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廣西賀州董全吉進行搜集整理 腎陽虛和腎陰虛的區(qū)別是腎陽虛是手腳涼怕冷,腎陰虛是手腳熱,尤其晚間休息后。眼皮腫需要化驗尿排除腎病。 腎虛是通過中醫(yī)辨證證明的,而儀器檢查不出.如果確認為腎虛,還需分腎陽虛與腎陰虛對待。腎陽虛的癥狀為腰酸,四肢發(fā)冷,畏寒,甚至還有水腫,也就是說表現(xiàn)為“寒”的癥狀,性功能不好也會導致腎陽虛;腎陰虛的癥狀為“熱”,主要有腰酸,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 腎陰虛:腰膝酸軟酸疼,頭昏目眩耳鳴,失眠多夢,健忘,男子遺精早泄夢遺,陽強易舉,女子夢交,經(jīng)量減少甚則閉經(jīng)或崩漏,形體消瘦,內(nèi)熱(潮熱)盜汗、陣發(fā)燥熱,五心煩躁,咽干顴紅,皮膚干枯、尿少便干溲黃、不育不孕,舌紅少津無苔,脈細數(shù)。 中醫(yī)釋名:本證多因久病傷陰,或溫熱病后期,津液虧損,或過服溫燥金石之藥,耗傷陰液,或早婚多育,房室不節(jié),以致腎陰不足所致。西醫(yī)稱呼的:肺結(jié)核,腎結(jié)核,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慢性腎炎,高血壓,阿狄森氏病,神經(jīng)衰弱,絕經(jīng)期前后諸證,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引發(fā)。 中醫(yī)病機:本證多因久病傷陰,或溫熱病后期,津液虧損,或過服溫燥金石之藥,耗傷陰液,或早婚多育,房室不節(jié),以致腎陰不足所致。由于腎水虧虛,進而相火妄動,故常見虛火上炎之病理現(xiàn)象。本證屬虛,亦或可見本虛標實之證。其病位在腎,常涉及肺、心、肝等臟。多見之于遺精、不寐、消渴、虛勞、內(nèi)傷咳嗽、內(nèi)傷發(fā)熱、淋證、月經(jīng)失調(diào)、崩漏以及溫熱病后期等病證之中。 體征:五心煩熱,潮熱烘熱,頭目眩暈,口干咽燥,入夜為甚,失眼盜汗,腰膝痠軟,男子遺精、早泄,女子經(jīng)少、閉經(jīng),崩漏,便秘尿赤,型體消瘦,舌紅少津少苔,或干剝,脈細數(shù)或弦細數(shù)。 腎陰虛,是腎臟陰液不足表現(xiàn)的證候,多由久病傷腎,或稟賦不足房事過度,或過服溫燥劫陰之品所致。用現(xiàn)代說法來說,就是:腎陰虛-供給中樞神經(jī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足;通常情況下,陰虛用六味地黃丸或左歸丸。 考慮腎陰虛引起,可以吃哈士膜(學名中國黑龍江林蛙,又名哈什螞,黃哈蟆,油哈蟆,紅肚田雞,雪蛤等是我國東北長白山特有的珍稀的野生動物。是蛙科動物中國林蛙或黑龍江林蛙的除去內(nèi)臟的全體,性涼,味咸,而無毒。歸入肺,腎二經(jīng)。)、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進行食補。 腎陰虛者,飲食中應多吃清涼食品,如金銀花、綠豆、銀耳、蓮子、決明子、魚湯、蛤蜊、雀肉、鹿肉等等進行滋補;治腎陰虛主要用制首烏、熟地黃、五味子、黃精、墨旱蓮、女貞子、龜甲膠、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西洋參等。滋陰補腎,藥物既有溫和藥又有甘寒藥。 治療法則: 滋陰補腎。 施治方法: (一)內(nèi)服方藥 (1)六味地黃丸:每次10克,1日2~3次。 (2)左歸丸:每次10克,1日2~3次。 (3)大補陰丸:早晚各服10克。適用于陰慮而有內(nèi)熱諸證。 1.