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注:經(jīng)上網(wǎng)查知此詩名為《七絕·蘇醒》) 這是宋代詩人徐鉉筆下的春分時節(jié)。此時,微雨飄飄灑灑地降臨到人世間,青青的楊柳在春風中搖曳舞動。北方的春天來得要晚一些,而南方早已是草長鶯飛,柳綠花紅的盛春之景了。 ![]() 古代文人墨客似乎格外偏愛春天,他們盡情地贊春、賞春、傷春、嘆春,譜寫出一首首春之贊歌。 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春分時節(jié),我們不妨欣賞唐代文人盧綸寫的《長安春望》,感受詩人面對春色不同常人的心境。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guān)。 盧綸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jīng)不再年輕,而是滿頭白發(fā)的老者。此時的他,既落魄又憔悴,獨自漂泊在異鄉(xiāng),孤獨無倚,他的人生經(jīng)歷也奠定了這首詩悲涼惆悵的基調(diào)。 通過這首詩的題目,我們便知道詩人此時客居長安城,但他的家鄉(xiāng)在山西。思鄉(xiāng)之時,只能向東遙望,凝視著家鄉(xiāng)的方向。 ![]() 此時,吹來一陣東風,對詩人而言,這東風是從家鄉(xiāng)的方向吹來的,自然而然地加深了他的思鄉(xiāng)之情。 詩人登高遠眺,看到長安城中的房舍疊嶂,亦看到了長安城中的春色,綠的樹,青的草,還有姹紫嫣紅的花朵。 頷聯(lián),詩人直接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F(xiàn)實中無法回到故鄉(xiāng),只能在夢中實現(xiàn)這個愿望了。冬去春來,江上的小舟來往穿梭,但是又有幾人能真正地回家呢? 頸聯(lián),詩人開始想象此時家鄉(xiāng)黃昏的景致。在長安城的郊外,河流眾多,縱橫交錯,似乎一直延伸到浮云之外,正如詩佛王維在《漢江臨泛》所寫:“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只不過王維寫得更加禪意。 ![]() 長安城內(nèi),宮闕錯落有致,籠罩在一片殘陽之中,令人有些衰颯、惆悵。 尾聯(lián),詩人感傷自己生逢亂世和盼望歸鄉(xiāng)的念頭,想到自己坎坷的一生,內(nèi)心不由得開始自憐起來。 《唐詩解》對這首詩有過評價:”此長安遭吐蕃之亂,代宗幸陜,綸時在京而作?!?/p>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