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圖解普外科手術配合 定價:88.0 ISBN:9787030438607 作者:譚永瓊,謬安鵲 版次:0101 出版時間:2015-03
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
《圖解手術配合叢書:圖解普外科手術配合》共10章。主要包括普外科常見手術與手術配合,基本按照手術用物準備、手術體位、消毒鋪巾、手術配合及特殊關注點的順序予以介紹。重點突出手術配合部分,對手術步驟配以解剖、器械及具體操作的圖解,循序漸進,圖文并茂?!秷D解手術配合叢書:圖解普外科手術配合》作者均來自于臨床一線,所介紹的手術方式及術中配合技巧也來源于臨床經驗的總結,并得到了臨床醫(yī)師的指導?!秷D解手術配合叢書:圖解普外科手術配合》強調整理護理觀念,關注手術配合技能,為高質量的手術配合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文摘
《圖解手術配合叢書:圖解普外科手術配合》: 章 概 論 節(jié) 普外科手術常用設備 一、電外科設備 ?。ㄒ唬└哳l單極電刀 1. 工作原理 高頻單極電刀是一種取代機械手術刀進行組織切割的電外科器械。它通過有效電極尖端產生的高頻高壓電流與肌體接觸時對組織進行加熱,實現對肌體組織的分離和凝固,從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2. 操作流程 (1)用物準備:高頻電刀主機、負極板、負極板連線、單極電刀筆。 ?。?)檢查患者粘貼處皮膚,保證粘貼處肌肉豐厚、皮膚完整、毛發(fā)少,并且應注意避開骨隆突處。 (3)連接主機電源線。 ?。?)打開電源開關,等待主機自檢。 ?。?)根據手術類型調節(jié)合適的輸出功率。 ?。?)連接患者回路負極板,此時指示燈由紅色變?yōu)榫G色,表明負極板粘貼合格。 (7)單極電刀筆插入插座口,調節(jié)工作模式。 ?。?)手術完成后,關閉電源。 ?。?)撕下負極板,斷開電源開關。 3. 操作注意事項 ?。?)根據手術部位選擇負極板粘貼處,粘貼處盡量接近手術切口部位,但不小于15cm。 ?。?)保證粘貼負極板處皮膚完整、無瘢痕、毛發(fā)少、無金屬植入物、肌肉豐厚、干燥。 ?。?)距離心電圖(ECG)電極15cm 以上。 ?。?)避免電流回路通過金屬植入物、心臟、起搏器等。 ?。?)應根據手術部位選擇功率大小,不可盲目加大輸出功率,若使用效果不佳時應當首先檢查刀頭是否焦痂過多或使用次數過多,必要時更換新電刀筆。 ?。?)電刀筆切割組織所產生的煙霧有害,應當及時吸凈。 (7)暫時不用的電刀筆應置于絕緣銳器盒中或存放于單獨區(qū)域,避免意外觸發(fā)。 ?。?)撕除負極板時,應當注意保護皮膚,去除負極板后,及時檢查皮膚情況。 ?。?)負極板禁止切割和折疊。 (10)每日手術完成后應當擦拭回路線。 ?。ǘ╇p極電刀 1. 使用原理 雙極電刀是一種電子式射頻電流發(fā)生器,工作時電流在雙極鑷的兩極之間經過,激發(fā)后能有效地產生電凝作用。 2. 操作流程 ?。?)用物準備:高頻電刀主機、雙極電凝鑷、腳踏。 ?。?)連接電源線。 ?。?)連接雙極腳踏。 (4)打開電源開關。 ?。?)連接雙極電凝鑷至主機。 (6)根據組織特性選擇功率輸出。 ?。?)術畢,關閉電源,收納腳踏。 3. 使用注意點 (1)由于雙極電刀電流僅在雙極電凝鑷兩端之間交互,因此不再需要負極板。 (2)根據手術組織不同,選擇不同的功率,靠近重要組織時,功率不易過大。 ?。?)焦痂附著處應當及時清理,避免影響工作效率。 ?。?)滴水雙極應避免出水孔堵塞。 二、內 鏡 系 統(tǒng) ?。ㄒ唬└骨荤R系統(tǒng) 腹腔鏡技術是微創(chuàng)技術的代表,避免了傳統(tǒng)手術的大切口及切口疼痛,腹腔鏡使外科醫(yī)師能以*小的腹壁創(chuàng)傷達到對腹腔的暴露,同時避免了腹腔內器官的持續(xù)體外暴露、蒸發(fā)、漿膜面干燥,減少了對腹腔內組織的觸摸、擠壓和牽拉,從而對腹腔內組織的影響明顯減輕。 1. 腹腔鏡系統(tǒng)組成 腹腔鏡系統(tǒng)包括五類基本設備:攝像系統(tǒng)、光源系統(tǒng)、氣腹系統(tǒng)、沖洗吸引系統(tǒng)和錄像系統(tǒng)。 ?。?)攝像系統(tǒng):腹腔鏡手術時視頻設備完全代替了術者的視覺感受,所以這些設備必須能夠提供清晰的術野圖像,以保證安全、精確的手術操作。現今多數醫(yī)生在腹腔鏡手術中使用2-D 圖像系統(tǒng),依靠物體的深度和位置的間接印象來判斷腹腔內臟器的空間關系。3-D 技術也在逐步地推廣。 1)攝像機:現在使用的腹腔鏡攝像機應用1.27~1.7cm 硅偶電裝置將影像轉變成分散的像素。