基本方藥:(1)六味地黃丸:熟地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藥120克、澤瀉90克、丹皮90克、茯苓90克,以上各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服用,每次10克,1日2~3次。若改為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2)左歸丸:熟地240克、山藥、枸杞、山茱萸、菟絲子、鹿角膠、龜板膠各120克、川牛膝90克,上藥共研為末,煉蜜為丸,空腹服用,每次10克,1日2~3次。若改為水煎服,用量按原力比例酌減。適用于陰慮精血虧損諸證。 (3)大補陰丸:黃柏、知母各120克、熟地、龜板各180克,諸藥為末,豬脊髓蒸熟,煉蜜為丸,早晚公服10克,或作湯劑,用量控比例酌減。適用于陰慮而有內(nèi)熱諸證。 2,加減生化:陰虎骨蒸潮熱甚者,可于各基本方中加地骨皮、青蒿、銀柴胡、胡黃連各10克;心煩不安,失眠多夢者,加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各10克;盜汗明顯者可加煅牡蠣12克、浮小麥20克、糯稻根15克;遺精、滑精者,加金櫻子、芡實各12克,五味子10克;咳血、齒衄者,加旱蓮草12克、白茅根15克、藕節(jié)、茜草根各10克。 耳聾耳鳴者,于方(1)中加磁石20克、五味子10克、桑椹子、女貞子各12克。尿血者于方(1)中加小薊10克、白茅根15克、旱蓮草、黃柏各10克。月經(jīng)過多或崩漏者,于方(1)中加知母、黃柏各10克、煅龍牡各15克、棕擱炭、仙鶴草各10克。 (二)外敷藥物 1.五倍子適量,研細為末,臨睡時以水或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部,再用暖臍膏蓋好,手按至溫而入睡。 2.五倍子、辰砂共研末后,冷水調(diào)勻,臨睡前敷臍部。以上兩方均適用于盜汗患者。 3.酸棗仁少許,開水浸泡后,去其外皮,剖成兩半,置于直徑約1厘米的膠布中,貼之干兩開的神門、皮質(zhì)下穴處,然后按揉1分鐘,并囑患者每晚臨睡前自行按揉1次,每5天換藥1次。適用于失眠患者。 4.牡蠣、五倍子各適量,研成細末,鹽水調(diào)敷臍部。 5.刺猬皮適量,焙干研細為未,以患者自己唾液,調(diào)成糊狀,敷貼臍中,每2日換藥1次。以上兩方適用于遺精、滑精、早泄患者。 (三)飲食療法: (1)桑椹糖水:鮮桑椹60克,加清水二碗,煎至一碗,用白砂糖或冰糖適量調(diào)味,去渣飲水。滋陰補腎。 (2)黃精燉冰糖:黃精30至60克,冰糖30至50克,加清水一碗,隔水燉2小時,飲水,每日l至2次。補益精血。 (3)蓮子粉粥:蓮子肉去皮帶心50克,磨粉后用水調(diào)成糊狀,放入沸水中,加桂圓肉30克,煮成粥狀,加冰糖適量,每晚臨睡前服一小碗。安神固精。 (4)枸杞酒:枸杞60克,泡入500克白酒中,封固一周以上,即可服用,每次1小盅(約20毫升),每晚睡前服。補腎益精。 施治要點: (一)腎陰虛的治療,總的原則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六味地黃丸是其代表方藥。然由于形成本證的原因,各有不同,其病理變化,各有側(cè)重,故在具體運用,又有區(qū)別:腎陰不足,津液虧耗之咽干口渴,舌燥唇裂,消渴便秘,用天冬、麥冬、女貞子之類,所謂補而兼潤;其二,腎陰虧損,慮火上炎之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心悸失眠,用生地、元參、龜板、地骨皮之屬,所謂補而兼清;其三,腎精不充,陰血虧耗之腰膝痠軟,遺精滑泄,耳聾目眩,須發(fā)早白,月經(jīng)不調(diào),用熟地、何首烏、枸杞、桑椹之品,所謂補而兼養(yǎng)。