭,又名玉玲瓏。一種千葉桃紅,亦同名。 玉重樓,千葉樓子,宜陰。 無瑕玉,千葉。 水晶毬,千葉,粉白。 緣邊白,千葉,瓣有綠色。 羊脂玉,千葉,樓子大瓣。 慶天香,千葉,粉白。 白剪絨,千葉,平頭。瓣上如鋸齒,又名白纓絡(luò),難開。玉天仙,千葉,粉白。 玉繡毬,千葉。 玉盤盂,千葉,平頭,大瓣。 青心白,千葉,心青。 蓮香白,千葉,平頭,瓣如蓮花,香亦如之。 伏家白,千葉。 鳳尾白,千葉。 平頭白,千葉,盛者大尺許,難開。宜陰。 佛頭青,千葉樓子,大瓣,群花謝后,始開。瓣有綠色,汴名綠蝴蝶,西名鴨蛋青。 金絲白,千葉,白色。 遲來白,千葉。 王象晉《群芳譜》牡丹 牡丹,一名鹿韭,一名鼠姑,一名百兩金,一名木芍藥。秦漢以前,無考。自謝康樂始言: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而劉賓客《嘉話錄》謂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則此花之從來舊矣。唐開元中,天下太平。牡丹始盛于長(zhǎng)安。逮宋,惟洛陽(yáng)之花,為天下冠。一時(shí)名人高士,如邵康節(jié)、范堯夫、司馬君實(shí)、歐陽(yáng)永叔諸公,尤加崇尚,往往見之,詠歌。洛陽(yáng)之俗,大都好花。閱《洛陽(yáng)風(fēng)土記》可考鏡也。天彭號(hào)小西京,以其好花,有京洛之遺風(fēng)焉。大抵洛陽(yáng)之花,以姚魏為冠。姚黃未出,牛黃第一。牛黃未出,魏花第一。魏花未出,左花第一。左花之前,惟有蘇家紅、賀家紅、林家紅之類?;ń詥稳~,惟洛陽(yáng)者千葉。故名曰:洛陽(yáng)花。自洛陽(yáng)花盛,而諸花詘矣。嗣是歲益培接,競(jìng)出新奇。固不特前所稱諸品已也。性宜寒畏熱,喜燥惡濕,得新土則根旺,栽向陽(yáng)則性舒。陰晴相半,謂之養(yǎng)花。天栽接剔治,謂之弄花。最忌烈風(fēng)炎日,若陰晴燥濕,得中栽接,種植有法,花可開至七百,葉面可徑尺。善種花者,須擇種之佳者。種之若事事合法,時(shí)時(shí)著意。則花必盛茂,間變異品,此則以人力奪天工者也。 姚黃花,千葉。出民姚氏家,一歲不過數(shù)朵。 禁院黃,姚黃別品。閒淡高秀,可亞姚黃。 慶云黃,花葉重復(fù),郁然輪囷,以故得名。 甘草黃,單葉。色如甘草,洛人善別花,見其樹,知為奇花,其葉嚼之不腥。 牛黃,千葉。出民牛氏家。比姚黃差小。 瑪瑙盤,赤黃色,五瓣。樹高二三尺,葉頗短蹙。 黃氣毬,淡黃檀心?;ㄈ~圓正,間背相承,敷腴可愛。御衣黃,千葉,色似黃葵。 淡鵝黃,初開微黃,如新鵝兒,平頭。后漸白,不甚大。太平樓閣,千葉。 以上黃類。 魏花,千葉,肉紅,略有粉梢。出魏丞相仁溥之家,樹高不過四尺,花高五六寸,闊三四寸。葉至七百馀錢,思公嘗曰:人謂牡丹花王,今姚花真可為王,魏乃后也。一名寶樓臺(tái)。 石榴紅,千葉樓子,類王家紅。曹縣狀元紅,成樹,宜陰。 映日紅,細(xì)瓣,宜陽(yáng)。 王家大紅,紅而長(zhǎng)尖,微曲,宜陽(yáng)。 大紅西瓜瓤,宜陽(yáng)。 大紅舞青猊,胎微短,花微小。