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唱晚薦言 作者用樸素又泣血的文字再現(xiàn)了一位舊時農(nóng)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從她身上,你可以看到舊時農(nóng)村小媳婦、老娘、婆婆的影子。 傳主殷元花是我岳父的親姑。她在世時,我和愛人騎車去看望過她。 作者郭梅,乃傳主之外甥女,現(xiàn)居日照。 01 殷元花,于1923年4月28日生于日照市五蓮縣洪凝鎮(zhèn)卻坡村。 其母心地善良,通情達(dá)理,溫和大度,也會抽煙喝酒,擅交際應(yīng)酬。 家里家外本該男人處理的事情,她處理的比男人都好。 殷氏遺傳其母親的一頭黑發(fā),到老幾乎沒有白發(fā)。 家中子女無論男女以至其孫輩重孫輩,都遺傳了殷氏細(xì)長的手形,十指尖尖,指若削蔥。 此等特點(diǎn),結(jié)合其與生俱來的秉性,推測其祖上大約也不是平常人家。 殷氏上有兩個哥哥殷元金和殷元英(烈士),兩個姐姐。 她為家中小女,未及出嫁其母已逝,殷氏日夜思念,常常含淚入睡,致使雙目略受其傷。 二十三歲嫁于洪凝鎮(zhèn)后湯家溝村一湯姓人家小兒子為妻。 育有一子五女(最初的兩個兒子先后夭折)。 (傳主夫婦) 02 殷氏嫁過來時,公爹已逝。 殷氏心慈面善,侍奉婆母二十余年,至純至孝。 也沒與哥嫂一家、待字閨中的小姑子吵過一次架。她都是言行尊讓,搶著干活,處處包容忍耐,溫和以待。 婆母每當(dāng)遇到一點(diǎn)不順心的事,就對著小兒子一家罵罵咧咧。 殷氏從不還嘴,其夫性情耿直暴烈,有時候覺得事情不公,就頂撞自己的母親幾句。 殷氏又怕母子二人爭吵起來,趕緊打圓場,并把過錯攬到自己身上。 其夫見殷氏如此“是非不分”,更加氣憤,氣急了還會毆打殷氏泄憤。 但以后再遇到類似情形,殷氏依然會把過錯攬到自己身上。
三年自然災(zāi)害(1958-1960)期間吃大鍋飯。從生產(chǎn)隊打回來的麥子糊飯,殷氏先盛出一碗奉婆母,其余加上野菜添上水重新煮了,再給其他人吃。 當(dāng)時唯一的兒子只有六七歲,也要吃沒加野菜和水的,殷氏堅決不許。 到后期婆母偏癱,生活不能自理,大便失禁的時候都是殷氏先招呼家里的黑狗來吃一吃,再拿去洗涮干凈。 就這樣侍奉婆母直到去世,不曾有一絲怨言。 03 在那個年代,很多人的觀念里女性地位還比較低下。 其夫雖心地善良卻性格暴烈,不擅體諒,又加之日日從事重體力勞動勞累不堪,年輕時對殷氏時常打罵。 但殷氏從不與其爭辯理論,都是避其鋒芒,逆來順受,寬容忍讓,誠心相待,而且事事以丈夫為先,家里家外都盡心操持。 年近花甲丈夫一次次生病住院,并不識字的她踮著小腳(纏足)樓上樓下地跑,對丈夫體貼入微,照顧周到,沒有一絲怨言。 丈夫終被其感化,加之年齡已長,不復(fù)動手。 殷氏深知丈夫的性格,終生都是把那些是是非非悄悄壓下從不說與他聽,只把好的事情告訴他。 而且晚年的時候,也時常叮囑還待字閨中同樣性情激烈的小女兒,要多多體諒父親,說只有他好好地活在世上,才是團(tuán)團(tuán)圓圓的一家人。 04 殷氏第一個兒子懷孕臨產(chǎn)的早上,推了一早上碾。 碾比磨要大的多,很重,需要至少兩個人一起推,其婆母和小姑子二人互換替換休息。 殷氏一人挺著大肚子自始至終沒有休息。 推完接著做了早飯,再送到地里時已經(jīng)過了飯點(diǎn)。其夫不知情,大怒。 殷氏沒有解釋,但心里大約也是苦悶,在地里悶頭薅了一上午谷子,自覺孩子已經(jīng)不在原位,到家就產(chǎn)下第一個兒子。 當(dāng)時是農(nóng)歷八月,北方的天氣已經(jīng)寒涼,接生婆卻端來一盆涼水給孩子洗澡。 殷氏親眼看見有幾口涼水被撩到了孩子嘴里,然后用一個破夾襖包著放在沒有燒火的冰涼的炕上,孩子受凍夭折。 第二個也是兒子,殷氏因為照顧得了瘧疾的姐姐被感染,回婆家后不被允許進(jìn)門。 她被迫在外面一個單獨(dú)的棚子里扛過去,直到康復(fù),致使二兒子也夭折了。 殷氏日后也時常念叨這倆兒子跟某某同歲,如果活著也該多大多大了,說著說著就會忍不住流淚。 每一個孩子都是母親永遠(yuǎn)的牽掛。那時候山東貧窮,流行闖關(guān)東。唯一的兒子也去了東北。 那個年代通信不便,殷氏聽說兒子要回來過年,就收拾干凈屋子,備好米和面,日日去村頭等兒子歸來,可望穿秋水得等了數(shù)年也沒等到。
