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由:該生基礎(chǔ)比較薄弱,欠缺拼搏精神和學習毅力,尤其是一二九合唱比賽前后三周左右的時間內(nèi),學習狀態(tài)一落千丈,甚至發(fā)展到數(shù)學課堂畫地理地圖,抄襲作業(yè),放棄物化生學科等不良現(xiàn)象。該生為寄宿生,家住的較遠,恰逢家長晚上給學生送生活用品,于是在年級會議室進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訪。過程:為了挽救學生,我及時聯(lián)系家長,首先和家長單獨坐下來,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再了解學生在家表現(xiàn)和初中學習情況,達成教育共識,最后把學生也帶過來,與家長一道,尋找問題根源,提出后續(xù)期末復習,元旦假期以及寒假學習方案,為學生提出了詳細的解決方案,為家長提供了合理的假期督導方法。家長表示,這次家訪既特別,又非常及時,為一中老師的工作態(tài)度和教育理念點贊。心得:一個典型的偏科生案例,對于喜歡的科目,如地理,愿意花大量時間和精力預習、復習、反思、加強,甚至都已經(jīng)自學完整個高中的課程,而對于不感興趣的科目,如物理、數(shù)學,發(fā)展到上課都不聽的地步,何談提高,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實這種現(xiàn)象,初中便有表現(xiàn),但家長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或無能為力,如果不及時進行干預,后續(xù)不僅會影響學考合格,還會波及到其他高考科目的學習,因為學生的這種 “欺軟怕硬”的心態(tài),對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不利的,稍遇阻礙,便繞道而行,談何成才?緣由:該生為農(nóng)村學生,父母為了孩子有更多的學習時間,故租住在胖妹燒烤上面的民房里,每晚7點多父親騎摩托車從鄉(xiāng)里過來陪孩子,第二天早上7點多返回,白天全天學生一個人在租房。一為強調(diào)和提醒租房安全事宜,二為該生成績良好,但因家庭條件一直缺乏自信,甚至有攀比的跡象。過程:為學生的身體安全和心態(tài)健康,故于本周二晚上22:15進行上門家訪,首先,向?qū)W生和家長再次強調(diào)了冬季用電,用火,防疫等安全事宜,引起了家長的高度重視,表示一定會盡可能地多來陪伴學生,然后結(jié)合我本身的學習成長經(jīng)歷,告訴學生,農(nóng)村的孩子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靠自己和手中的書筆,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不如別人不要緊,通過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的美好生活,飲水都甜,最后提出,自信源自于內(nèi)心的強大,只要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改進學習方法,一定能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自然能獲得別人的崇拜和羨慕。家長表示,深受感動,他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無法給學生表達出的道理,今天都能由我講到,學生很受用,為孩子能到一中學習深感榮幸。心得: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當今的社會,這句話恐怕已經(jīng)不適用了。但是我個人認為“讀書改變命運”不論何時,仍然有效。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一味遷就造就的只是孩子肆無忌憚的揮霍金錢和青春,甚至是對自己父母的怨恨,在這次家訪一周后,我又接到了家長的電話,她表示,在一段時間內(nèi),孩子有了明顯的變化,但之后因為過生日,同學給他送了很多禮物,在給同學回贈禮物時,又和家長發(fā)生了嚴重的沖突,經(jīng)過我再一次的耐心開導和教育后,家長和學生之間方才解除矛盾,同時我也給了家長一些建議,如假期參加家庭勞動,幫助父親送貨,體驗勞動人民的艱辛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希望學生能痛定思痛,真正地成熟起來。緣由:該生中考成績位列全班前五,但生性頑劣,不服管教,且男女交往過于親密,更有甚者,在校外打牌抽煙,導致進入高中后,成績一落千丈,期末考試更是掉到了班級倒數(shù)十名,實在令人惋惜。過程:在本學期過程中,曾和學生座談過幾次,學生均痛哭流涕,哭訴家長對她的不理解,母親對她的言語攻擊,父親甚至還打罵她,家長對成績的過分看重,導致她小學、初中成績不錯,但非常壓抑,從來沒有真正快樂地學習過一天。我在放寒假的第一天,便聯(lián)系學生的家長,到學生的家中,進行了一次家訪。首先單獨和家長詳談,向他們講述我所聽到的學生對他們的看法,辨別真?zhèn)?,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原來都是真的,母親辭職在家,專門照顧她們爺倆的起居飲食,全職媽媽碎碎念的較多,加之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有時用詞較為粗俗,更談不上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父親經(jīng)常出差在外,因為前幾年投資失敗,所以一直心情不好,所以對學生未能及時而準確的關(guān)注心態(tài)變化,往往以打罵收場。然后和學生、家長圍坐一處,彼此敞開心扉,由學生當面講對家長的不滿,再由家長當面對學生講不是,來個不吐不快。最后,我以曾在《班主任》雜志上看到的一個類似的故事為借鑒,打開學生和家長的心結(jié),并提出日后的相處建議。開學前幾天,我回訪了家長,家長表示,整個寒假,學生改變了很多,既能堅持每日的學習,也能與父母和平相處。心得:每一個不正常的現(xiàn)象背后,肯定會有其不為人知的“秘密”,及時發(fā)現(xiàn),精心解決,方能化不正常為正常;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但子女應該多貼父母,父母也應該多傾聽孩子的聲音,所謂“溝通改變生活”?。?/span>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tǒng)工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擔任班主任工作,說難不難,說不難又很繁瑣,如何塑造良好的班風、學風?如何打造優(yōu)秀班集體?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這些都值得我們班主任去思考,但我覺得謀定而后動,行之有效的家訪很有必要,這幾次的家訪也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得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xiàn)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了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才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xù)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xiàn)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作者為湖南省常德市一中數(shù)學教師、班主任,湖南省教學能手。本文為學校“教育反思”一等獎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