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魯迅逝世85周年紀念日”暨第四屆“魯迅文化周”在上海開幕,魯迅的長孫周令飛先生接受采訪,他標志性的一字胡和教科書上的魯迅一模一樣。周令飛此前接受采訪時坦言作為魯迅的孫子壓力山大,還自曝了不少趣事和囧事。作為魯迅的孫子,周令飛先生,卻處處遭遇了名人孫子的煩惱,從其訪談的語言看,他是不勝其煩。 作為魯迅的后代,周令飛在煩惱之余,逐漸理解了魯迅精神,并從事于宣傳和弘揚魯迅文化的工作中。周令飛認為,每個人從魯迅當中想要獲取什么,那就是你需要的,魯迅精神是多方面的,不是一句話,但是,最重要的魯迅精神就是“立人”,立國才立人。我們大家很希望,我們民族強大,我們中國在世界上有話語權(quán),在這樣紛擾的國際形勢中,我們國家能夠頂?shù)米毫?,克服困難,勇往直前,這些靠什么,所有都是要靠人,人就是我們大家,我們14億中國人民。人都能自立自強,找到自己價值,為這個國家奮斗,這個國家一定是牢不可破,攻無不克的。 同樣作為名人的后代,魯迅的孫子周令飛選擇了站出來發(fā)揚先輩的事業(yè),還有更多的名人后代,選擇了將父輩的光芒銘記于心,帶著那份精神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業(yè)。許多人都不知道,彭湃烈士的兒子,是中國的核專家。彭湃烈士的兒子名叫彭士祿,彭士祿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國著名的核動力科學(xué)家,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水艇(核潛艇)首任總設(shè)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也是中國核電站的主要設(shè)計者領(lǐng)導(dǎo)。彭士祿為人低調(diào),他很少對外人透露,他是彭湃的兒子。 身在光環(huán)下,本身就是一種壓力,雖然魯迅孫子走紅的新聞引發(fā)大眾爆笑,但這同樣引發(fā)我們的深思。無論我們身上有無光環(huán)加持,我們都應(yīng)時刻做到堅定理想信念,熱愛祖國,敢于擔當,練就扎實本領(lǐng),在實踐中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績。 霍瀟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