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寫文章也很有幫助。能改的,都得會寫。會寫才能改。 凡事都有個順序,就改稿來說,總體應該遵循先整體后部分、先大后小的原則,從文章立意布局、結構段落、語句修辭一層—層往下看,這才是正確的思路。以前身邊有個同事改稿子,上來就盯著字、詞看對仗,這不能說不對, 但是可能重點把得不準。你想想,如果整個材料立意不夠、邏輯不通,字詞整得再漂亮!又有啥用? 02 標點符號原則 擅長改稿的人都有一個習慣,從標點看你的邏輯。一般高手寫稿每個段落層次都是很分明的,講幾點、抓幾個動作捋得一清二楚,而這往往用分號來區(qū)分開,體現(xiàn)平行的關系,這可以作為修改段落層次的著力點。再就是,謹防濫用逗號,特別是—逗到底的情況,一段下來,從頭到尾都是逗號,這也是不對的,體現(xiàn)不出層次,看不出頭緒,需要重點避免。 03 能短不長原則 05 三次否定原則 材料就是在不斷修改、不斷否定、不斷完善中逐步提高的。比如,對于段落標題,開始寫了一個,但是這個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呢,當然不是,要堅信還有更好的,苦思冥想直到想出新的表述方式,類似過程再堅持兩次,等自我否定三次了,你最終想出的段落標題肯定更接近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說,寫材料可以一氣呵成,但是不要追求一稿過?!暹^注定成不了好材料。 06 提煉觀點原則 有的材料開始看雜亂無章,可是經(jīng)過修改加了幾個小標題后,可能感覺層次就清晰多了,這就是改稿中要注意的提煉觀點原則。我們覺得,能提煉觀點的盡量提煉觀點。—篇文章分三個層次,一個段落分三個動作,—個動作分三個意思,盡量寫清楚寫明白,要避免一大段話里面沒有小標題的情況。這也不符合人的閱讀情況,公文本來就枯燥,你還不給提示,加上寫得質量再差一點,整個文章的檔次水平就下去了。 07 內(nèi)容為王原則 就是內(nèi)容大于形式,先研究事、把事說明白,再搗鼓詞、把詞寫完美。有位老師說,他給學員修改材料都是先看內(nèi)容,看整體上事說得清楚不清楚,有沒有邏輯不通、觀點不清的情況,然后再去琢磨具體字詞,畢竟形式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沒內(nèi)容作支撐,再美的詞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材料君自己寫稿時,有個習慣,每寫一段會前后默念幾遍,看讀得順不順,有沒有毛病。一般寫下來,很少會出現(xiàn)錯別字和語句不通順的情況。但在實際接觸中也看到一些朋友寫的稿子,缺主語的、寫錯字的、前言不搭后語的,讀著非常難受,可重點是有的還檢查不出來!所以,也建議大家,自己修改時,多讀幾遍,至少讀三遍,邊讀邊琢磨,這樣才會有提高。 09 引用核實原則 修改講話稿、講課稿時,可能涉及一些名言名句的引用,這其實也是一個修改點。要逐個核實、逐句推敲,這方面很容易出問題,特別是引用中央領導的講話更要嚴謹再嚴謹,不能斷章取義、道聽途說,要經(jīng)得起問、經(jīng)得起實踐的檢驗,這也是反映擬稿人個人作風嚴不嚴謹、扎不扎實的—個參考點。 10 比例勻稱原則 我們講,看一個人漂亮不漂亮,很重要的—個指標是看五官和身體其他部分比例是否協(xié)調(diào)。有的人單看眼睛很漂亮、鼻子很漂亮,但是整體看缺乏效果,這就是一個協(xié)調(diào)的問題。修改文稿也要注意這方面,各個段落之間篇幅應該大致差不多,不能有的好幾頁、有的就幾行字,各個標題之間也要大體工整,否則看著難受、感覺也不美觀。 11 追新用詞原則 同樣講一個道理,你用緊跟潮流的詞,還是用老舊過時的詞,給人的感覺肯定不一樣。同樣是講抓黨建,你就不能還停留在原來的層面,現(xiàn)在都是各種“黨建 ”,其實理還是那個理,但是層次上來了。另外,個人擬稿很容易出現(xiàn)一些自己熟悉但別人不清楚的生冷字詞,這方面不能為了體現(xiàn)自己的水平刻意留著,該替換的必須替換,畢竟稿子是給領導看的、讓群眾聽的,過于曲高和寡沒有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