中出五青瓣,宜陰。七寶冠,難開。又名七寶旋心。 醉胭脂,莖長(zhǎng),每開,頭垂下。宜陽(yáng)。 大葉桃紅,宜陰。 殿春芳,開遲。 美人紅 蓮蕊紅,瓣似蓮花。 翠紅妝,難開,宜陰。 陳州紅 朱砂紅,花葉甚鮮,向日視之,如猩血,宜陰。 錦袍紅,古名潛溪,緋深紅,比寶樓臺(tái)微小而鮮。粗樹高五六尺,但枝弱。開時(shí)須以杖扶,恐為風(fēng)雨所折,枝葉疏闊,棗芽小彎。 皺葉桃紅,葉圓而皺,難開,宜陰。 桃紅西瓜瓤,胎紅而長(zhǎng),宜陽(yáng)。 以上俱千葉樓子。 大紅剪絨,千葉,并頭,其瓣如剪。 羊血紅,易開。 錦袍紅 石家紅,葉稀,不甚緊。 壽春紅,瘦小。宜陽(yáng)。 彩霞紅 海天霞,大如盤。宜陽(yáng)。 以上俱千葉平頭。 小葉大紅,千葉,難開。 鶴翎紅 醉仙桃,外白內(nèi)紅,難開。宜陰。 梅紅,平頭,深桃紅。 西子紅,圓如毬,宜陰。 粗葉壽安紅,肉紅,中有黃蕊,花出壽安縣,錦屏山細(xì)葉者尤佳。 丹州延州紅 海云紅,色如霞。 桃紅線 桃紅鳳頭,花高大。 獻(xiàn)來紅,花大淺紅,斂瓣如撮,顏色鮮明,樹高三四尺。葉團(tuán)張仆射居,洛人有獻(xiàn)者,故名。 祥云紅,淺紅花,妖艷多態(tài)。而花葉最多,如朵云狀。淺嬌紅,大桃紅,外瓣微紅而深,嬌徑過五寸,葉似粗葉,壽安頗捲皺蔥,綠色。 嬌紅樓臺(tái),淺桃紅,宜陰。 輕羅紅 淺紅嬌,嬌紅,葉綠可愛,開最早。 花紅繡毬,細(xì)瓣開,圓如毬。 花紅,平頭,銀紅色。 銀紅毬,外白內(nèi)紅色,極嬌,圓如毬。 醉嬌紅,微紅。 出莖桃紅,大尺馀,其莖長(zhǎng)二尺。 西子開,圓如毬,宜陰。 以上俱千葉。 大紅繡毬,花類王家紅,葉微小。 罌粟紅茜,花鮮。粗開,瓣合攏,深檀心。葉如西施而尖長(zhǎng)。花中之烜煥者。 壽安紅,平頭黃心,葉粗細(xì)二種,粗者香。 綎紅,單葉,深紅。張仆射齊賢,自青州以駱駝馱其種,遂傳洛中。因色類腰帶綎,故名。亦名青州紅。 勝綎紅,樹高二尺,葉尖長(zhǎng),花紅赤,煥然五葉。 鶴翎紅,多瓣,花末白而本肉紅。如鴻鵠羽毛,細(xì)葉。蓮花萼,多葉,紅花青趺三重,如蓮萼。 一尺紅,深紅,頗近紫花,面大幾尺。 文公紅,出西京潞公園,亦花之麗者。 迎日紅,醉西施同類。深紅,開最早,妖麗奪目。 彩霞,其色光麗,爛然如霞。 梅紅,樓子。 嬌紅,色如魏紅,不甚大。 紹興春,祥云子花也,花尤富。大者徑尺,紹興中,始傳金腰樓、玉腰樓,皆粉紅花。而起樓子,黃白間之,如金玉色,與胭脂同類。 政和春,淺粉紅。花有絲頭,政和中始出。 疊羅,中間瑣碎,如疊羅紋。 勝疊羅,差大于疊羅。 瑞露蟬,亦粉紅。花中抽碧心,如合蟬狀。 乾花,分蟬旋轉(zhuǎn),其花亦大。 大千葉,小千葉,皆粉紅花之杰者。大千葉無碎花,小千葉則葉萼瑣碎。 桃紅西番頭,難開,宜陰。 四面鏡,有旋葉。 以上紅類。 慶天香,千葉樓子。高五六寸,香而清。初開單葉,五七年,則千葉矣。年遠(yuǎn)者,樹高八九尺。 肉西,千葉樓子。 水紅毬,千葉,叢生,宜陰。 合歡花,一莖兩朵。 觀音面,開緊不甚大,叢生,宜陰。 粉娥嬌,大淡粉紅,花如碗大。開盛者,飽滿如饅頭樣。