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房子,才能稱得上是一座“豪宅”呢? 相信有些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中外聞名的那些首富們住的房子,有些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則會是北京故宮等這樣的古建筑。 ![]() 其實,中國還存在這樣一座豪宅,它價值連城,一根柱子就值24億,就連世界首富都買不起。 或許有人會問,這根柱子難不成是用金磚堆的不成?不然的話憑什么這么貴?其實,其之所以被稱作“豪宅”,是因為其有著獨特的價值。 它是一座見證了歷史變遷、王朝興衰的房子,而與其稱它為豪宅,不如叫它另一個“大名”——恭王府。 一、恭王府的落成 恭王府坐落于北京西城,占地六萬平方米,其歷經(jīng)三代主人,經(jīng)過一系列的歷史變遷后,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歸屬于國家。 若是要追溯恭王府的修建歷史,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第一任主人,也就是建造它的人——和珅。 ![]() 和珅少年成名,在二十三歲時就因為自己的才華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成為了乾隆帝左膀右臂。 后來,他更是創(chuàng)造紀錄,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成就了自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成為了朝中最得寵、最受皇帝信賴的大臣。 當和珅手中的權(quán)力不斷擴大時,他的野心也自然而然地開始膨脹,貪念也隨之暴露了出來。 他開始仗著自己手中的權(quán)柄,大肆收受賄賂,搜刮民脂民膏。 沒過多久,他的手中就積攢了巨額財富。 此時的和珅已經(jīng)受到了許多百姓和同僚的強烈不滿,但是皇帝對這些毫不知情,仍然保持著對他絕對的信任,甚至于將皇家的公主許配給了和珅,讓和珅也跟著成為了半個皇室中人。 ![]() 這可把和珅給高興壞了,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斂財,即便未來皇帝發(fā)現(xiàn),也會看在公主的面子上饒他一命。 為了慶祝這樁婚事,乾隆同意讓和珅在京中修建一處宅子,于是1784年,和珅正式開始了宅子的選址工作。 雖說那時候的京城處處寸土寸金,選在哪里都不會錯,但和珅仍然十分謹慎,請來了許多風水大師。 經(jīng)過一番嚴密的推算后,最終將宅子的位置定在了什剎海旁邊。 據(jù)說,這塊土地與皇宮一樣有龍脈庇護,住在這里的人,一定能夠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得到了這么一塊寶地,和珅自然是非常滿意,但是這里可不是一塊荒地,原本居住的人有二百戶之多。 ![]() 和珅為了趕走他們,以權(quán)謀私,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 最后,這四萬多平方米土地上的人終于全部被他趕走,而他也開始了揮金如土的建府之舉。 二、歷經(jīng)三任傳奇主人 歷經(jīng)四年的時間,這座震驚京城的府邸終于建成。 它的豪華程度根本不應(yīng)該是和珅這樣一位大臣應(yīng)該擁有的,但是和珅倚仗著皇帝對他的喜愛,完全忽視了自己的身份,甚至于毫不掩飾地將野心展現(xiàn)在了這座府邸之上。 或許乾隆皇帝并不在意他的做法,又或許是等到他想在意時,已經(jīng)為時已晚,以至于無法有所動作。 ![]() 可他不處置和珅,不代表他的皇子們不想處置。 乾隆皇帝的幾個兒子都對和珅這樣架空皇室權(quán)力的行為極其不滿,甚至于都憋著一口氣,商量好了未來無論誰繼位,都要第一時間將和珅拉下馬。 后來,乾隆退位,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永琰。 永琰讓和珅操辦了乾隆的后事,而后立即將和珅的罪狀一樁樁列了出來,和珅被抄家后,光是搜出來的銀兩就足足有八億之多。 由此可見,他的豪宅只是財富的冰山一角。 和珅下馬后,他的宅子被永琰的弟弟永璘惦記上了,所以他滿足了弟弟的心愿,將宅子賜給了弟弟。 ![]() 于是這座府邸迎來了自己的第二任主人,并且換上了“慶王府”這個稱呼。 慶王府一直安安穩(wěn)穩(wěn)地繼承了下去,一直到1849年,慶親王奕劻被當時的皇帝趕出了王府,而后這座宅子易主,被重新賜給了恭親王奕訢。 “慶王府”至此再一次改名,成為了“恭王府”,而在奕訢搬進去之后,咸豐皇帝特意命人將王府重新修繕了一番,最終呈現(xiàn)為了其現(xiàn)如今的樣子。 三、無價之寶 恭王府內(nèi)依然保持著和珅當年的建造風格,一花一草皆有講究,而它的建筑材料更是珍貴。 據(jù)說在當初和珅建造的時候,一車材料里倘若有絲毫的虧損,那么這車材料就全部扔掉,換一批全新的補上,務(wù)必要做到完美無瑕。 ![]() 在這樣的豪擲之下,這里的柱子用的都是價值連城的金絲楠木,也就不稀奇了。毫不夸張地說,這里的一根柱子就價值24億元,而這樣的柱子有多少根,又還有多少這樣珍貴的材料,想必沒有人能準確估算出來。 當然,無論其在當初是怎樣的一座“豪宅”,都掩飾不了清朝已經(jīng)被推翻的事實。在清朝滅亡以后,恭王府也失去了傳承,成為了可以在公眾場合被公開拍賣的一個“物件”。 最初買走它的是輔仁大學(xué),而就在他們買下恭王府的第二年,一個教會又出了一部分錢,和輔仁大學(xué)在恭王府里一起開辦了一所學(xué)校。 后來,這里更是搬進了許多機構(gòu)和居民,成為了一片簡簡單單的土地,變得更加“接地氣”。 可不管它怎么變化,它始終是歷史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所以國家最終還是決定修復(fù)恭王府,讓它的歷史價值得以再現(xiàn)。 ![]() 現(xiàn)如今,恭王府仍然是一座無價之寶,可是它的價值不再體現(xiàn)于那些雕梁畫棟,亭閣樓臺,而是體現(xiàn)在它所歷經(jīng)的歲月以及所沉淀下來的歷史意義。 |
|
來自: 用戶cch17005 > 《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