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100個基本中的“走時要比來時更干凈”原則進行評判,這句話從備注來看,意思是東西用完要放回原位,事情做完之后,對做完這件事過程中產(chǎn)生的垃圾需要處理。在看到《100個基本》中有類似的話。因此從這本書中借用過來?,F(xiàn)在發(fā)現(xiàn)這句話只是一種觀念,而不是具體指的是某種場景的行為。因此和自己總結的原則有所差別。 繼續(xù)對100個基本中的“幫助別人之前,先要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這條原則,這條原則的背景來自于自己看到關于飛機的安全指南,就是當發(fā)生空難的時候,大人首先要自己的氧氣面罩帶上之后,再去幫孩子帶上氧氣面罩。這么一來,這條原則是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這是幫助別人的前提條件。面對這句話,目前我也看到另外一種場景,就是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因為能力不夠,不但沒有幫到什么,反而越幫越糟。前者是站在幫助者自己的視角看的,后者是站在被幫助者的視角上的。 總結一下,對于上面兩條原則的評判,我有兩個想法,第一個是100個基本中的原則,自己的是以盡可能明確適用范圍來描述的。而在《100個基本》這本書中的原則是以解釋為什么這么做來寫的。我覺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加上這個為什么,也就是這么做的理由,目的是為了讓自己了解這么做的初衷,也好隨著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行為再做調(diào)整。第二個是面對一句話,站在不同的視角去看,看法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在評判的過程中是不是可以嘗試增加不同的立場去看待同一件事這個步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