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用筆,當(dāng)年衛(wèi)夫人有句話:多力豐筋者圣。多力,當(dāng)然是有力度,而且力量強大。豐筋,不僅僅要有力,還要豐腴。這就非常像運動場上的體操、跳水運動員,那剛健有力的身軀,那光滑豐滿的肌肉,那就是健康而美麗。顏真卿《多寶塔碑》,柳公權(quán)《神策軍碑》,歐陽詢《九成宮》都是這樣。顏體的多力豐筋,成就了端莊豪邁;柳體的多力豐筋成就了蒼勁質(zhì)樸;而歐體的多力豐筋成就了勁險渾穆。歷代楷書的多姿多彩,千變?nèi)f化,那都是多力而豐筋演繹出來的風(fēng)韻!書法用筆,力量有了豐潤,還能給人咀嚼的余地,讓人玩味。顏真卿楷書雄強大氣,骨力涵于豐腴之中,在震撼人心之后,還能讓人仔細回味。 有句格言: 百煉鋼成繞指柔。這句話,用來說書法用筆,可以表達兩個意思。一個是書法用筆要勤奮練習(xí),堅持日久,會百煉成鋼,用筆就會爐火純青。還可以理解成:書法用筆,千錘百煉之后,就能任意驅(qū)遣,筆畫柔韌。書法用筆,要寫出來多力而豐筋,需要非同小可的功夫。唐朝顏真卿說的“屋漏痕”,就是這件事。南宋姜夔說:“屋漏痕者,欲其無起止之跡”。無起止之跡,筆畫就圓潤而光潔,需要借助的當(dāng)然是筆墨的浸潤。要使筆畫符合心意,手里的筆得心應(yīng)手,任意驅(qū)遣,那就要控制筆畫墨汁浸潤的痕跡。這不僅僅是蘸墨,也不僅僅是紙張,當(dāng)然需要穩(wěn)重自然的行筆。沒有這些,筆畫浸潤就難以控制,就無法寫出來多力而豐筋的豐潤。凡是成熟的楷書,用筆必須柔韌?!渡癫哕姳氛拈_頭:我國家誕受天命,“國”,頗能讓人感覺出來。那個字的主要筆畫,橫折豎鉤,仿佛千錘百煉的鋼條鍛打出來的工件,折痕儼然,柔韌至極。那一筆,因為柔韌,骨力千均,豐腴儼然,完全可以讓人心靈震撼,過目不忘。多力而豐筋,因為豐潤而柔韌,又因為柔韌而力道更強,風(fēng)韻更足,當(dāng)然風(fēng)韻和力道,化成了精神,使書法能夠表達書法家的性格氣質(zhì),表現(xiàn)精神和氣魄,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當(dāng)然,后來評價這樣的書法,曾經(jīng)給出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顏筋柳骨。 關(guān)于用筆,趙孟頫有句名言:“用筆千古不易,結(jié)字因時相傳”。從鐘繇楷書開始,到唐宋元明清,一直到今天,楷書的用筆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恪守法度,因人而異。顏真卿用筆,跟王羲之不一樣;蘇軾用筆,又跟顏真卿有變化。趙孟頫用筆,跟顏真卿柳公權(quán)差異更大。但是,“點為側(cè),橫為勒,豎為弩,鉤為趯,提為策,撇為掠,短撇為啄,捺為磔”卻始終如一;其“多力豐筋者圣”也始終如一。始終如一的是法度,是千古不易;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是個性,是特色,是因時相傳。當(dāng)然,這句話的理解,一定要用古代的修辭,要互文見義。否則,千方百計費盡心機也難圓其說。今天很多書法大師級的人物,寫書法肆意妄為,異想天開,拋開千古不易的根本法度,用自己的刻意做作代替創(chuàng)新,還大言不慚大肆張揚,甚至吹牛皮說自己超過古人,那非?;奶疲瑫O笑大方。當(dāng)然,那些所謂的“一畫開天”,“從頭開始”之類的豪言壯語,傲氣十足,視古人經(jīng)典如無物,跟市井賣膏藥打場子的信口開河有啥區(qū)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