中外一色,惟瓣根微有深紅。葉與樹如天香,高四五尺。諸花開后方開,清香耐久。 以上俱千葉。 醉?xiàng)铄N,一千葉樓子,宜陽(yáng)。名醉春容。一平頭極大,不耐日色。 赤玉盤,千葉平頭,外白內(nèi)紅,宜陰。 回回粉,西施細(xì)瓣樓子,外紅內(nèi)粉紅。 醉西施粉,白花,中間紅暈,狀酡顏。 西天香,開早,初甚嬌,三四日則白矣。 百葉仙人 以上粉紅類。 玉芙蓉,千葉樓子,成樹,宜陰。 素鸞嬌,宜陰。 綠邊白,每瓣上有綠色。 玉重樓,宜陰。 羊脂玉,大瓣。 白舞青猊,中出五青瓣。 醉玉樓 以上俱千葉樓子。 白剪絨,千葉平頭,瓣上如鋸齒,又名白纓絡(luò),難開。玉盤盂,大瓣。 蓮香白,瓣如蓮花,香亦如之。 以上俱千葉平頭。 粉西施,千葉,甚大,宜陰。 玉樓春,多雨盛開,類玉蒸餅,而高有樓子之狀。萬卷書,花瓣皆卷筒,又名波斯頭,又名玉玲瓏。一種千葉桃紅,亦同名。 無瑕玉 水晶毬 慶天香 玉天仙 素鸞 玉仙妝 檀心玉鳳,瓣中有深檀色。 玉繡毬 青心白,心青。 伏家白 鳳尾白 金絲白 遲來白 平頭白,盛者大尺許,難開,宜陰。 紫玉白,瓣中有紅絲紋,大尺許。 以上俱千葉。 醉春容,色似玉芙蓉,開頭差小。 玉板白,單葉,長(zhǎng)如拍板色,如玉深檀心。 玉樓子,白花起樓,高標(biāo)逸韻,自是風(fēng)塵外物。 劉師哥白,花帶微紅,多至數(shù)百,葉纖妍可愛。 玉覆盆,一名玉炊,餅圓頭白華。 碧花,正一品,花淺碧,而開最晚,一名歐碧。 玉碗白,單葉,花大如碗。玉天香,單葉,大白。深黃蕊,開徑一尺,雖無千葉,而豐韻異常。 一百五,多葉,白花。大如碗瓣,長(zhǎng)三寸許。黃蕊,深檀心。枝葉高大,亦如天香。而葉大尖長(zhǎng),洛花以谷雨為開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開,最先,亦名燈籠。 以上白類。 海云紅,千葉樓子。 西紫,深紫,中有黃蕊。樹生枯燥,古鐵色葉,尖長(zhǎng)。九月內(nèi)棗芽,鮮明紅潤(rùn),剪其葉,遠(yuǎn)望若珊瑚然。 即墨子,色類墨葵。 丁香紫 茄花紫,又名藕絲。 紫姑仙,大瓣。 淡藕絲,如吳中所染藕色。綠胎紫莖,花瓣中一淺紅絲相界,宜陰。 以上俱千葉樓子。 左花,千葉。紫花,出民左氏家。葉密齊如截,亦謂之平頭紫。 紫舞青猊,中出五青瓣。 紫樓子 瑞香紫,大瓣。 煙籠紫,色淺淡。 徐家紫,花大。紫羅袍,又名茄色樓。 紫重樓,難開。 紫紅芳 平頭紫,大徑尺,一名真紫。 以上俱千葉。 紫金荷,花大盤而紫赤色。五六瓣中,有黃蕊,花平如荷葉狀,開時(shí)側(cè)立翩然。 鹿胎,多葉,紫花,有白點(diǎn),如鹿胎。 紫繡毬,一名新紫花,魏花之別品也?;ㄈ缋C毬狀,亦有起樓者,為天彭紫花之冠。 乾道紫,色稍淡,而暈紅。 潑墨紫,新紫花之子也。單葉,深黑如墨。 葛巾紫,花圓正而富麗,如世人所戴葛巾狀。 福嚴(yán)紫,重葉,紫花葉少,如紫繡毬。謂之舊紫。 朝天紫,色正紫,如金紫夫人之服色。今作子非也。三學(xué)士 錦團(tuán)綠,樹高二尺,亂生成。叢葉齊小短厚,如寶樓臺(tái)?;ㄇ~,粉紫色。合紐如撮瓣,細(xì)紋多媚,而欠香根旁,易生。