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四大名將(秦始皇傳7)

 昵稱4X6owk9e 2022-01-23

嬴政滅韓之后,下一個目標就是趙國。秦對付趙國,不是在滅韓之后,而是在此之前已經和趙國打了多年的仗了。

本來,趙國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后,已經成長為北方的強國,但自武靈王以后,趙國雖然屢有良將,但國君是一代不如一代,導致趙國逐漸衰弱。

說起名將,戰(zhàn)國四大名將,白起、廉頗、王翦、李牧,秦趙各占兩個,而且是成對出現(xiàn)。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影響秦趙兩國國運的昭襄王時期的長平之戰(zhàn)中,是白起對上廉頗,嬴政滅趙之戰(zhàn)是王翦對上李牧。長平之戰(zhàn)中,白起面對廉頗的堅壁清野政策也是毫無辦法,雖然秦軍勢強,但廉頗堅守不出,兩大名將只能說打個平手。但趙王是個庸主,架不住秦國范雎的反間計,用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廉頗,改變廉頗的部署,想要進攻取勝,結果被白起斷了糧道,趙括戰(zhàn)死,趙國精銳被坑殺。長平之戰(zhàn)中,秦軍前后共殲滅趙軍45萬人,從根本上削弱了當時關東六國中最為強勁的對手趙國,也給其他關東諸侯國以極大的震懾??梢哉f,長平之戰(zhàn),不僅是關系秦趙兩國國運的一戰(zhàn),也是關系到歷史進程的一戰(zhàn)。

長平之戰(zhàn)后,趙國力量大減,嬴政對趙國不斷的蠶食,趙國毫無辦法,直到李牧出現(xiàn)在抗秦的戰(zhàn)場上。李牧是北方名將,曾率領士卒打得匈奴十多年不敢靠近趙國的邊境。

嬴政曾派桓齮率軍進逼邯鄲,趙王遷急命李牧為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抗擊秦軍。李牧率部將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后,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李牧認為秦軍連續(xù)獲勝,士氣甚高,如果倉促迎戰(zhàn)的話會很難取勝,于是李牧像廉頗一樣,筑壘固守,拒不出戰(zhàn)。在趙軍堅壘之下,桓齮認為,秦軍遠出不利持久,于是他率主力進攻肥下,想引誘李牧救援,等趙軍脫離營壘后,再與李牧決戰(zhàn)。李牧老于用兵,知道桓齮的想法,堅決不為所動。李牧的部將趙蔥建議李牧救援肥下,李牧卻說“敵攻而我救,是致于人”,是“兵家所忌”。秦軍主力去肥后,營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來趙軍采取守勢,秦軍疏于戒備,李牧乘機一舉襲占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李牧又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在兩翼。當正面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果然桓齮回軍救援,此時李牧已經變被動為主動,讓桓齮嘗到了“致于人”的滋味,李牧指揮趙軍以逸待勞,大敗秦軍。秦將桓齮僅率少量親兵沖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肥之戰(zhàn)讓李牧一舉成為名聞天下的名將,被趙王封為武安君。武安君是當年秦國昭襄王給白起的封號,趙王這是狠狠地給嬴政打臉了,意思是說現(xiàn)在我也有我的白起了。只可惜,武安君這個封號不大吉利。白起最后被昭襄王賜死,而李牧最后也被趙王用計殺害。

嬴政滅韓同年趙國發(fā)生旱災,國內缺糧,嬴政又命令秦軍分南北夾擊邯鄲。李牧再次奉命抗擊秦軍,因為邯鄲的南面有漳水及趙長城為依托,秦軍難以迅速突破。李牧于是采取南守北攻的策略,他叫司馬尚在據(jù)守邯鄲以南的長城一線,親自率領主力北進,反擊遠程來犯的秦軍。兩軍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軍猛攻,秦軍受阻大敗。李牧隨即回師邯鄲,與司馬尚合軍攻擊南路秦軍。秦南路軍知北路軍已被擊退后,已經喪膽,稍一接觸,即撤軍退走。

大秦的鐵騎在與東方各國的戰(zhàn)斗中,經常是勢如破竹,鮮有敵手。各國不是望風披靡,就是一觸而潰。但威名赫赫的秦軍面對風雨飄搖的趙國,卻在李牧這里連吃敗仗,只能說,李牧是那個時代閃亮的一顆將星。

名將不僅是當時各國稀缺的資源,也是整個時代,歷史的稀缺資源。擁有名將是一件幸事,但名將大多命運多舛,所以說,名將也需要遇見明君,當初白起立下了不世之功,最后落得個被秦王逼死的下場,廉頗晚年不被趙王信任,只能客死他鄉(xiāng)。至于王翦和李牧的結局,我們也會一一見證。

