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條獨家原創(chuàng)視頻 橫版全屏視頻請見文末2021年5月至今, 觀眾們卻駐足良久, 甚至流下眼淚,這些親切的畫面, 讓他們想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老人總是舍不得扔舊物,包括那些舊拖鞋 外公的各式各樣的鳥籠 拍下這些照片的姑娘叫吳為,
今年29歲, 從小由外公外婆帶大。 幾年前,當吳為在外地求學時, 她的外公外婆相繼離世。 “從來沒有人和我說過, 這兩個朝夕相處的人有一天會消失。 當我想要聽他們的故事時, 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各種各樣的證件和存折 
老人攢的各種盒子 外公手寫的電話本 
外婆的死亡證明 兩年前,吳為回到曾經(jīng)居住了17年的老屋,
拍下外公外婆的遺物,重尋他們的故事, 先后獲“中國青年攝影推廣計劃·鯤鵬獎”、 2021國際在地影像藝術節(jié)“新人獎”等獎項。聊了聊那段治愈了她以及更多人的拍攝經(jīng)歷:“它像是一次告別,但更像是一次重逢?!?/span> 自述 吳為 編輯 余璇 責編 倪楚嬌 一條藝術APP , 交易擔保 , 放心買 , 藝術家組合鳥頭,首件原創(chuàng)版畫限量首發(fā),點擊珍藏 小程序 
吳為和外公外婆曾經(jīng)生活的家,位于成都市區(qū)的南河與府河交匯處。
小區(qū)的外立面經(jīng)過改造,看起來挺洋氣,待進到院里,卻有些陳舊,后期加裝的一部部電梯,讓原本不算寬敞的小區(qū)空間變得更加狹窄。 外公外婆用了很久的電風扇
外公外婆的X光片 上面承載著他們曾經(jīng)歷過的病痛 自三年前搬離老屋,這里幾乎沒有什么改變: 門口鞋柜上的小擺件還在,像是在歡迎吳為回家。廚房里堆放的碗筷、鍋具還在原處,只是落滿了灰塵。皮質沙發(fā)的凹陷還保持在那兒,卻因久未使用而干裂。外公外婆臥室門上的掛歷還停留在2017年的11月。 每一個細節(jié),輕易就能喚起一段回憶?!皠偦貋砟顷嚕拖袷亲哌M了一間死亡博物館?!眳菫檎f。  吳為的作品,有一大部分是在一樓的車庫里完成的。她在那兒搭了一個簡易影棚,幾卷背景紙,兩個攝影燈,一個可移動的桌面,一臺富士相機,就是全部家當。“影棚”里仍有好多外公外婆的遺物,幾乎無處下腳。“每次收破爛的阿姨路過,都要問我啥時候不要了可以賣給她,但其實,我都舍不得?!?/span>那段日子,每確定一個主題,吳為就在舊物堆里翻來找去,置景、打光、拍攝,一拍一整天。
老人舍不得丟棄的紅包
用紅紙包了一層又一層的錢和卡

外公外婆的旅行紀念品 像很多90后獨生子女一樣,吳為生活在一個被愛包圍的家中。她的父母都有各自的工作,爸爸做生意常年出差,媽媽每天要上班。那時候也沒有請阿姨一說,全靠著外公和外婆的及時補位。 他們自60歲的時候從重慶來到成都,便承擔起了養(yǎng)育第三代人的任務?!拔业谋斫恪⒈砀?、表妹,他們都帶過,但是帶我是帶得最久的,他們也沒有再回到老家?!?/span>
吳為4歲生日照,和外公外婆還有童年小伙伴一起 直到今天,吳為依舊對兩位老人的離開懷有歉意,她遺憾自己沒有多陪陪他們,自己的成長沒能追上他們的衰老。外公外婆不在了,但外婆燒的鯽魚,外公炸的金燦燦、油“噠噠”滴的雞腿,每逢生日必買的大蛋糕,始終溫暖著吳為,為她抵抗著日后許多的挫折。她不敢忘記,坐在外公三輪車后的外婆,緊緊抱住自己的那份小心。她說創(chuàng)作《芬芳一生》的初衷是愛,“是出于對愛的追尋、反省和理解”,就是想再次緊緊抱住外公外婆。