古名波斯,又名獅子頭、滾繡毬。 包金紫,花大而深紫。鮮粗一枝,僅十四五瓣。中有黃蕊,大紅如核桃,又似僧持銅擊。子樹高三四尺,葉髣髴天,香而圓。多葉紫,深紫花,止七八瓣。中有大黃蕊,樹高四五尺,花大如碗,葉尖長(zhǎng)。紫云芳,大紫。千葉樓子,葉髣髴天,香雖不及寶樓臺(tái),而紫容深迥,自是一樣清致。耐久,而欠清香。 蓬萊相公 以上紫類。 青心,黃花。原一本或正圓如毬,或?qū)悠鸪蓸亲?,亦異品也?br>狀元紅,重葉,深紅花。其色與綎紅潛緋相類。天姿富貴,天彭人以冠花品。 金花狀元紅,大瓣平頭,微紫。每瓣上有黃須,宜陽(yáng)。金絲大紅,平頭,不甚大。瓣上有金絲毫,一名金線紅。胭脂樓,深淺相間,如胭脂染成。重疊累萼,狀如樓觀倒暈。檀心多葉,紅花凡花近萼色深,至末漸淺,此花自外深色,近萼反淺白。而深檀點(diǎn)其心,尤可愛。九蕊珍珠紅,千葉,紅花。葉上有一點(diǎn),白如珠。葉密蹙,其蕊九叢。 添色紅,多葉,花始開,色白。次日漸紅。至落,乃類深紅。此造化之尤巧者。 雙頭紅,并蒂駢萼,色尤鮮明。養(yǎng)之得地,則歲歲皆雙。此花之絕異者也。 鹿胎紅,鶴翎紅子花也。色微帶黃,上有白點(diǎn),如鹿胎,極化工之妙。 潛溪緋,千葉,緋花。出潛溪寺。本紫花忽于叢中,特出緋者一二朵,明年移在他枝,洛陽(yáng)謂之轉(zhuǎn)枝花。一捻紅,多葉,淺紅。葉杪深紅一點(diǎn),如人以二指捻之,舊傳貴妃勻面,馀脂印花上。來歲花開,上有指印紅跡,帝命今名。 富貴紅,花葉圓正而厚,色若新染。他花皆卸,獨(dú)此抱枝而槁,亦花之異者。 桃紅舞青猊,千葉樓子,中五青瓣,一名睡綠蟬。宜陽(yáng)玉兔,天香青紅胎。其花粉色,銀紅二種。一早開,頭微小。一晚開,頭極大。中出二瓣,如兔耳。 萼綠華,千葉樓子,大瓣。群花卸后,始開。每瓣上有綠色,一名佛頂青。一名鴨蛋青。一名綠蝴蝶,得自永寧王宮中。 葉底紫,千葉,其色如墨,亦謂墨紫?;ㄔ趨仓?,旁必生一大枝,引葉覆其上,其開比他花,可延十日。豈造物者亦惜之耶。唐末有中官,為觀軍容者,花出其家,亦謂之軍容紫。 腰金紫,千葉,腰有黃須一團(tuán)。 駝褐裘,千葉樓子,大瓣,色類褐衣,宜陰。 蜜嬌樹,如樗,高三四尺,葉尖長(zhǎng),頗闊厚。花五瓣,色如蜜。蠟中有蕊,根檀心。 以上間色。 大凡紅白者多香,紫者香烈而欠清。樓子高,千葉多者,其葉尖岐,多而圓厚紅者,葉深綠紫者,葉黑綠惟白花與淡紅者,略同。此花須殷勤照管,酌量澆灌。仔細(xì)培養(yǎng)?;ㄈ糸_盛,主人必有大喜。忌栽宅內(nèi)天井中。移牡丹宜秋分后,如天氣尚熱,或遇陰雨,九月亦可。須全根寬掘,以漸至近,勿損細(xì)根。將宿土洗凈,再用酒洗。每窠用熟糞土一斗,白蘞末一斤,拌勻再下,小麥數(shù)十粒于窠底。然后植于窠中,以細(xì)土覆滿,將牡丹提與地平,使其根直,易生土須。與干上舊痕平,不可太低太高。勿筑實(shí),勿腳踏,隨以河水,或雨水澆之,窠滿即止。待土微乾,略添細(xì)土覆蓋。過三四日,再澆封。培根土宜成小堆,以手拍實(shí),免風(fēng)入吹壞花根。每本約離三尺,使葉相接,而枝不相擦。風(fēng)通氣透,而日色不入。