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來源:稿定素材 “身高”這個話題,一直都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 聽到別人夸贊自己的孩子長高了不少,家長肯定會特別欣喜。但如果發(fā)現,別的孩子都在猛躥個子,而自己的孩子卻沒什么動靜,很多家都會感到焦慮。 春季是孩子長高的黃金期,很多堅信“身高從娃娃抓起”的家長,開始抓緊給孩子補鈣、增加運動、測骨齡、補充微量元素...... 尤其在飲食方面,有些家長還會給孩子煲營養(yǎng)食療、助長湯方…… 先不說這些助長的方法是否全然正確(要根據孩子自身情況具體分析),假如家長能掌握一些更科學、有效的春季助長方法,大可以事半功倍地給孩子才能給孩子生發(fā)陽氣、促進生長發(fā)育。 該怎么做呢?從吃入手,無疑是最日常、最有效的。 1 孩子要長高,主要看3樣 春季為孩子助長,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拼命補鈣,但是好像效果不如預期,這是為什么呢? 很可能沒考慮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和孩子自身情況。 春季有哪些季節(jié)特點?春主肝,春季正是肝氣旺盛之時。而肝木的過于亢盛,反而會克制脾的功能。所以春天我們會有春困,會脾氣焦躁,胃口也不再像冬天那么好。 脾胃虛弱、胃口差、情緒差的孩子,怎么能長高呢? 有的家長說:“我每天都給孩子煲湯、吃肉,孩子越吃越瘦小,都真不知道吃進去的肉都補哪了!” 這種情況更要提防過量、錯誤喂養(yǎng)導致脾胃功能受損!脾胃無法運化營養(yǎng)精微,又怎么又能量供給身高體重的發(fā)育? 除此之外,而肝腎是同源的,孩子肝木的生發(fā)需要腎水之精的滋養(yǎng)。腎氣不足的孩子,自然也很難長高。 所以說,孩子春季要長高,離不開對腎、脾、肝的調養(yǎng): ① 腎藏精,在體合骨,生髓。 腎是儲存能量的大倉庫,是儲藏先天之精的器官。孩子每一個階段的生長發(fā)育,都取決于腎氣和腎精的盛衰。 腎更是孩子骨骼發(fā)育的“大主管”,負責調節(jié)骨和髓的生長。為什么有時候給孩子補鈣的效果不明顯?就是因為腎的調節(jié)能力不足,鈣質不能被吸收和發(fā)揮作用。 ② 脾主運化,主四肢,在體合肉。 脾是生產能量的大機器,是后天合成和調度能量的器官。因此,我們經常會說“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另外,脾主管著我們的肌肉和四肢的生長。很多孩子到了學齡階段后,出現長個不長肉的情況,其實就是脾胃功能相對落后導致的。 ③ 肝主疏泄,藏血,在體合筋。 肝是全身氣機的協調者,它協調著氣血津液的運行輸布、協調脾胃的升降功能,使得各個器官各司其職,是生長發(fā)育中尤為關鍵的一環(huán)。 肝,在體合筋。筋是連接骨和肉的部分,在關節(jié)運動中有重要的作用。春主肝,而春季又是孩子生長發(fā)育最快的季節(jié),肝在其中的疏通協調作用至關重要。 因此,春季想要讓孩子長高?不是營養(yǎng)越豐富就越能見成效。護肝,不讓肝木過盛;健脾,不讓錯誤的養(yǎng)護方法誤傷孩子脾胃,根據孩子的消化狀況制定喂養(yǎng)方案,按需喂養(yǎng)。 至于養(yǎng)腎,早在秋冬季節(jié),家長就已經開始為孩子做好收斂、養(yǎng)藏的保健。如果孩子秋冬季脾腎調養(yǎng)得好,春季孩子的身高增長一定是一份不小的匯報。 2 多吃4種食物 孩子身高遠超同齡娃 了解了孩子長高主要是與腎、脾、肝有關,自然就要多給孩子吃一些健脾、補腎、疏肝的食物,為孩子助長。適合孩子的助長食物有哪些?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 ① 韭菜 韭菜,又名起陽草、長生韭。中醫(yī)認為,韭菜味辛,性溫,歸肝、胃、腎、肺、脾經,具有補腎助陽、溫中開胃、降逆氣、散瘀的功效。 韭菜含有揮發(fā)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發(fā)獨特的辛香氣味,有助于疏調肝氣、增進食欲、增強消化功能。初春時韭菜的品質是最好的,此時給孩子吃點韭菜,可以增強脾胃之氣,對肝臟也有益處。 推薦食療方:韭菜煎蛋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 韭菜煎蛋 材料:韭菜(或韭黃)30g,雞蛋1~2個。 做法:韭菜洗凈切碎,雞蛋打散后混入切碎的韭菜中攪至起泡,食鹽適量調味,平底鍋燒熱加適量油,油熱小火輕輕倒入混勻的韭菜蛋,煎熟即可適用。 功效:溫通補益。 適用年齡:2歲以上無熱證時適合適量食用。蠶豆病可以吃。 ② 豆芽 為孩子助長,除了補鈣,還可以吃一些應季的升發(fā)的蔬菜,豆芽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豆芽分為黃豆芽和綠豆芽。黃豆芽補氣養(yǎng)血、補脾消滯;綠豆芽則清肝瀉火、清熱明目,家長按需選擇即可。 推薦食療方:豆芽炒魚絲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 豆芽炒魚絲 材料:綠豆芽100g,鯇魚肉50g,紅椒1只,韭菜10g。 做法:食材洗凈;魚肉切絲,腌制30分鐘,下鍋炒熟待用;豆芽、紅椒下鍋翻炒至斷生,加入魚絲、韭菜調味即可。 功效:補鋅、益智、健腦。 適用年齡:3歲以上適合適量食用。蠶豆病可以吃。 ③ 泥鰍 泥鰍,又被稱為“水中人參”。中醫(yī)認為,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肝、腎經,具有補益脾腎、利水、解毒的功效。 泥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視頻,給孩子適當吃一些泥鰍,可以補充蛋白質、鈣。除此之外,泥鰍所含有的某些維生素比其他魚類高,比如維生素A、C及B族維生素,經常食用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泥鰍是比較補的食物,所以最好在孩子消化狀況不錯、沒有明顯外感炎癥的時候吃。 推薦食療方:香芋煮泥鰍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 香芋煮泥鰍 材料:泥鰍100g,香芋80g,枸杞子3g,生姜5g,南瓜30g,芡實15g。 做法:鍋熱下油,放入生姜絲和泥鰍,加入清湯、芡實、香芋和南瓜,用中火燉煮至湯汁白;放入枸杞子,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yǎng)胃,滋補肝腎,強筋健骨。 適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時,少量多次分服。視情況最多每天2次,連服3天。蠶豆病可服。 今天給大家推薦了幾種可以在春季為孩子助長的食物及相應的食療方,趕緊給孩子做起來吧! 我們常說,春季養(yǎng)護孩子,要注意健脾、疏肝、祛濕,衣食住行上要如何調整呢?特別是在食療方面,春季適合給孩子吃哪些應季食物?做什么食療方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