年輕時候的外婆(溫美芬)和外公(杜芳耀) 以下是吳為的自述:  一家五口的合影,下面是吳為多年前用粉筆寫的 “我愛我家,外公外婆也愛我”我媽媽是外公外婆最小的女兒。老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所以自她懷孕以后,他們就從老家來到成都,照顧她,然后撫養(yǎng)我長大。關于這個作品,我早期的拍攝設想都是:一個水杯,上面冒著熱騰騰的煙。鳥籠打開著,空中有很多鳥,或是彈珠棋下到一個殘局的樣子……好像人只是稍微離開了一下,很快又會回來。但當我回到老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所有的東西都在講述一件事情,就是人已經(jīng)離開了。 我看到桌子上有外婆去世時靈堂上放的唱佛機,當時招待客人用的一次性筷子,外公外婆用了十多年的風扇,臥室房頂上粘的小紅燈籠,還有我們從各地帶回來的禮物…… 因為很久沒有人住,屋子里有一種霉味,完全不像記憶中溫馨、活潑的樣子,好像所有的事物都停在了那一瞬。但我在整理遺物的時候,卻好像一次又一次能看到他們的身影,那是一個重新走入他們世界的過程。
外公藏了錢的老式皮包 外公外婆經(jīng)歷過窮日子,所以他們很擔心沒錢,擔心子女受苦。外公去世以后,我們常常會在家里的某個角落,或者皮包里找到幾百塊錢,都是他藏起來的。外公還有好多電話本。其實就那么些人,但他就是抄了一遍兩遍三遍四遍。每年過春節(jié)的時候,他就會一直打電話,打一整晚。只是接通的一年比一年少,因為很多人都走了,或者失去了聯(lián)系。 
外公抄的長壽秘訣
他對什么都感興趣,會拉二胡,會打游戲。我發(fā)現(xiàn)他有好多本子寫著養(yǎng)生秘訣,多吃什么,少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怎樣可以長壽,抄了好多。想到他最后走得很早,我覺得很難過。
外公的各式各樣的鳥籠 外公還喜歡養(yǎng)鳥,最愛的是畫眉鳥。當我去拍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他有給小鳥搭橋,做了很多小工藝,我還找到他做鳥籠的工具箱,里面有他做的小盆子、小碟子。記得有一次,我還小的時候,早上起來,看到鳥籠里的小鳥不見了,只剩下幾根羽毛,外公和我說,是它自己飛走了,我就信了。過了很多年,爸爸告訴我其實小鳥是被老鼠偷吃了,但是外公外婆始終沒有說破,他們總想著保護我敏感的心。我還找到一盒錄音帶,里面有早年我媽教我唱歌的錄音,后來外公又拿它錄了畫眉鳥的歌聲,兩種聲音重合在一起,很讓人驚喜。彈珠棋是外公外婆的最愛 
外公外婆用來打游戲的小電視 還有滿滿當當堆著沒舍得吃的補品 外公外婆也樂于享受生活,他們愛玩,把那個有小電視的屋子叫作“娛樂室”,會在里面下棋,或者打“瑪莉醫(yī)生”的游戲。在我媽媽的記憶中,外公外婆常在春天的時候,騎著三輪車去望江公園下彈珠棋,那大概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光。 他們還有很多補品,人參啦枸杞啦,藏了一柜子,都是過生日過節(jié)的時候親戚、子女送的,但都沒舍得吃。 我看到一個外婆手縫的小黑布包,里面有珍珠項鏈的說明書,有她存錢的證明,有她弟弟和爸爸合影的一張底片,還有我百日照的底片和8歲的時候寫給她的兩封信。我就知道了自己在她心目中的位置,那個也會刺痛我。  小黑布包里,有8歲的吳為寫給“養(yǎng)育恩人”的一封信:您已經(jīng)養(yǎng)了我八年了,這張紙條算我送給您的春節(jié)禮物。雖然是一張平淡無奇的紙條,可這是八年的感情?。?/span>我也看到很多我小時候寫給他們的信,里面還有拼音、錯別字,我都不記得了。還有我從各地寄回家的禮物,上面寫的“to外公”、“to外婆”,都被他們很好地放在一個又一個的袋子里,但沒想到的是,這些東西最后竟然又回到了我手里。在整理的過程中,那種感覺就是,不斷地遇到東西在向我訴說:他們有多愛你,你之前為什么不知道這件事情?還有很多東西,都是裝在一個小包又一個小包里,堆起來像一座小山,好像什么都沒有丟。但這就是他們生活的方式。把這些包打開,再裝起來,就是一輩子。

