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割舌樹:楝科,割舌樹屬灌木至小喬木 ![]() ![]() 云南、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區(qū)有產(chǎn) ![]() 越南也有分布 ![]() 生長(zhǎng)在山地密林或疏林中 ![]() 【《中國(guó)植物志》 第43(3)卷 (1997)】灌木至小喬木,高1-4米,有時(shí)可達(dá)8米; ![]() 莖粗壯,分枝;樹皮灰褐色,有蒼白色皮孔。 ![]() 葉長(zhǎng)15-20厘米;葉柄長(zhǎng)1-4厘米,具棱;小葉1-3枚,對(duì)生,薄革質(zhì),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生小葉長(zhǎng)8-12厘米,寬3-5.5厘米,側(cè)生者較小,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wú)毛,葉面綠色,有光澤,背面粉綠色,側(cè)脈8-10對(duì),于邊緣處彎拱而連接,背面凸起,小脈網(wǎng)狀,不規(guī)則,兩面略凸起;小葉柄長(zhǎng)0.5-1.5厘米,頂生者較長(zhǎng), 2.5-3.5厘米,具節(jié)。 ![]() 圓錐花序極短,長(zhǎng)1-6厘米,被柔毛;花長(zhǎng)4-5毫米;花梗纖細(xì),略短于花;花萼5齒裂,裂片三角形,頂端急尖,外面被微柔毛,花瓣5,白色,狹長(zhǎng)圓形,長(zhǎng)約5毫米,先端略尖,背面被微柔毛;雄蕊10,花絲闊,頂端2齒裂,中部以下連合成管,稍被微柔毛,花藥卵形,頂端尖,著生于頂端的裂齒間; ![]() 花盤杯狀,紅色,無(wú)毛,子房2室,球形,壓扁,被粗毛,花柱圓柱形,柱頭盤狀,頂端2齒裂。 ![]() 漿果球形或卵形,直徑1.5厘米,密被黃褐色柔毛,外果皮薄,內(nèi)果皮硬革質(zhì),有種子1-2顆。 ![]() 花期4-7月,果期6-12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