(傳主和兩個孫女) 最后一個老生閨女,更是允她吃奶吃到六歲。 把自己的子女撫育成人之后,又養(yǎng)育了半數(shù)以上的孫輩。 其中一個孫女是自生下來便由殷氏撫育至長大成人,另外一個孫女是從七個月養(yǎng)到四五歲。 那個年代沒有奶粉,家里就養(yǎng)一只奶羊,擠出羊奶后用紗布過濾,然后煮開了喂給孩子吃。 照顧這兩個吃奶孩子的那幾年,殷氏都是和衣而臥,以便隨時起身照顧。 外孫和外孫女也有數(shù)人從斷奶到上小學(xué)這段時間基本是由殷氏撫養(yǎng)。 殷氏勞苦一生,從來沒時間睡午覺。鄰居或者親朋要忙農(nóng)活或者出門的時候,也會把孩子送來。 鄰居笑道:殷氏每天早上領(lǐng)著一群小孩子排隊去上廁所。 殷氏晚年有頭暈癥,有一次懷里抱著一個,手里牽著一個孩子在街上犯了暈,暈得站不住躺在地上,倆孩子放在身邊,直到這一陣過去之后才又帶著孩子回家。 兒子遠(yuǎn)在東北,閨女也沒有本村的,況且個個窮苦不堪,在夫家都沒有地位沒有發(fā)言權(quán),殷氏有什么病痛都是這樣自己熬過去。 殷氏還未出嫁時,曾看護(hù)過二哥家的侄兒,待殷氏出嫁后,侄兒思念不已,日漸消瘦。 直到后來殷氏回娘家探親,才得知此事,與侄兒細(xì)加分說,情況才得以好轉(zhuǎn)。 05 殷氏心靈手巧,針線活做的又快又好。紡的線又細(xì)又均勻。還會織布,織的布也是平滑細(xì)密均勻,勝過旁人??椀牟加猩骄I布,是村里人到山上放蠶,然后用蠶繭織布。還有一種棉布。 那個年代所有的衣服鞋子都要自己一針一線來做。殷氏白天忙完一天的活,晚上還要在煤油燈下做這些針線活。 (傳主做的繡花鞋頭) ![]() ![]() (傳主做的兒枕子繡樣:四季平安,三元及第。如有其它解讀,請在留言中告知) 那時候也缺米少面,山東地區(qū)主要靠烙煎餅作為日常主食。家口大,幾天就要烙一次煎餅,半夜就要起來推磨,先把地瓜干磨成糊狀,白天再烙。 殷氏娘家那邊主要是烙水糊的煎餅,婆家這邊是那種能把煎餅糊團(tuán)成一團(tuán)滾動著烙的。 這兩種煎餅殷氏都烙的又快又好,可以自己同時看兩個鏊子。 06 殷氏端莊持重,善事內(nèi)外。 髪鬏總是梳得端端正正,衣服也總是整整潔潔。 各種場合都言談恰當(dāng),舉止自然。 其夫訥于言,在公共場合甚為羞怯,不善言辭,不喜交際應(yīng)酬,不會迎來送往,只知道干活。 殷氏不同,她性格溫和,落落大方,操持家里家外,甚為得體,人情禮道,處處周全。 殷氏從不厲聲說話,連高聲都不曾有過,臉上常掛著微笑,路上遇到鄰人都是主動問候,而且心善,通情達(dá)理,與多取少,熱情助人,因此與鄰里相處都甚為融洽,一生都不曾與人爭執(zhí)。
晚年生活略略好轉(zhuǎn),也感念是社會變好了。也常常告誡子女,為人要和氣善良活泛,要與人和睦相處,不要固執(zhí)己見認(rèn)死理。
一生勞作不休,卻不舍得為自己花錢。 殷氏晚年氣血虛,腿腫得一按一個窩,吃點(diǎn)人參就有好轉(zhuǎn),卻也舍不得花錢去治病,就那么挨著扛著。 還總是惦記兒女,哪個兒女日子過的最難,最惦記哪個。 (傳主夫婦和四女兒、小女兒) 07 殷氏卒于2000年2月15日清晨,享年78歲。 前幾日趕著地瓜育苗,殷氏一籃一籃地挎這些地瓜,直說累得心口跳。 前一天晚上其丈夫做夢,有些人拿著繩子闖進(jìn)家里綁人,其夫躲藏了起來。 當(dāng)日,殷氏做好飯,剛坐下咬了一口煎餅便不動了,其夫查看已沒了氣息,當(dāng)時沒有兒女在跟前。 據(jù)說殷氏沒了氣息之后身體久久不僵。 后來有能通靈的人說,殷氏陽壽未盡,是殷氏的公爹在陰間窮困日子過不下去了,覬覦了幾日,因為有仙人在旁護(hù)顧而不能得手,等二月十五那天趁仙人出差綁了殷氏去給他織布。若是有懂的人及時將其魂召回,人亦可生還。 殷氏去世后的幾天,其夫夢到殷氏曾在馬家坪應(yīng)承了一個關(guān)口的辦理(俗稱口愿兒)卻沒有辦。 后來其四女兒回去翻看筆記本,發(fā)現(xiàn)確有此事,時間久了大家都忘記了就沒有給辦理。 殷氏去世,就仿佛天塌了,其夫備受打擊,身體狀況迅速下滑;家里一切都瞬間衰敗,窗子玻璃也破了。 女兒們哀嘆回家再也找不到娘了。 ![]() 近期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