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保群的民俗研究。欒老是個文人,研究傳統(tǒng)文學和民俗,尤善研究神怪。日本的水木茂是用畫來研究,欒老比較傳統(tǒng),摳文字研究。筆力老道雄健,挺好玩。 一開始就別有寓意地談到蘇東坡當年因為政治原因受貶抑,最喜與人談鬼,為什么呢?因為怕說人事,更怕說政事,所以談鬼事。他的朋友郭功父更有詩說:莫向江邊弄明月,夜深無數(shù)采珠人。其實很多社情表面之下都是不那么浪漫和正能量的,人事不能談,明月也不能賞,形勢如此,那就來說說鬼吧。至少,歷代以來無說鬼之禁。哈哈哈。大體說來,鬼故事是可怕,但一定不會比人間事更可怕。 即便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特殊時期,談鬼也挺多——為了反對國內(nèi)外反動派,《不怕鬼的故事》、《李慧娘》等奉旨談鬼的故事都出來了——因為家父好書,我也有幸在幼年就翻看了這兩本鬼故事,很喜歡,反復看了很多遍,都印在頭腦里了。當然特殊時期,民間談鬼的也可能被當做階級斗爭新動向受到一些批判,但畢竟沒有禁過。 欒保群提到,文革結(jié)束后,很長一段時間也沒人敢公開談鬼,大概到了八十年代初,馮驥才提出了鬼文化,又開啟了民間對中國傳統(tǒng)神怪文化的研究。 水里的東西為先鋒。溺死的靈魂有名有姓進入典籍的,是馮夷。漢代他就已經(jīng)被封為河神了,博物志和搜神記中記載他得道而成河伯。河伯是管理和保護人們在水上工作生活的神靈。當然就有討替身的溺死鬼,古代這種鬼叫江倀,后來不怎么用了。 最有趣的是清代袁枚寫的故事,說是書生李生夜間讀書,窗外是一片水域,聽到有鬼在聊天,說明天有人來渡河,這就是哥們我的替身。第二天果然有人來渡河,李生趕緊出去勸阻,把人擋了回去。當天晚上,那鬼來找李生麻煩,誰讓你管這閑事。李生以書生的執(zhí)拗問,鬼要投胎輪回,非要找活人當替身,這特么誰定的規(guī)矩?鬼說,陰司的慣例,我也不知道,就像人間的候補官員,你總得等到實職空缺了,才能補上吧?李生說,這叫啥道理???官員那是國家的事,國家設置了官員,有俸祿,有錢糧,所以有限制。人本來生于天地之間,自生自滅,自食其力,哪有大自然這么管事的?鬼說,轉(zhuǎn)輪王就是這么說的。李生說,那你回去,把我說的跟轉(zhuǎn)輪王說一下,如果他還要替身,你就來拉我去好了。那鬼大喜,跳躍而去,從此竟不再來。 梁上的東西。自掛而去是自古以來平民百姓最常用的手段,因為,便宜簡單。在古代,要自刎,你得有兵家官家才有的利刃;要跳樓,你得有登樓的資格;跳水,也得有近水之便利??O鬼比溺鬼要可怕,因為要么是節(jié)烈,要么是冤大頭,氣場都很大。因此,歷來對此事的非議頗多。 僵。這可能是鬼里最兇殘的一種,紀曉嵐分類為兩種,要么是尸變而僵,要么是普通僵,反正都挺兇殘的,四處搞破壞。尸變這種,一般是其他鬼怪作怪,與死者本人可能沒有什么關(guān)系。僵涉及到一個問題——不腐,不腐同于不朽,在歷史上常常是忠臣節(jié)烈之士的特點——如晉代的將軍卞壺,唐代的顏真卿,都是去世多年后仍然栩栩如生;當然,也有說是寶物的保護,就跟西游記烏雞國國王口里那個定顏珠一樣。清代有個叫俞蒼石的信誓旦旦寫道,僵尸出來干活都跟常人無異,在墳里則枯瘦如柴,如果燒的話,會啾啾地響。也不知道他是考察了多少僵尸才得出此結(jié)論的。 接著還有紅、白、黑、綠、黃各類毛僵,各種本事。