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初年1290年,鑒于上海經(jīng)濟的發(fā)達和商業(yè)交通的繁盛,上海正式升級為江上??h,人口30萬。 明朝上??h人口最高達到53萬,后因倭寇侵擾和戰(zhàn)亂有所回落。到清朝順治年間,人口僅30萬。 清朝,上海縣屬江蘇松江府管轄。1843年,按照中英南京條約的規(guī)定,上海正式開埠,此時人口為53萬。從元朝初1290年到上海開埠前,這550多年,上海的人口幾乎不變,一直30萬人左右。自上海開埠以后,人口迎來了大爆發(fā)。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前,上海人口達到了141萬,相比開埠時,68年間,人口增加了166%。年遞增率1.4%。 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上海人口迅猛發(fā)展,1920年上海市區(qū)人口已達200萬。中華民國成立后的9年間,人口增加了42%,年遞增率4%。 1927年,國民革命軍占領(lǐng)上海,改上海為特別市。人口280萬。 1930年,上海特別市,脫離江蘇管轄,升級直轄市,直屬南京國民政府,人口312萬。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上海全市人口為377萬。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上海遭空襲,人口有所減少,1945年戰(zhàn)爭結(jié)束時人口為337萬。 1946年到1948年為舊上海人口增長的最高峰,1948年上海人口竟達到580萬,2年間增加200萬人口。國民黨大勢已去,達官貴人地主資本家向上海集聚。1949年解放后人口回落,1950年上海人口為503萬。 舊上海的居民中20%-25%為本地人,70%以上的來自其它省份,其中主要以江蘇、浙江、廣東、安徽最多。所有在滬的各省人中,江蘇人始終居于首位。因為1930年以前,上海是江蘇的一個市,可以講上海人本來就是江蘇人。 1953年到1964年,上海人口增加了461萬,這其中大部分原因要歸于1958年原屬江蘇管轄的寶山、嘉定等十縣劃歸上海管轄。 上海人口的不同階段的遞增率 1843年上海開埠53萬,到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前,上海人口達到了141萬,68年間,年遞增率1.45%。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前的141萬,到解放前的1948年580萬人,這37年間,年遞增率3.9%。租界時期的上海,是人口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被冠以遠東最繁華的城市。 解放后1950年503萬人,1978年改革開放,上海常住人口1104萬人,其中非戶籍人口6萬人。解放后1950年503萬人到1978年,年遞增率2.8%。這一時期,上海是全國的制造業(yè)中心,北京還無法和上海相提并論。 1978年上海常住人口1104萬人,1990年浦東開發(fā)之后,上海人口1300萬,12年間,年遞增率1.4%。這一時期,珠三角首先開放,上海還是計劃經(jīng)濟的困難時期。 1990年浦東開發(fā)之后,上海人口1300萬,到加入WTO的2001年,上海人口1616萬人,11年間,人口增加316萬,年遞增率2%。這一時期,上海落后于珠三角的發(fā)展。 加入WTO的2001年,上海人口1616萬人,到美國轉(zhuǎn)向亞太的2014年,上海人口2425萬人,13年間,年遞增率3.17%。這一時期,上海開始了高速發(fā)展。 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2423萬人,戶籍人口1447萬人,外來人口976萬,和2014年的2425萬人口,相比,上海人口停止增長。 一個城市的繁榮昌盛離不開人的聚集,一個城市的衰亡往往因為人的離去。 文數(shù)據(jù)來源: 1、《上海歷史上人口的變遷》 2、《2017上海統(tǒng)計年鑒》 3、《上海人口變化及結(jié)構(gòu)變化分析》 |
|
來自: 昵稱5972965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