攝像機用純白色光作為參考值進行校準后才能產生精確的彩色光譜(白色平衡),因此在使用攝像機前需要自動或手動設置白色平衡,這樣攝像機才能正確調節(jié)產生白色的每一原色的亮度。 2)監(jiān)視器:腹腔鏡手術時影像替代了醫(yī)生的直覺視覺感受,因此高質量的視頻系統(tǒng)至為重要。高分辨率的攝像機應連接高質量的監(jiān)視器。 3)硬性內窺鏡:現代腹腔鏡管由桿狀透鏡、鏡頭間的空氣間隙及用于補償周邊失真的透鏡組成,由光纖把光線經腹腔鏡傳遞到腹腔。影響鏡管顯像清晰的因素除了血液和煙霧污染外,更重要的是溫度較低的鏡管進入腹腔后表面起霧。通常CO2 進氣管與進鏡的套管相連,CO2 灌注時也會使鏡管冷卻,使鏡頭起霧。所以在將腹腔鏡置入腹腔前用碘伏紗球或棉簽濕性擦拭鏡頭,可一定程度上防止進入腹腔后鏡頭起霧。 ?。?)光源系統(tǒng) 1)冷光源:腹腔鏡系統(tǒng)的照明是由冷光源完成的。冷光源用的燈泡中充有鹵素或氙氣,過去內鏡系統(tǒng)多使用鹵素燈泡,而現在氙氣燈泡已成為多數腹腔鏡手術用的標準光源,現今已逐漸推廣LED 燈泡。 2)光導纖維:照明傳輸系統(tǒng)由光導纖維組成,冷光源的光經過光導纖維傳輸到內鏡前端,照亮被觀察物。 (3)氣腹系統(tǒng):腹腔鏡手術時需要建立氣腹以增加手術操作空間。 1)氣腹機:是建立和維持氣腹必不可少的設備。一個好的氣腹機需要滿足下列標準。①電子控制;②送氣量至少達到6L/min;③在氣體經套管或吸引時漏出速率約1L/mi時,*少要維護腹腔內壓為8mmHg。理想的電子控制氣腹機流速應達到30L/min,這樣在腹腔吸引時就不會使腹內壓過于降低。 2)氣腹管:向腹腔內輸入氣體的管路。 3)氣體:CO2 是目前用于建立和維持氣腹的氣體。CO2 在血液中溶解度很高,因此,如果少量CO2 進入血液循環(huán),可以很快吸收、排出,不會引起致命性的氣體栓塞。 (4)沖洗吸引設備:腹腔鏡手術時必須要有良好的沖洗吸引設備。沖洗流速*少應達到1L/min。吸引管內徑至少應該為5mm,以便吸出煙霧、液體或血凝塊。吸引頭為多個側孔,以便快速吸出血塊和大量液體。 ?。?)錄像設備:腹腔鏡手術操作可以記錄在錄像帶上以供教學和交流之用,應用高質量的錄像機和錄像帶才能保證獲得清晰的圖像。 2. 操作流程 (1)用物準備:腹腔鏡主機、腔鏡器械包、中心供CO2。 (2)連接電源線及CO2 供氣管。 ?。?)開機:包括監(jiān)視器、攝像頭、冷光源、氣腹機。主機自檢,確保各部分處于待機狀態(tài),并檢查主副機圖像傳送是否正常。 (4)連接氣腹管、光學視管(腔鏡鏡頭)和光源線。 (5)待光源線與光學視管連接后,按下冷光源鍵,調整白平衡。光亮不合適時,通過冷光源機面板上的亮度調節(jié)按鈕來調節(jié)光亮強度。 (6)調節(jié)氣腹機壓力及流量。根據手術要求設定氣腹壓力機流量,將氣腹機調節(jié)為使用狀態(tài)。 (7)手術結束后依次關閉各組成部分,再關閉電源,拔除CO2 供氣管。 (8)收納光學視管、導光束和氣腹管。 ?。?)攝像頭蓋上防塵帽,并將有導針一端蓋帽,妥善放置。 3. 操作注意事項 ?。?)提前檢查攝像機、監(jiān)視器、冷光源、工作站、氣腹機等設備的電源連接及工作情況。 (2)專職人員及時拆卸、檢查設備,將各種器械分類整理。 (3)鏡頭需放置于專用盒內,輕拿輕放,特別注意保護鏡頭斜面,手工清洗,用專用的擦鏡紙擦拭,清洗抹干后要旋轉檢查清晰度,并套上保護帽,勿用手指觸摸鏡頭,以免留下指印。 ?。?)導光束避免打折,應盤曲放置,其彎曲程度不能超過90°,避免折成銳角,不用時不可懸吊,盤曲成直徑大于20cm 的圓圈,以防導光纖維折斷,必須定期清洗纖維端面。每次用完及術前準備器械時,導光纖維都應做對光檢查(方法是將其一端對光照射,若另一端看到一個個小黑點,則表明是折斷的纖維,若截面的20%~30%發(fā)黑,則需更換導光纖維)。 (5)光源:開機時亮度應從低到高調節(jié),關機前應將亮度調至。若使用中突然斷電,應等待1~3mi再開電源,以保護燈泡,延長燈泡壽命。 ?。ǘ┠懙犁R系統(tǒng) 1. 工作原理 纖維膽道鏡是近年來隨著纖維光學的發(fā)展而發(fā)明的一種主要用來診斷膽道疾病的新的器械,是一條由許多光學纖維組成的軟性空心管。通過膽道鏡可以直接進入肝內外膽管的管腔內,直視病變且可取活檢,有助于確定膽管病變的部位和性質。在膽道鏡下還可進行取石及膽管狹窄擴張等治療,尤其是膽道多發(fā)結石術后取石。 2. 操作流程 ?。?)用物準備:膽道鏡主機、膽道鏡器械、無菌沖洗水和取石網籃。 ?。?)連接主機電源線。 ?。?)打開主機、顯示器開關。 ?。?)器械護士將無菌輸液器頭端交予巡回護士,連接無菌生理鹽水。 ?。?)自檢完成后,將連接頭交予巡回護士,插入相應操作孔內,按下主機面板上的lamp 鍵,打開*源。 ?。?)器械護士準備用物保護切口周圍,避免布類打濕。 ?。?)使用完畢后關閉光源、電源,取出膽道鏡鏡頭。 ?。?)操作軟管在保證未打折的情況下放于儲物盒內。避免碰撞、重壓和過度彎折。 