臨證之時,詳于辯證,精于施治,庶可無誤。 (二)腎內(nèi)寄元陰、元陽,陰陽互根,故“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因此,滋陰之法,不可單純一律使用陰藥,應在大隊補陰之中,佐以溫陽之品,一則可以使之補而不滯,補而不膩,二則意在鼓舞腎中生發(fā)之氣,以助生化之力,這對陰虛久病之人,更為重要,否則,陰無陽而無以化,仍然達不到滋補腎陰的日的。 (三)腎臟與其他臟腑的關(guān)系密切,如腎陰不足,而致水不涵木,肝陽上亢,或子盜母氣,損傷肺陰,或水不上承,心腎不交,或虛火上炎,灼傷脈絡,出現(xiàn)血癥等,這些病證,需通過治腎的同時,兼治他臟,或肝腎同治,滋水涵木,或滋水之源,肺腎雙補,成交通心腎,濟既水火,或滋陰降火,引火歸源等,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腎陰虛中藥藥方 生地20,麥冬15,沙參15,石斛18,枸杞12,玉米須12,茯苓15,玉竹15,木香6,白術(shù)15。 主要是清補腎陰的,另外還照顧到補腎陰的藥物滋膩,又加了茯苓、玉米須以導腎邪,加了木香理氣以防滋養(yǎng)藥物的滋膩,又有白術(shù)實脾土,健后天之本。 此處方相當?shù)钠胶汀?/span> 腎陽虛西醫(yī):醛固酮增多癥,甲狀腺功能減退,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更年期綜合征,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慢性前列腺炎 中醫(yī)釋名:本證多因先天不足,腎陽素虛,或年老體弱,命門火衰,或房勞過度,或久病不愈而傷及腎陽,以致元陽虛損,溫煦無力,陰寒內(nèi)生,或氣化無權(quán),寒濕內(nèi)盛。 中醫(yī)病機:本證多因先天不足,腎陽素虛,或年老體弱,命門火衰,或房勞過度,或久病不愈而傷及腎陽,以致元陽虛損,溫煦無力,陰寒內(nèi)生,或氣化無權(quán),寒濕內(nèi)盛。證屆虛證、寒證,病位在腎,并常涉及脾、心、肺等臟。常見于陽痿、遺精、虛勞、水腫、泄瀉、喘證、哮證、不孕、崩漏等病。 體征:腰膝痠軟冷病,男子陽痿、早泄、滑精,精冷不育;女子崩漏、帶下清冷,宮寒不孕;小便頻數(shù)而清長,夜尿多或遺尿,或尿少而浮腫,腰以下腫甚,按之沒指;或喘促日久,動則加劇,呼多吸少,氣短不得以續(xù)。兼見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質(zhì)淡胖,或舌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細無力或沉遲。 中醫(yī)治療 治療法則: 溫腎壯陽。 施治方法: (一)內(nèi)服方藥 1.基本方藥:(1)右歸九:熟地15克、菟絲子12克、當歸10克、山藥12克、枸杞12克、杜仲12克、山茱萸10克、鹿角膠10克、肉桂、熟附于各6克。本方宜于腎陽不足,年老久病及陽痿、滑精者。(2)金匱腎氣丸:熟地15克、山藥12克、山茱萸12克、澤瀉、茯苓、丹皮各10克、肉桂、熟附子各6克。本方宜于陽虛之喘促、水腫者。 2,加減變化:陽痿,遺精、滑精,遺尿,不育者,于方(1)中加仙靈脾、金櫻子各12克,陽起石、煅龍牡各15克,海狗腎10克;崩漏、宮寒不孕者,可于方(1)中加yin羊藿、黃芪、續(xù)斷各12克、炮姜炭10克、紫河車10克、龜板15克。水腫而尿少者,于方(2)中加車前子、白茅根各15克、益母草12克、牛膝10克。