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大寒至,菌菇報春來。時下,正是羊肚菌種植管護、采收的繁忙時節(jié),在石林紅土地的滋養(yǎng)下,石林旺佳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菌田里,一株株既像蜂巢而又似羊肚的小精靈迎著春光破土而出、簇擁而立,為群眾鋪就一條致富的“幸福路”。 通過石林縣供銷社三年持續(xù)的指導,石林縣羊肚菌種植戶迎來了豐收的喜訊,今年冬季全縣112戶種植戶共種植羊肚菌480余畝,預計產量153.6噸,產值1536萬元。近段時間,石林縣每天已有六七百公斤羊肚菌上市,待年后,每天的上市量將達1噸左右,這相當于占據了全國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高峰時羊肚菌日交易量的半壁江山。 石林縣供銷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蔣開彥 :羊肚菌的種植有短平快的特點,種植時間短,見效快。今年種了480畝,到現在可以說喜獲豐收,產量基本上可以達到300公斤左右?,F在看來,品質在省內是比較好的,一些經銷商都反映,我們石林的羊肚菌是生在紅土地,長在石叢中,品相好,味道好! 據了解,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藥兩用菌品種,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據專家測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谷氨酸含量高達1.76%,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有“素中之葷”的美稱。由于羊肚菌為低溫菌種,受到氣候、土壤、培育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培育難度很大,所以新鮮的羊肚菌市場價格很高,在市場上也極為暢銷。羊肚菌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極高,溫度需要在12℃至18℃之間,濕度需要控制在80%左右,土壤必須是中性或微堿性土壤,并且要在低溫潮濕的環(huán)境里才能生長,種植大棚也要選擇在樹林里,而石林的土質氣候恰恰符合羊肚菌的生長,雖然羊肚菌對種植條件要求嚴苛,但是經濟價值很大,鮮品批發(fā)價在140元/公斤左右,干品一等品的批發(fā)價更是高達1000元/公斤左右。 長湖鎮(zhèn)豆黑村委會副主任趙建東,在了解到羊肚菌所需要的種植環(huán)境和其經濟價值后眼前一亮,想到長湖鎮(zhèn)森林資源豐富,土壤屬性也十分合適,2021年,他試種了1.8畝羊肚菌,不計算設備的投入,純收益就有5萬余元。 長湖鎮(zhèn)豆黑村委會副主任趙建東:今年我栽了10畝。我今年是年前栽了一批,年后栽了一批。年前栽的我已經在采摘了,長勢相當好。 羊肚菌的種植具有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特點,在縣供銷社的帶領下,旺佳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經過這幾年的鉆研,摸索出一套簡易好學的方法,迅速在農戶中得以實踐運用,現在產量一年比一年高,種植的人也越來越多。合作社不僅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培訓,還提供菌種、技術、回收產品等,一條龍服務。 旺佳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技術員 王永生:今年年前出菇的也是超過了往年的產量,可能達到300公斤,年后出菇產量更高,肯定會超過300公斤的,效益也是比往年會好。產量出得來,價格再低一些也賺得著錢的。 下一步,在縣供銷社的大力倡導下,石林縣將把羊肚菌種植規(guī)模發(fā)展擴大到2000畝左右。據了解,羊肚菌一年只能種一季,一季可以采收三茬,年前種的12月中旬開始采收,來年2月中旬結束,年后種的,2月份采收,3月底結束,畝產鮮貨達300公斤以上。在羊肚菌種植結束后,農戶可以利用土地閑置時間繼續(xù)耕作其他農作物,確保能夠有長期穩(wěn)定的務工增收,加之有了合作社的支持,農戶們對產業(yè)發(fā)展的信心更足了。 豆黑村村民 黃梅花:這種羊肚菌我們栽完烤煙種完玉米就可以種,也不影響大春生產,銷路也可以。從老板那里拿菌種來自己種,栽的過程也不麻煩,澆點水,化肥也不消撒,銷路也可以,采回來以后老板會收的。 舍色村村民 畢躍芬:我從開始整地、撒種子,還有做營養(yǎng)包,完全都學過、做過了,我明年打算自己種5畝左右羊肚菌。 石林縣的羊肚菌一經上市,就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形成了很好的口碑和品牌效應,前來學習、參觀、投資的人也紛至沓來。 前來參觀羊肚菌種植的曲靖市民 張紅:哎呀!這個菌長得太好了,出菇率太高了!密密麻麻的,然后又沒有病蟲害,哪里看到過有這么好的呀! 前來參觀羊肚菌種植的曲靖市民 陳林虹:這個菌長得太好了,太成功了!你看這個產量,密密麻麻的,而且還是采了一波了,是不是?技術員 王永生:是的,這些是采過了。密密麻麻的,實在是在太好了。還有這邊這些,產量的確不錯!看著品質也真是好?。?/p> 石林縣供銷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蔣開彥說:我們石林縣委、縣政府一定會把這項收益大、見效快、前景廣的新興農業(yè)產業(yè)引導好、宣傳好,開辟出一條富有石林特色的農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讓羊肚菌這一世界野生名貴珍稀菌種在我們石林發(fā)揚光大,成為打開農民增收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為凸顯石林羊肚菌品牌,石林縣現已注冊了“阿黑哥”和“阿詩瑪”兩個食用菌商標品牌,今后將在地域特色上注入文化元素。 記者:李彥麟 方勁松 昂麗芬 編輯:張益坤 責編:畢躍興 審核:李朝陽 監(jiān)制:張 勇 |
|
來自: 小龍pph46btb6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