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 黃酒 我們客家人有喝黃酒(又稱糯米酒、酒釀)進行養(yǎng)生的習慣。特別是婦女做月子,此時是身體處于最虛弱之時,喝黃酒就是起到補虛的作用。 黃酒古時叫醴,為蒸熟的糯米和酒曲釀制而成的一種甜米酒。糯米本身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之功,但易于滯礙胃氣,增加濕濁,對此一般可加上生姜之類食物進行制約。對去濕濁,聰明的客家人祖先還有個更奇妙的方法,這就是將釀成的酒釀用壇子密封好,周圍用礱糠、茶枯等點燃,用暗火炙上兩天兩夜左右。這種火炙酒釀不僅味道更加香醇,溫性增強,且濕氣大減。還有更講究者,則采用黑糯米釀造。 采用黑糯米、火炙釀制的米酒性溫,補氣養(yǎng)血,健助中焦功能顯著,是補虛扶勞的佳品,適合于各種虛損性病癥及常人養(yǎng)生。而啤酒、葡萄酒、果酒之類,則易給身體不來寒濕等副作用,不適合大多數(shù)中國人長期喝。特別是身上寒濕重即有三陰病癥者,則更要避而遠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