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人: 1、說話有氣無力,說話的聲音就像蚊子嗡嗡響一樣。 2、臉色蒼白,渾身沒勁,連個方便面袋子都撕不開。 渾身沒勁,說話有氣無力,脾胃氣虛?四君子,益氣健脾,元氣滿滿 3、不敢干一點活兒,不管輕重活,只要一動,上氣不接下氣。 渾身沒勁,說話有氣無力,脾胃氣虛?四君子,益氣健脾,元氣滿滿 4、吃得不多,還會拉肚子。舌淡苔白,脈虛弱。 5、剛從醫(yī)院出來,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下個床都需要人扶著;腳上就像踩棉花一樣。 以上癥狀主要是因為脾胃氣虛,運化無力造成的。 脾胃氣虛,運化無力怎么呢?需要益氣健脾。方用四君子湯加減。 渾身沒勁,說話有氣無力,脾胃氣虛?四君子,益氣健脾,元氣滿滿 四君子湯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四君子湯的成分是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各等分。 渾身沒勁,說話有氣無力,脾胃氣虛?四君子,益氣健脾,元氣滿滿 方中人參味甘性溫,入肺、脾、心經。大補元氣,益氣健脾養(yǎng)胃,為君藥。 如果有氣虛,但是不太嚴重時,可以用黨參代替人參。黨參味甘性平,入脾、肺經。補脾益肺,補血,生津。 如果氣陰兩虛,用西洋參代替人參。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入肺、心、腎、脾經。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 如果是小孩、老人、或者脾胃功能差兼氣虛的患者,用太子參代替人參。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經。補氣健脾、生津潤肺。 白術味苦性溫,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量,為臣藥; 渾身沒勁,說話有氣無力,脾胃氣虛?四君子,益氣健脾,元氣滿滿 茯苓味甘淡性平,健脾滲濕,為佐藥。茯苓和白術相配使用,則健脾祛濕的功能更加顯著。 渾身沒勁,說話有氣無力,脾胃氣虛?四君子,益氣健脾,元氣滿滿 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為使藥。 渾身沒勁,說話有氣無力,脾胃氣虛?四君子,益氣健脾,元氣滿滿 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四君子湯是治療脾胃氣虛的常用方劑,也是補氣的基礎方劑,后世很多補脾益氣的方劑多數(shù)都有四君子湯衍生而來的。臨床上以面白食少,氣短乏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辯證要點。 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單純氣虛的人有,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生病,也不是單一的。氣虛的同時還伴隨著其它癥狀。就需要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減變化使用,才能藥到病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