乃佳不可太密,防枝相磨,致?lián)p花芽,不可太稀,恐日曬土熱,致傷嫩根。小雪前后,用草薦遮障,勿使透風(fēng)。若欲遠(yuǎn)移,將根用水洗凈,取紅淤土,羅細(xì)末趁濕,勻粘花根,隨用軟綿花,自細(xì)根尖纏至老根,再用麻紕纏定,以水灑之枝上。芽用香油紙,或礬綿紙包扎,籠住不得損動(dòng),即萬里可致也?;蛟唬褐星餅槟档ぃ找圃?,必旺。 分花揀長(zhǎng)成大顆茂盛者,一叢七八枝或十?dāng)?shù)枝,持作一把,摔去土,細(xì)視有根者,劈開?;蛞欢?,或三四枝作一窠。用輕粉加硫黃少許,碾為末,和黃土成泥,將根上劈破處擦勻,方置窠內(nèi),栽如前法。 種花六月中,看枝間角微開露,見黑子。收置向風(fēng)處,曬一日,以濕土拌,收瓦器中。至秋分前后三五日,擇善地,調(diào)畦土,要極細(xì)畦中。滿澆水,候乾以水,試子擇其沈者,用細(xì)土拌白蘞末,種之。隔五寸一枚,下子畢上,加細(xì)土一寸,冬時(shí)蓋以落葉。來春二月內(nèi),用水澆。常令潤(rùn)濕。三月生苗,最宜愛護(hù)。六月中,以箔遮日,勿致曬損。夜則露之至。次年八月移栽。若待角乾,收子出者甚少,即出,亦不旺。以子乾而津脈少耳。 花不接不佳。接花須秋社后,重陽(yáng)前。過此不宜。將單葉花本,如指大者,離地二三寸許,斜削一半,取千葉牡丹新嫩旺條,亦用利刀,斜削一半,上留二三眼,貼于小牡丹削處,合如一株。麻紕緊扎,泥封嚴(yán)密。兩瓦合之,壅以軟土,罩以蒻葉,勿令見風(fēng)日。向南留一小戶,以達(dá)氣至來春驚蟄。后去瓦土,隨以草薦圍之,仍樹棘數(shù)枝,以禦霜。茂者當(dāng)年有花,是謂貼接。或?qū)⑿∧档ば旅缤⒄?,離地二三寸,用利刀截?cái)?,以尖刀劐一小口,取上品牡丹,枝上有一二芽者,截二三寸,長(zhǎng)一段,兩邊斜削,插于劐處。比量吻合麻紕,扎緊細(xì)濕,土壅高一尺,瓦盆蓋頂。待二七開視,茂者其芽紅白,鮮麗,長(zhǎng)及一寸。此極旺者。若未發(fā),再培之。三七開看,活者即發(fā),否則腐斃?;钫呷杂猛僚啵韬现链悍?,去土,恐有烈風(fēng),仍用盆蓋,時(shí)常撿點(diǎn)。至三月中,方放開,全見風(fēng)日。又恐茂者長(zhǎng)高,被風(fēng)吹折,仍以草罩罩之,接頭枝如及時(shí),截取者藏新簍,潤(rùn)土十馀日,行數(shù)百里,亦可接活。立春若是子日,茄根上接之,不出一月,花即爛漫。二三月間,取芍藥根,大如蘿卜者,削尖如馬耳,將牡丹枝劈開,如燕尾,插下縛緊,以肥泥培之,即活。當(dāng)年有花,一二年,牡丹生根,割去芍藥根,成真牡丹矣。又椿樹接者,高丈馀,可于樓上賞玩。唐人所謂樓子牡丹也。 牡丹一接便活者,逐年有花。若初接不活,削去再接,只當(dāng)年有花。 澆花,尋常澆灌,或日未出,或夜既靜,最要有常。正月一次,須天氣和暖,如凍未解,切不可澆。二月三次,三月五次,四月花開,不必澆,澆則花開不齊,如有雨,任之,亦不宜聚水于根傍?;ㄐ逗螅损B(yǎng)花,一日一次。十馀日后,暫止。視該澆方,澆六月暑中。忌澆,恐損其根須。