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農歷臘月十五,農歷的初一、十五,是月虧日、月圓日,對于古時的人們來說,是非常神秘和特殊的日子,所以在每逢初一和十五,也都是寺廟里香火最旺的時間,人們虔誠地敬神拜祭,祈求平安。在我國民俗習慣中,每次祭拜,總少不了一位神仙,比如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是祭天官大帝;二月十五,是拜太上老君;三月十五,要祭五路財神之首趙公明……七月十五,中元地官大帝誕;八月十五月娘誕……,那么,臘月十五將要祭拜哪位神仙呢? 一、臘月十五祭拜風俗
二、傳說中的玉皇大帝
三、臘月十五吃什么?
除了“祭拜玉帝”、“吃餃子”,臘月十五還有下面2件事最好不要做: 四、臘月十五忌什么?1:不宜吵架 有句老話說:“臘月別吵架,一吵吵三年”,意思是說在臘月中吵架后,往后三年內都會吵架;當然了,這句話其實并沒有什么科學依據(jù)。不過,臘月是一年中的年尾,也是新的一年即將開始的孕育階段,如果夫妻之間、家人之間或者鄰里之間吵架,會讓人感覺在新年的開頭就不順心、沒有好心情,那么在新的一年里,也很難做過諸事稱心,喜神、福神、財神等也不敢上門了。在臘月十五,月圓拜玉帝的日子里,就更不應該吵架了。 2:不宜理發(fā) 在以前,人們有一種觀念是說:“初一、十五是一年或者一個月的第一天,是象征著事物重新開始的一天”,也有句話說:“好運當頭”。所以,如果在初一或者十五這天洗頭理發(fā),意味著把好運、財氣等都洗跑送走了。 在臘月年味漸濃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要放假、要享受與家人朋友在一起暢聊痛飲的美好時刻;隨著過年越來越近,在每一天的盼望中還會夾雜著不少的傳統(tǒng)習俗,這既讓年味的氣氛更加濃郁,也充實了人們對過年的期待和喜悅,在真正的除夕夜到來的時候,才會沉浸在有如游戲闖關、通關的無限歡樂之中,陶醉在一年中僅有的特殊的幸福年味之中。 每天的柴米油鹽讓我們對瑣碎繁雜的廚事早就沒有了“若如初見”的感覺,但可是而but,“不計得失、渾然忘我、樂在其中”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不懈追求。愛生活、愛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龜編輯原創(chuàng),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喜歡我就~關注!~點贊!~支持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