喘促日久,動則加劇有,可于方(2)中加人參6克、五味子10克、補骨脂、yin羊藿、胡桃肉各10克。 (二)外敷療法 1.紫皮大蒜l枚,蓖麻仁60克,搗成糊狀,分成2等份,分別敷貼雙側(cè)涌泉穴,每日1次,1周為1療程。適用于腎陽虛水腫面尿少者。 2.鮮荊芥1斤,鮮曼陀羅花20克,蚯蚓20條,三藥共搗爛如泥,平攤貼于第1、7胸椎上,并以熱水袋加熱熨30分鐘;亦可用白芥子10~15克,搗碎為末,溫水調(diào)成糊狀,敷貼于兩乳中間或大椎穴處,每次敷貼1小時。適用于上盛下虛、氣急痰鳴之哮喘。 3.食鹽1斤,炒熱布包,熱熨腰部雙側(cè)腎區(qū);或用骨碎補鮮根搗爛,黃酒調(diào)勻,敷貼于腰痛之處。適用于腎陽虛而兼寒濕之腰痛。 4.蔥白3寸,白胡椒7粒,共搗如泥狀,填敷臍部,適用于陽虛而小便不通者,一般于敷藥后3~4小時見效。 (三)飲食療法: (1)枸杞羊腎粥:枸杞30克、羊腎二對、羊肉250克、蔥一莖,佐料適量,煎煮成湯,再加粳米50克,煮成粥狀,晨起而服。補腎助陽,填精益髓。 (2)黑豆鯉魚湯:鯉魚一尾(約1斤)去鱗及肚腸,將黑豆30~50克放入肚中縫合,用水煎至魚豆熟透成濃汁,不拘時服之。利水消腫。 (3)鹿茸酒:鹿茸3~6克、山藥30~60克,浸泡在白酒500克中,封固七天后飲用,每次飲一小盅(約20~30毫升)。補益腎陽,固攝膀胱。 (4)海馬酒:海馬一對,浸入白酒500克中,封固兩周后即可飲用,每日臨睡前飲一小盅(約20~30毫升)。補腎助陽。 施治要點: (一)腎陽虛證之治療,應遵循“益火之元,以消陰翳”,“陽虛者補而兼暖”的原則,溫中寓補,補中寓溫,以補為主。其治療方藥中,常以桂附為主或輔佐以桂附,補而兼暖,起陽衰之頹。但臨證應用肉桂和附子,其用量不宜過大,且不宜單獨使用。正如嚴用和在《嚴氏濟生續(xù)方》中所說:“前賢之書,有單用附于之戒者,正慮其腎惡燥也,既欲用一剛劑……須當用一柔劑,以制其剛,庶幾剛?cè)嵯酀?,不特取效之速,亦可使無后患也?!边@段話明確地指出腎陽虛,宜溫補而忌溫燥太熱,宜溫補而兼填精補血。 (二)腎禽水火,為元陰元陽之宅。五臟之陽,非腎陽而不能發(fā);五臟之陰,非腎陰而不能滋。陰陽失調(diào),乃是腎病的基本矛盾。故補腎陽之法,常需配合以補陰之藥,正如《景岳全書》所說:“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臨床上多用地黃、枸杞之屬。 (三)腎陽虛證,常見之于多種病癥,如尿濁、水腫、癃閉、淋證、喘證、哮證、飲證、便秘、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這些病癥中,多有本虛標實之候,在其治療過程中,應著眼于 “以瀉為補,標急宜攻”之法,變化運用。如腎陽虛弱,陽不化氣,氣不化水,以致水液停潴而成水腫,此時若僅用“益火”之法,尚嫌不夠,當以瀉為補,利水補腎,兩者配合使用,如濟生腎氣丸之類。再如喘證之上盛下虛者,用蘇子降氣湯,以化痰平喘之中,佐以補腎之品,亦屬此類。 (四)由于五臟一體,臟腑相關(guān),“久病及腎?!薄拔迮K之傷,窮必及腎”,因此,腎病時久,亦可影響他臟,故而在治療上,務必“求其所屬”,把握原發(fā)病臟腑,密切觀察臟腑病變的主次輕重關(guān)系,確立相應的治療法則,如培土制水、補火生土等,才能提高臨床療效。 中藥 針灸1.體針:取腎俞、命門、三陰交、關(guān)元穴,手法以補為主,或針后加灸,每日1次。 2.灸法:附子餅灸法,選用附子粉末,加酒調(diào)和做成2分硬幣大小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置于施術(shù)之穴位上,再以艾炷在其上而灸之。適用于腎陽虛弱,命門火衰而見諸證者。 3.