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祛惑》中曾講到風水的真正含義:“風水之術(shù),大抵不出于形勢、方位兩家。言形勢者今謂之巒體,言方位者今謂之理氣?!惫糯鷦趧尤嗣駥τ陲L水是非常的迷信的,下至平民走卒,上至王公貴戚,都非常的重視風水學說。從普通的房屋修建到死者下葬,或者是國都選址,皇陵修建,風水一道都深入古人的生活。 對于風水最看重的莫過于皇族,每條龍脈產(chǎn)生的地方,都會有所謂的真龍?zhí)熳赢a(chǎn)生,于是為了防止威脅皇朝的統(tǒng)治,一些王朝中都會設(shè)置專門的監(jiān)測天下風水的部門對天下龍脈進行監(jiān)測。昔年朱元璋令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然而為什么劉伯溫到了長白山卻轉(zhuǎn)身就走呢? 華夏民族對于龍的崇拜是毋庸置疑的,作為我們?nèi)A夏民族的圖騰,龍在我們的心目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而我們也被稱為龍的傳人。古代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衣服上繡龍形圖案,各種雕飾都采用了龍的形狀,不難看出人們對于龍這種生物的崇拜。 而在古代,一般只有皇室中人才有資格使用龍這種圖案,其余人使用都會被當作謀逆。然而還有一種東西也與龍扯上關(guān)系,那就是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在風水學中,風水學家們經(jīng)常借助龍的名稱來表示不同的山脈走向,起伏等。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其中有一段就是曹操講述了龍的變化,龍善變化,能大能小,能隱能現(xiàn),能飛能潛。而那些起伏不一的山脈就像龍一樣,因此這些曲折的山脈則被人們稱為“龍脈”。 在中國有一座山似乎在所有的神話中都有著它的影子,那就是昆侖山,傳說中它是西王母的寄居之地,是真正的仙家福地,而在華夏民族的心中,昆侖山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所謂的龍脈之說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太過玄幻。然而盡管現(xiàn)代人崇尚科學,不相信,但古人卻非常迷信。比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就曾經(jīng)在登基稱帝之后命令自己身邊的智囊人士劉伯溫去斬斷其他龍脈。 劉伯溫早年勤奮好學,可謂是滿腹才華,然而生活在元朝的黑暗統(tǒng)治之下,劉伯溫一直沒有機會迎來發(fā)展,就這樣懷才不遇的劉伯溫一直到了48歲才迎來了真正賞識自己的人,那就是朱元璋。 盡管朱元璋出生貧寒,目不識丁,但是他本人卻非常的愿意去學習,重用人才,劉伯溫的滿腹才華終于有了施展的地方。在跟隨朱元璋的過程中,劉伯溫也是頻頻獻計,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在朱元璋的決定性戰(zhàn)役中,劉伯溫更是向朱元璋提出了“先滅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的決定性戰(zhàn)略,最終使得朱元璋徹底的統(tǒng)一天下。在公元1368年時,朱元璋正式稱帝。而在稱帝之后,朱元璋的心思也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開始對自己的手下有了一絲提防,尤其是劉伯溫。 朱元璋稱帝前夕,劉伯溫向朱元璋進言,有熒惑星出現(xiàn),可能會有災(zāi)難發(fā)生,可以采用下罪已詔,處理冤假錯案的方式來躲避禍事,朱元璋采用之后,果然天下一片安寧。正因如此,朱元璋在稱帝之后對劉伯溫越來越不放心,一直刻意壓制他。 而傳聞朱元璋有一晚睡覺時夢到一條金色巨龍從遠方山脈中飛出,一路飛來,撞向了金鑾殿。朱元璋被這個夢驚醒,古代人認為自己做出的夢一般都有著寓意,因此經(jīng)常會找人進行解夢。而朱元璋在醒后慌忙找來了劉伯溫為自己解夢,劉伯溫聽后說這是有災(zāi)難在慢慢醞釀,未來會危及到明朝的統(tǒng)治。 朱元璋在聽完了劉伯溫的解夢后,當即命令劉伯溫出馬將天下龍脈龍氣泄盡,只允許有大明龍脈存在,以此來保證大明江山永存。劉伯溫按照朱元璋的命令執(zhí)行,當他來到長白山的時候計劃泄掉長白山龍氣,然而這時卻突然天降暴雪,劉伯溫將這場暴雪當作上天的警示,于是當即扭頭就走。 而后來取代明朝的女真一族,果然是興于東北,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之后,長白山就成為了女真的據(jù)地。而到了后來皇太極建立清朝之后,長白山則成為了大清的龍興之地。 然而這些所謂的龍興之地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太過玄幻,畢竟王朝的更替涉及到的因素太多,所謂的“龍脈“只是新王朝取代舊王朝所做出的神話罷了。我們將龍作為精神圖騰,但依然相信科學,二者之間沒有沖突。 |
|
來自: 紫気東來 > 《金鎖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