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黃梅戲五朵金花的不同人生軌跡:馬蘭嫁余秋雨,袁玫成制片人

 紅藍白郁金香 2022-03-22

1980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從省藝術學校黃梅戲班選拔了10名學生入團,男女各五人。

第二年,劇團前往香港表演。馬蘭、吳瓊、吳亞玲、袁枚、楊俊五位姑娘以充滿青春朝氣的演出,贏得“五朵金花”的美稱,掀起了黃梅戲的熱潮。

如今一轉眼40多年過去了,這五人到了花甲之年,各人的命運也不盡相同。

讓我們看看她們的人生軌跡:

1、馬蘭

馬蘭,1962年出生于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

由于她的舞臺形象最好,得到了重點培養(yǎng),在五朵金花中名氣最大,成為了黃梅戲的代表人物。

1983年,她在電視劇《西游記》中飾演了唐僧的母親“殷溫嬌”,戲份不多,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7年,馬蘭憑借主演的根據莎劇改編的《無事生非》獲得第四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同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真正讓她名氣大噪的還是央視這個平臺:

一是春晚,馬蘭先后四次登上春晚舞臺,特別是1984年的第一次。

二是她主演的電視劇《嚴鳳英》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還因此獲得了飛天獎與金鷹獎雙料視后。

1992年,30歲的馬蘭嫁給了大她16歲的余秋雨。

那時的余秋雨雖然是上戲的院長,但名氣遠遠沒有馬蘭大,成名作《文化苦旅》也就是在這一年才發(fā)表的。

至于兩人是怎么產生交集的,要歸功于余秋雨在1987年寫的一本學術書籍《藝術創(chuàng)造工程》。一位藝術界老前輩送給馬蘭一本,交待她:“作為藝術工作者,你要好好讀一讀!”

余秋雨拋棄相處13年的糟糠之妻,娶了風華正茂的黃梅戲女明星,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早在1991年,余秋雨就辭去了一切職務,自稱“從西北高原開始,系統(tǒng)考察中國文化的重要遺址”,才寫出了《文化苦旅》這本書。

實際上還不止這個原因,或者說寫書不是辭職的主要原因。大學教授又不用坐班,不辭職不影響寫書做學問。

主要原因還是馬蘭,她和安徽黃梅戲劇院相輔相成,一個是最高水平的劇院,一個是最高水平的演員。

而上海沒有專業(yè)的黃梅戲劇團,她來了也沒什么用武之地。

因此,余秋雨辭職的目的還有陪嬌妻的目的。

他也來到合肥定居,把居所命名為“蘭室雨軒”;還在中國科技大學找了一份兼職教授的工作。

不過在2000年,馬蘭離開了安徽,據說與另一名“金花”吳亞玲有關。

2、吳瓊

吳瓊,1962年出生于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唱功在五朵金花中是最好的。

1987年,吳瓊獲得安徽省青年戲曲演員大獎賽第一名;1989年在全國黃梅戲大獎賽中獲最佳表演獎。

此外,吳瓊的音樂錄音帶賣得不錯,80年代曾三次全國盒帶大獎賽金獎,這讓她產生了跨界發(fā)展的想法。

1990年,吳瓊參加了青歌賽,獲得了業(yè)余組民族唱法第二名,

1991年,她來到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師從金鐵霖先生學習民族樂;次年,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改唱黃梅歌,正式轉戰(zhàn)歌壇。

1994年,吳瓊自己作詞并導演的MV《同心》獲得了中國音樂電視銀獎;1996年,她唱作的黃梅歌曲《心想事成》獲中華戲曲新歌大賽創(chuàng)作一等獎,演唱金獎。

除了唱歌,她還主演了黃梅戲電視劇《君子好逑》;自導自演了黃梅戲舞臺藝術片《戲緣》。

2002年,吳瓊在拍攝MV《魂斷藍橋》時,與男演員阮巡相識相戀。

阮巡比她小15歲,這段戀情遭到了雙方家長的反對。但他們還是沖破阻力,于2004年結婚。

婚后,吳瓊的發(fā)展更加多元化!

2007年,她主演了評劇電視連續(xù)劇《花為媒》。

2008年,吳瓊于合肥及北京舉辦了黃梅戲史上的第一次個人演唱會;同年,還首次出演了非戲劇類的電視劇《三七撞上二十一》。

除此之外,她還出演過話劇和音樂劇。

馬蘭主演了電視劇《嚴鳳英》,獲得了飛天獎與金鷹獎兩個視后;而吳瓊主演了黃梅戲舞臺劇《嚴鳳英》,獲得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1985年,電視劇《嚴鳳英》劇組曾找過吳瓊,希望她演繹嚴鳳英的舞臺形象并配唱所有曲目,包括主題曲;而其他生活中的“嚴鳳英”,由馬蘭主演。