來春花不茂,雖旱,亦不澆。七月后,七八日一澆,八月剪枯枝并葉,上炕土。五六日一澆,九月三五日一澆,澆頻,恐發(fā)秋葉,來春不茂。如天氣寒,則澆更宜稀。此時(shí)枝上橐芽漸出。可見澆灌之功也。十月十一月一次或二次,須天氣和暖、日上時(shí)方澆,適可即止,勿傷水?;蛞栽棕i湯連馀垢,候冷透澆一二次,則肥壯宜花。十二月地凍,不可澆。春閒開凍時(shí),去炕土澆時(shí),緩緩為妙,不可濕其干。雨水河水為上,甜水次之,咸水不宜,最忌大糞。 凡打搯牡丹,在花卸后。五月閒,止留當(dāng)頂一芽,傍枝馀朵,摘去則花大欲。存二枝,留二紅芽,存三枝留三紅芽。其馀盡用竹針挑去,芽上二層葉。枝為花棚,芽下護(hù)枝。名花床養(yǎng),命護(hù)胎,尤宜愛惜?;ㄗ杂屑t芽,至開時(shí),正十個(gè)月。故曰:花胎培養(yǎng),常在八九月時(shí)。隔二年一次,取角屑、硫黃,碾如面,拌細(xì)土粉,挑動(dòng)花根,壅入土一寸。外用土培,約高二三寸,地氣既煖,入春漸有花蕾,多則懼分,其脈俟如彈子大。時(shí)捻之不實(shí)者,摘去,止留中心大者二三朵。氣聚則花肥,開時(shí)甚大,色亦鮮艷。開時(shí)必用高幕遮日,則耐久?;ú怕浔慵羝涞?,恐結(jié)子,則奪來春之氣。剪勿太長(zhǎng),恐損花芽。伏中仍要遮護(hù)?;ㄑ课鹆顣駬p,候日不甚炎,方撤去。八月望后,剪去葉,留梗寸許,存其津脈,不上溢。以養(yǎng)橐芽。其花棚花床,慎不可剪。九月初,培以細(xì)土,使下另生芽。冬至北面豎草,薦以障風(fēng)寒。冬至日,研鐘乳粉,和硫黃少許,置根下土中。不茂者亦茂,每搯一枝,須用泥封紙固。否則久必成孔,蜂入水灌,連身皆枯,慎之。 牡丹根甜,多引蟲食。栽時(shí),置白蘞末于根下,蟲不敢近?;ㄩ_漸小,由蠹蟲害之。尋其穴,針以硫黃末。其旁枝葉,有小孔,乃蟲所藏處?;蜥樔肓螯S,或以百部塞之,則蟲死,而花復(fù)盛。又有一種小蜂,能蛀枝梗。秋冬即藏枝梗中。又有紅色蠹蟲,能蛀木心。尋其穴,填硫黃末。或杉木釘,釘之花生。白蟻以真麻油,從有孔處澆之,則蟻死,而花愈茂。又法于秋冬葉落時(shí),看有穴,枯枝折開,捉盡其蟲,亦妙。又五月五日,用好明雄黃研細(xì),水調(diào),每根下澆一小鐘,不生蟲桂。及烏賊魚骨刺入,花梗必死。又最忌麝香,桐油,生漆。一著其氣味,即時(shí)萎落。汴中種花者,園旁種辟麝數(shù)株。枝葉類冬青花,時(shí)辟麝。正發(fā)新葉,氣味臭辣,能辟麝。凡花為麝傷,焚艾及雄黃末,上風(fēng)薰之,能解其毒。忌用熱手摩撫,搖撼,忌栽木斛,不耐久?;ㄅ晕鹆铋L(zhǎng)草奪土脈,不可踏實(shí),地氣不升。初開時(shí),勿令穢人僧尼,及有體氣者采折,使花不茂。 變花周日用曰:愚聞熟地栯生菜蘭。持硫黃末,篩于其上,盆覆之,即時(shí)可待。用以變白牡丹為五色,皆以沃其根。紫草汁則變紫紅花,汁則變紅。又根下放白朮末,諸般顏色,皆變腰金。又白花初開,用筆蘸白礬水描過,待乾以螣黃和粉調(diào)淡黃色,描之即成黃牡丹??譃橛隄?,再描清礬水一次。 花宜就觀,不可輕剪。欲剪亦須短其枝,庶不傷干。又須急剪,庶不傷根。