3. 使用注意事項 ?。?)提前準備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沖洗。 ?。?)膽道鏡器械應輕拿輕放,避免重力放下或摔落。 ?。?)操作時保持在直視下進行,動作輕柔,避免穿破竇道。 ?。?)收納膽道鏡時需避免彎曲、打折。 ?。?)避免銳器劃破軟鏡表面的絕緣層,若有破口,應當及時更換或處理。 三、血管閉合系統(tǒng) (一)數碼超聲刀 1. 使用原理 數碼超聲刀主機中的電能通過手柄中壓電陶瓷轉變?yōu)闄C械能,使刀頭產生一定頻率和振動幅度的能量。振動的刀頭與組織接觸后,蛋白氫鍵被打斷,組織蛋白細胞變性形成黏滯凝固物,從而實現切割和止血效果。其能閉合5mm 以下的血管。 2. 操作流程 ?。?) 用物準備:包括超聲刀主機、超聲刀頭、超聲刀手柄線、扭力扳手和腳踏(選用)。 ?。?)連接主機電源線。 ?。?)打開電源開關,等待主機自檢,自檢完成后,standby 指示燈亮。 (4)器械護士連接超聲刀線與超聲刀頭,并使用扭力扳手鎖緊。 (5)巡回護士將超聲刀手柄線與主機相連,調整為手動模式,按下ready 鍵。 ?。?)器械護士按下手柄測試鍵,面板顯示沙漏符號,直至提示檢測完成。 (7)巡回護士根據手術要求調節(jié)參數。 (8)手術結束,首先關閉主機開關,再關閉電源開關。 (9)松解超聲刀頭與連線。 (10)手柄連線盤狀環(huán)繞,避免重物碾壓和過度彎折。 3. 操作注意事項 ?。?)根據所切割組織,選擇合適的工作檔位:高檔位,切割快,止血差;低檔位,切割慢,止血好。 ?。?)切割時應當保持適當的組織張力。 ?。?)根據組織特性選擇合適的握力和壓力。 ?。?)刀頭避免持續(xù)激發(fā),連續(xù)激發(fā)時間不超過10s。 ?。?)組織盡量鉗夾于刀頭的前2/3 部位,避免刀片之間無組織時激發(fā)刀頭。 ?。?)刀頭工作時,避免與金屬器械接觸。 (7)刀頭不用時,使用濕紗布擦拭刀頭進行降溫。 ?。?)使用前測試時,將刀口張開,避免空激發(fā)刀頭。 (9)盡量避免與高頻電刀儀同側,以免干擾。 ?。ǘ┙Y扎束 1. 使用原理 結扎束是利用高頻電能,通過鉗口的壓力,使人體組織內膠原蛋白和纖維蛋白組織變性,血管壁熔合形成永jiu性閉合管腔。其能閉合5~7mm 的血管。 2. 操作流程 (1)用物準備:結扎束主機和適型刀頭。 ?。?)連接主機電源線。 ?。?)打開電源開關,機器自檢直至提示音完成。 (4)根據器械的不同選擇正確的插孔插入。 ?。?)手動調節(jié)觸摸屏,選擇合適的功率。 3. 操作注意事項 (1)根據開放或腔鏡手術選擇不同型號及長度的刀頭。 (2)術中及時清理刀頭焦痂。 ?。?)提醒醫(yī)生夾閉組織后應當直至提示音完成。 四、超聲吸引系統(tǒng) 1. 工作原理 超聲是一種超出人類聽力范圍頻率的機械振動,通常大于20kHz。低頻超聲是指每秒對組織進行數千次的壓縮和擴張的超聲。這種能量的影響力可以打破細胞壁,乳化組織,并取決于能量的性質,還可以凝結血管。當低頻超聲作用于生物組織時,會產生聲空化、微聲流和瞬時沖擊加速度等物理效應,將彈性低的實質組織乳化吸除。由于神經、血管、膽管等重要組織具有彈性,不吸收低頻超聲的能量,得以保留。 2. 操作流程 (1)連接電源線、腳踏開關、吸引瓶、真空軟管和掛架。 ?。?)安裝手機,將生理鹽水、沖洗吸引管、手機及連線與主機連接。連接前確保手機及連線的接頭處干燥。 ?。?)開機,按下setup 鍵,主機進行自檢,(10s 左右)正常狀態(tài)為主機無報警音。 ?。?)再次按下setup 鍵,主機進行自檢,(60s 左右)直至刀頭發(fā)出一次振蕩,機器發(fā)出提示音后,按下preset 鍵,機器處于待機狀態(tài)。 (5)使用時,根據組織質地選擇相應的功率。 ?。?)術后應先關閉電源,再將各連線取下。 …… 目錄
章 概論 節(jié) 普外科手術常用設備 第二節(jié) 手術室職業(yè)暴露預防 第三節(jié) 手術室巡回護士職責 第四節(jié) 手術室器械護士職責
第二章 甲狀腺手術配合 節(jié) 相關解剖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手術相關常見疾病 第三節(jié) 常見體位 第四節(jié) 常用儀器 第五節(jié) 甲狀腺腺葉+峽部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六節(jié) 腔鏡下甲狀腺手術配合 第七節(jié) 甲狀腺全切除+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手術配合 第八節(jié) 圍手術期關注點
