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西是個能把時空凝滯住的地方,它沒有什么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也缺少聞名于世的人文山水,它的風味很難一時說得出,但其深厚的底蘊和濃郁的風情總讓人有品評的欲望。 出門在外,一說是隴西人,別人非得把你和臘肉聯(lián)在一起。隴西人會吃,吃得講究。單就肉而言,便有臘羊肉、臘內(nèi)、火腿、腌驢肉、錢兒肉、鹵豬肉、咸牛肉、燒雞等。 臘肉是整豬劈為兩半,取其臀腌制,其味美,亦叫火腿。過去生豬釆購主要來自臨近各縣,因其吃黨參、當歸、冬花、黃芪、生地、大黃、蕨麻等野生藥材,春季放牧,秋后圈喂,肥瘦相間,稱為五花肉,肉有藥性、滋味純美。瘦肉燦艷似紅霞,瘦而不柴;肥肉晶瑩若瑪瑙,肥而不膩,熱蒸現(xiàn)賣,微帶透明。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名吃,其濃厚底蘊到現(xiàn)在仍發(fā)揮著它的永久魅力。全縣毎年各單位植樹造林,大家圖的就是發(fā)兩個臘肉夾饃。年終節(jié)氣,送情辦事,無論公家私人,包上一份臘肉,便不輕不重,恰如其分。 ![]() 人說肉不好,常說"死驢爛馬肉”,偏巧隴西以腌驢肉、錢兒肉著稱。腌驢肉是斷其喉去其骨腌制而成, 色澤紅艷,隴西人只管腌驢肉香味清醇,哪管驢不驢,馬不馬。錢兒肉亦稱金錢肉、蝴蝶肉,錢肉以驢鞭為原料腌 成,據(jù)說有滋補強精之特殊功效。以利刀切成薄片,中有孔,形似錢,故名金錢肉,登盤薦客,甚為稀罕。奇怪得很,好吃的隴西人大都不食此物,享用者多為外地貴客。其中玄妙,連隴西人也說不清楚,恐怕不只是物以稀為貴、儉口待客吧! 每當秋風乍起,黃葉飄零之時,人們傍晚回家總愛光顧賣臘羊內(nèi)的活動車。手推車的玻璃框里,滿堆著油亮油亮的羊肉塊子、冒著熱氣、馥香四溢的羊肚子、羊心、羊肺、羊肝子,還有羊腱子、羊頭、脖子骨,要肉有肉,要骨有骨,按錢多少,各取所需。買羊腱子的大都是大男人,一買當場一啃,掏錢走人。最有滋有味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嗦羊骨頭,晚飯罷后,收拾利落,擺上骨頭,倒上小酒,人各執(zhí)一塊,牙咬、舌挑、唇抿,結(jié)尾的關(guān)鍵工序是用筷子頭兒將骨髓挑出,用 嘴猛力一吸,這便達到了極至高潮,身心絕對地滿足。于是便有一個說:“雞的骨頭,羊的髓”。另一個緊接著說:“早晨的瞌睡,大姑娘的嘴?!庇谑鞘箘排霰染?,今晚的日子就算是舒服了。 ![]() 有了如此各具特色的肉,酒也就天造地設(shè)了。 在隴西,宴席不叫宴席,叫“酒席”。席上,男人們以喝為主,吃飯次之?!凹t頭火色”才像個坐席的樣。 走親訪友,倒酒如倒茶,家家隨時總有沒喝完的半瓶子“隴花”酒等著你。 隴西人喝酒從不惜疼錢,朋友有一斤的酒量,那就非得買二斤,還非得想方設(shè)法讓你喝。越喝越勇敢,越喝越大方。喝不醉,就叫"沒喝好”,主人就是“待客不誠”。隴西人喝酒才是真正的“一醉方休”。這不像南方人待客 “照量喝”,《菜根潭》所謂“花看半開,就飲微醺”的趣味,隴西喝酒人很少享受。 在隴西一年要喝倒一個酒牌子, 究竟喝倒了多少酒牌子,人說數(shù)數(shù)鼓樓上的椽子就知道了。然而隴西的“隴花”卻昌盛不衰,——“喝鄉(xiāng)酒、聽鄉(xiāng)音、敘鄉(xiāng)情”,是“隴花”的廣告詞。. ![]() 隴西人飲酒,早已相習成風,有一戲說“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男人見面先說:“今天不喝酒!”但過不了一會兒,處處都有聚飲的酒攤子。他們或單挑,或圍剿,或過關(guān),或特邀,豁拳行令,名目繁多;說學逗唱,花樣翻新。在喝酒陪酒中,有些人實在是萬不得已,有些酒實在也是萬不能不喝,當然,也有像小吃攤位上"燒雞粉”、 “醪糟湯”、“蕎粉”、“饸饹面”那樣,全天抹牌行酒,邊做生意邊取樂打發(fā)日子的。 有一婦人,因丈夫常年在外喝酒,于是也賭氣在家獨飲。不到半瓶,婦人便嘔吐不止。第二天,還頭昏腦漲,腸胃不適,如大病一場。于是感嘆曰:男人辛苦!所以,隴西的家庭主婦,往往要在自家的酒桌上做最好的下酒菜,男人要出門,定要叮嚀一句:吃好了再喝!隴西女人因酒而美。 受過隴西人招待的外鄉(xiāng)人,提起隴西的酒肉,依然香消醉不消。 來源:《黨的建設(sh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