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些詩,如畫;有些畫,如詩。 有時,讀到一首美妙的詩詞時,真不愿從中走出。只愿長醉不醒,停留在那最美的畫面里,停駐在那至美的詩意中。 下面8首絕美的詩詞,詩情畫意,令人沉醉不醒。 ![]() 《蝶戀花》 晏幾道(宋代)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在晏幾道筆下,思念是一件極美的事。 思念之初,神魂入夢,行遍江南煙水迷濛之路,不見伊人,消魂之苦無以傾訴,醒來后,消魂情狀更難忍受。夢尋無望,只能彈箏訴說,可依然難解心中斷腸之苦。 全詞語言樸實,清新溫婉,意境含蓄優(yōu)美,運用白描寫情態(tài)動作,生動傳神,真摯感人,體現(xiàn)了小晏詞淡而有味,淺而有致的獨特風格。 ![]() 《楓橋夜泊》 張繼(唐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城、寺、船、鐘聲,空靈曠遠的意境呼之欲出。江畔秋夜?jié)O火和靜夜鐘聲,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一致。 霜,是這幅秋江月夜圖的組成部分。飛霜給人一種高潔的美感,但是和“烏啼”“愁眠”聯(lián)系起來理解:詩人聽到烏啼已感意亂,那飛霜更令他心寒。 這首詩還采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后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在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 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xiàn)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接著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展示了漁翁的生活清高,性格孤傲。 ![]()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張掄(宋代)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 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 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 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詩人以清疏的語言和瀟灑的筆調(diào)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云山秋意圖。全詞音韻和諧,辭意兼美,清麗秀潤,親切自然。 高高的山上現(xiàn)在進入了秋天,山中景物清爽秀麗。景物眾多爭妍斗奇就像一幅圖畫。楓葉之多盡染萬山一直連綿到云彩邊上,在山巖深幽之處。無數(shù)的菊花,點點灑灑。 ![]() 《竹里館》 王維(唐代)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此詩寫隱者的閑適生活以及情趣,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遣詞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表現(xiàn)了清幽寧靜、高雅絕俗的境界。 作為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于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lǐng)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yīng)當以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 ![]()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常建清晨游古寺,進入了一個幽深寂靜的世界,每一句詩都像一幅畫,給你以寂靜淡然之美。 初升的朝陽映照著高高的林梢。彎曲的小徑通向幽靜的后院,禪房里花木扶疏。鳥因山光美好而喜悅,人因見潭水而俗念全消,內(nèi)心空凈。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擊鐘磬的聲音。 ![]() 【越調(diào)】《天凈沙·即事》 喬吉(元代)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 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全曲用白描手法,寫出久別重逢后喜悅的心情,也寫出了心上人的嬌柔可愛。 柳綠花紅、菩飛鶯啼、美人如云,使人產(chǎn)生暇接的感覺,詩人以語言音韻來表情達意,頗有情致。 此曲最突出的特點是全篇使用疊字,頗具重疊復(fù)沓的單間之美,將人之美與景之美交融在一起,互相映襯。 ![]() 點擊上方關(guān)注【詩詞天地視頻號】 ![]() 《送友人》 李白(唐代)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情意綿綿,動人肺腑。 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云,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jié)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dià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