第三章 乳腺手術配合 節(jié) 相關解剖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手術相關常見疾病 第三節(jié) 常見體位 第四節(jié) 常用儀器 第五節(jié) 乳腺良性腫瘤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六節(jié)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手術配合 第七節(jié) 乳腺癌乳房全切后即期背闊肌肌皮瓣移植乳房重建術手術配合 第八節(jié) 乳腺癌乳房全切后即期假體植入術手術配合 第九節(jié) 圍手術期關注點
第四章 肝臟手術配合 節(jié) 相關解剖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手術相關常見疾病 第三節(jié) 常見體位 第四節(jié) 常用儀器 第五節(jié) 中肝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六節(jié) 右半肝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七節(jié) 左半肝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八節(jié) 開腹肝左外葉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九節(jié) 腹腔鏡下肝左外葉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節(jié) 肝臟局部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一節(jié) 肝臟尾狀葉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二節(jié) 肝包囊蟲內囊摘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三節(jié) 開腹肝囊腫開窗引流術手術配合 第十四節(jié) 腹腔鏡肝囊腫開窗引流術手術配合 第十五節(jié) 開腹肝癌射頻消融術手術配合 第十六節(jié) 經皮肝癌射頻消融術手術配合 第十七節(jié) 活體肝移植供肝切取術手術配合 第十八節(jié) 活體肝移植供肝修整術手術配合 127 第十九節(jié) 同種異體活體肝移植術手術配合 第二十節(jié) 尸體供肝修整術手術配合 第二十一節(jié) 同種異體原位肝移植術手術配合 第二十二節(jié) 心臟死亡供體肝臟切取術手術配合 第二十三節(jié) 圍手術期關注點
第五章 膽道系統(tǒng)手術配合 節(jié) 相關解剖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手術相關常見疾病 第三節(jié) 常見體位 第四節(jié) 常用儀器 第五節(jié) 開腹膽囊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六節(jié)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七節(jié) 開腹膽總管切開取石術手術配合 第八節(jié) 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術手術配合 第九節(jié) 肝門膽管癌根治性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節(jié) 膽囊癌根治術手術配合 第十一節(jié) 圍手術期關注點
第六章 胰腺手術配合 節(jié) 相關解剖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手術相關常見疾病 第三節(jié) 常見體位 第四節(jié) 常用儀器 第五節(jié) 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六節(jié) 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七節(jié) 開腹胰體尾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八節(jié) 腹腔鏡下保留脾臟胰體尾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九節(jié) 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節(jié) 胰管切開取石術手術配合 第十一節(jié) 胰腺壞死組織清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二節(jié) 圍手術期關注點