吳瓊覺得既然你們認可我的舞臺形象及唱功,為什么不相信我能演好整個角色呢?于是拒絕了。

多年后,她有些后悔當年的自負。

不過,能夠主演黃梅戲舞臺劇《嚴鳳英》,也算圓了夢想。

3、吳亞玲

吳亞玲,1961年出生于安徽蕪湖,1975年進入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戲班學習。

她的老公蔣建國,1962年出生于安徽亳州,是安徽藝校的同學,也在同一年來到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兩人于1985年結婚。

五朵金花中的其他四人都相繼離開了劇院,只有她還在一直堅守。

不過,劇院的“頭牌”馬蘭在2000年逐漸淡出了舞臺,據說就與她和蔣建國夫婦有關。

2006年,有記者問余秋雨:“自從馬蘭嫁給你后,觀眾就很少看到她演黃梅戲,是不是你把她'雪藏’了?”

余秋雨予以否認:“不!我一直都支持馬蘭演黃梅戲!”

對于愛妻的現(xiàn)狀,余秋雨不滿地說:

“馬蘭一直沒有中斷自己的藝術理想,但是她原來的工作環(huán)境當中出現(xiàn)了一些對她很不公平的因素,于是,讓一個最優(yōu)秀的演員突然發(fā)覺沒戲好演了。雖然她還想留在那里,但已經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好多人認為她是和我結婚后才離開黃梅戲舞臺的,這完全是個大誤會,其實我曾不斷地鼓勵她繼續(xù)演出。”

后來媒體挖出馬蘭與吳亞玲夫婦之間的矛盾,稱是被他們排擠走的。

4、袁玫

袁玫,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蕪湖市。

1983年,《紅樓夢》劇組來劇團選人,挑中了袁玫。

她當時想演“王熙鳳”,但以不到20歲的年齡去演繹賈府“大總管”顯得有些稚嫩,劇組把她列為“薛寶釵”的候選人。

之后又換了幾個角色,直到開機前才確認為“襲人”。

拍完戲后,袁玫想留在北京,劇組只申請到兩個名額,給了張莉和東方聞櫻。

陳曉旭和鄧婕也沒拿到北京戶口,但還是留下來當了北漂。

袁玫南下來到廣州,成為廣東電視臺劇團演員,參演了《公關小姐》、《情滿珠江》等電視劇。

雖然當時廣州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中心,本地電視臺有很多大制作電視劇拍攝,但男女一號都會去北京找大牌演員,例如《公關小姐》中的薩仁高娃、《情滿珠江》中的巍子。

過了幾年,許多演員與歌手北上發(fā)展,本地電視臺只能制作《外來媳婦本地郎》這些的本土氣息較重的小成本電視劇。

袁玫從1998年后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戲拍,有了危機感。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參加了一場留學生交流會。會上,留學生們交流的艱苦奮斗的經歷給了她很多的震撼,產生了籌拍一部留學生創(chuàng)業(yè)題材電視劇的想法。

拍電視劇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當時有一家留學生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贊助了10萬元的啟動資金。袁玫賣掉了自己的車,又換來了十幾萬。

她利用這二十幾萬請了編劇寫劇本,從2002年—2004年寫了好幾稿,錢差不多都花完了。

袁玫一度想抵押自己的房子籌集資金,好在這時劇本終于通過了立項,有人愿意投資了。

2004年,這部《故鄉(xiāng)的云》終于開機了,袁玫當起了制片人,請來了石涼、蘇瑾、小宋佳、寇振海等明星。

作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袁玫真正的黃梅戲生涯只有三四年;之后就離開了這一行,主要原因還是覺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她認為人生中有兩件事最為遺憾:一是當初沒有堅持留在北京;二是作為沒有如愿出演過影視劇的女一號。

新版《紅樓夢》籌拍時,袁玫也參與其中,擔任了選秀活動“紅樓夢中人”廣州賽區(qū)的負責人。

5、楊俊

楊俊,1963年出生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

她曾在86版《西游記》中客串了一個村姑的角色,就是被白骨精打死的那個。

雖說有五朵金花,但黃梅戲作為一個地方劇種很難一下子捧紅這么多明星,資源大多集中到頭部一兩個人身上。

黃梅戲起源于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在80年代重心已經完全轉移到了安徽。

湖北方面也想重新發(fā)展黃梅戲,于是請楊俊與她的搭檔張輝來到黃岡加盟剛剛成立的湖北省黃梅戲劇院。

他們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有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1990年,楊俊主演的黃梅戲影視劇《貂蟬》獲得了飛天獎;1996年獲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迄今為止,她是黃梅戲界影視作品最多的人!

五朵金花重聚首

2008年初,吳瓊在舉行史上第一次黃梅戲個人演唱會時,把其他四人一起請到了舞臺。

五姐妹還請出了黃新德、白燕升、張輝、蔣建國、劉華五位男嘉賓,五對“夫妻”同唱《夫妻雙雙把家還》,相逢一笑泯恩仇!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