把外婆日常的照片,貼進已經(jīng)沒有她的空間 小時候,爸爸工作忙經(jīng)常出差,媽媽也要上班。印象中,每天一睜眼就是和兩位老人在一起,能想到的點點滴滴也都跟他們有關。我從小和外公外婆一起睡,摸著外婆的耳垂,睡得最好,后來長大了,媽媽讓我們分開睡,我睡自己房間的小床。第一天晚上,我和外婆都沒睡著。吳為拍下外婆的日常
夜里睡不著時,我最喜歡端著小板凳跑到外公外婆的房間里,聽他們的呼吸聲。每次聲音太輕,或間隔太長,我就擔心他們死了。 有一次,我因為睡不著跑到他們屋門口,結果他們還沒睡,我就聽到外婆說,為為數(shù)學成績不好,是不夠努力啊。而外公卻說,她不是不夠努力,她已經(jīng)盡力了,只是數(shù)學對她來說太難了。
聽到這,我就覺得,這兩個老人都好愛我,一個恨鐵不成鋼,一個是無限信任。 
外公教吳為拉二胡 
閑置的二胡和他們用了好久的取暖器 每年冬天,外公外婆都會在烤火爐前,舉著我的棉毛衫和棉毛褲,把它們烤得熱呼呼的,捧進我的房間,飛速塞進我的被窩。有一年冬天,我穿棉毛褲的時候覺得太冷了,想起了這件事。
外公書桌玻璃板下 壓著他們覺得珍貴的老照片 小時候成績不好,有次回家和外婆說了一嘴,她就說:“我乖孫全天下第一好,哪個都沒得我乖孫好,哪個說我的乖孫不好?!蔽揖驮僖膊缓退麄冎v學校里不開心的事了。長大后,每當別人說我不好,就想起外婆的這句話。 高中學校的旁邊,有一家云南過橋米線,上高中的第一天,媽媽帶我去吃過。后來去重慶上大學,有一天,媽媽帶著外公去吃,外公看到里面的學生穿著和我之前一樣的校服,吃著吃著就哭了。兩位老人的病歷本和發(fā)票等
外公生病之后,我剛拿了獎學金,把錢塞到了他的褲兜里,他那會兒已經(jīng)神智不清了,但還沖著我點頭,嘴里發(fā)出“噢噢噢”的聲音。外婆生前最愛的黃果蘭 外婆的白發(fā) 后來我又到北京念書,和媽媽通話時,外婆也說了幾句,她那時候生病高燒不退,說要我好生學習,她不想我,那是她和我說的最后一句話。我曾經(jīng)以為很了解他們,現(xiàn)在回想起來,可能只是在享受他們對我的照顧。 

 吳為曾經(jīng)送給外公的千紙鶴 如今又重新回到她的手里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一直蠻打退堂鼓的,我會覺得做不完,做不下去。這個有技術上的原因,也有情感上的原因。一開始,我的家人是無法接受的,特別是我媽媽,完全都不想談論這件事。有一次,爸爸講到外婆去世后,殯儀館的工作人員直接抓著她的腳和胸口的衣服,把她放在了裝尸體的袋子里。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操作,但家人們都會希望工作人員能更輕一點。當時我們是邊吃飯邊聊的,爸爸講到這兒的時候,媽媽馬上就說:不要說了。

 但是拍攝的時候,需要媽媽來幫助我,比如整理東西,置景,貼x光片,貼千紙鶴,或者我想更多地了解外婆,或者要找老家某個人的時候,我就會問她,她只好配合我,去面對這件事。到了項目后期,媽媽有一天晚上特別主動跑進我房間,然后坐在我的床上聊了很久,講她小時候的各種故事。她說:“很感謝你做這些,不然我都沒有機會回憶過去,我都不知道我還記得,還有那么多快樂的事情?!蔽乙幌潞眯牢俊?/span>把外公外婆的衣服 從左到右 媽媽 我摸摸我的 ——《翻衣服》/ 吳為 我覺得,死亡由不得你選擇,但是可以被談論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對死亡了解太少,所以會有很深的恐懼。家人、親人之間應該彼此支持和了解,你要知道他的過去,才能更好地跟他一起走向未來。

