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母校,原來叫武漢測繪學院?,F(xiàn)在合并到武漢大學。我們學院原來的后門口改成了武漢大學珞珈門。 這是當年我們工測系的辦公樓。我們經(jīng)常在這里上課?,F(xiàn)在是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吳棟材教授站在測繪學院樓上向同學們揮手表示歡迎!他既是我們班的老同學,又是測繪學院的教師。測繪學院的牌子可真不少。我們都很熟悉的大操場。我們曾在這里上體育課、比賽、開大會。一年級時我們勞動一周,就是修剪操場周圍的綠籬。可是現(xiàn)在綠籬沒有了,跑道變成塑膠的了。這就是變化。 大操場的主席臺還是那個樣。1967年周總理曾來到我們學院,就在這個主席臺上為武漢的同學們講話。 一號樓前面的廣場變化很大。文革時樹起的毛主席巨幅畫像沒有了。從一號樓直通大門口的道路沒有了。看,這座雄獅很特別。 在廣場合影是必須的。 一號樓和二、三號樓連了起來。下面仍可通行。 這就是有名的星湖。星湖還是原來的名字,但變化挺大。 星湖前面寧津生院士題寫的“經(jīng)緯”二字既是對測繪事業(yè)的概括,又是對測繪學子的希望。 鋼標,測繪人的象征!五十多年過去了,它仍然高高屹立在星湖邊。 湖畔綠樹蔥蔥 鋼標的倒影影在湖中很是好看。 九曲橋穿湖而過。 湖畔有人在休閑垂釣,這樣的場景在我們上學時是不可能有的。 我們住過的一號宿舍樓沒有了。在它的原址又建了新樓。 我們曾在此吃過飯的學生一食堂。 圖書館原址又建了新樓。大樓前的松樹還是原來的。它們長的又高又大。 我們從測繪學院畢業(yè)轉(zhuǎn)眼就是半個世紀。愿我們的母校繼續(xù)發(fā)展壯大。美好的記憶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 內(nèi)容轉(zhuǎn)載、商務活動、投稿等合作請聯(lián)系 微信號:huitiandi3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