穴位注射:(1)維生素B1注射液50毫克或丙酸睪丸素5毫克,輪流注入于關(guān)元、小極、腎俞,每2~3天1次,4次為1療程,適用于腎陽虛所致陽痿。 (2)壯陽注射液(系狗睪丸水解提取,制成30%注射液),穴位(腎俞或關(guān)元穴)交替注射或肌肉注射,每次2至4毫升,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初次應作皮膚過敏試驗,過敏者不宜使用。適用于腎陽虛導致陽痿。 推拿按摩 可于腎區(qū)、命門及少腹部進行推拿,每日l~2次,每次15~20分鐘。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 護理 康復:腎氣之盛衰,乃系于人類的衰老與延年,故采用積極的養(yǎng)腎補腎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節(jié)欲養(yǎng)腎:腎藏精,“夫精者,身之木也”。養(yǎng)腎必須養(yǎng)精,養(yǎng)精必須節(jié)欲。勞傷房室太過,則腎精外泄;起居房事有節(jié),則精氣盈滿,卻病延年。如何節(jié)欲,其方法甚多,諸如修身養(yǎng)性,歸氣納腎,實行晚婚晚育,節(jié)制房事等。其中留要的是做到“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div> 2.氣功養(yǎng)腎:“呼吸精氣,獨立守神”,如漱津咽唾法、兜腎囊法、睡前閉息法等,用之調(diào)節(jié)臟腑氣血,保養(yǎng)腎氣。 腎陰陽兩虛 別名 中醫(yī):虛勞,消渴,陽痿,遺精,水腫,咳嗽,喘證,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絕經(jīng)前后諸證,西醫(yī):慢性氣管炎,糖尿病,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肺結(jié)核,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甲狀腺功能減退,再生障礙性貧血,月經(jīng)失調(diào),更年期綜合征 中醫(yī)病機 本證或由腎陰先虛,日久陰損及陽,發(fā)展而來,或由腎陽不足,日久陽損及陰,逐漸而成。腎為先天之本,藏真陰而寓元陽,若腎中元陽不足,命門火衰與腎中元陰不足,陰精虧損同時并見,即為腎陰陽兩虛證。其常見原因為稟賦不足,或久病不愈,或房室勞傷,或老年休衰等,以致陰精、陽氣兩慮,不能濡養(yǎng)、溫照臟腑經(jīng)絡,而形成此證。病仗在腎,其性質(zhì)屬虛,不過臨床常見陰陽各有偏重的不同,這須權(quán)衡陰虎陽虛的程度而定。 體征 腰脊痠病,脛痠膝軟,足跟痠痛,耳鳴耳聾,發(fā)焦脫落,齒搖稀松,遺精陽痿早泄,月經(jīng)失調(diào)崩漏,或開心煩熱,口干咽燥,失眠盜汗,或畏寒肢冷,面目虛浮,夜尿頻數(shù)。舌紅或淡,少苔,脈雙尺沉細。 中醫(yī)治療 治療法則:補腎溫陽滋陰,陰陽氣血雙補。 施治方法: (一)內(nèi)服方藥 1. 基本方藥:腎氣丸合龜鹿二仙膏:由鹿角500克、龜板250克、枸杞100克、人參50克,先熬龜板、鹿角為膠,再將人參、枸杞熬膏和入而成。每晨酒服10克。2. 加減變化:偏于陰虛諸證,可按腎陰虛證治中的加減法處理;偏于陽虛諸證,可按腎陽虛證治中的加減法處理。 (二)食療方 1.芡實粉30克、核桃肉15克(打碎)、紅棗5~7個。先以涼水將芡實粉打成糊狀,再加滾水攪勻,入核桃肉、紅棗煮粥,加糖食之。 2. 羊肉粥:羊肉60克(去脂膜切成細絲),粳米50克,生地黃汁30克,肉桂末3克。