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牧之是世家子弟,向來十分慷慨,但凡有人遇到困難,他不管是否認(rèn)識,都會幫襯。 這天,他外出游玩時,在路邊看到了一個老婦人,那老婦人哭得頗為傷心,來往的行人都紛紛側(cè)目,王牧之動了惻隱之心,便上前問她為何哭泣,那老婦人便說:“我先生因病去世只留下一個孩子,如今卻因為被人陷害入了大牢,眼看著就要絕后,不知誰能救他一命?!?/span> ![]() 王牧之聽后便出錢從中周旋,幫老婦人的兒子免除了死罪,老婦人的兒子出來后前去拜訪王牧之,眼含熱淚地表達(dá)感謝,王牧之說:“我救你并非是別的原因,只是可憐你的母親罷了?!闭f完就將自己當(dāng)日遇到他母親的事說了出來,那人聽了大驚道:“我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你從何處見她?”王牧之聽后十分驚訝,便懷疑那婦人是鬼。 夜晚十分,老婦人前來向王牧之道謝,王牧之責(zé)怪老婦人騙他,老婦人說:“我本是一個狐貍精,二十年前和這人的父親有一段情緣,不忍心讓他絕后,因此才會出此下策,望你原諒?!蓖跄林犕甏嗽?,頓時對老婦人肅然起敬,還想再繼續(xù)追問,那老婦人出門卻不見了蹤影。 事情就如此過去了,王牧之也沒有放在心上,只當(dāng)是自己積德行善了。 ![]() 王牧之有一個妻子,身體孱弱,常年生病臥病在床。因為嫌下人們吵鬧,因此獨自居住。一天,王牧之經(jīng)過妻子的房間內(nèi),突然聽到妻子好像在和人說話,推門進(jìn)去,卻發(fā)現(xiàn)什么也沒有。 王牧之和妻子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十四歲的女兒。妻子雖然臥病在床,卻整日操心女兒的婚事,以至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王牧之感覺不是辦法,就找了好多媒人,最后才解決了女兒的婚事。 這天,妻子將王牧之叫到床邊說:“夫君,我已經(jīng)時日不多了,女兒出嫁了,我也沒有什么放不下的了,平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給你生一個兒子,幸好小妾還為你生有一個兒子,不然我到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寧。小妾的那個孩子我非常喜歡,我去世后你要好好撫養(yǎng)照看,我現(xiàn)在唯一擔(dān)心的就是,你將來找一個脾氣不好的妻子。 其實我壽命早已盡,是菩薩可憐我,所以賜予我一顆丹藥讓我延壽到現(xiàn)在,菩薩臨走前把她的侍女留在我身邊,我去世后,就讓這侍女嫁給你。這也是菩薩當(dāng)初吩咐的?!?/span> 王牧之說道:“這房間內(nèi)不就你我二人嘛,哪里來的侍女?” 妻子說道:“小梅和我親密無間,只是一直害羞不敢見你,如今在內(nèi)室呢,你去喊她,她就出來了?!?/span> 王牧之剛想進(jìn)內(nèi)室喊小梅,一回頭妻子已經(jīng)斷氣了。 ![]() 妻子死后,王牧之為她守靈,夜里隱約聽到內(nèi)室里有女子哭泣,走進(jìn)去看,見有一個身穿孝服的女子,大概十六歲左右的模樣。王牧之上前作揖道:“若夫人所言為實,請去前堂接受兒女們的參拜,如果不是,我也不敢妄想,免得自取罪責(zé)?!?/span> 小梅猶豫了片刻,便去前堂,兒女們紛紛出來參拜,小梅也一一還禮。于是王牧之當(dāng)眾宣布,小梅以后就是自己的續(xù)妻,家中大小之事,皆由她來照看。 起初,家里的仆人還有些畏懼王牧之,所以小梅交代的事情他們都一一照辦,后來日子久了,仆人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漸漸不再將小梅放在眼里,小梅嘴上不說,心里卻始終在盤算著什么。 