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穴:“關門穴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 太乙穴與任脈的下脘穴齊平?!鞍d疾狂走,心煩吐舌”,太乙穴主要治療精神病,用的不多。 滑肉門:“太乙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滑肉門與任脈的水分穴齊平。也是“主癲狂嘔逆,吐舌舌強”,主治精神病和吐舌,雖然說足陽明胃經的是動則病中有“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等精神病的癥狀,但為什么是這兩個穴位治精神病?先看太乙穴,太是大的意思,乙是彎曲的意思,內應小腸彎曲之象。再看滑肉門,滑者,利也,滑利果肉米菜之門,故名滑肉門,這是內應小腸功能之象。精神病患者的癥狀棄衣而走,登高而歌,大都有長時間便秘史,大腸濁氣逆氣而上,穿過橫膈,上沖心則神昏譫語。中醫(yī)將人體分為三焦三部,橫膈之上的心肺是上焦、天部,藏蓄清輕之氣。橫膈到肚臍脾胃肝膽是中焦,人部,肚臍之下是下焦、地部。地部濁氣本來是向下、往外排的,如果大腸中的熱氣、燥氣逆氣上沖到天部,影響心神,就表現(xiàn)為精神病。小腸與心相表里,心有熱則移心火于小腸,通過太乙門、滑肉門泄小腸,其實間接泄了心火。再說“吐舌”,吐舌和弄舌不一樣,吐舌是舌頭吐出去收不回來,弄舌是舌頭伸出去收回來,伸出去收回來,反反復復。心開竅于舌,也是通過泄小腸來泄心火。 天樞穴:“去肓俞一寸,俠臍中兩旁各兩寸陷中”,從天樞穴開始,胃經的穴位再次向內收縮一寸,變成與任脈相距兩寸。肓俞是腎經的穴位,與任脈神闕穴相距一寸,天樞穴去肓俞一寸,正好與任脈神闕穴相距兩寸?!澳舜竽c之募”,天樞是大腸的募穴。關于募穴,有一個重要的治療法則,俞募配伍法,大腸俞配天樞可以治療大腸上所有的疾病。不論是泄利還是便秘,亦或是腸道腫瘤,都可以治療。募穴既可以診斷,也可以治療,診斷就是按壓,按壓天樞穴出現(xiàn)疼痛,一般是兩種問題,一、有燥屎或宿便,產生燥屎或宿便有兩種原因,(一)是寒,大腸不蠕動,患者不痛苦?!秱摗?44條:“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小便清者為寒,麻子仁丸治之,也可以在天樞穴上艾灸。(二)是熱,大腸蠕動,但腸中無津液,大便排不出來,肚子疼痛,小便黃者為熱,大承氣湯治之,也可以針刺天樞穴。二、有瘀血,當歸芍藥散治之,也可以在天樞穴上針刺或艾灸,以灸為上?!爸鞅茧?,上氣沖胸”,治療氣上沖胸的奔豚證,可以用桂枝加桂湯,苓桂術甘湯、奔豚湯等處方,也可以針天樞穴。“泄瀉,脹疝,赤白痢,水利不止,食不下,水腫脹,腹腸鳴”,都是急慢性結腸炎,腹瀉、下利的癥狀?!安荒芫昧?,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沖心”。還是類似奔豚證的癥狀?!盁M嘔吐,霍亂,冬月感寒瀉利”,基本上都是急性腸胃炎的癥狀。“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癥瘕就是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之類的良性腫瘤,導致月經不調,也可以用天樞穴。 外陵穴:“天樞下一寸,去中行各兩寸”,與任脈的陰交穴相齊平。學足陽明胃經的外陵穴,必須提及足太陰脾經的腹結穴,當小腹用力的時候,外陵穴處肌肉與腹結穴處肌肉同時硬結,腹結在陰,結于內,外陵在陽,現(xiàn)于外。內有所結,外有硬棱,故名外陵。“主腹痛,下引臍痛”,屬于近取穴,主要治療大腸、小腸引起的疼痛?!靶南氯鐟摇?,懸是吊著、掛著的意思,患者自覺心下胃脘部發(fā)空,心象被懸吊起來的感覺,西醫(yī)稱為交感神經紊亂癥,中醫(yī)認為是逆氣上沖,外陵穴主之?!督饏T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桂枝降逆氣,生姜散水飲,枳實破結氣。 大巨穴:“外陵下一寸,去中行各兩寸”,與任脈的石門穴相齊平。大者,太也。巨者,大也。大巨者,大陽也,巨陽也,兩太陽也。大巨穴內應小腸、膀胱,小腸者,手太陽也,膀胱者,足太陽也。大巨在氣化方面,功效非凡。針灸界巨擘承淡安先生翻譯,日本人代田文志所著《針灸真髓》中對大巨的運用非常廣泛。國內對大巨的運用必須提及搞腹針的薄智云先生,腹針特別重視太乙門、滑肉門、大巨這些穴位,通過腹部穴位治療全身疾病。“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難”,“?疝”,就是單側的睪丸腫大。“偏枯,四肢不收,驚悸不眠”,所有這些病證,都與陽氣不足有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