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xué)習(xí)、參考,不能替代醫(y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yī)師當(dāng)面辨證指導(dǎo)下來借鑒、應(yīng)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jù):《濟陰綱目》、《中藥學(xué)》、《中華藥?!?/span> 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醫(yī)用于順氣降逆的小方子。我個人感覺,它還是比較實用的。 什么呢?就是陳皮配上枳殼。 方法很簡單,取陳皮10克,配上枳殼5克。兩味藥放在水杯里頭,用剛剛燒開的沸水沖泡,悶上15分鐘后趁熱服用。一天之內(nèi)可以多次續(xù)水,直至味兒淡。 這個小辦法源于哪里呢?源于《濟陰綱目》第13卷。這部書,不太有名。它其實是明代的一部書,對《證治準(zhǔn)繩》中的女科進行了圈注點評。所以,嚴(yán)格講,它更像是一部婦科專著。這一點,從“濟陰”倆個子里頭可以看出來。 在《濟陰綱目》里頭,有一個小方子,叫做陳皮湯。原方,是陳皮二兩,枳殼一兩(兩者比例為2:1),水煎服。治什么呢?治呃逆。呃逆者,打嗝也。 我第一次見此方的威力,還是從前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吃飯的時候。當(dāng)天,有一位同事就吃急了,回到辦公室以后不停地打嗝。當(dāng)天晚上值班,他還打嗝。我忽然想起了這個方子,讓他試試。結(jié)果,喝下去不久,他打嗝次數(shù)明顯減少,效果十分明顯。 當(dāng)然,陳皮配枳殼,絕對不只是用于治療呃逆的。我的觀點是,這兩味藥可用于順氣消痰。它們的實用價值,大著呢。 首先,它可以幫助我們改善咳嗽胸悶痰多的毛病。 這里頭的陳皮,性味辛苦溫,入脾經(jīng)和肺經(jīng),能燥濕化痰,理氣寬胸止渴。治濕痰證的祖方二陳湯里,就用到陳皮。如果一個人,咳嗽,痰多,色白,量大,苔白或白膩,用陳皮調(diào)理是完全可以的。 這里頭的枳殼,可以化痰理氣,改善痰濕阻肺導(dǎo)致的胸悶。 所以說,這兩味藥配合起來,對我們的肺特別有好處。平時痰多易咳的人,可以考慮嘗試。但前提,你一定得看清楚,不要有火熱之象。如果舌紅,苔黃燥,痰稠色黃,那必須慎用。 其次,陳皮和枳殼搭配,可以調(diào)理脾胃氣機。其中的陳皮,我多次強調(diào)了,可以理氣健脾,對氣滯、濕邪、食積導(dǎo)致的腹脹、胃脹、胃氣上逆,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它具有的“苦降”、“下氣”之能,對呃逆欲嘔者特別好。 枳殼呢,能寬中、理氣、消脹。食積氣滯所致的胃脹、打嗝,恰好可以用它來改善。 所以說,這兩味藥搭配,可以理順我們的胃氣。 那你看看吧,它們既可以合作理順我們的肺氣,又能理順我們的胃氣。如此一來,我們這一身的氣機,是不是就徹底通降了?所以我說,它就是幫助我們順氣的小方子。 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會說,文老師,你說的這算啥???不就是簡單的藥對嗎?何必如此虛張聲勢? 對啊,它就是藥對。陳皮和枳殼,在《中華藥?!防铮褪堑湫退帉?。你別看它簡單,但是它實用,可以拿過來改善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問題。既然有價值,為啥不和廣大愛好中醫(yī)的朋友一起,來深入探討呢? 當(dāng)然,還是那句話,務(wù)必要辨證應(yīng)用。陳皮配枳殼,偏辛燥。所以,陰虛火旺、熱邪明顯的人,不宜用。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簡單給你說這么多。希望這篇小文字,能對你有點用處。 全文完。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