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彩云追月 · 主播 | 無心草 · 攝影 | 藍貓 · 編輯 | 一白 有來有往,歷來是一種習(xí)慣,一種厚道,一種誠實,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好修養(yǎng)。 有來有往是禮節(jié),有來無往非禮也。有來亦有往,雙方皆舒暢;有來而無往,心里總窩囊。 “有來有往”的涵義通常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物質(zhì)層面,一個是禮節(jié)層面。 物質(zhì)上的很簡單,顯而易見。有來有往并不一定是價值昂貴的東西,它可以是一頓飯,一瓶酒,一包煙,也可以是一棵蔥,一碗米,一瓢面。 和睦相處的鄰居,總是在有來有往中更和睦;關(guān)系親密的親戚,總是在你來我往中更親密。當然,有來有往并不是必須半斤對八兩,而是相互之間心甘情愿的正常來往。 禮節(jié)層面的“有來有往”更是廣泛。常言道: 人與人都是相互的。最最簡單的來往就是熟人見面之后的打招呼。這種招呼應(yīng)該是互相的,以表示彼此的禮貌和熱情,如果兩個人每次見面后都是其中的一個先打招呼,另一個不主動問候,試想時間長了會怎樣?就連微信聊天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每天都給我發(fā)一些問候語,而我時常不理睬,日子久了你還會繼續(xù)這樣做嗎? 由此可見,有來有往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基本禮節(jié),我們必須慎言慎行,熱情處之。 有來有往,必須遵循著這樣一句話:“人與人之間永遠是相互的!” 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真誠,學(xué)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前提。每一個人都要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一廂情愿的結(jié)果,最終只會換來自己的尷尬、憋屈和心寒! 所謂有來有往,必須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持有一顆平常心,因為它源于情,毀于利。失去了那份情感,雙方就不會再有交往。如果彼此的交往都是為了追逐利益,斤斤計較,這樣的往來也絕不會久長。 如果真正做到有來有往,就必須加強自身的良好修養(yǎng)。沒有好的修養(yǎng),就不會保持住永久的交往。誰都不要一味要求別人如何如何對自己好,而要想清楚自己對別人做得好不好。 人生在世,彼此之間相處不易,寧可多付出一些,也別總想著向別人索取。付出才會心安,索取總覺得愧慚。對于那些經(jīng)常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好好珍惜,還要懂得感恩。 平時多與靠譜的人交往,若以人心換人心,黃土也會變成金。若以真誠換真誠,換來的絕對是真心。 并不是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夠按照你的主觀意志而轉(zhuǎn)移,有的話很假,聽聽就罷,別當真;有些事很雜,知道就罷,別拆穿;有些人很損,接觸就罷,別深交。 如果人人都能本著“誰送給我一滴水, 我便回報他整個大?!钡脑瓌t, 個個都懷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感恩之心,去對待別人,他就具有了最美的品格,最好的修養(yǎng)! |
|
來自: 陽光雨phukxeds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