終于有一天,她將王牧之叫來,讓他坐在大堂上,又將自己家的仆人紛紛叫到了堂前,隨后一一數(shù)落他們曾經(jīng)犯下的罪責(zé),仆人們看了看王牧之,又看了看小梅,紛紛低下了頭,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隨后,小梅又厲聲呵斥那些仆人,仆人們悄悄抬頭看小梅,發(fā)現(xiàn)她此時儼然一副觀音菩薩像的慈悲模樣,大家嚇得紛紛磕頭求饒,再抬頭看時,分明還是原來那個小梅。 從此以后,王家上下仆人都對小梅言聽計從,不敢有任何的違逆。 一天,王牧之問小梅:“你真的是菩薩身前的侍女嗎?你真的是神仙嗎?”小梅只是笑了笑,并沒有說話。 ![]() 后來,小梅給王牧之生了一個兒子,而且在小梅執(zhí)掌家務(wù)的幾年時間里,王家的土地連成了片,倉里的存糧有一萬多石。王家成了首屈一指的大戶,登門拜訪的遠(yuǎn)親近友絡(luò)繹不絕,門前如鬧市,鼓樂聲充滿了整個庭院。 有一天,王家來了一群人,車馬停在外面,說是小梅的娘家人,小梅一句話也不說,便開始收拾東西。過去的很多年間,并無聽到小梅提到娘家,如今忽然娘家來人,大家都議論紛紛,而小梅對此也像是完全沒聽見一樣,只是自顧自的梳洗打扮,將孩子抱在懷里,隨即讓王牧之送她出去。 王牧之將她送出了二十里,小梅避開他人,將王牧之帶到個沒人的角落說:“先前是我騙了你,我其實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觀音菩薩的侍女?!?/span> 王牧之聽了頗為驚訝,便問她身世。 小梅說道:“你還記得當(dāng)年幫助的那個老婦人嗎?我是她的女兒,當(dāng)年事畢,母親讓我來報恩,因為怕你嫌棄,所以假托是菩薩的侍女,如今母親病重,我自然要回家照看,等她病好些業(yè)我就回來?!?/span> 說完,二人依依惜別,久久不愿分開,王牧之又將小梅送出了兩三里,這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小梅走后,本說幾個月就回來,卻遲遲不歸。 ![]() 后來,王牧之所在的縣里鬧起了瘟疫,王牧之不幸感染瘟疫而死,瘟疫過后,王家沒了主心骨,親戚們紛紛賴在王家不走,用盡手段占據(jù)了王家大半田產(chǎn),拿走了家里的所有東西,王家的仆人們也是走得走,逃的逃,最后只剩下一個老奴在照看著王牧之的孩子,因為家產(chǎn)被無賴親戚霸占精光,老奴和王牧之的孩子過得非常艱辛。 就在王家要走投無路的時候,小梅突然回來了。走進(jìn)去一看,房屋破敗得不成樣子。老奴領(lǐng)著幾個孩子住在一間破房子里,衣衫襤褸,已經(jīng)幾天沒吃飯了。小梅嚴(yán)厲地問他到底是什么情況,老奴淚眼婆娑地將她走后發(fā)生的事情說了出來。小梅聽后心中憤憤不平,便跑去告官。 起初縣官見小梅一介女流,一沒狀子,二沒替她打官司的人,對此事并沒放在心上,可小梅卻站在堂上,不卑不亢的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給縣官說了清楚??h官見他不易,便命令衙役將那些無賴親戚全都押上了大堂。 大堂上,小梅和眾無賴親戚據(jù)理力爭,說得他們啞口無言,紛紛低下頭。縣官最后當(dāng)眾斷案,將參與此事的人全都打八十大板,責(zé)令他們返還王家的財產(chǎn)。 ![]() 后來,小梅重新執(zhí)掌了王家的家務(wù)。將王家上下處理得井井有條,將王牧之的孩子撫養(yǎng)長大,等到他們能夠獨立自主以后,便將家里的大局交給了他們。說自己要回娘家去看看,隨后就再也沒有回來。 原著:《聊齋志異》《小梅》 改編:暮有文化 對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歡迎評論區(qū)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關(guān)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