欒老分析認為,僵主要還是自清代才開始出現(xiàn)的,之前的記錄中極少。明代的僵主要是被旱魃借用,自己不會出來作祟——據(jù)說北方一些地區(qū),在遇到大旱時期,會有巫師作法去觀察墳頭,哪個墳頭冒光的,就可能存在被旱魃激活的僵尸,找到了,就要打旱骨樁鎮(zhèn)住。明代把這個工作還納入到了地方政府的職能中——明代中后期因為災荒導致的農(nóng)民起義實在太多的緣故。 避煞。這應該是中國民俗傳統(tǒng)中最廣泛的應用了,就是一系列的方法躲避鬼怪。最常見的當然是家人去世之后,頭七或二七時鬼魂還得回到家里來瞻顧瞻顧,從古代的請方士作法,且全家人都得出門避上一兩天,演化到后來變成了禮儀,在特定節(jié)日,如中元節(jié)、春節(jié),請家神,送家神等等。 倀。前面說了有水倀,其實還有虎倀。倀就是那種非得要活人替代不可的鬼。居然還有銀倀!就是專門守著藏于地下的金銀寶藏的鬼,非得要人發(fā)掘出寶藏了,才得托生。說是如果你在挖掘到寶藏后,突然感覺臭氣熏天的,就是銀倀很開心地走了——這可比于守財奴,相比其他倀,銀倀顯得好玩一點。 倀里面比較慘的,是虎倀。想想那句“為虎作倀”,其實就是被虎奴役的鬼,專門為老虎找活食的。虎倀干活也分南北,北邊的話一般就是直接指認活人,老虎即上前撲之;南方比較講究,是先給活人貼標簽——風俗起于湘西,可能是因為湘西在古代一直是木材批發(fā)中轉(zhuǎn)之地,虎倀也跟木材商人一樣,給一堆堆木材貼標簽,此為上等,此為中等之類的。但反過來,虎倀雖然給老虎當奴隸,同時也把老虎引入了人類的生活圈,因此創(chuàng)造了捕殺老虎的機會。 蘇東坡感嘆,人之不能作倀者幾?!馑际牵苏l不是世間各種負擔的奴隸呢?按現(xiàn)在看來,那肯定還有官倀、賭倀、權(quán)倀、銀倀、物倀,誰不是被佛學成為“貪愛”的東西驅(qū)使的呢? 鬼界也有景色——所謂陰山八景,哪八景呢——鬼門關(guān),奈河橋,剝衣亭,望鄉(xiāng)臺,惡狗村,破錢山,血污池,孟婆店。 其中,奈河橋的奈何,不是指真有一條河,那不過是對梵語Naraka的音譯,naraka就是指地獄。后來演繹為一條血污之河,到宋代,也不是橋,而是大家得在河邊脫光了衣服,趟過去,就算入了地府。后來又有了橋,橋上有冥吏和惡犬看守,有罪過的人不能上橋,還得趟過去。到明清時期,裝修了一下,有三座橋,分別是金銀銅,當然是給不同地位和目標的人通過的。 剝衣亭應該原來是在奈河橋前面的,畢竟要先脫衣了才能過河。剝?nèi)ヒ路灿幸宦善降戎?,后來又增加了打標簽一說,有罪之人被剝衣之后要被掛上獸皮。 望鄉(xiāng)臺也是自宋代之后才進入地府的,以前在邊塞都有真的望鄉(xiāng)臺。這個算得上是一個人性化的產(chǎn)物。 血污池也經(jīng)歷了一番男女平等之爭。最開始血污池是專門對女性的,中國傳統(tǒng)道家總把女性當做污穢之來源,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為什么。到明代開始,逐漸也把男性拉進了血污池,專門懲治那些多妻妾的男性,到清代就變成了婚外戀和自由戀愛的懲罰場所。 孟婆店大家都熟悉,不過有一點,孟婆湯這個概念,一直到明代才見諸文字。西方在此前三千年前就已經(jīng)有了忘泉之說。后來清代還給孟婆編了履歷,說她本是前漢的一個小女生,自幼熟讀儒學,又好佛法,不問過去,也不問未來,終生未嫁,歲81而終。