外公外婆的老家——重慶開縣 因為建水庫,他們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如今已在水面之下 剛開始整理的時候,我每天都會哭,每找到一點東西,就會想起來一點事情,一件小衣服,一雙鞋墊,一把梳子,一個鳥籠……所以我還是站在一個外孫女的角度,什么都想拍,拍了很多細節(jié),有很多很多廢片。 后來到了暑假,我去到外公外婆的老家——開縣走了一圈,又去了外婆生長的大山,當時有個90多歲的婆婆跟我說:“我小時候經(jīng)常跟溫美芬一起耍。”我的外婆突然變成了一個90多歲婆婆口中的小時候玩伴,就在我旁邊的這片土地上,她們曾經(jīng)奔跑過玩耍過。
“北京重游”系列,在八達嶺長城和天安門廣場 很多人問我什么時候開始計劃拍攝的,其實可以追溯到外婆去世的時候。我當時翻到了幾本相冊,是我10歲的時候,一家人去北京玩,有我跟他們的合影,也有兩個老人的合影,當時我就想,一定要用這些照片做點什么。后來,我去了北京,把我們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都走了一遍。記得第一個去的是圓明園,它已經(jīng)跟小時候記憶中的不一樣了,好不容易找到同樣的石頭,現(xiàn)在又不讓進了,隔得特別遠。我就發(fā)現(xiàn)不僅是我變了,外公外婆不見了,社會空間也在變化。  我試了很多種攝影的后期手法,最后把現(xiàn)在的我,以前的外公外婆,以及當下的場景,拼合在了一起,忽然覺得一下子感覺對了。后來我每次站在原地拍攝,都感覺到他們真的還在我身邊。觀眾可能會覺得它好像是一個合影,但又會發(fā)現(xiàn)四周有重疊的邊框,有穿幫,看出它是一張?zhí)摌嫷挠跋?。但這是我想要的,就像記憶一樣,真實的記憶不就是時間和空間會混淆么。 拍完這張圖,吳為忽然覺得,可以更多地接受外公外婆的離去了
我一共拍了快8000張,最后精選出79張,我自己最喜歡的是鏡子那張。與它相對的有一張老照片,是我們以前的合影。后來我找到了老照片里外公的衣服,外婆的鞋子,我的小鞋子,然后用了穿衣鏡,就在他們的床邊拍照。吳為5歲時與外公外婆的合影 那是個很真實的影像,但窗簾飄動起來,打到了外公衣服的袖子,它又有虛幻的感受。那天下午,我覺得自己有更多地接受他們離開這件事情。我想他們也許真能看到的話,看到他們的乖孫,現(xiàn)在是這樣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他們會很欣慰的,所以我在照片里笑了,那是一個重逢的笑容。有時在想 你們可能沒有死 只是住在了 想我們了 你們也會來作客 但要遵守規(guī)定的 只能看一眼 媽媽有一天給你們打電話 我偷偷聽見了 她說 爸 媽 就是那天 我知道了 你們沒有死 這是個秘密 
當太陽照進屋子的時候,一切都變溫暖了,但這在成都卻是難見的天氣
很多人看了我的作品以后,說要去陪他們的爺爺奶奶,要安排跟他們一起旅行,我覺得太值得了。這個項目已經(jīng)超出了我的所有力量,它很獨立,如果有人能從我的作品里獲得力量,那力量也是來自外公外婆真實的生命,來自于愛。我非常喜歡黎朗先生關于父親的創(chuàng)作。他當時有一句話特別打動我,他說自己在做了父親的創(chuàng)作之后,接下來所有觀眾的反饋,所有關于這個項目的發(fā)酵都在幫助他、陪伴他,都成為了他父親生命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