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3W”閱讀分析法?
1??這篇文章寫了什么? 中心內容=背景?人物?事情= 在什么背景下,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中心思想=中心內容?作者情感
根據在什么背景下,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歸納這篇文章的中心:本文寫了“我”童年時在山里捉毛蟹、吃毛蟹的往事。寫事情是為了表達作者什么中心思想呢?我們下文講。 2??作者是怎么寫的?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詞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章的,那我們先從宏觀入手,先從大的框架,再看小的構成細節(jié)。寫作是一門技能,如同游泳,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我們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技巧寫成這篇文章的呢? 章---從結構手法切入 看標題---標題是敘事抒情的線索,線索是屬于結構手法的,就像一項項鏈一樣,串起了整篇文章。如果不清楚什么是結構手法,什么是線索,有什么作用??梢曰仡^去看看我的視頻和書籍,我解釋得非常通俗易懂了。這個一般考點是考標題的作用。這里的標題“一碗入夢”,想象非常地奇特,能引起讀者的興趣;既是對文章內容的概括,也是文章敘事抒情的線索。 看開頭---由什么事情引入,開頭的作用是什么?在這里作者是以妻子買蟹,兒子問蟹為引入的。 看中間---中間的段落用的是什么寫作順序,有什么好處?作者用插敘的寫作順序,敘述了童年時和父親捉毛蟹、吃毛蟹的往事。插敘的好處是什么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表達作者的某種情感,深化文章主題。 看結尾---作者以抒情為結尾,做到了總結全文,首尾呼應。 為什么作者要以這樣的篇章結構設計呢? 先引入、再插敘、后抒情,是為了文章脈絡分明,思路清晰,首尾呼應。題目第二題和第四題的切入點都是從結構手法切入的,所以,如果你不掌握結構手法,你甚至不能判斷它是什么題型,所以掌握結構手法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段---從表現手法切入 什么是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就是作者為了增強表達方式的方法和技巧。作者不想讓他這篇文章平淡如水,想讓他的文章如炒菜一般,更漂亮好吃一些,那就需要一些高超的廚藝了。表現手法就好比廚藝。 那么表現手法是用來增強表達方式的,初中階段,這11種表現手法主要是用來增強以下3種表達方式的。 增強敘述的有:照應,伏筆、懸念、鋪墊; 增強描寫的有:渲染、對比、襯托、烘托; 增強抒情的有:欲揚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這篇文章讀完,你會發(fā)現,作者文章行文結構還是平鋪直敘,并沒有用什么表現手法。因為這篇文章是結合生活,敘事為主,真情實感的敘事性散文。照應、伏筆、懸念、鋪墊等,更多地應用在小說里。作者不一定要炫廚藝,他覺得家常的蛋炒飯也很好。如果你了解林清玄寫的散文特點就會發(fā)現,他的語言非常的清新優(yōu)美,那是他寫的句子用了不少的修辭手法。 ![]() 句---從修辭手法切入 如果說表現手法好比做飯的廚藝,那修辭手法就好比是做飯的調味料。能不能做成一道糖醋排骨考驗的是廚藝。而燉排骨,加入一些蔥姜蒜八角桂皮調料就更加能去腥增香。文章也一樣,句子里加些修辭手法,就能讓文章更加地生動形象。這篇文章作者認為調味料比炫廚藝更重要。哈哈 如文章里說的這句: 當時山上還沒有電燈,就著昏黃跳動的油燈,那一大碗的河鮮跳動著顏色的美,金黃的小魚、淡紅的小蝦、深紅的毛蟹,挑逗著我們的味蕾。 題目第二題就應該從修辭手法切入。用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昏黃油燈下的那一大碗色美、味更美的毛蟹對孩子們的誘惑。(1分) 你掌握修辭手法了嗎?修辭手法都有哪些?分別有什么作用呢? 3??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 有些同學因為閱歷淺,經驗少,往往很難明白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把握不準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的是,一個人寫作肯定是有目標的,為什么寫這篇文章,就是他寫這篇文章想要實現的效果。 寫作目標無外乎是這五大目標:記錄、表態(tài)、抒情、說明、應用。 ![]() 你會發(fā)現,五種寫作目標正好對應著五種問題。記錄對應著記敘文,表態(tài)對應著議論文,抒情對應著散文,說明對應著議論文,應用對應著應用文,這意味著五大寫作目標其實就是最常見的五大文體的目標。 那么看看作者這篇文章,大部分大內容都是敘述?抒情,屬于敘事性散文。他的寫作目的其實就是通過記錄某些人物和事情,抒發(fā)自己的某種情感。作者敘寫了童年時在山里捉毛蟹、吃毛蟹的故事。為什么寫這些事情呀?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經常會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往事,都會很感慨和懷念呀?同時,童年生活里還有自己的爸媽。那作者一樣,是為了抒發(fā)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 再看作者是林清玄,你會發(fā)現很多閱讀理解都會有他的作品,你可以百度搜一下,就可以了解這個作者,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作家,八歲立志成為作家,一邊求學一邊寫作, 以投稿賺取生活費,堅持每天寫一千字,十四歲成名。他出過很多散文集,文章語言清新雋永,能引起我們的共鳴。了解過他后,以后再讀他的同類作品時,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了。 ![]() 讀任何一篇文章,你都可以通過這五大目標去確定文章的文體,同時也能確認作者的寫作目標,到底是要表達何種寫作目的,是記錄、表態(tài)還是抒情了。我們初中階段,學得最多的就是記敘文了。記錄對應的就是記敘文,那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和敘述事情,想表達什么情緒和情感呢?每次讀一篇文章前,都要帶著這個問題去讀文章。 你學會了嗎?找一篇文章來練練手吧!馬老師微頭條每天發(fā)的一日一練閱讀實戰(zhàn)練習,非常適合練習。 用上“3w”閱讀分析法: 一,這篇文章作者寫了什么。寫了在什么背景下,什么人物做了什么事情,就能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 二,再分析這篇文章作者是怎么寫的?先從篇章入手,分析文章的結構手法;再從段落入手,分析表現手法;從句子入手,分析修辭手法;最后還可以從詞語入手,看句子里用的動詞和形容詞等。 三,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寫作目的是什么呢?是想要表達什么情感呢?贊美/批評什么人物品格呢? 想要更多電子版閱讀理解練習資料的同學,可以私??馬老師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