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東莞謝先生的兩個孩子雙雙失蹤,他和妻子心急如焚,卻被影視劇誤導,一直以為要24小時后才能報警,10小時后才報警求助, 幸好孩子最后被找了回來,但如果孩子遇上的是人販子,10個小時,完全能將孩子帶離本地。 孩子快要放寒假了,而且臨近年關,一方面家長的工作更忙,可能沒多少時間放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也可能帶著孩子去置辦年貨,給孩子買衣服,等等。而往往這個時候是兒童走丟的高峰時段,所以在這里鄭重提醒大家,帶孩子外出,一定要看好孩子。 如果不幸孩子走丟了,家長記住,第一時間要做這些事情: 1.報警。孩子走失后,家長第一時間應該立刻報警。根據(jù)公安部刑偵局的回應,孩子走失后應該立即報警,讓警方能夠啟動兒童失蹤緊急查找機制,來全力以赴幫助找到走失兒童。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公安部在 2016 年創(chuàng)立了“失蹤兒童消息緊急發(fā)布平臺”,又稱“團圓”系統(tǒng)。它是由阿里巴巴提供技術支持的,通過釘釘系統(tǒng)向事發(fā)地坐標特定半徑內(nèi)的巡警、民警、以及餓了么、滴滴出行、淘寶、支付寶、今日頭條、百度APP、微博等數(shù)十個流量大的平臺用戶推送全民協(xié)查消息。 它根據(jù)失蹤時間來判斷推送信息的半徑:在失蹤1小時內(nèi)報案,就推送給半徑100公里的警察和大眾;在失蹤2小時內(nèi)報案,推送給半徑200公里的警察和大眾;在失蹤3小時內(nèi)報案,推送給半徑300公里的警察和大眾;失蹤超過3小時后報案,推送給半徑500公里的警察和大眾。 在五年間,“團圓”系統(tǒng)找回4707名兒童,找回率超過98%,其中有93%的兒童都是在群眾提供的線索之下找回的。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被影視劇誤導,24小時后再報警,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 2.千萬不要以為報警了就萬事大吉了,家長自己也要盡全力去尋找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廣播。比如孩子在公園、商場里丟失了,那就要趕緊去借廣播尋人?,F(xiàn)在還是好心人多,一般都遇上了都會把孩子安全地送回來的。 廣播的時候要注意播報一些孩子的具體特征,比如穿的衣服褲子什么顏色,身上有沒有什么明顯特征(比如臉上有痣、額頭有疤、笑起來有梨渦、有幾顆虎牙),切忌不要說孩子大眼睛,長得很可愛,這些不僅籠統(tǒng),還容易讓人迷惑,眼睛多大算是大眼睛? 3.廣播沒找到,就要自己四處去追孩子,怎么才能比較有成效呢?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教育法學博士王大偉總結的十人四追法。 找八個對孩子比較熟悉的人,或者提供孩子近期的照片,然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一個方向追過去兩個人。之所以要四個方向都要追,是因為王教授之前有個鄰居就是奶奶洗個奶嘴的功夫就丟了個孩子,然后孩子爸爸找的時候,有人說看見朝北去了,就喊了幾個人只往北追,結果沒找回來。所以每個方向都要有人去問、去找,萬一就碰見人販子一伙的故意誤導方向呢? 媽媽留在原地不要走動,萬一孩子自己找回來了,又看不見人,再次走丟就更難找了。 爸爸趕緊去附近的汽車站和火車站,孩子如果只是單純的走失,是一定能找得回來的,就怕遇上了人販子。如果孩子被第一時間轉移出了當?shù)?,那再想找回來難度系數(shù)就一下跨到了地獄級了。 孩子不慎走失了,家長一定要千方百計去找,一時找不到也不要喪失信心。日常可以用牽引繩預防孩子走丟,也可以教會孩子背手機號碼、家庭地址,或者將含有這些信息的紙條放在孩子衣兜內(nèi),給孩子的安全多一份守護。
|
|