先以水煮米及羊肉,將熟時加地黃汁及肉桂末,粥成加五香粉及鹽少許即可。 3.燉豬腰:豬腰一對,杜仲30克或核桃肉30克,一同婉熟食之。 4.胡桃栗子糖羹:胡桃肉30至50克,栗子(炒熟)30至50克(去皮),白糖適量。先將熟栗子,與胡桃肉同搗如泥,再加入白糖拌勻即成。不拘時食之。 (三)氣功:可采用下列各法。 1.元陰功:以意守“丹田”(關(guān)元)、涌泉為主,促使真氣蓄養(yǎng),內(nèi)氣充足,并結(jié)合外導內(nèi)引,使意氣相依,意導氣行循足少陰腎經(jīng)周流不息,從而調(diào)整陰陽、氣血,疏通經(jīng)絡、臟腑,生發(fā)氣機,使人體各臟腑組織的功能得以修復。主要內(nèi)容是站樁守竅、氣貫丹田、丹田開合、氣運八卦、丹定少陰、涌泉呼吸、收功。練此功時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飯前、后不宜練功,功后不能馬上飲水。練功時應衣帶寬松。 2.吊檔功:系武當內(nèi)家功中的一種。對于補腎壯陽、健身竟技等均有好的功效。功法要求把意念導引、勢子導引和呼吸導引三者緊密地結(jié)合進行,而且意念導引是三者的中心,練功的關(guān)鍵。初期練習應有氣功師指導,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樹立信心。最好選用晝夜子時,面向南練功。在練功前半小時排除大小便,功后不宜隨即大小便。練功期嚴禁性生活,愈后亦要節(jié)制。 3. 保健十五法:主要是接氣法、咽津法、導引法、一穴多用、健腦法、牙齒保護法、健耳法、保護眼法、曬太陽法、安神合十、迎香健鼻、互捏合谷、保腎法、氣功減腰法、抓頭按摩返老還童等。 施治要點: (一)腎內(nèi)藏元陰元陽,為水火之臟,宜于封藏,忌于泄漏,故腎病多見虛證。腎之陰陽兩虛,多由陰虎或陽虛證,日久發(fā)展所致。治療之時,還應明確陰虛偏重,抑或陽虛偏重,然后確定在陰陽雙補之時,以滋陰為主,或以溫陽為要。 (二)腎之陰陽兩虛,乃精氣兩傷,在臨證之時,除用溫補元陽,填補真陰,陰陽并補之外;還須取“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義,酌情加用紫河車、龜板膠、鹿角膠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填補精血。由于腎與其他臟腑的關(guān)系至為密切,還須結(jié)合辨證,明確相關(guān)臟腑的病證,治腎及參治他臟,以利提高療效。 (三)本證為慢性虛弱性病證,病程冗長,病情復雜,難取速效,治療用藥,貴在堅持,只要辨證準確,應守方不移,不宜變動過多。綜合療法,攝生養(yǎng)性,飲食調(diào)理辦不可少。 針灸 推拿按摩 自我推拿, 或稱主動按摩,這是一種保健方法。常用有頭面、軀干及四肢按摩三種。 1.頭面推拿:主要動作有按攢竹、點睛明、揉眼睛、按太陽、叩牙齒、磨鼻背、干洗臉、假梳頭等,最為常用的是干洗臉與假梳頭。 2.軀干推拿:以按摩胸、腹、腰三方面的動作,交叉進行。 3.四肢推拿:可分上肢、下肢按摩,其動作有甩雙手、掐虎口、擦大腿、揉腓腸肌、搓腳心等,最常用有揉腓腸肌和腳心。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 護理 節(jié)嗜欲以養(yǎng)精,節(jié)煩惱以養(yǎng)神:節(jié)欲保精是攝生防虛的重要方面,一切有害心身的生活方式(如縱欲、酗酒、抽煙等),都應該予以節(jié)制;克服悲觀、刻板、孤僻、憂心忡忡的不良情緒,“聽其自然、隨遇而安”,參加各種有益身心的社群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