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藥凡以清解里熱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藥。 清熱藥性屬寒涼,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燥濕、解暑等功效,主要用于高熱、熱痢、濕熱黃疸、熱毒瘡腫、熱性出血及暑熱等里熱證。 根據(jù)清熱藥的主要性能,可分為以下五類。 1.清熱瀉火藥 能清氣分熱,有瀉火泄熱的作用。適用于急性熱病,癥見高熱、汗出、口渴貪飲、尿液短赤、舌苔黃燥、脈象洪數(shù)等。 2.清熱涼血藥 主要入血分,能清血分熱,有涼血清熱作用。主要用于血分實熱證,溫熱病邪入營血,血熱妄行,癥見斑疹和各種出血,以及舌絳、狂燥、甚至神昏等。 3.清熱燥濕藥 性味苦寒,苦能燥濕,寒能勝熱,有清熱燥濕的作用,主要用治濕熱證,如腸胃濕熱所致的泄瀉、痢疾,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下焦?jié)駸崴碌哪蛄芾斓取?/p> 4.清熱解毒藥 有清熱解毒作用,常用于瘟疫、毒痢、瘡黃腫毒等熱毒病證。 5.清熱解暑藥 有清熱解暑作用,用于暑熱、暑濕病等。 使用清熱藥應注意以下幾點。 1.清熱藥性多寒涼,易傷脾胃,影響運化,對脾胃虛弱的患畜,宜適當輔以健胃的藥物。 2.熱病易傷津液,清熱燥濕藥,又性多燥,也易傷津液,對陰虛的患畜,要注意輔以養(yǎng)陰藥。 3.清熱藥性寒涼,多服久服能傷陽氣,故對陽氣不足、脾胃虛寒、食少、泄瀉的患畜要慎用。 |
|
來自: 新用戶87319809 > 《感冒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