既剪,旋以蠟封其枝,剪下花。先燒斷處,亦以蠟封。其蒂置瓶中,可供數(shù)日玩,或養(yǎng)以蜂蜜。芍藥亦然。如已萎者,剪去下截爛處,用竹架之水缸中,盡浸枝梗一夕,復(fù)鮮。若欲寄遠(yuǎn),蠟封后,每朵裹以菜葉,安竹籠中,勿致?lián)u動(dòng),馬上急遞,可致數(shù)百里。牡丹花煎法,與玉蘭同,可食,可蜜浸。 秋牡丹秋牡丹,《草本》:遍地蔓延,葉似牡丹差小,花似菊之紫鶴翎,黃心。秋色寂寥,花閒植數(shù)枝,足壯秋容。分種易活,肥土為佳。《本草綱目》牡丹釋名 李時(shí)珍曰:牡丹,以色丹者為上。雖結(jié)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唐人謂之木芍藥,以其花似芍藥,而宿干似木也。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歐陽(yáng)修花譜所載,凡三十馀種,其名或以地,或以人,或以色,或以異,詳見本書。 集解 《別錄》曰: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漢中。二月八月,采根陰乾。 陶弘景曰:今東閒亦有,色赤者為好。 蘇恭曰:生漢中、劍南。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實(shí)圓綠,冬實(shí)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藥,肉白皮丹。土人謂之百兩金。長(zhǎng)安謂之吳牡丹者,是真也。今俗用者,異于此,別有臊氣也。 蘇頌曰:今出合州者佳。和州、宣州者,并良。白者補(bǔ),赤者利。 《大明》曰:此便是牡丹花根也。巴蜀渝合州者上,海鹽者次之。 蘇頌曰: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但花有黃、紫、紅、白數(shù)色。此當(dāng)是山牡丹。其莖??菰铮诎咨?。二月于梗上生苗葉,三月開花。其花葉與人家所種者相似,但花瓣止五六葉爾。五月結(jié)子,黑色,如雞頭子大。根黃白色,可長(zhǎng)五七寸,大如筆管。近世人多貴重,欲其花之詭異,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開,其狀百變,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藥中不可用此,絕無力也??茏趭]曰:牡丹花,亦有緋者,深碧色者,惟山中單葉花紅者,根皮入藥,為佳。市人或以枝梗皮充之,尤謬。李時(shí)珍曰:牡丹惟取紅白、單瓣者入藥,其千葉異品,皆人巧所致,氣味不純,不可用。《花譜》載:丹州、延州以西及褒斜道中,最多。與荊棘無異,土人取以為薪,其根入藥,尤妙。凡栽花者,根下著白蘞末,辟蟲穴中,點(diǎn)硫黃殺蠹。以烏賊骨針其樹,必枯。此物性亦不可不知也。 根皮修治 雷敩曰:凡采得根,日乾,以銅刀劈破,去骨剉如大豆許,用酒拌蒸從。已至未日,乾用。 氣味 辛寒無毒。 《別錄》曰:苦微寒。 