由是被上天安排管了這個店,成天勸大家喝湯。 科場里的恩仇二鬼,也屬于比較特色和惡搞的。自隋代開始,一千多年來,科場里的段子就層出不窮。一般而言,科場開考之前會有三類鬼神,一類是上天的神明,坐鎮(zhèn)科場的,一類是考生的祖先,搖旗吶喊的,一類就是恩仇二鬼,抱怨報仇的。除去三類,還有一些混雜型的小鬼,一是幫忙鬼,這是干好事的,二是幫閑鬼,插科打諢的,三是無賴鬼,專門害人的,四是大頭鬼,這類鬼一旦出現(xiàn),就會出現(xiàn)科場舞弊大案。其實造這么多鬼,一是對科場考試從來都有各種舞弊和貪腐行為的反映——能力不行的人考中了,或者本應中沒中的,都說“有鬼”;二是科場考試本來就是一個艱難無比的事,從古至今,貢院都不是什么好地方,考生需要在小號房間里呆三天,身體扛不住的,神志失常的,都很普遍。明清兩代時常有貢院發(fā)疫病,一下就死十好幾個考生的情況,想想這其中的痛苦。 新鬼大、故鬼小。此所謂鬼也有壽命,越古老的鬼,消散得越多。傳統(tǒng)民俗看來,鬼也一樣有氣大氣小的,新鬼剛亡,人氣較高,還有就是橫死之人,因為尚在壯年,人氣也較高。但不論多高,最終還是要消散的。最早這么說的,是戰(zhàn)國的子產(chǎn)。后來到了唐宋,明確了鬼的歸處——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聻死為希,希死為夷,夷死為微,微死無形。道德經(jīng)里說,希就是沒有聲音,夷就是沒有形狀,最后淪為空了。 紙錢的起源。唐代的封演是最早探討這個話題的人,可見早于唐代就有,大概可以上溯到魏晉。想想那些漢代及以前墓葬,都有真錢在里面陪著,就知道了。紙錢相比真錢最大的效用在于焚化,化了才真正進入冥界可以使用。冥界用錢可不亞于陽世,不論到哪都需要錢開路,錢甚至還能消解罪惡,還能償還人間的債務。唐朝筆記里就有說大貪特貪的宰相張說,在冥間都有三十個烘爐日夜打造金錢,用于支援自己陽世的使用。這可真是顛覆既有價值觀。 羅酆山。這是一個新奇之地——道教傳統(tǒng)中與地獄并列的另一個鬼域,而且有趣的是,在現(xiàn)實中有對應,就是現(xiàn)在四川的鬼城豐都,也叫酆都。傳說是北方鬼帝統(tǒng)治所在,在羅酆山設立了六天宮、四明公、三十六獄等,一說也是佛教中的地獄太山。領(lǐng)導人是北太帝君,也說是酆都大帝,下面居然也管著類似十殿閻羅一套班底。這個羅酆山,還與東岳泰山上的酆都相對應,屬于一個體系。對于這個另立中央的搞法,歷史上也是評價不一,道教系統(tǒng)內(nèi)部也有不同說法。 到了清代,正本清源,把冥府與地獄分開了,地獄變成了冥府的一個直屬部門,下屬預算單位。所以,羅酆山自然就成了冥府的監(jiān)獄所在。此后還冒出來一個孟元帥,即酆都元帥,也是曾經(jīng)的人物,死后被追封,成了專司酆都地獄的典獄長。 生死簿。生死簿可不止一個賬簿,至少有四類,一是壽命簿,二是功名簿,三是食祿簿,四是利祿簿。管得還挺詳細周全的,人這一輩子吃啥,吃多少,都管到了。管賬簿也有一套人馬,從閻羅王,一直到送簿記的鬼員都有。最有趣的是,送簿記的鬼員經(jīng)??梢酝ㄟ^收受賄賂或者接受救濟,從而私改簿記來給人好處。壽命簿管人壽命,陽壽一到,先是上級簽發(fā)拘魂票,接著無常鬼拿勾魂牌,方可上路拘魂。 雜七雜八,傳統(tǒng)民俗,志怪筆記,也有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