嬴政派出了第一員大將王翦,來和李牧對敵。李牧依舊采取堅守不出的戰(zhàn)略,雙方相持一年多。可以說打了個平手。有人說,這就是名將?王翦攻城必克,怎么打不下李牧?李牧號稱名將,光知道堅守壁壘?其實名將的特點就是不打無準備之仗,常常是一擊必勝。李牧和王翦都是如此,我軍的常勝將軍林彪也是如此,林彪曾評價粟裕說自己一般要有七成把握才打,粟裕有五成把握就敢打。其實有七成把握才打正是名將特有的素質。那些年輕的沒有經驗的將領往往一上戰(zhàn)場就想打仗,為了打仗而打仗,像趙括這樣就枉自丟了性命,死了還不知道為什么。

王翦知道如果強攻的話,面對李牧即使是勝利也是一場慘勝。當時秦國與趙國連年征戰(zhàn),自身消耗不少,更何況秦國還需要留著兵力去攻打其他國家,王翦決定采取消耗最少的辦法。孫子曰:上兵伐謀,王翦決定用計策除掉李牧。王翦稟告嬴政,實行反間計,派奸細到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曾經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布流言蜚語,說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杪樀内w王遷一聽到這些謠言,不加調查證實,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和齊人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李牧接到這道命令,知道趙王信了讒言,但他信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不執(zhí)行趙王的命令。趙王暗中布置圈套捕獲李牧,不問青紅皂白斬殺李牧,將司馬尚棄用。當初臨陣換將,用趙括代替廉頗,導致長平之戰(zhàn)大敗,如今又再次換將,斬殺在軍中有巨大威望的李牧,導致趙國三個月后被滅國。在不信任和傷害名將的道路上,趙國的國君倒是一直發(fā)揮很穩(wěn)定。

可憐北方長城,一代名將李牧,沒有像一個戰(zhàn)士一樣死在戰(zhàn)場上,死在同為名將王翦的手里,倒是死在了昏聵無知的小人手上,死在他一生都在誓死保衛(wèi)的趙王手上。

在王翦和李牧兩大名將的對決中,王翦成了獲勝的一方,王翦勝在嬴政對他言聽計從,而趙王遷則對李牧心生嫌隙。有人說,王翦勝之不武,但戰(zhàn)爭本就是兩國政治的延續(xù),是雙方經濟、外交、內政各方面的斗爭?!氨?,詭道也?!敝\略本就是戰(zhàn)爭的一部分,王翦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戰(zhàn)爭的勝利,本就是名將的標志。

小時候讀《千字文》里,里面寫著“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心里對戰(zhàn)國四大名將充滿了崇敬。后來讀書,看到白起遇上廉頗,王翦遇上李牧,不由得心潮澎湃。但最后白起也好,王翦也好,雖然說“勝”了,但都是勝在反間計上,所謂的鐵血大秦,所謂的名將,居然靠的是政治權術,不由得不讓人感嘆。

原來軍人、名將,都只不過是歷史的余波。當統(tǒng)一大勢浩浩蕩蕩翻涌而來時,任你如何剛勇無敵,終究敵不過歷史的洪流滾滾。《精武英雄》里船越文夫問陳真,什么拳最厲害,陳真說,用最強拳集中在一點上。船越文夫說,你錯了,最強的是手槍。所謂的名將在戰(zhàn)場上為了軍人的尊嚴拼個你死我活,殊不知結局早已注定。二戰(zhàn)中隆美爾打不過蒙哥馬利,杜聿明打不過林彪,很多時候,不是統(tǒng)帥的能力差,而是統(tǒng)帥所站的一方代表的政治素質決定的。德國法西斯倒行逆施,國民黨政府腐敗嚴重,導致民心盡失,人神共憤,所以最終導致戰(zhàn)爭失敗,但這其實不是統(tǒng)帥的問題了。

廉頗、李牧能與白起、王翦戰(zhàn)成平手,甚至逼得秦國不得不用反間計,也許倒反證明了兩人的實力。戰(zhàn)爭的勝負已分,但名將的傳說尤在。漢文帝就曾感嘆,面對匈奴,自己沒有廉頗、李牧那樣的將領。而在唐、宋所設的古代戰(zhàn)將神廟里,這幾位又化干戈為玉帛,端坐在一起,述說著當年的金戈鐵馬,冰河往事。

嬴政滅趙之后,將當年與趙姬母家不和的家族全部坑殺,算是洗刷了當年在趙國當人質的恥辱。這也是嬴政政治上的潔癖,睚眥必報的背后是他想掩蓋這一段不為人知或者恥辱的過去。而當年與他有相同恥辱的燕國太子丹,如今正在謀劃一件大事。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