吳普曰:神農(nóng)岐伯辛雷公苦,無毒。桐君苦,有毒。王好古曰:氣寒味苦辛,陰中微陽(yáng),入手厥陰、足少陰經(jīng)。 徐之才曰:畏貝母,大黃兔絲子。 《大明》曰:忌蒜、胡荽、伏砒。 主治 《本經(jīng)》曰:寒熱、中風(fēng),瘛疭、驚癇,邪氣,除癥,堅(jiān)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 《別錄》曰:除時(shí)氣,頭痛,客熱,五勞,勞氣,頭腰痛風(fēng),噤癩疾。 吳普曰:久服,輕身益壽。 甄權(quán)曰:治冷氣,散諸痛,女子經(jīng)脈不通,血瀝腰痛。《大明》曰:通關(guān)腠,血脈,排膿消撲,損瘀血,續(xù)筋骨,除風(fēng)痹,治胎下胞,產(chǎn)后一切冷熱血?dú)狻?br>張?jiān)卦唬褐紊裰静蛔?,無汗之骨蒸,衄血,吐血。李時(shí)珍曰: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發(fā)明 張?jiān)卦唬耗档つ颂斓刂瑸槿夯ㄖ?。葉為陽(yáng)發(fā)生也?;殛幊蓪?shí)也。丹者,赤色,火也。故能瀉陰胞中之火。四物湯加之,治婦人骨蒸。 又曰:牡丹,皮入手厥陰,足少陰。故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入足少陰,手少陽(yáng),故治有汗之骨蒸。神不足者,手少陰。志不足者,足少陰。故仲景腎氣丸,用之治神志不足也。又能治腸胃積血,及吐血、衄血,必用之藥,故犀角、地黃湯用之。 李杲曰:心虛,腸胃積熱,心火熾,其心氣不足者,以牡丹皮為君。 李時(shí)珍曰:牡丹皮,治手足少陰、厥陰四經(jīng),血分伏火。蓋伏火,即陰火也。陰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腎氣丸,用之后人,乃專以黃檗,治相火。不知牡丹之功,更勝也。此乃千載秘奧,人所不知。今為拈出。赤花者,利白花者,補(bǔ)人。亦罕悟,宜分別之。 附方 ?疝偏墜,氣脹,不能動(dòng)者,牡丹皮,防風(fēng)等分為末,酒服二錢,甚效。〈千金方〉 婦人惡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兩,乾漆燒煙盡半兩,水二鐘,煎一鐘服。〈諸證辨疑〉 傷損瘀血,牡丹皮二兩,?蟲二十一枚,熬過同,搗末。每旦溫酒服,方寸匕血,當(dāng)化為水下。〈廣利方〉 金瘡內(nèi)漏,牡丹皮為末,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也。〈千金方〉 下部生瘡,已決洞者,牡丹末,湯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解中蠱毒,牡丹根搗末,服一錢匕,日三服。〈外臺(tái)秘要〉 附錄鼠姑 《別錄》曰:味苦平,無毒。主欬逆,上氣寒熱,鼠痿、惡瘡,邪氣。一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