第七章 脾臟手術配合 節(jié) 相關解剖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手術相關常見疾病 第三節(jié) 常見體位 第四節(jié) 常用儀器 第五節(jié) 開腹脾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六節(jié) 腹腔鏡下脾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七節(jié) 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手術配合 第八節(jié) 圍手術期關注點
第八章 胃腸手術配合 節(jié) 相關解剖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手術相關常見疾病 第三節(jié) 常見體位 第四節(jié) 常用儀器 第五節(jié) 開腹近端胃癌根治術手術配合 第六節(jié) 腹腔鏡下近端胃癌根治術手術配合 第七節(jié) 開腹遠端胃癌根治術手術配合 第八節(jié) 腹腔鏡下遠端胃癌根治術手術配合 第九節(jié) 開腹全胃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節(jié) 腹腔鏡全胃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一節(jié) 腹股溝斜疝無張力修補術手術配合 第十二節(jié) 腹壁切口疝無張力修補術手術配合 第十三節(jié) 圍手術期關注點
第九章 結腸?直腸及肛管手術配合 節(jié) 相關解剖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手術相關常見疾病 第三節(jié) 常見體位 第四節(jié) 常用儀器 第五節(jié) 開腹右半結腸癌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六節(jié) 腹腔鏡下右半結腸癌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七節(jié) 開腹左半結腸癌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八節(jié) 腹腔鏡下左半結腸癌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九節(jié) 開腹乙狀結腸癌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節(jié) 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一節(jié) 直腸癌經腹會陰聯(lián)合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二節(jié) 開腹直腸癌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三節(jié) 腹腔鏡下直腸癌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四節(jié) 經肛內鏡直腸腫瘤局部切除術(TEM手術配合 第十五節(jié) 開腹闌尾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六節(jié) 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七節(jié) 圍手術期關注點
第十章 血管手術配合 節(jié) 相關解剖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手術相關常見疾病 第三節(jié) 常見體位 第四節(jié) 常用儀器 第五節(jié) 開腹腹主動脈瘤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六節(jié) 腹主動脈瘤腔內治療手術配合 第七節(jié) 大隱靜脈剝脫術手術配合 第八節(jié) 下肢動脈切開取栓術手術配合 第九節(jié) 動-靜脈內瘺手術配合 第十節(jié) 頸動脈體瘤切除術手術配合 第十一節(jié)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手術配合 第十二節(jié) 圍手術期關注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部分器械圖例 附錄二 部分器械包配包明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